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水利工程 > 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研究论文
1内容摘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是一个国家生存发展的首要建设项目之一,随着社会日益突飞猛进的发展,这一建设项目的重要性也在不断地凸显。然而,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与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长期以来对大规模的水利水电工程的开发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和谐。本文从水利水电工程队环境影响问题的提出着手,分析了修建水利工程对自然与社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水里工程的效益,减免队环境的负面影响,是维持社会长久发展之所在。关键词水利工程科学发展生态环境影响解决策略2水利工程与环境影响研究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农业工业大力发展,对于电力需求量也相应增加。水利工程的建设投入也在不断增大,过多的水利工程建设项目难免会对自然环境,人文环境有相当的影响。我国的水利水电建设面临着艰巨的任务。在环境影响方面,与其它工程相比,水利水电工程有突出的特点:影响地域范围广阔,影响人口众多,对当地社会、经济、生态环境影响巨大,外部环境对工程也同样施以巨大的影响。目前,整个社会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对环境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环境问题已成为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的制约性因素。1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必须在最大限度地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否则就难以确保水利水电工程事业的长久发展。一般来说,水利水电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有两点:1.1自然环境方面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水文情势的改变,对泥沙淤积和河道冲刷的改变,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地震、土壤和地下水的影响,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1.2社会环境方面如水利水电工程的兴建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人群健康和文物古迹保护的影响,对因防洪、发电、航运、灌溉、旅游等产生的环境效益的影响等[1]。可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不可逆转性,因而必须给予高度重视,如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处理以上问题,就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并反过来阻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事业的长期发展。所以,不仅要正确地认识水利水电工程的修建与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科学地分析修建大型水利水电工程可能导致什么样的生态环境问题,还要结合实际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并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坚持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来认识和妥善处理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推动水利水电事业快速健康地发展。2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2.1水利工程对自然环境的影响3(1)工程建设对水文情势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改变了天然河流的水文特征和结构,在河流上建坝,使上游水流减速、水深增大、水体自净能力减弱;库区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增大后,水温结构也会发生变化,对水体密度、溶解氧、微生物和水生物都产生影响,下游河道的径污比和鱼类繁殖条件发生变化;水库蓄水后可引起周围地区的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壤环境变化等。(2)工程建设对泥沙淤积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将改变库区和上下游河道泥沙的输移及沉积模式,对上下游及工程区的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3)工程建设对局地气候、水库水温结构、水质的影响大型水库的建设使库区微气候环境条件有所改变,包括气温、风速、温度、降水等。水库的水温结构对环境的影响对分层型小。水库水温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水温的分层温度高低的变化,水库下部的低温水对农作物、水生生物、人类生活等产生危害,造成农作物(主要是水稻)减产,影响水生生物(主要是温水鱼类)的生长和繁殖,不利于工作、学习和娱乐。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水质产生一定影响,一方面水体经过长距离的输送或一定时间的贮藏,都会使复氧过程充分,从而丰富了水体潜在的环境容量资源。另一方面在库区内水位抬高,水流缓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4)工程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土壤环境的影响也是有利有弊,一方面通过筑堤建库、疏通河道等措施,保护农田避免淹没冲刷等灾害;通过拦截天然径流、调节地表径流等措施补充了土壤的水分,改善了土壤的养分和内热状况[2]。另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兴建也使下游平原的淤泥肥源减少,土壤肥力下降。同时输水渠道两岸由于渗漏使地下水抬高,造成大面积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和沼泽化。(5)工程建设对动植物、水生物的影响修筑堤坝将使鱼类特别市回游性鱼类的正常生活习性受到影响,生活环境被打破,严重的会造出灭绝。水利工程的建设使自然河流出现了渠道化和非连续化态势,这种情况造成库区内原有的森林、草地或农田被淹没水底,陆生动物被迫迁徙。(6)工程建设对上、中、下游及河口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对整个流域斗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较大的主要是库区且多为不利影响,中下游地区所受影响有利有弊,影响的时间一般是长期的,影响范围有的延伸至河口。河口是咸淡水交汇的地方,环境条件复杂多变,而且往往受到上游各水利工程的叠加作用。水利工程4的兴建还会对河口水质水体自净能力产生影响,对两岸沼泽湿地、河口三加州和滨海湿地产生影响,而且还会引起盐水入侵、海岸腐蚀等一系列问题。2.2水利工程对社会环境的影响2.2.1工程建设对人口迁移、土地利用的影响移民安置问题是水里工程建设忠的大课题,兴建水库,淹没土地,必将使人对矛盾更加紧张。如果移民未加妥善安置,还会造成毁林开荒,引起水土流失等问题。另外,移民问题也是水利工程建设突出的问题。从宏观的角度看,移民也是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部分。移民涉及的问题较多,也很复杂,增加国家、地方政府工作难度。移民的安置和补偿市移民问题的核心,也将成为制约水里工程开发的关键问题。如三峡工程中,移民驼子站了工程总投资的40%[3];移民安置方式上,现在主要是外迁,尤其是前往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由于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差距,将引起移民的就业及发展等一系列社会问题。2.2.2工程建设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水利工程在施工过程中会引起诸多环境因素变化,如施工期产生的废污水、废气、噪声、固体废弃物等,会影响施工区的环境卫生和当地居民及施工人员的健康。水利工程在运行过程中会改变某些病原体孳生环境及传媒息地,对当地居民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在施工中乱修临建、乱堆弃渣、挤占耕地,造成土地浪费;开挖时,堆弃处理不善,上游施工废水和生活污水影响下游水质;水利工程建设时,开山辟地、爆破作业,影响到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安全;爆破之后产生的灰尘,水泥、粉煤灰、沙石涂料地运输产生的尘灰以及机器运转排除的废气,造成大气污染,影响到施工人员和当地居民的健康等[4]。2.2.3工程建设对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的影响水利工程的建设使部分文物古迹和自然景观被淹没。在水利工程的建设中对重要的估计要进行防护、迁移、仿制并进行录像保存[5]。显然,水里工程的建设于河流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倘若不慎便破坏自然环境,对河流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影响。大坝建设把自然的、相互联系的河流系统分割为人工控制的系统,破坏了水流的自然系统、自然流态,从而对流域的生态环境系统产生或大或小的负面影响。其中,大坝导致诸多生态问题[6],主要表现在:①大坝阻断河流,淹没上游土地,该笔了下游河道的自然径流规律,影响了生物多样性;②水流进入库区,流速变缓,导致库中的水温分层和含氧水平下降,影响鱼类和水生生物的生长;③大坝改变了河流中的泥沙输移规律,致使库中泥沙沉积,减少了下游生物及栖息地产生不利影响,并且还阻断了鱼和其它水生生物的迁移路径,特别对洄游鱼类的繁殖产生了极大危害。53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对策措施在我们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水利工程建设对于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因此,我们要本着和谐发展的理念,正确处理水利工程建设与环境二者之间的关系,促使二者和谐发展。3.1水利工程中环境措施及“生态水利”为了使水利工程发挥生态效益、工程效益及环境美化功能,在工程规划、建设、管理的全过程充分重视每一项水利水电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问题,才能兴利除弊,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3.1.1水利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措施首先,在水利开发时应遵循生态环境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协调发展的原则,力求全面、高效的对工程施工、生态环境和安全生产进行管理,寻求生态用水、水利旅游等生态环境的后续效益[7]。其次,应用生态工程中生物种群时空分布原则及不同时期生物对环境因子需求量不同原则,可采取工程临时建筑物与永久建筑物相结合使用等措施,以提高水利工程的施工进度。生态环境保护市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在施工过程中必须采取诸多项有效措施以保护和改善施工环境,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如:采用较好施工路面,封闭式、专用垃圾道,散灰罐等以防止大气污染;积极使用先进设备和工艺,妥善安排作业时间以防止水源污染;合理选择工程措施以解决水流控制和下游用水等生态环境问题。在水利工程施工的生态环境管理上应注重土地综合利用,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体布置。按生态理论的共生原理,可变废为宝,如利用弃渣填沟平地,既可减少工程造价,又可以增加生态效益;按时程需求协调原则,可使土地多重利用,如根据施工计划,不断调整场地的服务功能;根据长远规划,有效地衔接临时建筑与永久性建筑同样可以减少用地和降低成本。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应当限制新的堤坝工程建设,以保障地下水供给和平原地区水资源供给,促进生态平衡。首先,统筹这个流域上的发展,不得随意在中上游建坝拦水,以实现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和合理利用,确保下游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再者,积极保护天然绿洲和湖泊,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确保地下水位逐步回升。最后,大力推广节水型农业,发展节水灌溉型高效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发展的科学的水利建设之路。3.1.2生态水利建设一定程度上,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仅破坏了生态环境,同时也对水资源造成破坏,使水质恶化,设置产生了严重的水资源问题[8]。人们给予水资源现状与生态水利不仅涵盖了水利事业和水利产业目标,又突出了环境目标,与可持续发展的三维目标即经济、社会、环境6是一致的。生态水利最终的目标是实现水资源的永续利用在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满足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生态水利”是当前工作研究的热门与重点。“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各方面的水利工作者长期不懈地努力,大力倡导“生态水利”的新概念[9],把“生态水利”建设与工程的勘测、设计、施工、运行管理以及生产经营紧密结合起来。在“生态水利”工程建设中,首先,应遵循工程安全性原则,对工程进行技术经济论证,保证技术的可行性和经济的合理性,保护河流生态系统,维护河流形态奇异性,为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恢复创造条件;再者,进一步深化水利改革,做好水利现代化规划,使每一项“生态水利”工程因地制宜,结合当地河流的自然属性与美学价值,寻求最佳的生态工程方案。由生态学原理可知,“生态水利”建设需要多学科的密切合作,通过不断地科学研究、总结经验等使“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理论和技术得到不断发展和完善。同时,继续完善环境评价、生态保护方面的政策、法律法规,为“生态水利”建设保驾护航,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更重要的是坚决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10],认真贯彻学习十八大精神,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道路,努力把水利工程建设成为安全经济的、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型”、“环保型”的“生态水利”工程。3.2将水利水电工程于环境相互结合,和谐发展3.2.1建立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在某地区进行可能影响环境的工程建设,在规划或其他活动之前,对其活动可能造成的周围地区环境影响进行调查、预测和评价,并提出防治环境污染和破坏的对策,以及制定相应方案。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时,实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实现经济建设、水利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发展的主要手段,水利工程建设项目不但要进行经济评价[11],而且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科学地分析开发建设活动可能产生的环境问题,并提出防治措施。通过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水利工程建设项目合理选址提供依据,防止由于布局不合理给环境带来难以消除的损害。在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前,首先要进行环境状况调查,对当地的气候环境、水文、水质、土壤、水生生物
本文标题:水利水电工程对环境影响研究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44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