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国际法自考题-1(总分:100.01,做题时间:90分钟)一、{{B}}第一部分选择题{{/B}}(总题数:0,分数:0.00)二、{{B}}单项选择题{{/B}}(总题数:30,分数:30.00)1.国际法的约束效力产生于______A.人类理性B.国家之间的势力均衡C.大国统治阶级的意志D.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国际法的约束效力产生干国家的同意或共同意志,国际法的效力并非以单个国家的意志为依据,而是根据各国的意志经过协调而取得的一致。答案为D。2.甲乙两国于1996年签订投资保护条约,该条约至今有效。2004年甲国政府依本国立法机构于2003年通过一项法律,取消了乙国公民在甲国的某些投资优惠,而这些优惠恰恰是甲国按照前述条约应给予乙国公民的。针对甲国上述做法,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则,下列哪个判断是正确的?______A.甲国立法机构无权通过与上述条约不一致的立法B.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将会引起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C.甲国政府的上述做法如果是严格依据其国内法作出的,则甲国不承担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D.甲国如果是三权分立的国家,则甲国政府的上述行为是否引起国家责任在国际法上尚无定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在国际法与国内法的关系中,在国际层面,就国家遵守国际义务而言,国际法优先于国内法。而国际法上的国家责任的产生的原因是国家由于国际法和国内法相抵触而不能遵守国际义务。甲国的国内法与甲乙两国签订的国际条约相抵触,并且不能遵守该条约的国际义务,因此甲国的行为将会引起国家责任。答案为B。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第一次见于______A.《亚非会议最后公报》B.《联合国宪章》C.《中缅两国总理的声明》D.《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包括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些原则首次被提出是在1954年4月29日中国和印度两国签订的《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的序言中。答案为D。4.按国家行使主权的状况划分,国家可分为______A.单一国和复合国B.主权完全国家和主权受限制国家C.永久中立国和附庸国D.附属国和被保护国(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把国家分为主权完全国家和主权受限制的国家,是以国家行使主权的状况为标准进行划分的。答案为B。5.甲国人马可在甲国侵吞了乙国某公司上千万美元的资产,为逃避刑事处罚潜逃至丁国,在潜逃中马可曾对丙国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假设甲乙丙丁四国间无司法协助方面的多边或双边协议,依国际法中有关规则,下列选项正确是______A.依属地管辖,丁国有权逮捕马可并独自对其进行审判B.乙国对马可有权实施保护性管辖,因此,丁国有义务将马可引渡给乙国C.依属人管辖,甲国可以派警察到丁国将马可缉拿归案D.因为马可对丙国的船舶实施了海盗行为,因此,丁国有义务将马可引渡给丙国(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国际法上的属地管辖权原则指的是国家对本国领域内的一切人、物和所发生的事件,除国际法公认的豁免者(如享有外交特权与豁免的人士)外,有行使管辖的权利。本题中甲国人马可并不是国际法上公认的拥有豁免权的人,因此丁国根据属地管辖权原则可以对马可进行逮捕并独立地进行审判。答案为A。6.单系血缘原则通常是指以______的国籍决定其子女的国籍。A.父亲B.母亲C.父亲或母亲D.父亲和母亲(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在原始国籍取得中的血统主义义可分为双系血统主义和单系血统主义。而单系血统主义通常是指父亲的国籍决定其子女的国籍,因此又称父系血统主义。答案为A。7.国际河流的主权属于______A.某一沿岸国B.分别属于各段的沿岸国C.所有沿岸国D.国际河流委员会(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国际河流是指流经数国可以通往海洋,并且根据国际条约的规定对一切国家船舶开放的河流。国际河流流经各沿岸国的部分属于各沿岸国的领土,各沿岸国对其拥有主权。答案为B。8.下列关于国际地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A.国际地役必须要以条约为依据B.国际地役都是强迫性的C.国际地役的主体可以是一个国家内的个人D.国际地役的客体只能是一国的领土(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国际地役是根据条约对一个国家的属地最高权所加的特殊限制,根据这种限制,一国领土的一部分或全部在一定范围内必须永远地为另一个国家的某种目的或利益服务。答案为A。9.某个国家的领海内逐渐因河流的冲击而形成沙洲,该沙洲的出现在国际法上属于______A.先占B.添附C.割让D.自然生成(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添附分为自然添附和人为添附。自然添附是指由于自然的作用而使一国的领土扩大。一国的河口因泥沙冲击而形成三角洲,在领海内出现新的岛屿,使得沿岸国的领土范围扩展。自然添附历来被认为是取得领土的一种合法方式。答案为B。10.曾论证沿海国对毗连的水域有管辖权的是______A.巴尔多鲁B.格劳秀斯C.宾刻舒克D.加利安尼(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在古代,海洋和空气一样,被认为是“共有之物”,处于共同使用的状态。意大利法学家巴尔多鲁曾论证沿海国对毗连的水域有管辖权。答案为A。11.第一个把大陆架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提出来的是______A.美国总统杜鲁门B.马其他外长帕多C.1958年《大陆架公约》D.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1945年9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发表了大陆架公告,宣称:“处于公海下但毗连美国海岸的大陆架的底土和海床的自然资源属于美国,受美国的管辖和控制”。在1958年的《大陆架公约》中,正式确立了大陆架制度。答案为A。12.有关紧迫权问题的重要判例是______A.诺特包姆案B.孤独号案C.科孚海峡案D.荷花号案(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紧追权是指沿海国对违反该国法律并从该国管辖范围内的水域驶向公海的外国船舶进行追赶的权利。根据国际习惯和国际公约的规定,沿海国行使紧迫权应遵循下述具体规则来行使紧追权。在国际法上,“孤独号”案是涉及紧追权问题的一个重要判例。答案为B。13.对侵犯领空的外国飞机,地面国的反应必须符合______A.相等性原则B.相应性原则C.相称性原则D.相同性原则(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由于领空主权是排他的,一般国际法不承认一切外国飞机在领空内享有类似外国船舶在领海所享有的无害通过权。在实践中,需强调的是,地面国的反应须符合“相称性原则”的要求,即其措施必须与侵入飞机所造成的危害程度相适应,特别在侵入者是民用航空器时。答案为C。14.宇宙航行员意外降落的国家应立即将他们送回______A.联合国B.发射国C.登记国D.国籍国(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根据宇航员救援制度中规定的归还义务,宇航员意外降落的国家应立即将其安全地送还给登记国。答案为C。15.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的,需______A.经联合国准许为之B.由两国协议为之C.以大国意愿为之D.以小国意愿为之(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依据外交制度中两项久经公认的习惯规则可知。建立外交关系和互设使馆,需由两国协议为之。答案为B。16.使馆享有外交特权豁免,但不应包括______A.捐税B.关税C.公务用品的贮存费用D.在馆舍使用本国国旗(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除了贮存、运送等服务费用外,其他使馆公务用品的进口,免除一切关税和课征。答案为C。17.下列活动中不属于条约缔结必经程序的是______A.谈判B.签署C.登记和公布D.批准(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在国际法上,对于条约的缔结程序没有统一的规则。但在外交实践中,国家之间缔约的程序一般包括谈判、签署、批准、交换批准书几个阶段。而登记和公布则是缔约各方完成了缔约的各个程序,在条约生效后将条约送请联合国秘书处登记,并由联合国秘书长向国际社会公布,因此登记和公布不属于缔约必经程序。答案为C。18.按照解释的效力,条约解释可以分为______A.学理解释和官方解释B.有权解释和非有权解释C.正式解释和非正式解释D.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将条约解释分为有权解释和非有权解释是按照解释的效力进行分类的。答案为B。19.国际法律责任的实质是一种______A.损害赔偿责任B.道义上的责任C.政治责任D.法律责任(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法律责任具有强制性质,能够表现为一定的形式和内容。而国际法律责任是指国际法主体对其国际不法行为或其他损害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旨在确定国际不法行为和损害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明显是一种法律责任。答案为D。20.下列行为中构成国家行为的是______A.叛乱运动机关的行为B.经授权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的行为C.一国驻外记者的行为D.一国大使在非执行职务时的行为(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一国的国家机关经授权行使的行为属于国家行为。答案为B。21.《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的通过时间是______A.1999年B.2002年C.2004年D.2006年(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2006年8月,国际法委员会第58届会议二读通过了《关于危险活动造成的跨界损害案件中损失分配的原则草案》。答案为D。22.以下各项中,属于政府间国际组织的是______A.欧洲联盟B.国际法协会C.国际文学艺术协会D.国际红十字协会(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由国家或其政府所创立的国际机构,称之为“政府间国际组织”或“公国际组织”,如联合国、欧洲联盟等。答案为A。23.观察员在国际组织中一般______A.有表决权B.有发言权C.没有表决权D.有任次要职务的权利(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大多数国际组织都邀请非成员国或非国家实体(如民族解放运动组织)、其他政府间或非政府间的国际组织,出席其有关会议,它们的身份称为观察员。观察员参加某些国际组织的会议,但没有表决权。答案为C。24.负责协调联合国与联合国专门机构关系的机关是______A.联合国大会B.联合国托管理事会C.联合国经社理事会D.联合国秘书处(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联合国经社理事会是大会权力下负责协调联合国及联合国各专门机构间的经济与社会工作的机构。答案为C。25.人权问题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是在______A.第一次世界大战后B.第二次世界大战后C.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通过之后D.1966年两个国际人权公约通过之后(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人权问题开始全面为国际法所关注,成为国际法的重要内容并正在形成现代国际法的分支,即国际人权法。答案为B。26.《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中所谓的“克减权”是______A.缔约国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中止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行使B.缔约国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中止公民的7项基本人权C.缔约国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中止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行使D.除7项基本人权外,缔约国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中止其他各项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行使(分数:1.00)A.B.C.D.√解析:[解析]克减权”条款被规定在《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它指的是除7项基本人权外,缔约国可以在紧急状态下,中止其他各项公民
本文标题:国际法自考题-1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605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