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1我省发展城区经济亟待破题——关于牡丹江市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的调查与思考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城区经济作为区域经济学领域的一个发展范式,一般指以地级以上城市区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区级行政机关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高效率为特色的地域经济体系。近些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和城市功能的不断完善,正在为沿海发达省份,乃至同为东北地区的兄弟省份所认同。特别是辽宁省委、省政府把大力发展城区经济上升为引领全省未来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并召开了全省城区经济工作会议,出台政策,全面部署,强调要通过实施这个战略,实现城区和县(市)的比翼齐飞,撑起全省振兴大业。吉林省也出台了发展城区经济政策。相比之下,我省在这方面还基本处于盲区状态,亟待破题。值得欣慰的是,我省牡丹江市阳明区在3年前开始尝试着吃城区经济这个“螃蟹”,并取得了不小的收获,探索了发展路径,积累了一些经验。为此,国庆前夕,省政府研究室调研组专程到这个区,就发展城区经济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深入2的调研,并就加快推进我省城区经济发展,进行了初步的思考。一、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的基本历程阳明区创建于1970年。位于牡丹江市区东部,地处哈牡绥东对俄经济带前沿,是牡丹江市的工业大区、农业强区。全区总面积1340平方公里,其中城区面积12平方公里,农村耕地面积34万亩。下辖4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有58个行政村和40个社区居委会。全区总人口2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8.5万人。阳明区是国家科技部命名的全国14个国家级民营科技示范园区之一,国家级循环经济试点园区、省级对俄贸易工业园区坐落在区内。现有工业企业628户,其中,国家级高新科技企业3户,省级高新技术企业8户,市级知名企业20户。2007年区新一届领导班子组建以来,响亮提出了“工业立区、商贸兴区、招商强区”的发展战略,坚持在服务大局中找准定位,在理清思路中发挥优势,在统领全局中抓住关键,在重点突破中整体跃升,初步形成了以园区为平台、以项目为支撑、以优势产业为依托、以骨干企业为牵动的发展格局,初步确立了生物制药、硬质材料、石油工具、木材精加工、汽贸物流、建筑建材等六大主导产业,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进入加速发展的快车道,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2008年,全区3GDP、财政收入、投资、工业等主要经济指标均实现30%以上增长,连续两年排在牡丹江市下辖县(市)、区的前列。从我们调查的情况看,作为我省发展城区经济的探索者和先行者,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的轨迹可以概括为:起步于市场经济,成就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壮大于“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1、所谓起步于市场经济:就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城市城区原有的服务工业经济的职能定位开始被打破,特别是上个世纪末,城区政府被赋予了一级财政主体的地位,更多地承担了原来由市政府直接管理的职责,包括开始“分灶吃饭”,独立承担区域内党政机关的正常运转、供养区级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职责,以及承担就业、教育、医疗等职责。这种变化无疑在客观上增加了城区政府在资金上的压力,要履行好职责,就必须解决“钱从哪来”的问题。这无疑是发展城区经济最原始的动机。就目前我省大多城区的发展而言,还有大部分城区依靠市财政拨款供养,属于“依赖型”财政,“等靠要”方式,“懒散型”日子,没有压力,没有责任感,渐渐由市区萎缩成街道办事处或社区。这个问题亟待破解。2、所谓成就于老工业基地振兴:就是国家实施老4工业基地振兴战略以来,作为牡丹江市的工业大区,其属地内的一些国企大多通过改组、改制,实现了体制机制的转换,从而挣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枷锁,极大地焕发了生机和活力。更为重要的是,在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带动下,民营经济迅速崛起,成为这个时期城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逐渐成为城区经济发展的主体。据统计,2008年,阳明区城区经济总量中,民营经济份额达到83%。可以说,这一时期为下一步提出并实施城区经济理念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实事求是讲,这一阶段,阳明区经济发展基本处于满足本级政府开支,兼顾公共投入需要的被动发展时期。3、所谓壮大于大牡丹江、新牡丹江建设:就是说新一届牡丹江市委、政府成立以来,做出了建设大牡丹江、新牡丹江战略决策,提出了建设经济大市、旅游大市、品牌大市的目标,确定了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部署,高度重视城区经济发展,对县(市)区的经济发展制定了科学的、严格的考核、监测、监督、奖励机制,对城区进行放权、松绑、扶持、加压,对县(市)、区党政班子进行同管理、同考核、同奖惩,每月在媒体公布县(市)、区经济指标监测情况。可以说,这一决策既是压力,更是动力,激发了阳明区委、政府一班人加速发展的思考和实践,最终催生了发展城区经济的理念,并5实现了大发展、大跨越。由此,正式开启了发展壮大城区经济的一个新阶段,引领全区经济在新的起点上实现了初步攀升与腾飞。二、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的核心路径在推进发展城区经济的进程中,阳明区明确提出了“四个突出”的发展定位,即:突出个性,依托优势,发挥特色、追求差异、错位发展,走有区域特色的发展之路;突出带动,注重发挥城区在资源要素上的集聚和扩散功能,在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上的载体功能,在区域发展上的引擎功能。突出规律性,体现时代要求,反映民意民声,适度超前,符合实际;突出大局,树立一体化、一盘棋思想,使城区与整个城市发展同心、同向、同力,形成叠加效应、倍增效应、马太效应,使各城区在分工协作、互补发展中提升城市生产要素资源配置效率和整体竞争力。在工作推进中努力“寻求五个突破”:1、围绕推进工业提质增效寻求新突破。阳明区是牡丹江市的工业大区。为此,阳明区牢固树立“工业立区”战略不动摇,不断完善产业发展规划,延伸产业链条,加速培育产业集群和特色经济板块,使主导产业保持40%的增长速度。一是培育支柱产业。几年来,阳明区把培育产业集群发展作为重中之重,通过给予政策扶持,推进技术改造、科技创新和项目建设,推动产业6优化升级,把传统优势产业打造成上规模上档次、能耗低污染小、产出高效益好的支柱产业,初步形成了六大支柱产业。其中,2008年医药产业税收达到6,600万元。二是扶强骨干企业。按照扶优扶强、做大做强的原则,支持现有骨干企业扩能改造、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积极支持友搏药业完成“输血通”扩能改造二期工程,使企业生产能力比两年前提高一倍,利税比两年前翻了两番。帮助新企业辉鹏实业公司突破没有抵押物的制约,短期获得1,000万元的贷款,使企业能够按期启动生产。同时,帮助全区32户企业申请技改项目,共申请技改资金3,038万元。今年1-8月,全区71户重点税源企业实现税金14,917万元,增收5,228万元,同比增长54%,拉动财政收入增长41个百分点。2、围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寻求新突破。阳明区一、二、三次产业比重为6:75:19,三产比重明显偏低,这既是差距也是潜力。为此,阳明区紧紧抓住牡丹江市沿边开放先导区建设、绥芬河综合保税区建设的机遇,加快以汽贸、物流、市场体系建设为重点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使第三产业逐步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一是全力打造黑龙江省东部汽贸城。全面提升汽贸产业的层级,拉长汽贸产业链条,使汽贸产业由以轿车销售为主体向重型车、特种车等多种车型销售拓7展,由以整车销售为主体向维修、配件、美容、装饰、二手车、信息服务等领域拓展,由以国内销售为主向俄罗斯等外贸领域拓展。目前,汇集光华街两侧的汽贸企业由原来的几十家发展到145户。今年1-8,月全区整车销售突破1万台,销售额近9亿元,增幅达到60%以上。汽贸产业税收由2006年的159万元发展到目前的2,824万元,今年将突破3,000万元,增收1,599万元,同比增长172%,占全区财政收入的16%。二是加快辟建物流中心。充分发挥区位优势,依托华晟国际物流(集团)公司,整合资源,规范秩序,扩大规模,推进物流业快速发展,年内重点推进零担货物运输物流中心建设、哈达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建设,把阳明区打造成对俄经贸物流中心,拉动区域经济跨越发展。3、围绕增强经济发展活力寻求新突破。发展城区经济需要一个个项目来支撑,而招商引资是项目生成最便捷、最有效的办法。几年来,阳明区牢固树立“抓发展必须抓项目”的思想不动摇,连续三年开展“项目建设年”活动。一是招商引资上项目。通过走出去推介、请进来对接、利用会展平台等方式,广泛开展招商引资。截至8月末,全区共引进各类企业110户,实际到位资金9.21亿元,完成年计划的76.8%,同比增长20.5%。其中引进域外资金5.19亿元,完成指标的83.5%,同8比增长15.1%。二是巧借外力谋项目。依托城市区位、资源、人才、政策优势,借时借势借力加快项目建设。紧紧借助全市追赶型跨越式发展的大好时机,充分发挥阳明国家级民营科技企业示范园区的品牌优势,引导、鼓励辖区内中小企业把更多的项目融入国家政策扶持范围。今年全区有十几户企业获得了政策支持。抓住全市对俄加工园区和“五林”开发区建设的时机,采取多种融资方式,建设阳明工业园区。紧紧抓住哈牡绥东对俄贸易加工区建设的契机,积极推进泰德起重机公司与哈尔滨泰富电气有限公司的多领域合作,靠大联强,做大起重机产业。围绕油页岩、重油、恒丰造纸、嘉通轮胎等大企业、大项目落户区内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引资金、上项目,借力发展。三是强化服务稳项目。围绕项目引得进、留得住、能做大,阳明区积极打造发展环境的综合优势。通过强化科技服务,建立中小企业创业服务中心,为企业创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解决企业运行中的土地、资金和煤电油运等要素制约。通过强化项目服务,重点项目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一个部门、一套班子“四个一”推进机制,提升项目落户开工率、投产达标率、财政贡献率、就业增加率。通过强化行政服务,深化行政问责,为企业和经营者提供良好的行政环境。通过强化环境服务,9按照生态宜居城市的定位,加强城区建设与管理,打造实力、开放、和谐新阳明。通过强化金融服务,加强银政、银企合作,支持金融机构服务创新,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建立鑫融中小企业投资担保公司,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4、围绕拓展发展空间寻求新突破。作为欠发达地区,我省城市经济发展带有明显的资源经济、项目经济、空间经济特征,可谓是有土地者得项目。阳明区从实际出发,“五路并进”破解项目落地的土地制约。一是本土+飞地。对区内落不了的招商项目,采取税收分成、合作共赢的方式,发展飞地项目,借地生财。二是城区+村镇。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采取出让、转让、出租、转租等多种形式,促进土地合法、有序流转,腾出空间上企业上项目。三是补偿+统筹。按照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路,采取土地入股、工资+社保等办法,创新土地征用补偿安置机制,实现产业发展与致富百姓同频共振。四是收储+转项。定期清查资源资产,对废弃地及时收储整理、变废为宝,推进闲置土地和资源向优质项目转移、提高利用率。五是楼宇+集群。把楼宇经济、集群发展作为拓展发展空间的重要载体,通过建设综合性楼宇和特色楼宇,推进服务业向楼宇集中、新型工业向楼宇聚集,促进城区经济向空间发展,以优势产10业为核心集群发展。不间断地拓展空间,保证了阳明区产业的持续发展。三、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的总体特征在阳明区调研的几天里,我们先后深入到近三年发展、壮大起来的十余家企业进行考察,与区政府干部和各方人士,包括企业老总、普通员工和农民们进行交流,召开了牡丹江市四个城区区长及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参加的座谈会。耳闻目睹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取得的辉煌成就,亲身体验了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激发的创业豪情和期盼,深刻感受着阳明区发展城区经济生发出的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概括起来,我们感觉到,阳明区正在实践的城区经济,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征:1、城区经济是多元经济,是集工业经济、农业经济和服务经济于一体的经济模式。与全国、全省的城市化进程一样,阳明区基本上随着牡丹江市工业化进程推进而逐步演进形成的,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老工业基地创建时期,依托国家或省、市重点工业企业,并服务这些工业企业形成的以地理位置为单元的市区区域管辖主体。但在计划经济时代,其职能定
本文标题:打造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88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