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山东理工大学制作2007年4月•附录:市场经济的分类一、发达的市场经济与发展中的市场经济在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在实行或声称在实行市场经济。每个国家所实行的市场经济,都有着不同于其他国家的一些特点。从这个意义上说,100多个不同国家便有100多种不尽相同的市场经济。然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作为一种经济手段和经济工具,它是属于中性的并有着基本共同点的东西。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最基本的共同性,特别是根据与市场经济密不可分的商品化和市场化,而将目前存在于世界上的市场经济,划分为发达市场经济和发展中市场经济两大类。发达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很高的市场经济。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产品、劳务和各种生产要素都商品化了,而且连产权也商品化了;在发达市场经济中,不仅出现了各类市场,而且这些市场的发育和成熟程度也极高。目前,西方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发达的市场经济。一般而言,这些发达的市场经济,此前都有一段相当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发展中的市场经济,是商品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市场经济。许多该商品化的产品、要素仍未商品化,市场残缺不全和发育程度低下,是这类市场经济的常见现象。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以及那些从计划经济转轨到市场经济的国家,它们声称所实行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类市场经济。一般来说,这些国家和地区,此前并没有太长的商品经济发展历史,或此前所实行的是跟市场经济对立的计划经济。二、发达市场经济的三种模式(1)自由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绝大部分的经济资源都由市场进行配置,由政府配置的资源所占份额很小。在实行自由市场经济的国家和地区,虽然也存在国有经济,但比重很小;虽然也有计划,但全局性和连续性的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比较少;虽然也存在着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但这种干预大都是间接干预且以立法作为主要手段。美国和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市场经济,是这种自由市场经济的典型代表。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美国式的市场经济。(2)社会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由政府配置资源所占的份额,较之自由市场经济为多。在实行社会市场经济的国家,有比重比较大的国有经济,有比较严密和系统的宏观经济发展指导计划,政府在收入调节方面有着相当强的功能,大力推行涵盖“从摇篮到坟墓”全过程的国家福利政策。欧洲大陆主要国家(包括瑞典、挪威、芬兰)的市场经济,就是属于这种社会市场经济。由于是德国首创社会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通常又被称为德国式的市场经济。(3)政府主导型市场经济。在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中,政府在配置资源中所起的作用最大。存在着大量的和长时期的政府对经济活动的干预。日本的市场经济是此一模式市场经济的典型。东亚和东南亚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如韩国)仿效日本所推行的市场经济,也是属于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因此,此一模式的市场经济又通常被称为日本式的市场经济。——资料来源:李金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纲》,中山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第29-31页。三、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和外资经济。•个体经济是指劳动者在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的基础上,从事个体劳动和个体经营的一种私有制经济。•私营经济是指个人占有生产资料和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经济。•外资经济是指通过引进境外资本(包括港澳台资本)在我国建立的中外合资、中外合作经营和外商独资经济。•附录:1989年、2003年全国城镇居民收入差距对照表——资料来源:2004年《中国统计年鉴》。项目全国最低收入户低收入户高收入户最高收入户1989200319892003198920031989200319892003调查户数(户)352354802835244783352448493524476735194660平均每户家庭人口(人)3.553.014.163.403.923.283.192.762.892.68调查人数(人)1250841445641466016262138141590511242131571017012489年人均收入(元)1387.819061.22779.962762.43981.714209.161891.1214076.072493.5423483.95全年总收入(百万元)173.601309.911.4344.9213.5666.9521.26185.2025.36293.29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三、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四、统筹区域发展五、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六、积极扩大就业1.时事:能耗大国面临的挑战2.财经大讲堂:中国的产业转型要走“中间路线”播放视频思考: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原因以及主要措施是什么?不同地区应该怎样调整和发展产业结构?(一)工业化,是推动一个国家(地区)由经济不发达走向发达的重要动力,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重要阶段。工业化,即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化过程,是近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核心性内容。发达国家(地区)的经济技术之所以先进,是因为它们实现了工业化;落后国家(地区)要追求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也必须实现工业化。一、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的工业化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工业产出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提升很快,使我国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了一个初具规模、门类齐全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工业化又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工业化的任务还远远没有完成。广交会场馆一角广交会场馆一角广交会场馆一角目前我国既具有各国工业化中期阶段的典型特征,同时又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如何在现有的工业化成果的基础上,尽快地完成好工业化的历史任务,仍是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重要课题。按收入水平对经济发展阶段的划分时期收入变动范围(人均GDP)1964年美元1970年美元1100~200140~2802200~400280~5603400~800560~11204800~15001120~210051500~24002100~336062400~36003360~5040资料来源:根据钱纳里等《工业化和经济增长的比较研究》整理。(三)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工业化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文明和进步的同时,也带来了“副产品”,失业加剧、污染严重等“工业病”。我国在工业化过程中也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巨大的代价。小资料:我国绝大多数自然资源的人均占有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矿产占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2,人均耕地、人均水资源约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人均森林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1/6。我国自然资源、资本资源不足世界总量的10%。我国自然资源不仅短缺,而且开发利用不尽合理。据测算,我国每一个GDP的能耗相当于印度的1倍、美国的2.6倍、日本的5倍;每万元产值所投入的钢材是发达国家的4倍,水泥是11倍,矿产则是13倍。建国50多年来,我国的GDP增长了10多倍,矿产资源消耗却增长了40多倍。云南偏远地区一简易桥靠卖血为生的人群当这两个孩子长大之后,我们又该用什么来保证他们所代表的两个阶层的和睦相处?(四)党的十六大报告强调指出,我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以信息化带动的工业化,是以科技进步为动力、以提高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为中心的工业化,是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的工业化,是充分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工业化。2.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我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目标,是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据分析,发达国家信息部门的贡献占到了国民生产总值的40%~65%,新兴工业化国家也已达25%~40%。信息产业的销售额早已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产业部门,成为世界上名副其实的第一大产业。3.走新型工业化的道路,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是保持我国国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一个带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发展过多地依靠扩大投资规模和增加物质投入,这种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使我们在发展过程中付出了资源浪费、环境污染、城乡差距拉大等巨大的代价,经济发展与能源、资源、环境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已经难以为继,不改变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就很难在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这处对湘江水质造成严重威胁的“铬渣山”,有望于2008年12月全部治理完毕4.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从我国特殊国情出发,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人口多,劳动力成本比较低的现实国情,要求我们既要充分利用工业化来提高劳动生产率,又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扩大就业,避免大量劳动者失业;既要在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千方百计发展高科技产业,增加就业,同时又要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和其他方面的优势,处理好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关系,将比较优势转化为现实的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5.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就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二元结构的转换。要促进城乡间资源和生产要素的流动,尽快改变农业的传统生产方式,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缩小城乡间差距。贵州一小煤矿的矿工中国经济大讲堂:温铁军:如何建设新农村播放视频思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原因、内容目标和途径是什么?(一)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城乡二元结构”:一是城乡之间的户籍壁垒;二是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制度;三是以户籍制度为基础的城乡壁垒,事实上是将城乡两部分居民分成了两种不同的社会身份。(二)我们党对农民、农业和农村的“三农”问题历来是高度重视的。1956年4月,毛泽东在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初步总结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对适合中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他提出发展国民经济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发展工业必须和发展农业同时并举;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发展农业和轻工业;并且强调必须十分注意处理好国家同农民的关系。(三)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十分重视农业问题。邓小平早在1975年8月就指出:“工业支援农业,促进农业现代化,是工业的重大任务。”(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83页。)邓小平:“农业要现代化,才能适应工业的现代化。工业越发达,越要把农业放到第一位。这就要求工业支援农业。”(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邓小平年谱(1975—1997)》(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版,第382页。)在此基础上,我们党先后制定了许多具体政策解决农村问题。比较大的有土地制度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以及农村税费改革。(四)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跨越城乡之间的鸿沟已经不是梦想。(重庆日报记者魏中元摄)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全面小康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发展的进程明显落后于城镇。城乡之间反差巨大:一是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巨大反差。二是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存在巨大反差。三是城乡基础设施和面貌存在巨大反差。四是城乡公共资源分配存在巨大反差。扩大内需的潜力在农村,出路也在农村。(资料来源:农业部部长杜青林2006年4月25日在中宣部等六部委联合举办的形势报告会上的报告)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破解“三农”难题的战略选择。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一是资源短缺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矛
本文标题: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12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