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地理学报ACTAGEOGRAPHICASINICA第65卷第10期2010年10月Vol.65,No.10Oct.,2010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薛德升,黄耿志,翁晓丽,林韬(中山大学城市与区域研究中心,广州510275)摘要: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化影响的不断加强与深入,城市全球化已经成为全球城市变化的最重要特征之一,引发了风靡全球学术界的关于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城市全球化的研究。已有的研究集中在全球城市体系中的少数城市,对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城市涉及甚少。由此产生的问题是:除少数的世界城市或全球城市外,一般的城市是否经历全球化的过程?本文构建了衡量城市全球化水平的综合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赋予各指标不同的权重系数。通过加权计算的方法对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在1984、1990、1995、2000、2004、2007年共6个主要年份的全球化水平进行测度和分析,探讨了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变化过程。研究表明,1984-2007年中国所有城市都经历了全球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说明城市的全球化并非少数城市的专利,而是所有城市共同经历的过程。上海、北京、深圳、广州等城市在中国城市全球化的领先地位日益突出,并日益接近世界上最高等级的全球城市。制造业功能对中国“世界工厂”类型的城市全球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关键词:全球化;城市全球化;过程;动力;中国1引言20世纪60年代以来,日益加强的全球化对全球的城市格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城市发展从国家尺度逐步走向全球尺度。对城市发展的讨论也由在一个国家内部发展到全球层级体系之中[1]。在开展全球化对城市影响的讨论过程中,国外学者主要采用了世界城市(worldcity)和全球城市(globalcity)概念,以描述城市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及其所达到的状态或结果。1915年格迪斯(Geddes)首次提出世界城市概念[2]。1966年霍尔(Hall)发展了这一概念,并讨论了当时典型的7个世界城市的功能和空间[3]。弗里德曼(Friedmann)在1986年提出世界城市假说,并讨论了由30个城市组成的世界城市体系[4],使世界城市理论得到了广泛关注。1991年萨森(Sassen)将纽约、伦敦和东京定义为全球城市(globalcities),并讨论了其功能、社会结构和形成原因等[5]。1999年比沃斯托克(Beaverstock)等将世界城市网络扩展至全球55座城市[6]。诺克斯(Knox)和泰勒(Taylor)等为全球城市理论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7-8]。世界城市和全球城市两个概念共同的核心内涵是:这些城市是在全球范围内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中心,但对这些中心所具有的功能和性质,学者们的观点不尽一致。大部分学者认为经济因素是解释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形成发展及作用的决定因素,他们从城市的某些主要经济功能(包括跨国公司、生产服务业、经济网络联系、信息服务设施等)出发构建世界城市体系或网络[9-15]。也有学者强调经济和文化因素对世界城市的综合作用,并构建综合指标来划分世界城市体系[6],但未讨论不同因素的不同作用。一些学者批判了主流世界城市研究范式对许多发展中国家城市的忽视,将视角扩大至收稿日期:2009-12-16;修订日期:2010-05-06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771066);“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C03A00)[Foundation:NationalNaturalScienceFoundationofChina,No.40771066;The11thFive-YearPlanforChina'sScienceandTechnologySupportingProject,MinistryofScienceandTechnologyofChina,No.2007BAC03A00]作者简介:薛德升(1969-),山西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地理学会会员(S110004311M),主要研究方向:城市地理、经济地理、城市与区域规划。E-mail:eesxds@mail.sysu.edu.cn1155-1162页65卷地理学报世界城市所具有的政治、文化、宗教等不同功能,将世界城市研究范围拓展到“世界城市地图”之外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城市[16-19]。综观现有研究可以发现:①尽管被纳入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的数量不断增加,但迄今只有很少量城市被纳入到了“世界城市的地图”,现有研究中严重忽视了发展中国家大量的正在全球化过程中的城市(globalizingcities);②尽管开始意识到多种因素对世界城市的作用,但经济变量在解释世界城市形成和发挥作用时仍占据主导地位,尤其过分地强调了跨国公司的作用。对不同历史时期促进城市全球化的多样化推动因素及其变化不够清楚。由此提出的问题是:是否只有少数的世界城市/全球城市在经历全球化过程?城市全球化的推动因素有哪些?早期世界城市的研究忽视了中国大陆的城市,在1986年弗里德曼的世界城市体系中,尚无中国大陆的城市入选[4]。但伴随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以及加入WTO后与世界经济的日益融合,中国城市的全球化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22]。在1999年比沃斯托克等的研究中(GaWC研究公告331),55个城市被确认为当时3个级别(阿尔法、贝塔、伽马)的全球服务中心(Globalservicecentres),北京和上海分别位于伽马级的B类和C类,等级层次尚比较低[6]。2009年GaWC的最新研究成果中,根据各城市的高级生产性服务业(advancedproducerservice)(包括会计、广告、银行/金融、法律等部门)水平,将全球220个城市分为5个级别(阿尔法、贝塔、伽马、高度自给自足、自给自足),其中阿尔法级分为4小类;贝塔和伽马级分别包括3小类。其研究结果表明:纽约和伦敦2个城市处于阿尔法级中的第一类(最高等级);香港、巴黎、新加坡、悉尼、东京、上海和北京处于阿尔法级中的第二类(次高等级);中国大陆的其他城市中,广州处于贝塔级的第一类;深圳处于伽马级的第一类;成都、天津、南京、大连等处于自给自足类[23],反映出中国一些城市全球化进步之明显。中国国内对城市全球化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采用了国际城市、国际性城市和国际中心城市等概念;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对国外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理论的引进[24-25],全球化对中国城市体系的影响[26-27],以及中国建设国际城市的条件和发展战略等[28-35],而对城市全球化过程的实证研究较少[22],研究对象也多限于少数几个全球化/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城市。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城市走向全球化的宏观背景已经建立,对中国城市全球化问题更广泛的研究不仅具有典型性,而且对于丰富世界城市/全球城市理论体系,正确认识一般的城市全球化过程,制定城市全球化战略具有重要意义。2研究设计2.1研究方法本文是针对中国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全球化水平的框架性研究,关注中国城市全球化水平的动态变化。首先,在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建立城市全球化水平测定指标体系,运用专家打分法确定指标权重。然后,以各市市域行政界限为分析的地理单元,测定各城市在1984、1990、1995、2000、2004和2007年的城市全球化水平,对比分析20余年来城市全球化水平的变化。2.2研究对象本文以1984、1990、1995、2000、2004、2007年中国内地所有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由于拉萨2007年以前指标数据收集难度巨大,故未对拉萨做年际间比较研究。从1984年到2007年,中国的行政区划一直处于调整之中,各省内部都存在着县改市、县市行政区划范围调整的情况,样本的纵向连贯性受到一定影响。本文以当年全国所有地级及地级以上城市为研究对象,不对行政区划扩大或缩小的情况进行数据的分离和整115610期薛德升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合。各年份样本数量如表1所示。2.3研究数据本研究的数据主要来源于相应年份的《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各省统计年鉴,有关展览和口岸指标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展览年鉴》和《中国口岸年鉴》,同时参考了中国会展网、中国口岸协会网站和中国海关网站数据。政府网站语种数和政府部门网站数通过逐个访问政府门户网站的方法获得。本研究同时参考了《中国外商投资报告》、《在华外资金融机构概览》《中国总部经济发展报告》等资料。3城市全球化水平衡量方法3.1城市全球化指标体系的建立结合世界城市和全球际城市的概念、判别标准及数据的可获得性和连续性,建立由1个总目标,2个要素指标,7个复合指标,24个具体指标构成的四层城市全球化衡量指标体系(表2)。其中,基础指标反映了城市的总体发展状况,核心指标反映城市经济、社会、政治等多方面的外向化程度,直接影响城市的全球化水平。这两个要素相互联系,城市功能的全球化需要城市内部的服务设施作为支撑,而城市的全球化发展也影响着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各个指标对城市全球化水平的影响程度不均衡,研究通过专家打分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权重反映了各因素对城市全球化贡献的重要性。邀请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山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中国城市规划研究院、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探设计研究院等机构30位年份合计样本数量表11984-2007年样本数量统计Tab.1Thenumberofsamplesfrom1984to2007表2城市全球化指标体系与专家打分的得分权重Tab.2Matrixofvariablestoevaluateurbanglobalizationlevel目标层要素层复合指标层具体指标层专家打分权重系数市区人口城市规模建成区面积人均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经济发展水平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每百人拥有电话机数人均邮电业务量服务业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占比重基础指标劳动力素质每万人高等学校在校生数对外经济依存度人均进出口贸易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旅游外汇收入外商投资工业企业数外资金融机构数经济全球化世界强投资企业数国际游客数承办国际会展数国际互联网用户数国际交流水平肯德基与麦当劳餐厅数国际友好城市数政府网站语种数政府部门网站数城市全球化水平核心指标政府全球化一类口岸数115765卷地理学报城市研究专家,根据自己的研究经验和认识,对各指标打分,然后取其平均值,计算相应百分比,最终获得各指标的权重系数(表2)。3.2计算过程说明由于不同指标的数据数量级相差较大,为使数据在更平等的条件下参与运算,需对数据进行无量纲化处理。将每一年具体指标单独进行标准化,虽然可以消除量纲不同对结果的影响,但无法对标准化后的数据作年际比较,因此本文将每一个指标6个年份上所有数据一起参与无量纲化处理,首先消除了量纲的影响,使得同一年不同指标之间具有可比性。其次,由于6个年份同一指标数据处理方法相同,使得年际之间具有可比性。城市全球化水平的计算公式为:Z=a1Z1+a2Z2(a1=0.265,a2=0.735)。其中,a1和a2分别为基础指标(Z1)和核心指标(Z2)的权重系数。各复合层指标得分计算公式为:Zij=a1Zij1+a2Zij2+…+amZijm,其中,a1,…,am为具体指标对应专家打分得出的权重系数,Zij1,…,Zijm为具体指标数据标准化后的数据。依据同样的方法,计算要素层指标得分。依次类推,最终计算出综合分值。3.3城市全球化等级划分方法本文城市全球化等级划分的意义不仅在于界定各个城市的地位和描绘各个等级的城市数量分布,而且在于通过不同城市全球化等级的变化来考察一定时期内城市全球化的动态变化过程。首先,将6个年份共1386个综合得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用9个点将全部数据分为十等分,并用D1,D2,……,D9分别表示10%的数据落在D1以内,20%的数据落在D2以内,……,90%落在D9以内。其次,根据城市全球化综合得分值的实际分布来确定合适的等级划分点,D8所在的数据值为31.9,从1995年开始就有较多的城市得分在31.9以上。为了更好地反映每一年处于全球化水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全球化的发展过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2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