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学龄前教育的变化发展•幼儿园的规模•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数量、质量)•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学前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学前教育的融资渠道幼儿园的规模截止到2009年,全国的幼儿园已超过13万所,在幼儿园(包括学前班)达2263万人之多,入园率达42.5%。同时,各种各样的幼儿教育、学前教育形式融入到百姓的生活当中。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教师队伍总体逐渐壮大。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教育体制的改革,幼儿教育的规模总体呈扩大趋势,与此相应,幼儿园教师(包括园长)的数量也翻了一倍,自1980年的41万人增加到2009年已超过84万人。学前教育师资队伍•幼儿教师学历层次整体上移。自1990年起,我国幼儿园教师的受教育程度和学历水平逐年提高。2000年以来,幼儿教师队伍的学历结构更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专及其以上学历者所占的比例迅速提升。从2001年到2013年,这一比例已从30.5%一跃而达到49.2%,其中本科及研究生学历教师所占总数的百分比增加3倍多,而高中以下学历者的比例则从7.9%降到4.3%。我国多所师范院校相继开设学前教育专业,使得幼儿教育事业重新得到重视。学前教育师资队伍•教师队伍的专业化程度逐步提高,保教幼儿的能力明显增强。随着学历层次的提升和教育改革的推进,广大幼儿园教师的专业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他们了解国家的幼儿教育方针,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的文件的精神,他们具有较为扎实的幼儿生理学、幼儿心理学、学前教育学等系统的专业理论基础,也具有了解幼儿,与幼儿建立积极互动关系,支持他们的学习和发展的能力。多数教师不断学习的愿望。他们积极接受继续教育,踊跃参加教研活动,不断积累实践经验,主动反思和改进教育教学,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与此同时他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也明显增强,目前幼教类刊物中,一线教师发表的文章已占相当比例。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学前教育政策的范围进一步拓展政策的关注点由3至6岁延伸到了3岁前及入小学后,由关注教师的职前培养扩展到关注职后培训,由关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行为延展到关注幼儿家长的成长,由总体关注幼儿园的开办及教育拓展到关注不同地区的学前教育的发展,学前教育政策在其范围上有了极大的发展。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政策的制定更加敏感和具有针对性1983年针对我国农村幼儿教育出现的问题出台了《关于发展农村幼儿教育的几点意见》;1991年针对当时学前班教育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发布了《关于改进和加强学前班管理的意见》,就学前班的性质、举办学前班的原则、学前班的领导和管理、学前班保育和教育的要求、改善学前班办班条件的要求以及学前班教师的管理和培训等方面做出了相应的说明和规定;1995年针对我国企业办园存在的问题,国家教委、全国妇联等单位联合发出《关于企业办幼儿园的若干意见》;2003年,教育部、国家计委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针对现实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目标及措施。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政策的制定开始走向法制化1989年9月11日国家教委发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经国务院批准颁发的有关幼儿教育的行政法规,标志着我国幼儿教育向法制化建设迈进。此后,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1993年10月3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颁布;1994年10月2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出台;1995年3月1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颁布实施;2003年9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开始施行。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更加关注儿童的发展及自我保护从1980年10月15日,卫生部、教育部颁发《托儿所、幼儿园卫生保健制度(草案)》,到2007年针对幼儿园接送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及事故凸显出幼儿教育的安全问题,教育部等部门先后发出《关于加强农村中小学生幼儿上下学乘车安全工作的通知》、《关于加强民办学前教育机构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2007年秋冬季中小学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预警通知》,进一步强调幼儿园教育的规范性,要求充分保障幼儿的安全。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自改革开放至今,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全国家庭教育“九五”计划》、《全国幼儿教育事业“九五”发展目标实施意见》、《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01-2010)》等带有规划性质的政策和文件,与改革开放之前相比,发展规划性的政策明显增多,学前教育政策用于指导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明显加强。改革开放初至今的中国学前教育政策•与时代和世界前进的步伐更加接轨我国制定的学前教育政策,始终强调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对儿童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儿童的和谐发展;强调幼儿教育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这些规定和要求与当前世界学前教育的儿童发展观、儿童主体观、整合教育观、儿童生态观、可持续发展观及终身教育观等先进教育理念相一致,同时与当今时代发展的多样性、开放性、国际性和创新性等特点相契合。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以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不论是我国还是世界范围内,对儿童发展的关注更多地集中在了智育上,对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所忽视。从上世纪后期开始,“世界各国为了迎接21世纪的挑战,纷纷调整培养目标,把实现儿童的整体发展作为学前教育的基本目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质”。我国也不例外.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以儿童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如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管理条例》的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保育和教育工作应当促进幼儿在体、智、德、美诸方面和谐发展。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一章第三条规定,幼儿园的任务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从其总则、教育内容与要求,到组织与实施、教育评价等部分,都贯穿着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这一主线,引领着学前教育的各个环节。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化的教育路径以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为例,其第三部分“组织与实施”中的第三条指出,教师要从本地、本园的条件出发,结合本班幼儿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并灵活执行。这就是要求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注重不同地区、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因人施教。又如第八条详细论述了幼儿园应通过有效的环境创设,如幼儿园的空间设施、同伴群体、教师的言行举止和管理方式、家长的积极参与以及对自然资源和社区教育资源的充分利用等,多样综合地开展教育活动,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尊重差异,倡导多元化的教育路径可见,与50、60年代政策文件强调整齐划一、教育资源的利用相对单一相比,我国对新世纪学前教育发展多元化理念的认识与理解是适应世界学前教育发展潮流的。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如:1996年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第二章第八条规定:“幼儿园对烈士子女,家中无人照顾的残疾人子女和单亲子女等入园,应予照顾。”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对有语言障碍的儿童要给予特别关注,要与家长和有关方面密切配合,积极地帮助他们提高语言能力;”“幼儿园的教育要为每一个儿童,包括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积极的支持和帮助;”等。建国后我国学前教育政策价值取向的演变•关注处于弱势地位的儿童国务院于2003年转发的由教育部等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各地区要采取切实措施确保低收人家庭和流动人口的子女享有接受幼儿教育的机会;对社会福利机构、流浪儿童救助保护机构的适龄儿童,要给予照顾,有关费用予以减免。对这些特殊人群特殊需要的关注同样体现出了“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经历了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转变,进而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历史进程。我国学前教育机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单一的公办学前教育机构转化为多元化学前教育机构。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一、发生了由单一格局向多元化格局的转变。二、是发生了由城市学前教育向农村学前教育扩展的转变。三、是形成了园班并存的格局。四、是部分公办幼儿园出现了改制。五、是早期教育受到重视。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学前教育机构的主要呈现形式有多种:1、公办幼儿园。一是由政府投资,政府部门举办的幼儿园。全市共有18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4%;在园幼儿21116人,占在园在班人数的33.9%;二是由企事业单位举办的幼儿园,共有204所,占幼儿园总数的38.5%,在园在班人数为15949人,占在园在班幼儿总数的25.6%。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民办幼儿园。一是公民独资举办的幼儿园,共有289个,占幼儿园总数的54.6%,在园在班学生20701人,占在园在班幼儿总数的33.2%;二是公民合资举办的股份制幼儿园15所,占总数的0.28%,在园在班学生4398人,占总数的0.71%。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国有民助幼儿园。公办幼儿园改制,将原纯公办的幼儿园改为国有民办幼儿园,其性质属政府所有,教师原有身份不变,融资渠道以民间融资为主,政府投资为辅,此类幼儿园现有8所,占幼儿园总数的0.015%,在园幼儿2413人,占在园幼儿总数的0.039%。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小学”带办“幼儿园”。一是城市小学带办幼儿园,一些势力雄厚的小学在原来学前班的基础上,购置土地或在本校划出场地举办幼儿园;二是农村中心小学带办幼儿园;三是村小联办幼儿园;四是村小独办幼儿园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名园带“民园”。一些社会声誉好、经济效益强、保育质量高的国办幼儿园,实施“一园两制”模式,在办好公办幼儿园的基础上,领头举办民办幼儿园,形成学前教育集团模式。学前教育机构格局变化•早教中心。郴州市向北京、上海、广州等发达地区学习,于2004年在市中心城区成立了第一家早教中心,主要对0-3岁幼儿进行早期智力开发,开展亲子教育活动。学前教育的融资渠道•过去,我国采取的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单一的政府办园模式,学前教育经费主要是靠政府投入。•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学前教育机构格局的变化,促进了政府的投入,融入了部门、企业、公民个人资金,甚至境外资金。
本文标题:改革开放以来学前教育的变化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24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