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報告人:馬雅筠97.12.31老師的擔心……•參與評鑑是否就是不適任教師?•評鑑後教師是否就被分等級了?•評鑑後若被認定為未達規準,家長會不會質疑我的專業?•評鑑是否會成為行政迫害老師的工具?•既然術業有專攻、各有所長,那麼在專業領域,是誰來當「頭」?老師關心的是……•「誰」有權參與「對誰」的評鑑?•評鑑的目的是向「誰」負責?–向行政負責:教育主管機關、家長、社會…–向專業負責:教師自己–向服務對象負責:學生•如果目的是「成長」不是「考核」,那麼參與評鑑者是否應該包括所有不同身分的人(包括學生),而且最好是「由下而上」經過協商來進行!評鑑目的•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係「形成性教師評鑑」→和教師績效考核、不適任教師處理、教師分級制度脫勾•專業評鑑=健康檢查•評鑑是為了「改進」,而非為了「證明」評鑑精神•以教師專業發展為主軸•鼓勵教師自願參加•鼓勵教師以自我省思及同儕專業互動為成長手段•以精進教學和班級經營為主要成長內涵•期待學生的學習表現和成效能獲得有效提升辦理方式•教師依自願方式辦理•計畫期程2~3年•學校實施前,應就評鑑目的、評鑑內容、評鑑規準及實施方式,適當訓練•每年檢討評估可行性,決定是否繼續辦理辦理方式(2)•成立教師專業發展評鑑推動小組:小組成員應包括–校長(召集人)–教務主任(執行秘書)–教師(會)代表–家長會代表人數及選出方式,由校務會議決定。•負責工作:–推動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工作,研擬試辦計畫–負責推薦評鑑人員,不必然是評鑑者內容與規準•評鑑內容:包括下列四個層面:–課程設計與教學–班級經營與輔導–研究發展與進修–敬業精神及態度•每年可選一個層面或數個層面參與•評鑑規準:由學校參照選用教師專業發展評鑑參考規準,自行訂定之。可參考教師專業發展評鑑網。網址: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A課程設計與教學A-1展現課程設計能力A-1-1參與授課領域或學年課程計畫的設計與撰寫A-1-2編選適用教材A-1-3研擬任教科目授課大綱或教學進度A-2研擬適切的教學計畫A-2-1符合課程單元既定的教學目標(分段能力指標)A-2-2符合學生學習發展與個別差異A-2-3規劃適切的學習教材和教學資源A-2-4規劃適切的教學流程A-2-5規劃適切的學習評量方式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例)(張德銳、丁一顧、李俊達、簡賢昌、高紅瑛)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A課程設計與教學A-3精熟任教學科領域知識A-3-1正確掌握任教單元的教材內容A-3-2有效連結學生的新舊知識A-3-3結合學生生活經驗A-4清楚呈現教材內容A-4-1說明學習目標或學習重點A-4-2有組織條理呈現教材內容A-4-3正確而清楚講解重要概念、原則或技能A-4-4多舉例說明或示範以增進理解A-4-5提供適當的練習以熟練學習內容A-4-6設計學習情境啟發學生思考與討論A-4-7適時歸納總結學習重點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A課程設計與教學A-5運用有效教學技巧A-5-1引起並維持學生學習動機A-5-2善於變化教學活動或教學策略A-5-3有效掌握教學節奏和時間A-5-4有效使用教學媒體或電腦網路A-5-5根據學生個別差異調整教學A-6善於發問啟發思考A-6-1設計由淺而深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A-6-2發問後待答時間適當(三秒以上)A-6-3發問後能針對學生回答繼續延伸問題A-6-4聽答後能歸納整理學生的回答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A課程設計與教學A-7應用良好溝通技巧A-7-1板書正確、工整有條理A-7-2口語清晰、音量適中A-7-3教室走動或眼神能關照多數學生A-8善於運用學習評量A-8-1依實際需要選擇適切而多元的評量方式A-8-2適時檢視學生的學習情形A-8-3根據學習評量結果分析學習成效A-8-4根據學生評量結果調整教學A-9達成預期學習目標A-9-1學生學習專注A-9-2學生能理解運用所學概念與技能A-9-3學生能理解並悅納與學習活動有關的價值觀念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B班級經營與輔導B-1建立有助於學習的班級常規B-1-1訂定合理的班級規範與獎懲規定B-1-2維持良好教室秩序常規B-1-3適時增強學生的良好表現B-1-4妥善處理學生不當行為B-2營造積極的班級學習氣氛B-2-1布置或安排適當的學習環境B-2-2營造良好和諧的師生互動關係B-2-3引導學生進行同儕合作學習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B班級經營與輔導B-3促進親師溝通與合作B-3-1向家長清楚說明教學、評量和班級經營的理念和作法B-3-2告知家長學生學習情形和各項表現B-3-3有效獲得家長合作提供有關資源和服務B-4落實學生輔導工作B-4-1瞭解任教班級學生的基本資料B-4-2輔導學生生活規範、學習困擾或行為偏差B-4-3詳實建立學生輔導資料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C研究發展與進修C-1參與教學研究工作C-1-1參與校內各種教學研究會議C-1-2與校內外教師同儕分享教學或專業工作心得C-1-3發現教育問題進行研究C-1-4將研究或進修成果應用於教育工作C-2研發教材、教法或教具C-2-1根據教學需要,自製教具或教學媒體C-2-2掌握教育新知以改進或創新教學C-2-3與校內外教師同儕研發教材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C研究發展與進修C-3參與校內外教師進修研習C-3-1從事教師個人的自我成長活動C-3-2參與校內專業進修研習或成長團體C-3-3參與校外專業進修研習或成長團體C-4反思教學並尋求專業成長C-4-1進行自我教學省思,了解自己的教學優缺點C-4-2根據同事、學生或家長回饋意見,強化教學省思C-4-3依據省思結果,提出專業成長計畫C-4-4整理教學文件及省思結果,建立個人教學檔案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D敬業精神與態度D-1信守教育專業倫理規範D-1-1遵守教育人員專業倫理信條D-1-2遵守教育相關的法令規定D-1-3尊重學生及家長資料的隱私性D-1-4關懷文化與經濟弱勢的學生,尊重其受教權D-2願意投入時間與精力奉獻教育社群D-2-1參與學校各項教學事務D-2-2參與學校各項訓輔工作D-2-3參與校務/教育行政工作,協助推動校務/教育革新D-2-4參與教師組織等校內外專業社群教師專業發展評鑑規準層面評鑑指標檢核重點D敬業精神與態D-3建立與學校同事、家長及社區良好的合作關係D-3-1與學校同事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D-3-2與學校教師同儕合作形成教學夥伴關係D-3-3與家長及社區維持良好的互動關係評鑑方式自願參與教師專業發展評鑑之教師,每年接受自我評鑑及校內評鑑(他評)各一次。1.教師自評:受評教師填寫相關資料自我評鑑檢核表。2.校內他評:教學觀察教學檔案晤談教師蒐集學生或家長教學反應。評鑑方式(2)•應兼重過程及結果•得採多元途徑辦理:–教學觀察–教學檔案–晤談教師•蒐集學生、家長教學反應等「教學觀察」與「教學檔案」•以同領域或同學年教師為評鑑人員,評鑑人員與受評教師召開評鑑前會議,建立信任關係,並確定「教學觀察」的時間•排定進行教學觀察時間與課程單元。受評教師觀察前一週提供教案。•進行教室教學觀察,觀察完即刻填寫觀察表。•學年度末,受評教師繳交教學檔案,供評鑑人員評核。•評鑑人員撰寫「評鑑結果報告」•找出評鑑人員一致認為「優秀」和「待改進之處」。評鑑結果與未達規準之處理•以書面個別通知教師並予以保密•根據評鑑結果對教師專業表現給予肯定和回饋;對於個別教師成長需求,提供適當協助•評鑑後個別召開會議,與受評鑑教師說明優點和待改進之處,並共同研擬專業成長計畫。•評鑑人員並與未達標準的受評鑑教師,約定複評時間和方式•進行複評報告結束敬請指導
本文标题:教师专业发展评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