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14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上)
14故宫博物院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前朝:太和门狮雕金水桥1.了解故宫建筑群的宏伟壮丽,激发对祖国传统建筑艺术的自豪感。2.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学习按照参观的路线,按顺序说明法说明事物。3.了解故宫的建筑知识,积累相关的知识。黄传惕,湖南省平江县人,1943年生。曾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历史故事》节目的编辑。他是当代的作家。作者介绍作者介绍《故宫博物院》原来是一篇广播稿,曾经配上音乐,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中播出。播出以后,不少听众要求重播,并且建议将稿件交报刊发表。正好这时候《地理知识》杂志准备开辟“旅游地理”专栏,要了这篇稿件,在一九七九年十一月上刊载了,题目就叫“古代艺术的宝库——故宫博物院”。课文《故宫博物院》就是根据这篇文章删改的。一、读一读蟠龙鎏金玉玺妃嫔湛蓝上谕傀儡诏书金銮殿修缮击磬翊坤宫luánpánliúxǐpínzhànyùkuǐlěizhàoshànqìngyì字词积累字词积累矗立:鳌头:龙凤呈祥:迥然不同:水深火热:二、记一记高耸的直立。形容差别很大。迥:远,差得远。指皇宫大殿前石阶上刻的鳌的头,考上状元的人可以踏上。独占鳌头比喻取得第一名。像水越来越深,像火越来越热。比喻人民极其痛苦的生活处境。彩画名,因画面上画着龙和凤表示祥瑞气象。简介你所了解的故宫故宫(紫禁城)由来紫:紫薇垣(天地之宫),天子所居禁:守卫森严,常人难以涉足的禁区听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故宫?故宫有什么特点?故宫概况(位置、历史、价值),全貌,建筑布局(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特点: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2.本文主要按什么顺序介绍故宫?空间顺序文章结构思路梳理一、通读课文理清思路故宫博物院(1-2)总: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外观概貌、建筑总特点。分前朝(三大殿)(3—10)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外形内景位置用途内廷(12-15)后三宫御花园(16)总回望故宫,强调艺术特点。规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风格独特。空间顺序(南——北)+游踪(11)——承上启下北午门金水河太和门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神武门从南到北景山二、圈读课文理清顺序默读课文,按文章的说明顺序填写右边的图,看看文章采用了怎样的说明顺序。说明顺序:本文是按照故宫的空间顺序来安排说明的。也就是说作者的参观路线,是按照故宫的建筑顺序来参观的,故宫的建筑顺序是由南向北,作者的参观路线基本上也是沿着由南向北的中轴线前进的。二、圈读课文理清顺序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1.在“前朝”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大殿,为什么?太和殿是三大殿的中心,皇帝的宝座在此,是显示皇威的地方,是故宫建筑群的中心,最全面最突出地体现了故宫的本质特征。2.在“内廷”中作者重点介绍了哪个宫,为什么?乾清宫是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批阅奏章的地方。3.在介绍太和殿时,立足点是什么?按什么顺序介绍的?在书上圈点出方位词。立足点是正中的朱漆方台和雕金蟠龙。按空间顺序介绍的,按空间顺序写的文字,要有一个立足点,离开立足点,就无法确立方位。正中上面背后两旁中央周围下面4.太和殿为什么要设在中轴线上?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为什么?为了强调皇权这个中心。其内景的主要特点是彩绘了众多的龙的图案。因为皇帝自命为真龙天子,这是皇权的象征,所以用龙来突出皇帝的尊严。5.“后三宫”的图案和前三殿有什么不同?“后三宫”彩绘中凤凰逐渐增加,出现了双凤朝阳、龙凤呈祥、飞凤、舞凤、凤凰牡丹等图案。和前三殿相比庄严肃穆的气氛减少了。四、跳读课文理清方法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说明其作用。1.列数字:准确的说明了太和殿的规模宏大,突出了它的雄伟壮丽。2.摹状貌: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太和殿内部装饰的富丽庄严。3.做比较突出了建筑物不同的特点。假设现在是2012年,我们在座的同学都在祖国首都的高等学府继续深造,现在你们带领千千万万慕名而来的游客游览太和殿,你将怎样设计导游词呢?导游词内容:根据课文和图片分组介绍太和殿的外观、装饰、位置、用途。设计要求:按照一定的说明顺序来介绍;有恰当的开场白、过渡语和结束语;有自己的创意。我来当导游!五、美读课文我做导游总说:位置、历史、建筑地位、总体布局、艺术风格分说前朝内廷前三殿文华殿武英殿后三宫御花园总说:故宫宏伟的建筑群和谐统一的布局口头介绍本校有特色的一个建筑物。
本文标题:14 故宫博物院(人教版八年级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49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