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通信 > 电子设计/PCB >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摘要:文本类型是语言学、语用学里一项重要的内容,其发展的历史轨迹也影响到了翻译的方方面面。文本的分类是翻译的参考性依据,近些年来也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不少人致力于文本类型及翻译策略的研究。其中,德国翻译理论家凯瑟琳莱斯提出的文本类型理论不仅为翻译研究、方法和翻译批评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也为如何精准翻译提供了具体可操作的方法。关键词:文本类型理论;翻译策略;凯瑟琳莱斯一、文本类型理论长久以来,语言一直被分为功能性语言(functionallanguage)和文学性语言(literarylanguage),如果硬要通俗点说,可能和日常生活中我们所说的口头语和书面语是较为类似的。由此可见,两种语言的所用的地点和所起的作用是不尽相同的。再进一步细化,KarlBuhler将其分为信息性文本(informative),表达性文本(expressive),还有呼唤性文本(vocative),这三种类型也与人认知的三方面相切合:思考(thinkingorperceiving),感觉(feeling)和意愿(willing)。凯瑟琳娜莱斯(KatharineReiss)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的代表人物之一。她认为翻译前必须先对翻译材料进行文本类型分类,然后根据文本类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和方法。根据之前的三种分类,莱斯进行了详尽的解释: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凡是旨在传递信息、知识、意见等事实的文本,皆属于信息功能文本,文本的重心在其内容和主题;2)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强调文本的创造性构建和语言的美学层面,突出文本作者及文本本身;3)呼唤功能文本(vocative),旨在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者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作出反应,其语言特点是对话式的,文本的重点在于感召。这三种文本也与人际交流和沟通的三方面相对应:发送人(sender,speakerorwriter),接受人(receiver,hearerorreader),话题(topicorinformation)。如此一来,我们也可以将这三种文本与人际沟通的内容也挂上等号。1)信息功能文本(informative)对应的是事实传递的普通交流(plaincommunicationoffacts),类似新闻、知识、信息、观点、争论、感觉、论断等都属于这一类。实际上的信息价值是零,信息就是交流本身;交流完毕,信息也传达完毕。2)与表达功能文本(expressive)相对应的是创造性文本(creativecomposition,anartistivshapingofthecontent)。在这种文本表达里,创造性的构建和表达是说话者或者作者及其强调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也常常出现;在此之上,文本更强调语言的美学层面,这一层面凌驾于句法-语义层面的。3)呼唤功能文本(vocative),顾名思义,就是要引发某种特定的人类行为,所以与之对应的是行为反应呼唤(theinducingofbehaviouralresponses),什么样的行为被引发是能够由语言来控制的,可以通过说服文本读者或者接受者采取某种行动,从行为上对文本作出反应,其语言特点是对话式的,文本的重点在于感召。纽马克(NewMark)是英国杰出的翻译家代表。在莱斯的基础上,Newmark就如何根据语言功能的分类,对文本进行了划分。他[1](1988:39-44)的分类可概括如下:表情类文本:严肃文学、权威言论(authoritativestatements)、自传、随笔、个人通信等;信息类文本:教材、专业报告、报刊文章、学术论文/著、会议纪要等;召唤类文本:告示、说明书、广告、宣传、劝导性文字、通俗小说等。二、翻译方法研究不同的文本类型对应的是不同的翻译方法。几乎所有的文本都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功能,绝大多数文本兼有三种功能,只是不同文本各有侧重而已。翻译和文本类型是息息相关的,根据文本类型的分类以及它的目的,翻译是否精准、成功也可以据此判断。1)翻译的内容要以二语的形式直接、全面的反映原文;2)将原文的艺术手法形式通过翻译来展示;3)译文能够直接引发想要的读者或听者反应。译者要尤为注意这三方面。纽马克[2](1981;198)曾提出了两种基本的翻译操作方法:语义(semantic)翻译与交际(communicative)翻译。语义翻译是侧重文本意传达的一种翻译方法;交际翻译,则不妨说是注重文本语境意义传达的一种翻译方法。语义翻译乃是以源语文本为中心的,而交际翻译则是以译语读者为中心的。真正极致的翻译要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译文能够在二语人群中取得原文在一语的效果。三、个案分析因为文化背景的不同,判断翻译是否成功的三个标准想要同时达到是比较困难的。一般情况下,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做法是加注释,但是如果注释过于冗长,会让读者失去阅读的兴趣;如果不加注释,会引起因文化差异而带来的纠纷。美国总统奥巴马在一起造成中国军民伤亡的军事行动后的发言中表示对中国人民的歉意,说到“I’msorry!”当时的翻译是“我很抱歉”。这一句“抱歉”激起了中国人民的愤怒:“他应该深感悲痛、无地自容才对”。这一个词很明显忽略了文化的差异性。在英语中,“sorry”本身含有抱歉的意思,在日常生活中,有人去世,这一个词足以能表达说话者的悲痛之情。撇开奥巴马是否是真心的不论,这个词在美国的文化中是没有用错的。但是中国的情况是截然不同的,悲伤还有好多层次,表达悔恨等情绪的词语也是多如牛毛。在这种情况下,翻译成“抱歉”就有点欠缺了,译者明显没有考虑到译文会在不同的文化环境下引发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可见,由文本类型理论得出的判断译文是否成功的三个标准不仅可行而且易于量化,可操作。翻译实践中,译者要从译文读者出发,把握好在对外宣传翻译的应用翻译中应该凸显什么、弱化什么。必要的信息增添、删减或改写,可以有效地增强所传递信息的接受度,提高信息的传递效率,时时刻刻谨记判断译文是否成功的三条标准。参考文献:[1]Newmark,Peter.ATextbookofTranslation.NewYork:PrenticeHall.1988.[2]Newmark,Peter.ApproachestoTranslation.London:Pergamon.1981.[3]《中国翻译》编辑部,中译英技巧文集,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2.
本文标题:文本类型及相关翻译策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59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