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考纲电子版
2015年中考物理考纲一、考试性质、目的和对象上海市初中毕业物理科统一学业考试是义务教育阶段的终结性考试。它的指导思想是有利于切实减轻中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和谐、富有个性的发展,有利于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在高中教育阶段的可持续发展。考试结果既是衡量初中学生是否达到毕业标准的重要依据,也是高中阶段各类学校招生的重要依据。考试对象为2015年完成上海市全日制九年制义务教育学业的九年级学生。二、考试目标本次考试考查学生的物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考查考生的物理综合能力。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课程目标,确定以下考试目标:1.物理基础知识1.1知道简单物理现象和基本物理事实。1.2理解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1.3知道生活、生产中常见的物理知识。1.4知道物理学的基本思想,理解基本物理科学方法。2.物理基本技能2.1能正确使用测量工具。2.2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器材、理解操作步骤和处理实验数据。2.3能根据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执行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3.物理综合能力3.1能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问题。3.2能针对给定的任务,设计和评价探究方案,并得出初步的结论。3.3能从指定的材料中获取信息,并对所获得的信息进行处理和交流。三、考试内容和要求依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规定的初中(八至九年级)物理课程内容与要求,确定以下考试内容:主题一物质说明:①关于“密度”,在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时,不要求计算混合物的密度。②关于“用天平测质量”实验,不要求涉及天平的工作原理。主题二机械运动二级主题编号学习内容学习水平力2.1.1力力的图示B2.1.2力的测量B2.1.3重力B2.1.4摩擦力①A2.1.5合力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B2.1.6二力平衡的条件C简单机械2.2.1杠杆杠杆平衡条件②B2.2.2滑轮B2.3.1压力B二级主题编号学习内容学习水平密度1.1.1质量A1.1.2密度①C分子原子1.2.1分子原子A1.2.2分子动理论A宇宙1.3.1太阳系A学生实验1.4.1用天平测质量②B1.4.2探究物质质量与体积的关系B1.4.3测定物质的密度C压强2.3.2压强C2.3.3液体内部的压强B2.3.4连通器A2.3.5大气压强A浮力2.4.1浮力A2.4.2阿基米德原理B声音2.5.1声音的发生与传播A2.5.2乐音噪声A匀速直线运动2.6.1机械运动参照物A2.6.2匀速直线运动A2.6.3路程——时间图像③速度B惯性2.7.1牛顿第一定律惯性B学生实验2.8.1用弹簧测力计测力B2.8.2用DIS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B2.8.3探究杠杆平衡的条件B2.8.4探究液体内部的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B2.8.5验证阿基米德原理B说明:①关于“摩擦力”,只限于定性讨论,不要求用公式计算。②关于“杠杆平衡的条件”,不要求与“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进行综合应用。③关于“路程-时间图像”,不涉及图线不过原点的情况。主题三:电磁运动二级主题编号学习内容学习水平简单电路①3.1.1电流电流表B3.1.2电压电压表B3.1.3电阻滑动变阻器B3.1.4欧姆定律C3.1.5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②B3.1.6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②B简单电磁现象3.2.1磁场磁感线A3.2.2电流的磁场右手螺旋定则B3.2.3无线电波及无限电通信A光的传播3.3.1光的反射定律B3.3.2平面镜成像③B3.3.3光的折射④A3.3.4透镜A3.3.5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⑤B3.3.6光的色散现象A学生实验3.4.1用电流表测电流用电压表测电压B3.4.2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路中的电流B3.4.3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之间的关系C3.4.4用电流表、电压表测电阻C3.4.5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B3.4.6验证凸透镜成像规律B说明:①关于“简单电路”,不考虑电压表内阻和电流表内阻对电路的影响。②关于“串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和“并联电路及其简单应用”,限于仅有两个用电器的电路,且电路图必须规范简明。③关于“平面镜成像”,限于只有单块平面镜的简单情况。④关于“光的折射”,只要求定性讨论,不涉及折射定律的完整表述。⑤关于“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简单应用”,只要求讨论单个凸透镜的简单情况。主题四能量二级主题编号学习内容学习水平4.1.1功功率①B机械能4.1.2动能势能②A4.1.3机械能③A内能4.2.1温度温标B4.2.2热量④B4.2.3比热容B4.2.4内能改变内能的两种方法A4.2.5热机A电能4.3.1电功电能表B4.3.2电功率C4.3.3电能的获得与输送A能的转化与能量守恒4.4.1动能和势能的相互转化A4.4.2能的转化与能量的守恒A4.4.3能源能源的开发与利用A学生实验4.5.1测定小灯泡功率C说明:①关于“功功率”的计算,仅要求力与运动方向一致的情况。②关于“动能势能”,只要求定性讨论,不要求定量计算。③关于“机械能”,不要求涉及机械能守恒的问题。④关于“热量”,只要求会用公式计算物体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涉及热平衡方程。《上海市中学物理课程标准(试行稿)》(2004年10月版)对“知识与技能”维度中关于现象、概念、规律的学习水平划分为A、B、C、D四个等级,对学生实验的学习水平划分为A、B、C三个等级。学习水平界定表维度学习水平含义A知道识别和记忆学习内容。是对知识的初步认识B理解初步把握学习内容的由来、意义和主要特征。是对知识的一般认识知识与技能现象概念规律C掌握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联系其他相关内容,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深入的认识D应用以某一学习内容为重点,综合其他相关内容,解决新情境下的简单物理问题。是对知识较系统的认识实验A初步学会根据实验目的,按照具体的实验步骤,正确使用给定的器材,完成观察、测量等实验任务B学会根据实验目的,参照简要的实验步骤,合理选择实验器材,独立完成观察、测量、验证和探究等实验任务,正确处理实验数据C设计根据学习的需要,确定实验目的,设计实验方案,选择或制作简易的实验器材,根据实验结果分析和改进实验方案过程与方法感受感觉和接受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注意、关注、感到等认识认得和区别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经历、描述、明白、表达等运用选择和采用相关的过程与方法。其他行为动词还有解释、交流、发现等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萌发和体会相应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感觉、感触、了解等感悟感知和领悟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领略、激发、懂得等形成树立和具有相应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他行为动词还有区别、养成、建立、提高、增强等四、试卷结构1.试卷结构(1)题型题量与分值上海市初中毕业统一学业考试理化试卷共八大题,其中一、二、三、四、五大题分别为物理部分的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计算题和实验题。各题型的题量与分值如下表。题号题型题量分值一选择题8题16二填空题7~8题22~26三作图题2~3题6~9四计算题3~4题20~24五实验题4题18总计26题90(2)知识内容分值比例理化试卷物理部分知识内容覆盖物质、机械运动、电磁运动和能量四大主题领域,其中力学约占48%,光学与热学约占17%,电磁学约占35%。实验内容分布在以上各项中,约占总量的18%。2.相关说明(1)试题难易比例约为:易:中:难=8:1:l。(2)试卷总分:理化试卷满分150分,物理部分90分。(3)考试时间:理化试卷的考试时间总共100分钟。(4)考试形式:闭卷书面考试(试卷分为试题与答题纸两部分)。(5)答题要求:考生务必按答题要求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作答。五、等第能力要求描述优秀水平物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优秀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都能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能陈述简单物理现象、常数和物理概念与规律建立过程中的基本事实。2.能解释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和范围,能陈述其习得过程,并举出实例。3.能解释给定的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物理现象及其物理特征。4.能全面地解释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能解释物理学研究中的常用方法,能运用适当的物理学研究方法解决相应物理问题。5.能正确地陈述测量工具的使用要点。6.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理解实验操作步骤,能够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7.能理解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按照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8.能选择并综合运用适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目标、结构清晰的物理问题。9.能有依据地解释给定情境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0.能有效地组织、呈现给定材料中的有效物理相关信息;能有逻辑地表述和处理相关信息之间的关系。良好水平物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良好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三个方面能够比较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能陈述基本物理现象、常数和物理概念与规律建立过程中的基本事实。2.能解释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和范围,并举出实例。3.能解释教材中所呈现的、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物理现象及其物理特征。4.能陈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能解释物理学研究中常用方法的内容及实例。5.能正确地陈述测量工具的使用要点。6.能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选择合适的实验器材,理解实验主要操作步骤,能正确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7.能理解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按照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8.能选择并运用适当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部分目标、结构清晰的物理问题。9.能解释情境熟悉的探究性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0.能部分陈述所给定物理材料的主题、主要观点及其论据,能表述和处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合格水平标准物理课程学业水平达到合格等第的考生,需要在测量目标的第一与第二两个方面能够比较全面地达到考核要求。具体能力要求如下:1.能陈述基本物理现象、常数和物理概念与规律建立过程中的基本事实。2.能复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适用条件和范围。3.能解释教材中所呈现的、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物理实例。4.能部分陈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能解释部分物理学研究中常用方法的内容及实例。5.能正确地陈述测量工具的使用要点。6.能部分地复现物理实验的操作过程,能陈述主要步骤,能写出基本符合规范要求的实验报告。7.能理解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按照作图基本步骤完成作图。8.能运用基本物理概念和规律解决简单的物理问题。9.能部分陈述给定探究任务的解决思路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10.能部分地陈述给定的物理材料的主题、主要观点及其论据。不合格水平标准物理课程学业水平不合格等第的考生,未能达到测量目标的第一与第二两个方面考核的基本要求。具体表现如下:1.能陈述少数物理现象、常数和物理概念与规律建立过程中的基本事实。2.能复述少数物理概念和规律的内容。3.能陈述少数教材中所呈现的、与生活生产实践相关的物理现象及其物理特征。4.能复述少数物理学的基本思想;基本不能复述物理学研究中常用方法的内容及实例。5.能陈述少数测量工具的使用要点。6.能复现少数实验的目的、仪器及操作过程;在给定必要材料条件下,不能写出基本符合规范要求的实验报告。7.能理解少数初中物理典型作图的依据,按照作图基本步骤完成部分作图。8.在明确可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的条件下,能解决少数简单的物理问题。9.基本不能陈述给定探究任务的解决思路。10.基本不能陈述给定的物理材料的主题、主要观点及其论据。
本文标题:上海市2015年中考物理考纲电子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745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