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朱永新zyx@eduol.com.cn关于新教育人类教育的交响史上,教育的旋律总是跌宕起伏,一串串的音符如精灵般跳跃在不同的时代,构成教育智慧的动人乐章,“新教育”便是这回荡的音节中最动人的一个符号。新教育:三“新”鼎立每一个时代的新教育应该有其自己的特征进入21世纪如何建构“新教育”有识之士真切关注的重大论题新基础教育实验新课程改革新教育实验都是建构“新教育”的尝试关于新基础教育实验(1)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主持的“新基础教育”研究,早在1986年就形成了基本的理论框架,1990年小规模的实践性研究也已开始。到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新基础教育”实践研究已经遍及上海、山东、福建、广东等多个地区。自1994年开始至1999年为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阶段,经过五年的探索性实验,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进入推广性、发展性研究阶段,在这个阶段“新基础教育”研究获得了很大发展关于新基础教育实验(2)核心理念:生命教育为主题重视主动与互动,强调师生双方生命价值的实现价值观:强调未来性生命性社会性学生观:强调潜在性主动性差异性关于新基础教育实验(3)目标:认知能力道德面貌精神力量观点:1、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2、把班级还级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气息3、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充满智慧挑战4、把精神发展主动权还给师生让学校充满勃勃生机重点:课堂关于新课程改革(1)“新课程”,准确地说应是共和国历史上第八次课程改革,起步于1996年7月至1997年底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的一次涉及9个省市的城市与县镇的16000名中小学学生、2000名校长、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的一项关于基础教育现状的调查,从而于98年形成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并几经修改,教育部于2001年6月公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关于新课程改革(2)《纲要》确定了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六项具体目标,提出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发展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核心理念。于是“普及性、基础性、发展性、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综合课程”便成为新课程的热门词汇。关于新课程改革(3)核心理念: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价值取向:教育民主国际理解回归生活关爱自然个性发展关于新课程改革(4)主要观点知识观:走出课程目标的知识技能取向,重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观:个性发展课程观:确立课程与生活的连续性重点:课程新教育的起源(1)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英国、法国、德国等国家出现了以改造传统教育为标榜、以建立新型学校为宗旨的“新教育运动”,也称“新学校运动”。创始人是英国的教育家雷迪(cecilReddie,1858-1932).。他批评当时的学校不能满足现代生活的需要,只为过去造人而不为现在造人。因此,他建立了艾伯茨霍姆学校。这个学校的原则是把学生培养成为个性、能力、智慧、体力以及手工技巧都充分发展,能够自主独立的人。新教育的起源(2)几年以后,德国教育家李茨(1868-1919)、法国教育家狄摩林(1852-1907)等分别参观了雷迪的学校,并且很快在自己的国家推广新教育。李茨于1898年在德国的艾尔森堡创办了“乡村寄宿学校”,狄摩林于1899年在法国创办了罗什学校,并出版了《新教育》一书。新教育的起源(3)1899年,在日内瓦成立了“国际新教育事务局”,作为新教育的国际联络中心。1912年,在瑞士成立了国际新教育联盟。20世纪初比利时教育家德可乐利、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在这个运动的影响下也创办了一些新学校。这些新学校的实践,很快在欧洲和美国得到热烈的反响,逐步形成了新教育的运动。新教育的起源(4)杜威在1899年曾经出版了一本书叫《学校与社会》,其中汇集了他三次演讲。他在书中明确提出了新教育的概念,而且也对应地提出了旧教育的概念。20年代后期,美国新教育运动代表人物科布出版《新教育的原则与实际》。1926年,华士朋出版《旧世界中的新学校》。新教育传入美国后,很快与刚刚开始的进步教育运动结合在一起,并且从实用主义教育中得到理论的滋养,形成了声势更大的现代教育运动。后来,美国的加里学校体系、文莱特卡制、道尔顿制等,都属于新教育的范畴。新教育的起源(5)二十年以后,杜威的学生陶行知先生也明确提出了新教育。陶行知在1919年发表的《试验主义与新教育》中讲了一段话,“夫教育之真理无穷,能发明之则常新,不能发明之则常旧,有发明之力者虽旧必新,无发明之力者,虽新必旧,故新教育之所以新,旧教育之所以旧,则视其发明能力耳。”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缘起从熊彼特的故事得到的启发:在1950年的元旦,约瑟夫·熊彼特在弥留之际,曾对前去探望他的彼得·德鲁克和彼得·德鲁克的父亲阿道夫说了一番这样的话:“我现在已经到了这样的年龄,知道仅仅凭借自己的书和理论而流芳百世是不够的。除非能改变人们的生活,否则就没有任何重大的意义”(杰克·贝蒂:《管理大师德鲁克》,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53页)。从熊彼特的故事得到的启发:多年的学术探索使自己积累了不少文字,虽然谈不上著作等身,却也是文章颇丰。我经常陶醉在自己的书房中,欣赏着自己用文字搭成的积木。朋友和学生们也经常称赞着我的勤奋与成果。但是,有一天,当我看到约瑟夫·熊彼特的这句话时,我开始怀疑我过去所做的一切。尽管,我始终关注着教育实践,始终走进校园生活,但是,我的东西有多少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有多少在改变我们的教育?缘起“我的教育理想”(2000年)“教育在线”网站(2002年)“新教育之梦”(2002年)第一所实验学校(2002年9月)全国近百所学校参加首批实验各省市的一大批老师加入实验的大军千千万万的教师正在行动中关于新教育实验短短的一年时间,教育在线充分展示着新教育实验学校、老师、学生一起成长快乐成长新教育实验--学生享受成长快乐的理想乐园新教育实验--教师实现专业发展的理想舞台新教育实验--学校提升教育品质的理想平台《教师博览》、《中国青年报》、《中国教育报》、《现代教育报》、《天津教育报》报道关于新教育实验(张向阳与费建妹的故事(的故事)到2003年3月,走进“教育在线”仅半年多的张向阳已在十余家省级以上教育报刊发表了五十余篇近七万余字的文章,其中《新课程如何关爱学困生》在《人民教育》2002年12月期上发表。在过去的十个月里,他用二百多个夜晚写出了近三十万字的教育日记。他说,他还会写下去,还将与教育在线的朋友尽情地交流关于教育的思考,还将“坚持走自己的教育科研之路。”他在“教育在线”论坛的签名是——“用我的生命擦亮新教育之梦的火花。”关于新教育实验(于春祥的话)‘教育在线’的确魅力无穷,这是一个能吊人胃口,生成追求,改变命运的所在。这种感觉可用静静私语的一句经典概括:找到教育在线,就像游击队员找到组织一样。这里没有森严的等级序列,没有学阀的武断,没有人际的隔膜,有的只是对等的交流、心与心的贴近。我不得不敬佩朱永新老师的远见卓识,教育在线网站已经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教师成长学院。关于新教育实验核心理念:为了一切的人为了人的一切目标追求:追寻理想超越自我价值取向: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关于新教育实验观点:无限相信学生与老师潜力(说你行你就行)交给学生一生有用的东西(为生命奠基)重视精神状态倡导成功体验(态度决定一切)强调个性发展注重特色教育(特色就是卓越)让师生与人类崇高精神对话关于新教育实验六大行动营造书香校园〈新世纪教育文库〉小学生、中学生、大学生、教师各推荐100本。〈中华经典诵读本〉〈英文名篇诵读本〉“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实质上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史,而一个民族的精神境界,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民族的阅读水平。”读书是一道跨不过的坎“万里”读书节、湖塘桥图书广场等师生共写日记新教育实验学校教师与学生每天写日记与随笔为了写得精彩,必须活得精彩李镇西的故事。〈李镇西教育文丛〉如果我们坚持写教育日记。能随时随地,把我们的所思、所想、所感记录下来,相信这是你一生最大的财富。朱墨的故事。〈老虎拉车我敢座〉〈我和老爸是哥们〉〈梦之队〉(小说)〈教室北边的风筝〉〈背上行囊走天下〉(游记)写教育日记,老师看学生的表情都变了聆听窗外声音报告:新教育实验学校6年100场现在的孩子,面对冰冷的课本,面对严酷的教师,面对单调的学校生活,常常会对未来感到茫然。为什么那么多的孩子喜欢F4,喜欢周杰伦,喜欢CoCo,能把那些零乱无意义的歌词记得烂熟?因为这些是他们所能了解的窗外的世界就是这些,他们感到新鲜,所以便有兴趣。教育需要英雄!外语老师的故事、总经理报告的故事熟练应用双语每个学生每一个月有10分钟讲话的机会双语教育可以强调外语的重要,但母语的表达能力培养无疑是第一位的。所以我理解的双语教育的基础就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讲起来,而且应当是母语优先。话语能力是一个人终生最有效的重要本领。讲话是一个人展示才华的能力,是征服别人的基本能力。在实际教学中,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更多培养的是学生的听、读(或是接受)能力,而话语(也就是输出)能力相对不佳。说得严重点,我们实际上在培养新一代的失语症。建设数码社区学校完善了数码社区后,可以构建以学校网站为信息平台的互动交流系统,建设班级与个人主页,开设校园论坛,安装资源库及考试系统。师生可以将自己与班级的网页作为展示风采的“电子墙报”,也可以将班级或学校的一些问题或决策搬进论坛进行讨论,还可以利用网络来进行作业的布置与检查。在完成了题库建设的基础上,利用网络进行期中期末测试与批阅已经不再是梦想。此外,师生共写教育笔记的行动与网络媒介的结合更显得方便、有效。创设特色学校我希望我们的学校百花齐放,精彩分呈。如果说应试教育只有一个赢家,而在特色学校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是赢家。历史不大会记住共性,只会记住个性。所以特色就是卓越。实验学校应当在行动中创造自己的品牌,构建自己的校园文化,形成自己学校的传统。关于新教育实验十大领域理想的德育理想的智育理想的体育理想的美育理想的劳动技术教育理想的学校理想的教师理想的校长理想的学生理想的家长(《新教育之梦》)新教育实验的初步效果多少年来,教师的生态状态令人担忧:他们辛辛苦苦而并不快乐;教师的生活质量令人担忧:他们忙忙碌碌而平平庸庸。“新教育实验”的构想使教师们蓦然发现,“理想”、“美梦”这样的词汇,原来原本就沉睡在我们心中,一旦激发,生活之歌从此而激越。原来,我们可以这么做;原来,我们谁都可以辉煌;原来,“只要行动,就有收获”;原来,教育真的是那样的简单而深刻,平凡而神奇……(网友张菊荣的话)新教育实验推广的几个问题新教育实验有三种形式:1、实验学校(有实验方案,至少参加2项行动,在教育在线发表申请并经过同意);2、挂牌学校(经过新教育实验课题领导小组验收,参加新教育实验6个月以上,正式挂牌的学校);3、示范学校(挂牌学校中间最优秀的学校:教育在线新教育实验版主:储昌楼()0512-51357557关于实验创新新教育实验是全体参加的学校和老师、学生共同创造的实验新教育实验是不断完善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没有止境的实验没有创新,就没有新教育实验教师们在实验中的激情、诗意和创造,也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无论是大潮河(刘恩谯)先生的新德育,还是黄金海岸(吴樱花)老师的与学生谈话系列;无论是海子(程远平)老师的学生通信,还是高子阳老师的趣味诗教,。。。。。老师们的创意无限!一大批老师在新教育中成长起来:张向阳、管建刚、滇南布衣(罗民)、于春祥。。。。。。,一个个普通的名字,从此变得那样灿烂!新教育实验与教育在线()教育在线是新教育实验的交流平台教育在线更是教师成长的精神家园结语我们在行动中得到感悟,我们在感悟的阳光下携手向前,我们有理由期待着“新教育实验”走向辉煌。一位实验老师说得好,参加新教育实验,澎湃的是激情,涌动的是理想;激起的是热情,付出的
本文标题:新教育实验与教师专业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9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