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招标投标 > 赵一曼心中那个“宁”字
龙源期刊网赵一曼心中那个“宁”字作者:王端阳来源:《奋斗》2015年第10期赵一曼是我从小就敬仰的女英雄。1905年10月25日,她出生在四川省宜宾县的一个小村庄,若是活到现在,整整110岁了。然而,为了反满抗日,为了子孙后代过上安宁幸福的生活,她在31岁时就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赵一曼乳名淑端,学名李坤泰,号为淑宁。“赵一曼”这个名字,是她在东北从事抗日活动时才开始用的。不过,当时在珠河(今尚志市)许多人叫她“瘦李”。这个用作掩护真实身份的名字取自“淑宁”的谐音。“淑宁”为号,表明赵一曼向往美好、安宁。按说,实现这样的愿望并不算难。她父亲李鸿绪是个中医,走乡串户,行医看病。母亲蓝明福性情慈柔,善于操持家务。5个姐姐和大哥都已成家,只有她和一个弟弟留在父母身边。家庭殷实,美好安宁。赵一曼所追求的不是这样的“宁”,这种世界觀的形成得益于她的大姐夫郑佑之。郑佑之经常送些进步书籍、报刊给她看,给她讲有趣的自然地理常识,讲中国近代百年屈辱的历史,腐败的现实,讲俄国的十月革命和北平的“五四”运动等。慢慢地,一曼在沉沉黑暗中看到一线曙光,看到人类社会美好的前景,懂得了一个人活着不能只为自己,要通过斗争去改变世界,为人们创造美好安宁的生活。1927年9月,国内革命陷入低谷,党为了保存和培养干部,派一批骨干秘密去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赵一曼也是其中一个。学习期间,她与黄埔军校第6期学生陈达邦结婚。1928年冬,国内革命形势发展、特别是白区需要从莫斯科中山大学抽调部分女干部回来工作,已经怀孕四五个月的赵一曼顾不上丈夫的劝阻,毅然决定跟几个同学回国。没承想,这个孕于列宁故乡后来起名叫“宁儿”的宝宝,给妈妈带来许多的“不宁”。从莫斯科坐火车到海参崴,折腾了几天几宿。暴风雪把铁轨掩埋了,火车无法开,只好徒步走;快到国境线,为避免敌人盘查,虽有火车也不能坐,一曼与同行者打扮成被驱出苏联的华侨,分别用绳子捆绑起来,被人推出国境,险些在路上被冻死。很难想象,一个怀着好几个月孩子的一曼是以怎样的毅力和决心挺过来的!回国后,党中央派她到湖北宜昌建交通站。生孩子要租间房,可当地风俗是孩子在哪怀的就该在哪生,人家有房也不租给她。她好说歹说,终于感动了一个好心的房东媳妇,答应租半间房让她把孩子生了下来。还没满月,又因房东犯事被警察抓走,一曼卖掉金戒指将其赎回,却引起警察疑心,只好被迫离开另找住处。后来在好友郑秀石的帮助下母子才有了栖身之处。1930年4月,在上海召开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上,李一氓把陈达邦的妹妹、任弼时的夫人陈琮英介绍给赵一曼认识,一商量把宁儿送到武汉堂兄陈岳云家。赵一曼和儿子照了一张照片留作纪念。告别时,赵一曼落泪了,她亲吻了宁儿,从此母子永别。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赵一曼来到东北,在满洲省委、省总工会工作;1933年10月兼任哈尔滨总工会代理书龙源期刊网记,并于1934年4月领导了哈尔滨电车工人举行大罢工;后来她到珠河县抗日救国会妇女部工作,任过道北区委书记;在抗联第三军第二团任政委时,红妆白马、手持双枪,率部在深山老林里与敌人作艰苦卓绝的斗争,因掩护同志被捕入狱。敌人引诱、酷刑,想让她说出赵尚志和抗联队伍的去向,都一无所获。作为一位母亲,她当然想念“最亲爱的孩子”宁儿,但她更惦记那些生死与共战友们的安宁,决不能为苟活偷安而出卖革命和同志。从哈尔滨押解去珠河的火车上,赵一曼向看守讨来纸和笔,给宁儿写下了那封撕心裂肺的绝命遗书。“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成人之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字里行间,似火柔情,表达了一个革命者倭寇不除,国无宁日,坚持抗战,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和家国情怀;一个慈爱的母亲、女性崇高的母爱和对后生寄予的殷切希望。今天,保卫祖国人民和平安宁生活的重任,历史地落到了我们肩上。继承烈士的遗志,就不能忘记赵一曼对宁儿、也是对一代代革命后来人的嘱托。
本文标题:赵一曼心中那个“宁”字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39944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