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2004年上海“东亚模式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论文1《日本工业化发展模式与经济转型》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研究员李毅一、问题的提出当世纪之交世界经济尚稳步发展之时,人们曾以极大热情关注过以美国经济的强劲增长所引发的新经济问题的讨论。然而与90年代美国经济蒸蒸日上状况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日本的10年低迷、经济步步下滑。当时,对迟迟走不出泡沫经济崩溃阴影的日本,究竟有没有新经济现象曾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并且绝大多数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原因是对所谓的新经济认识不同。抛开学术界对其种种界定不论,这里借用新经济这一词汇,将其视为在新的技术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更广的角度看,这种增长方式的形成包括,随技术、经济环境的变化所引发的经济结构变革及经济形态的转变。应当说,这是人类经济发展史上的一个过程,目前的日本正置这一过程之中。90年代日本经济的阴影及其经济低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以往的经济发展模式与新的经济增长方式的冲突造成的。例如,日本模式突出政府对企业的指导与协作,而新经济则突现市场竞争和风险投资的作用;日本模式以“会社主义”、协调一致为特征,新经济则以个体创新、持续地变革为旗帜;日本模式视大企业为经济增长的发动机,新经济则以新兴的高科技中小企业担纲经济增长的主力军等等,不一而论。不过,这些还仅仅是表象而已,实质性的问题需要做深入分析才能得出答案。日本原有的发展模式代表了以往其经济发展的成功,科学的、历史的认识十分重要。而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迅速发展的全新国际环境下,日本究竟如何面对其增长方式的变革,意义则更为重大。一方面它关系到人类从工业经济时代向信息经济时代转变中,一国经济发展的诸多现实问题。尤其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在世纪之交经济发展呈现巨幅起落的国家,更是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探讨。另一方面,日本作为原来亚洲唯一的先进工业国家,它的发展与东亚国家的经济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对日本经济增长方式变动的分析与考察,也是对东亚模式观察与探讨的一个独特视角。因此,运用历史的观点和比较的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与考察是十分必要的。二、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遗产对日本经济结构的影响1、日本模式形成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历史功绩以发展应用技术为重点推进工业化,是日本发展工业经济的真实写照。这一模式有它的历史作用,集中到一点就是,在以惊人的速度实现历史性赶超过程中,奠定了日本第二经济大国的国际地位。作为一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日本尽管在明治维新以后加速了产业革命的步伐,在较短的时间内接近了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水平,进入到资本主义列强的行列。2004年上海“东亚模式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论文2但是,由于缺乏像欧美主要国家那样一个长时期的、稳定的工业技术发展过程,它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整体上仍然是落后的。战后初期,由于长时期的军国主义扩张和战争的破坏,日本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与欧美国家相比具有相当大的差距。据原日本通产省工业技术厅1949年12月公布的《技术白皮书》的判断,当时日本的技术水平至少比欧美国家落后20—30年。例如,在金属加工设备中使用10年以下的金属切削机床,日本在1952年还只有29.1%,美国在1949年就达到了56.9%。即使是其战前最发达的纺织工业技术,日本在设备和工艺上也比世界水平落后了10年。正是这种历史背景,使日本在工业化过程中形成了不同于欧美的技术研究开发特点,即企业把研究与开发的侧重点放在了对实现工业化和经济增长有直接推动作用的应用技术领域。日本政府和企业利用了战后相对有利的国际环境,在自身技术经济起点低,财力严重不足的情况下,以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经济的赶超为目标,从50年代初开始,通过持续不断地应用技术开发,有步骤地推进重化工业化的历史进程,从而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历史性的赶超。60年代初,日本与西方国家的科技差距已缩短到10-15年。170年代日本大部分产业部门的技术水平已经接近于欧美发达国家,其中钢铁、汽车、家用电器等部门的生产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到80年代,日本的工业技术水平在国际市场上已处于领先地位。2、日本模式在经济结构上的四个固有特征然而,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上的这种赶超模式,使日本在技术经济结构的各个方面不能不打上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印记。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经济高速增长的实践,使日本形成了从引进应用到超越的技术结构发展定式。经济资源的严重匮乏,技术发展水平的落后,使日本在实现工业化的过程中,自然选择进而确立了以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为基础的吸收型科技发展战略。他们认为,引进国外已经开发的技术,对于在较短时间内扭转技术落后局面,扩大生产能力,发展经济,是极为有利的办法。因为这样可以避免风险,节省费用,节约时间。于是,日本企业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成果入手,在应用中吸收,在吸收中改造和创新,从而建立起本国自主的科学技术体系。以较快的速度和较低的成本缩短了与欧美主要国家的技术差距。1950-1975年25年间,日本通过技术引进吸收了全球半个世纪开发的先进技术,而为此支付的外汇总额不到60亿美元。据日本自己推算,直接利用国外的新技术,使日本节约了2/3的时间和9/10的研究开发费用。对日本的工业化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但与此同时,这种技术结构发展定式也使其过于依赖外部的先进科学技术,而减弱了日本的技术创新能力。第二,后起者所处的竞争弱势,使日本形成了超稳定的企业组织结构即企业系列化。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支柱,作为经济发展的主体,战后初期的日本企业与欧美相比发展起步晚,进入世界市场的历程短,其整体竞争实力还不强。进而为克服单纯的市场交易所导致的非效率性,解决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和不确定性造成的市场失灵,日本企业间则采取了系列化这种交易方式。包括产品衔接、信息交换和人事交流在内的各种活动构成了企业间长期关系的1见《辽宁大学学报》1997年2月。2004年上海“东亚模式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论文3基础。这种系列化的企业组织结构,成功地弥补了单个企业的竞争能力不足、信息获取不充分的弱点,使企业资源得到有效地利用。以汽车制造业为代表的加工组装业的成功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但是,它对系列化以外的企业却是具有明确的封闭性和排它性的。并且它在某种程度上也阻断了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第三,长时期的赶超式发展,使日本在产业结构上表现出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的特点。战后日本的赶超过程,是以引进欧美先进技术为起点的,是以发展重化工业化为主要推进手段进行的。应用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精益求精,重化工业化发展中的激烈市场竞争,造就了日本具有世界一流技术工艺水平的强大制造业。它是80年代以前日本在国际市场上取得领先地位,使自身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的重要基础。而在今日新的信息技术革命中无疑也令日本面临着重大的改造课题。日本以制造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比重偏高的特点,在与美国的产业结构比较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参见表1)。表1日美两国三大产业占GDP比重的变化比较(单位:%)产业1959年1989年1998年农业17.9:3.02.1工业32.837.932.7日本服务业49.357.364.5农业4.02.31.5工业44.930.129.7美国服务业51.264.069.0资料来源:根据薛敬孝、白雪洁等著:《当代日本产业结构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第73页表整理。第四,工业化发展的特定路径选择,使日本在处理国家关系方面,形成了既要充分享受利用外部一切条件为我所用的好处,同时又养成重自我、轻协调的习惯性行为模式。并将其体现在国际间的产业结构调整上。日本在战后经济恢复和实现工业化过程中所处的有利外部环境,使其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国际上一切有利资源武装自身,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有利环境促进发展,从而在跃升为西方第二经济大国的赶超道路上,将后发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但另一方面,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调整经济结构,处理国家间关系的习惯性模式。在亚洲所具有的独一无二的经济优势,使这种行为模式在处理与周围国家间的产业经济关系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在战后以往的历次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国际转移中,日本均借助于“雁型模式”头雁的地位,或将自己的污染企业、或将过时的产业技术以及大众化的生产工厂,依次转移给亚洲“四小”和东盟国家。以此来完成自身的产业结构转换和产业升级,更新自己在世界市场的产业竞争力。因而在亚洲国家经济不断发展、经济实力日趋增强过程中,日本将不可避免地遭遇不同层次上的激烈竞争。目前的经济发展事实证明了这一点。3、日本受制于旧模式束缚的症结分析总之,以追赶欧美为目标形成的日本型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在战后日本实现工业化的2004年上海“东亚模式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论文4进程中,发挥了其独特的历史作用。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对以信息经济发展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发展带来某些负面的影响。造成传统的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与新经济增长方式的冲突。这一点在其经济结构调整滞后、经济体制不能随时代的变迁和环境的变化及时变革的90年代,表现得最为明显。体制隐患、调整滞后导致日本在90年代新产业发展上出现空白点。本来已完成经济上追赶欧美的历史任务,进入经济发展成熟期的日本,这一时期正处于从“追赶型”向“协调型”发展的巨大历史转折中。这种转折包括,经济体制的转换、经济结构的转型和思想观念的转变。90年代以来,日本由金融危机表现出的金融体制的不适应性;由巨额赤字暴露的财政体制的不适应性;长期萧条所昭示的产业结构、产业体制的不适应性,都表明了这一点。但是,相当一段时间里,日本对其经济体制上的问题和经济发展中的这种历史性转折,缺乏本质上的认识和深刻的反省,对今后的经济发展模式没有一个清晰的分析和明确的目标,加上严峻的经济形势的制约,束缚了其体制改革行动,因而导致经济结构调整上的严重滞后。使战后历次都能以调整应对冲击、化险为夷的日本,这次却与信息产业的核心技术失之交臂。高科技产业技术选择上的失误,使日本在战后首次出现产业结构升级上的空白点,因而拿不出象70、80年代那样具有全球竞争优势,能形成新的消费、投资热点的新产品。长期以来基础性研究薄弱、投入少,并且始终沉浸在追赶战略的成功和工业经济时代的优越感中,产业结构未能实现适应新技术发展的实质性升级。结果,体制的僵化,造成其泡沫经济破灭以来的经济增长长期低迷、动力匮乏。产业结构升级受阻,则导致个人消费和产业投资方向迷茫,致使日本经济走走停停,产业竞争力遭到严重削弱。三、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变动看目前日本新的发展选择不过,在以经济的信息化、全球化发展为背景的世界性产业结构调整中,日本虽然反应迟缓、发展落伍,但是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重新夺取国际竞争制高点的强烈愿望,使日本并未放弃行动与努力。与这种行动与努力相伴,新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增长方式,无论人们认识如何,依旧伴随日本的产业结构调整过程,逐步长入日本的社会经济生活之中。1、日本的产业结构及其政策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和新的经济发展需要有利的政策与制度环境,日本的行动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实行科技和产业政策上的方向调整产业政策(industrialpolicy),是战后工业发达国家在经济增长与发展领域,以经济进步为目标实施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是政府利用各种经济的法律的手段对本国的产业发展和结构转换进行的一种干预行为。尽管在战后经济学的论战中对产业政策存在着不同的认识,但是它对推动一国工业化的进程所起的作用,已为工业经济时代的历史所证明,并且为主要2004年上海“东亚模式与国际经济合作”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论文5工业国家所普遍认可。2在人类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时代过渡的今天,产业政策依然是必要的。这是由于高技术产业所具有的不完全竞争性,各国所拥有的技术知识的不平衡性,以及产业结构调整本身既是一个经济过程也是一项战略行动所决定的。日本作为在世界上率先应用产业政策调整经济结构的国家,在总结以往成败的基础上,其今日所施行的产业政策带有一种明显的科技政策与产业政策逐步融合的倾向。它的主要特点是将科技的发展
本文标题:日本工业化发展模式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1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