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大学语文》资料汇总
《大学语文》名词解释复习资料01.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罪岁:怪罪年成不好。02.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逸豫逸豫:逍遥享乐。03.过其友曰:“孟尝君客我”过:探访;拜访。04.所击者服,未尝败北败北:战败;败走;败逃。05.引商刻羽,抗坠疾徐抗坠疾徐:音乐节奏高低快慢。06.生闻之,不觉解颐解颐:开怀欢笑。07.汉皇重色思倾国倾国:美女;绝色女子。08.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声名狼藉:名声极坏。09.纵一苇之所如。如:往;到。10.邻国之民不加少加:更。11.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闻:听说;闻:学问。12.以为是殆幸运儿殆:大概、可能。13.期山东为三处期:约定。14.黎民不饥不寒黎民:老百姓。15.愿王孰图之也孰图:深思熟虑。16.使人属孟尝君属:请求。17.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且:且:将近。18.严相国俦也俦:同类。19.从政有经,令行为上有经:有经:有一定的原则。20.可是皇室的余荫,也还给她带来了许多幸运余荫:前辈对后辈的保护、庇护。21.宛在水中坻坻:水中小洲,小岛。22.无一字龃龉龃龉:生疏而不流畅,发音含混不清。23.字而幼孩字:养育。24.揭其剑,过其友揭:举。过:探访。25.固一世之雄也固:原本;确实。26.申之以孝悌之义孝悌:-孝顺父母,尊重兄长。27.号物之数谓之万号:称。28.何其衰也何其:多么。29.即彼成我败所由判也判:区别。30.项王军壁垓下壁:扎营。31.贺兰嫉巡、远之声威功绩出己上嫉:妒忌;嫉恨。出己上:超过自己。32.虽驱世以笑我驱世:世上所有的人。33.知不可乎骤得骤得:轻易得到;迅速得到。34.峨冠盛筵峨冠:高帽,指代士大夫。35.譬如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落寞:寂寞。36.他植者虽窥伺效慕,莫能如也莫能如:没有谁比得上他.37.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只,仅仅。走:逃跑。38.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路上。39.孟尝君怪其疾也疾:快。40.擅强兵坐而观者擅:拥有。41.旁观者徒艳羡其功之成艳羡:非常羡慕。42.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曳兵:拖着兵器。43.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举:全。44.道阻且跻跻:登,上升。45.可直千万余直:通“值”,价值。46.询其故,盖马伶耻出李伶下,已易衣遁矣遁:逃走。47.手中纫缀不辍辍:停。48.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河内凶:河内发生灾荒。49.然数颦蹙顾诸婢曰数:屡次。50.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殷苟:如果。51.以此诟远诟:中伤。52.项王渡淮,骑能属者百余人耳属:随从;跟从。53.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组:用绳索。函:用木匣子装。54.时不利兮骓不逝逝:跑。55.孟尝君就国于薛就国:回到封地。56.兴化部是日凌出华林部远甚凌:超。57.自可旁稽博采,无虞缺失矣稽:考证。虞:忧虑。58.不惟开诚布公,更宜道义相勖惟:只是。勖:帮助。59.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负:依仗。60.微社稷之神灵微:败坏;侮辱。61.见笑于大方之家见笑于大方之家:永远被懂大道理的人所耻笑。62.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约束制止。63.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纳:交纳。64.庸讵知所谓蹇焉、幸焉者蹇:不幸;挫折。65.项王自度不能脱度:忖度。66.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怜:爱,羡慕。67.太阳循着亘古不变的路途正越来越大亘古:从古到今。68.顺木之天,以致其性致:使获得。69.不似尔向之自多于水乎?自多:自我夸耀。70.析言破律,乱名改作乱名改作:扰乱名物概念,改变行为规范。71.以二子肖母也以二子肖母:因为两个孩子长得像母亲。72.先时中山负齐之强兵负:依仗。73.要我恪守的教诲恪守:谨慎而恭敬地遵守。74.我也哭蒋筑英抱病奔波。客殇成都殇:原指未成年而死,此处英年早逝之意。75.智勇多困于所溺困于所溺:被迷爱的人和事情所困扰。76.孟尝君固辞不往也固辞:坚决辞谢。77.女正色,矢不复笑矢:发誓。79.远诚畏死,何苦守尺寸之地诚:真的,果真。80.然今卒困于此卒:最终。81.因乱抽他帙以试,无不尽然尽然:都是如此。82.所挡者破,所击者服所挡者:所遇到的敌人。83.生恨其痴,无术可以悟之悟之:使之开窍。84.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岑寂:寂静;寂寞;清冷。85.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原:推究本源。86.成败之数,视此而已数:规律。87.食以草具草具:粗劣的食物。88.户内洒然洒然:整齐整洁。89.侣鱼虾而友糜鹿侣鱼虾:与鱼虾为伴侣。90.时阅数载时阅数载:时间经过几年。阅,经过。91.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王我:推举我为王。92.你只管了然无闻的,方见的是待我重了然无闻:完全没有听见。93.引绳而绝之,其绝必有处绝:使动,使之绝,拉断绳子。绝:断口。94.宗旨既乖,趋向自异宗旨既乖:宗旨既然错误。乖,错误。95.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殆:危险。96.不能通知二父志通知:深刻理解。97.战百万日滋之师师:军队,指安史叛军。98.灯火荧荧,每至夜分夜分:半夜。99.但坐观罗敷坐:因为。100.何况落红无数落红:落花。101.我们还得戒律自己戒律:警戒;约束。一、象征:朦胧含蓄1.火:隐喻民众革命。2.一句话:隐喻火种。3.火山:象征蕴藏着巨大力量的民众。4.咱们的中国:则暗示未来的祖国将有人民当家作主,表现出诗人对理想的中国的向往和赞颂。5.霹雳:象征民众革命的声威和力量,表现出诗人对民众和民众革命的坚定信心。6.说出就是祸:暗示反动统治者对民众革命的恐惧和镇压。7.能点的得着火:暗示民众普遍存在着不满额反抗情绪。8.枣树:苍劲挺拔,无情无畏地刺向夜空,不“制他的死命”决不罢休的坚韧的战斗精神,正是抒情主人公自身人格、精神的诗意写照。9.小青虫:小得可爱、可怜,却为追求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精神上与枣树暗相呼应。10.小粉红花:作为遭受蹂躏却还抱有希望的弱者的象征,作者同情的对象。11.天空:天空的形象在作品中是人间生灵与美好事物的虐杀者,显然是黑暗暴虐势力的象征。12.月亮:黑暗势力的一部分。13.丁香:美丽、高洁、愁怨、美好理想。14.雨巷:人生漫漫长路,狭窄天地。15.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默默彳亍:等待、希望和追求。16.雨的哀曲:环境凄苦、遭际不幸。17.颓圮的篱墙:家园的破落与环境总体的低潮18.蛛网:作者自己。19.西方的云彩:西方的文明。20.彩虹似的梦:美好理想。21.长锸:和平建设。22.金杖玉玺:权力。23.铁戟钢锤:暴力和战争。24.昆山:顾秉谦。25.分宜:严嵩。26.我心灵的灯:旧生活的信念和对理想的追求27.爱尔克的灯:旧生活的悲剧和希望的破灭二、《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全诗共分四节,每一节都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包蕴着特定思想感情的意象群。1.第一节以一组象征意象,展现历史悠久的古国负重前行的艰难与缓慢。2.第二节则以“飞天”与未落地面的“花朵”,感叹祖祖辈辈的美好理想在久远的贫穷与悲哀中一再失落。3.第三节用一组富于生机与活力的意象,象征祖国正如东升的旭日喷薄而起。4.第四节以抒情的笔触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和她代表的一代人决心献身于祖国的热忧。三、人物性格特征1.香雪:纯真质朴、生性胆小、对现代文明有着热情的向往2.李白:豪放不羁,自强不息3.王三胜:庸俗自私,个性争强好胜4.孙老者:嗜艺如命,个性豪爽固执5.沙子龙:武艺高强,个性孤傲内向6.母亲:勤劳、俭朴、待人厚道、严于教子《先妣事略》7.许远:宽厚谦和,为国让贤8.张巡:从容镇定,视死如归,博闻强记9.南霁云:嫉恶如仇,忠贞刚烈10.冯谖:深谋远虑,深藏不露11.孟尝君:宽容大度,礼贤下士,态度诚恳12.马伶:耻为人下,倔强13.贺兰进明:狭隘自私,嫉贤妒能14.杰姆:善良痴情,为对方的喜悦勇于牺牲自己的爱物15.《大学语文》简答题复习资料1、《谏逐客书》中多用正反对比、利害对举的论说方法,请指出并说明其作用。本文第二段将纳客与逐客对比;第三段将重物与轻人对比;第四段将纳客之利与逐客之害对举。2、《谏逐客书》一文的中心议题是要不要驱逐客卿,但作者只字不提客卿的利益,却处处为秦国的盛衰和统一大业着想,这在策略上有何高明之处?李斯抓住了秦王好大喜功的心理和一统天下的决心。3、在《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一诗的四个章节中,诗人是怎样逐层递进地抒发情感的?为祖国苦难的过去而悲伤;为祖国希望未能实现而遗憾;为祖国新生和美好的未来而欢呼;决心为祖国的富饶、荣光、自由而献身。感情由沉重到热烈,由抑到扬。4、《声声慢·秋情》一词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运用九组叠字,富于创造精神;运用宋代口语,亲切自然。5、排比句的运用在《牡丹的拒绝》一文中有何艺术效果?增强气势,有节奏感;表现作者文思泉涌、情感激越。6、谈谈《五代史伶官传序》一文的中心论点和有关警句对我们有什么启迪作用?国家兴衰、事业成败,主要取决于人事。警示我们要不断努力拼搏,居安思危,不骄不躁,谨慎谦虚。7、《秦晋殽之战》中晋国的文嬴、先軫处理秦国战俘的态度为什么截然不同?文嬴为秦穆公女儿,救战俘是希望借娘家势力巩固自己在晋国的地位,先軫为晋国主帅,杀战俘主要是考虑晋国的利益。8、简析《西湖七月半》中“杭人游湖”与“吾辈”赏月构成的对比情景。“杭人游湖”场面规模大、人多、时间早而短,氛围热闹、杂乱,附庸风雅;“吾辈赏月”场面小、人少、时间长,氛围幽静,情趣高雅。9、《我愿是一条急流》一诗是如何运用比喻手法表达诗人对妻子的深厚感情的?全诗分别用急流与小鱼、荒林与小鸟、废墟与常春藤、草棚与烈火、云朵与太阳五组比喻来表现夫妻之间坚贞不渝的感情和诗人对爱情、事业的献身精神。10、《寡人之于国也》一文中抑扬兼施、循循善诱的说理方法表现在什么地方?孟子首先批评梁惠王治国方法不当,再提出王道的具体措施,然后揭露统治者不顾人民死活的行径,最后总结君王不能归罪于年成不好,打消其骄傲情绪的同时又抓住其渴望民众拥戴的心理进行诱导。11、《归园田居》(其一)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诗人适意自然的心境?一是对人的自然天性的尊重;二是对封建官场污浊的憎恶;三是对乡村生活的喜爱。12、说明《苦恼》一文将人与马相类比的手法及其表现作用。将神态、处境和遭遇进行类比,暗示社会黑暗,下层人民如牛马一般的生活境地。13、《登高》一诗中所悲之“秋”,有哪些方面的指向?自然之秋、国家之秋、人生之秋。14、在《枕中记》一文中,如何理解让卢生在美梦中醒悟要比让他在噩梦中醒悟深刻而透彻?卢生放弃功名利禄不是出于对将来灾祸的恐惧,而是出于对人生真谛的洞见,是主动自觉地放弃。15、试解释《过秦论》中所采用的双层对比反衬手法,并说明表达效果。第一层是六国与秦国对比来反衬秦国的强大、六国与陈涉的对比来反衬陈涉的微不足道,第二层是陈涉与秦国对比,不值一提的陈涉竟能灭掉秦国,彰显了文章主题。16、列举《容忍与自由》中的三个例证及其所说明的道理。作者用年少时援引《王制》专制律条痛骂《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事例,证明“我年纪越大,越觉得容忍比自由更重要”;用高尔文烧死塞维图斯的事例证明“我不会错,是一切不容人的根苗”;用提倡白话文时,陈独秀“不容反对者有讨论之余地”的事例,证明“绝对之是”是错误的。17、《前赤壁赋》中是如何描绘箫声的?运用比喻、通感、对偶、夸张写出了箫声的哀怨、绵长、荡人心魄。18、《再别康桥》的首尾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前后呼应有何艺术效果?内容上表达出对西方文明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形式上有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韵律感。19、《冯谖客孟尝君》中,从哪里可以看出两人是互为对照的?冯谖三次弹铗反衬初孟尝君宽容大度;冯谖大展奇才又表现出孟尝君的目光短浅,文章起伏跌宕。20、《垓下之围》主要描写了哪三个场面?表现了项羽怎样的性格特点?四面楚歌中表现其多情又无奈,暗示其不善用人、众叛亲离;东城“快战”中表现其爱逞匹夫之勇、不理解自己失败原因的悲剧性;自刎乌江表现其知耻重义及英雄末路的心境。21、概括《寡人之于国也》所体现的孟子王道政治的主要内容。(1)以民为本,养民、教民。(2)实行仁政——大力发展经济,注重文化教育(3)反对兼并战争22、孟子用“五十步笑百步”的比喻来说明什么问题?两国国君在
本文标题:《大学语文》资料汇总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351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