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
南京高铁多模式交通枢纽——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报告内容1.理想与现实:南京枢纽布局的缺憾2.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性3.铁路客运综合枢纽规划体系4.城市综合客运枢纽总体布局规划——以南京为例5.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理想与现实:南京客运枢纽布局的缺憾相关概念运输枢纽(或称交通枢纽)“运输枢纽”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运输枢纽”,是指一个城市或者一个地区。它处在国家或区域运输网络中多条运输通道、走廊或线路的交汇处,承担区域和城市间的大量吸发、中转、过境客货运输量和运输服务,对国家或区域运输网络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同时,又对该地区或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可以称之为枢纽城市或枢纽地区。传统枢纽城市——过去往往是按照不同运输方式区分的,如铁路型枢纽城市(如郑州、徐州)、港口型枢纽城市(如上海、连云港)、公路型枢纽城市等。这是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时代的概念遗产,带有很强的条块分割、部门分割、行业分割的色彩。单一的运输枢纽对运输体系和城市发展所起到的支撑引导作用有限。现代枢纽城市——以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等多方式综合集成的枢纽城市,在国际、国际和区域运输网络中交通区位优势突出,综合集疏运能力强,可以实现客货运输的大进大出、快进快出。因此,可以在全球竞争、区域竞合众发挥领袖作用,对国家、地区和城市自身发展起到强大的支撑引领作用。相关概念运输枢纽(或称交通枢纽)狭义的“运输枢纽”,是指枢纽场站及其衔接配套设施。它处在多种运输方式(两种以上)或多条(运输线路的交汇与衔接处,共同为办理旅客或货物的发送、中转、到达所需的多种运输设施及辅助功能设施的有机综合体。服务于一种交通方式的枢纽称为单式交通枢纽,例如单一的铁路枢纽、水运枢纽、公路枢纽、航空枢纽等。服务于两种或两种以上交通方式的枢纽称为综合运输枢纽。相关概念相关概念运输枢纽(或称交通枢纽)传统运输枢纽——方式单一、功能单纯、组织分离、运输低效现代运输枢纽——方式多元、功能综合、组织紧凑、运输高效法兰克福中央车站南京火车站中央门客运站长途客运东站南京的缺憾——公铁分离中央门客运站距离火车站1.2公里长途客运东站距离火车站2.0公里南京的缺憾——城乡分离汉府街客运站马群客运站长途客运边缘化城市公交难配套现代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特性东京车站以铁路客运站为主体,城市内外交通有机衔接、多种客运方式集成一体的综合客运枢纽。按照铁路功能等级区分,有高速铁路站、城际轨道站、普速铁路站等。高速铁路站、多条城际轨道或普速铁路交汇的铁路车站,由于其运输能力强、旅客集聚度高、辐射范围大,需要城市多条大容量快速交通和大型公路客运交通密切配合,将形成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单条城际轨道或普速铁路车站,服务于中小城市或者大城市区域内的新城、新镇或功能组团,需要与城市路网、公交有机衔接配合,必要是可以配置普通公路客运站,形成次级铁路综合客运枢纽。铁路综合客运枢纽概念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特性可竞争性高速铁路——最高时速350km/h以上,运行时速可达300km/h;运力大、班次多、可靠性、舒适性好,1200公里运程以内对航空运输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城际轨道——最高时速250或300km/h,运行时速可达200km/h;小编组、高密度、公交化,运力大,可靠性、舒适性好,300公里运程以内对公路客运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特性灵活性与相容性灵活性——铁路自身不同运距之间运输组织的灵活性相容性——城际轨道与城市轨道(快线)的相容性(共轨直通)阪急线铁路示意图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的特性引导性对土地集约开发的引导对客运方式结构的引导大阪梅田车站铁路客运综合枢纽的特性支撑性对城市与地区发展能力的支撑对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支撑柏林中央车站铁路客运综合枢纽规划体系总体规划层面详细规划层面城市设计层面工程设计层面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综合交通规划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区交通设计铁路综合客运枢纽站区城市设计交通工程设计车站建筑设计城市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一以南京为例)交通体系总体目标构建陆港、空港、水港、信息港“四港”合一的枢纽都市。支撑城市地位提升、城市规模扩大。枢纽体系规划目标构筑服务于国际交往、地区交流、都市圈沟通和城市内部联系的多层次客运枢纽体系,支撑枢纽都市构建。建设高效的枢纽集疏运和换乘体系,实现枢纽内客流的快速集散和便捷换乘。鼓励枢纽与周边土地综合开发,以综合客运枢纽带动地区土地价值提升和集约开发利用。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规划大型对外综合客运枢纽次级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对外综合客运枢纽布局按照枢纽规模、功能和服务范围分为两级:广域对外客运枢纽4个:南京南站、南京站、禄口国际机场、六合机场。地区对外客运枢纽21个:林场站、江浦站、紫金山站、中华门站、长途东站、中胜站、仙林站、栖霞站、汤山站、上坊站、湖熟站、溧水站、禄口站、板桥站、江宁南站、葛塘站、六合站、汤泉站、高淳站、龙潭站、东山站。城市中心枢纽(群)。多点换乘,服务于主要城市中心:新街口中心枢纽群、河西CBD枢纽群、江北中心区枢纽群、东山中心区枢纽群、仙林中心枢纽群。地区中心枢纽。双线换乘,服务于城市地区中心及片区中心,其中,轨道交通换乘30个,轨道与公交间换乘枢纽37个,地面公交换乘枢纽36个。城市中心枢纽群地区中心枢纽对外交通枢纽市内综合客运枢纽布局轨道支撑大型对外综合客运枢纽次级对外综合客运枢纽都市区内铁路综合客运站基本实现与城市轨道交通相连,大型铁路综合客运枢纽多线交汇。40km龙袍大厂龙潭汤山30km禄口滨江珠江桥林新尧新街口南站东山浦口河西板桥雄州仙林20km中心支持支持城市中心体系:主城中心三线换乘;副城中心两线衔接;新城中心快线相连。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规划目标形成“以人为本、便捷舒适、高效一体”的现代化综合客运客运交通枢纽。交通集散换乘以公交优先、轨道主导。公交集散换乘比例75%。构建独具特色的枢纽型城市发展核心功能区。以南站为中心的一小时快速通勤圈覆盖南京都市圈。以南站为中心的30分钟通达等时圈全覆盖南京都市区。规划理念双快支持(快速轨道、快速道路)双高配置(高密度道路网、高密度公交网)高效衔接(快进快出、紧凑换乘)综合协调(用地、景观、工程、经济。。。)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等级2密度(km/km)快速路0.59高快速路0.76主干道1.01次干道1.25干路网合计3.0248平方公里道路网络调整后指标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道路系统规划—48平方公里范围路网调整方案快速路:四纵三横主干路:五纵四横次干路:六纵九横•••绕城高速界面宁溧路界面宏运大道界面四个关键立交节点:••••花神庙立交双龙街立交宁溧路-宏运大道立交机场路-宏运大道立交高密度路网••支路网密度〉6.5km/km2路网总密度10km/km2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道路系统规划—强化与枢纽核心区(6平方公里)对接三个主要衔接界面:城市轨道交通4线交汇1、3号线采用同向同台换乘。6号线、1号线、3号线间整体采用“T”字形换乘,减少旅客换乘距离。在枢纽核心区内增设车站地铁3号线与机场线共轨直通。城市轨道交通调整方案(48平公里+6平方公里)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城市巴士公交配置市区公交专用道线网规划中提出在纬八路、纬九路、将军路、宁溧路以及玉兰路设置公交专用道(红线)。南站枢纽内部设置公交首末站,始发终到线路20条以上,通往主城的线路在15条以上(蓝线)。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枢纽综合体设计理念紧凑布局,分区组织分层布设,立体换乘快进快出,公交直达循环贯通,灵活集散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紧凑布局,分区组织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分层布设、立体换乘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南北高架快进快出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北高架落客平台设计南高架落客平台设计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公交大巴送客直达小循环:南北广场灵活互通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微循环:车流流线单行顺畅铁路南京南站综合枢纽地区规划设计要领请指正,谢谢!
本文标题:铁路南京南站综合客运枢纽规划设计始末及要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75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