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吉林省经济发展战略初探
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吉林省经济发展战略初探姓名:王煊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指导教师:赵恒武20061101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吉林省经济发展战略初探作者:王煊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参考文献(31条)1.刘敬之.王忠禹当代中国的吉林19912.中国统计年鉴20043.吉林省第二次基本单位普查资料汇编20044.谭崇台发展经济学概论20015.何炼成中国发展经济学概论20016.胡兆量中国区域发展导论19997.覃成林中国区域经济差距研究19978.振兴吉林老工业基地2004-2005年实施要点20049.李树桂中国区域经济问题研究199310.张梦中.马克·霍哲探索中的中国公共管理200211.李忠杰一个全新的重要概念--和谐社会--学习《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的一点体会[期刊论文]-党建2004(10)12.王济干.舒欣和谐社会初探2005(05)13.切实贯彻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原则200514.朱志宏公共政策199515.吴忠民社会公正论200516.邓翔经济趋同理论与中国地区经济差距的实证研究200217.林木西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理性思考与战略抉择[期刊论文]-经济学动态2003(10)18.张亲培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政治因素二题2004(05)19.陈才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战略思考[期刊论文]-东北亚论坛2003(6)20.张兆奇科学把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期刊论文]-理论学刊2004(12)21.刘鄂和谐社会创造新的生产力[期刊论文]-当代思潮2004(6)22.码余永定经济全球化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200223.赵捍华经济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前途2003(02)24.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建设和谐城市200525.李亚彪.姜佐吉林探索打造人才畅通工程优化配置人力资源200526.制度建设是和谐社会构建中的长期任务200527.东北地区出现招商错位200328.HarveyArmstrong.JimtTaylorRegionalEconomicsandPolicy198529.ICastilloRegionaldevelopmentpolicyinareaofdecline198930.HRichardsonRegionalGrowth1~heory197331.FothergillS.GuyNRetreatRetreatfromtheRegions1999相似文献(10条)1.会议论文陈葆构建和谐天水的实践与思考2005本文探讨了构建和谐天水的实践与思考,提出具体的意见:夯实发展基础,为构建和谐天水创造良好条件;坚持基本原则。为构建和谐天水指明方向;突出工作重点,强化构建和谐天水的措施。2.学位论文李芙蓉试论周边环境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2007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一个历史性命题,为创新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提供了方向指导,改革开放的实践和理论创新成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体系准备了条件,抓住了时机。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既需要整合国内各方面的力量,也需要整合国外各方面的力量。当前,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之间的相互联系加强,相互依存也在加深,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不可能脱离国际社会的影响而孤立推进,良好的国际环境,特别是周边环境将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以研究和谐社会构建为立足点,从分析周边环境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入手,结合中国周边环境的现实来探讨和分析周边环境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影响,最后对如何营造和谐周边提出战略思考。本文除了前言和结语,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理论基础,是和谐社会理论概述。文章首先分析了“和谐社会”理论渊源,从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中挖掘“和谐思想”,并从国际国内两方面指出构建和谐社会是对现实的反思。接着文章对“和谐社会”内涵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内涵进行了层层深入的分析,指明了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阐述了“和谐世界”相关理论,“和谐社会”与“和谐世界”的相互关系及“和谐世界”的国际影响。这一理论是“和谐社会”理论在国际层面上的延伸,符合世界转型的目标,将对中国近中期国际战略具有重大指导意义。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一个重点部分,着重说明了和谐社会与和谐周边的关系。文章首先从理论、现实、国际三个层面论述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尤其指出了我国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层面上的深远意义,指明构建和谐社会是营造良好周边的基础和保证。接着,文章用历史分析的方法,描述了中国周边外交的历史,从中得出经验和教训,并结合当前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状况论述了良好的周边环境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性,并且分析了在当前全球化的进程中,良好的周边环境将会怎样有利于整合各种资源以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最后,文章从领导力量、经济基础、科技发展、群众基础四方面论述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周边是完全可能和可行的。第三部分也是文章的重点,在本部分中,作者论述了中国周边环境的现状及其对中国构建和谐社会的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在这部分当中,作者避免了史实化的列举,而是采用了分析并分类归纳的方法,使内容看起来更加清晰,更具说服力。文章主要论述了三个大问题:在政治方面,中国与周边各国的关系愈加和谐,但“中国威胁论”依然有市场;在经济方面,我国利用周边地区经济—体化提供的机遇,充分发展了同周边各国的经济合作,推动了我国的发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但不可否认的是,经济摩擦同时存在;安全环境方面,总体稳定的局面有利于我国构建和谐社会,但局部动荡也会影响到我国。本章通过对其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的两方面论述使文章更加条理。此外,本部分还涉及到诸如“边界问题”、“南海争端”、“反恐问题”等热点问题的探讨。第四部分是对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战略思考,在这部分中,作者首先提出了相关的五种周边战略模式,通过对比分析选出适合中国当前状况的周边战略模式一综合型周边外交战略。其次,作者论述了营造良好周边环境的三大外交措施: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政治发展战略;交流合作与“睦邻、富邻”的经济发展战略;构建安全机制,营造睦邻环境的安全战略。最后,笔者以亚太为落脚点,论述了中国应积极参与和主导区域合作,以稳定周边。在结语部分,笔者以胡锦涛的讲话总结全文,为全文奠定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一个大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胡锦涛的建议为我们构建和谐周边指明了方向。只要是我们牢牢把握、努力遵循这一方向,我们就一定能营造出有利于我国和谐社会构建的周边环境。随着构建和谐社会实践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深入发展,到本世纪中叶,我国将以崭新的面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期刊论文薛华我国收入分配制度的回顾与前瞻——兼论经济发展战略与收入分配制度的内在关系-江西社会科学2008,(12)通过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收入分配制度和经济发展战略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发展战略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系:不同时期的经济发展战略选择了不同的收入分配制度,与经济发展战略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战略的实施.目前,我国的收入分配制度已与我国的经济发展战略不相适应,急需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以推动内需拉动战略的实施、实现社会公平与和谐社会的构建.4.学位论文杨泽喜实现教育公平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研究2006历史和现实表明,凡是有人群并有利益分配的地方就会产生公平问题。社会机制如果不设置有差别境界而引发竞争,社会必然缺乏动力源,而有差别却无公平,这种动力源就会枯竭,竞争必须在公平的条件下才是合理的,因此,公平是制度合理性的依据,是社会秩序稳定的基础,公平的缺乏对任何社会来说都是致命的伤痛。严重的社会不公,明显的两极分化,势必导致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和社会阶层之间剧烈的利益矛盾,直至发生暴力冲突,一旦社会冲突演化成剧烈的政治动荡,社会和谐就随之失去制度保障。任何时代、任何社会为了避免社会动荡、寻求社会稳定,都设法解决社会存在的不公平现象。社会公平不仅要求在现实中为人们寻求合理的社会对待,更重要的是在于它作为一种较现实的理想根植于社会制度和人们心中,成为人类世代追求的社会理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所以成为现实中国社会的共同目标,其原因是:经过二十几年的改革开放,随着经济快速增长和由此引起的急剧的社会阶层分化,现实中国社会已经是一个不很和谐的社会,所以,应寻求一种社会安排,合理调节社会成员的权利和义务,以实现社会和谐。综观历史发展进程,实现社会公平是实现和谐社会的前提。教育公平是教育资源的公平分配、教育制度和教育机构对实施教育公平的支持、教育政策与教育法规对实现教育公平的保障。教育公平属于社会公平的范畴,实现教育公平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的实现,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教育公平与和谐社会之间有三层关系,即教育公平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又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还是和谐社会的实现途径。在现实的国情下,我们可以通过教育公平的实现促进社会公平的实现,进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教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确实也存在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我国教育不公平现象主要表现在教育机会、教育过程和教育结果三个方面,体现于教育的方方面面,影响极其严重。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导致公民基本教育权利没有保障,依法治国方略难以落到实处;劳动者素质低下,影响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实现:城乡、区域、阶层间教育差距拉大,使社会经济、政治、文化不平衡加剧;社会心理失衡,不稳定因素增加等。产生这些教育不公平现象的原因主要是,第一,教育法律、法规没有从根本上体现教育公平,公平作为立法的原则无法得到具体落实。第二,各级政府担当实现教育公平的责任不公平也不明确,又没有建立可行的、能增进教育公平实现的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第三,整个社会业已形成的重精英培养,轻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思想及教育体制。第四,重城市轻农村的社会发展模式。第五,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通过如下措施实现教育公平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第一,发展生产力是实现教育公平的根本,只有不断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总量,才能为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第二,完善法律、法规,特别应适时修改不符合实际情况和有损教育公平实现的法律、法规条款。第三,明确各级政府在教育公平实现中的责任,并对相关罚则进行可操作性的界定。第四,对不符合教育公平的政策进行修正,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第五,完善直接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学校的相关条件及政策,特别应提高贫困、落后地区的教育条件。5.期刊论文刘维芝充分认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中国商界2008,(12)粮食的生产和安全,对建设和谐社会,对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粮食安全是广大人民的需要;其次粮食安全是国家重大经济发展战略的需要;再次粮食安全是以人为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需要;最后粮食安全是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需要.6.学位论文蔡玉梅基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收入分配公平问题的研究2006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一项伟大的战略任务。收入分配的公正和公平,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本文以构建和谐社会为背景,对我国当前收入分配状况以及如何建立公正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展开论述。论文认为,我国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表现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以及居民中不同阶层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导致社会成员之间机会的不平等,降低社会的凝聚力和认同感,也影响了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从而不利于社会的和谐发展。论文认为,造成普遍性收入差距的扩大,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不但有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原因,也有改革以来积累起来的因素;不但有来自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也与经济发展战略有关;不但有收入分配制度本身的缺陷,也有政府调节不足的原因。对此,论文从五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最后,论文提出建立公平公正的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和谐社会的实现,当前必须搞好以下几项工作:1.积极推进以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为中心的社会主义新
本文标题: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吉林省经济发展战略初探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76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