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咨询培训 >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测量与典型检修工艺
测量与典型检修工艺一、径向、辐向、轴向间隙和齿面间隙1.径向间隙指回转件直径方向的间隙,测量时可量取回转件的内外径,其差值即为径向间隙。用塞尺量取径向间隙时,配合件在一侧紧靠,测量另一侧总间隙,测量前检查塞尺片平直,片数最好一片,最多不超过三片。2.辐向间隙通常指半径方向间隙,或称两侧间隙、栅位间隙,如伺服马达扇型板与壳体间隙,轴承栅位间隙,汽封油挡间隙,测量时一般使用塞尺。3.轴向间隙通常指回转体沿轴中心方向的间隙,亦称端面间隙,例如:水泵动静部分间隙,推力间隙,齿轮端面间隙等。测量时可拉动转子,用深度尺量取,也可以用塞尺测量两端间隙相加。4.齿面间隙指牙齿啮合处的切向间隙,可用塞尺测量,但一定要测取啮合齿中的中间一对齿的间隙。亦可用百分表测量,使用百分表测量时,指针应垂直指向被测齿的表面,转动被测齿轮,百分表读数即位齿面间隙。二、紧力1.紧力:配合间隙为负值时即为紧力,亦称过盈,如轴瓦与轴承盖,水泵密封圈与壳体的配合,轴承内孔与轴的配合时均可能出现紧力。2.紧力测量时可用卡尺或内外径千分尺测量配合件的尺寸,也可用压铅丝法测量。3.用压铅丝法测量紧力方法如下:(1)根据情况选用软铅丝(一般为φ1mm),分别放置在平面及顶部。(2)在平面四角垫0.50mm钢皮,均匀紧固结合面螺栓。(3)松开螺栓,量取软铅厚度,每一软铅至少要量取两点。(4)分别计算平面软铅及顶部软铅的平均厚度。图1-1紧力的测定(5)4AAAA2BB432121,为负值时表示有紧力,出现正值表示有间隙。(6)紧力应连测两次,误差不超过0.03mm,才进行调整,调整后复查一次,是否符合标准,倘不符合,应重新测量调整。(7)计算调整垫片厚度时,如平面用涂料应考虑到涂料的厚度。例:某中开式水泵要求磨损圈与泵壳之间有0-0.03mm紧力,测得平面软铅厚度为0.48、0.52、0.47、0.50、0.50、0.48、0.48、0.49mm,测得顶部软铅厚度为0.18、0.22mm。计算:平面软铅平均值为81(0.48+0.52+0.47+0.50+0.50+0.48+0.48+0.49)=0.49mm。顶部软铅平均值为21(0.18+0.22)=0.20mm,0.49-0.20=+0.29mm,说明顶部有紧力,考虑上下涂料厚度约0.02mm,因此平面加垫片0.25mm,则紧力为0.02mm。三、径向跳动、径向晃度、弯曲度(一)径向跳动1.径向跳动通常是指一零件的圆周表面相对于轴中心线的跳动,它主要用来检验零件加工的精度。2.测量径向跳动,可用顶针将零件两头顶起来,百分表垂直指向被测表面,转动零件一周,百分表指示的最大读数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径向跳动值。图1-2径向跳动的测量3.测量较长表面跳动时,应选择若干测点,各测点中测得的最大径向跳动为该表面的径向跳动值。4.例:某一零件表面8个方向测得下列各百分表指示值:则径向跳动为:0.15-0.06=0.09mm(二)径向晃度1.径向晃度通常指某一零件安装在某一部件上以后的径向跳动,因此径向晃度反映了某零件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例如包括的轴的弯曲)。2.径向晃度的测量可以在原机件的轴承上进行,也可以用顶针顶住两头进行,测量时百分表应垂直指向被测表面,将被测表面分成8等份,直径两端相对数字最大差值即为径向晃度。3.例:某一叶轮安装在轴上以后,测得口环处的径向晃度如下:1-5方向的直径两端差值最大,则口环径向晃度图1-3径向晃度值的计算为:0.20-0.12=0.08mm。(三)弯曲度1.对于细长的零部件,各个断面中最大径向晃度的一半称为弯曲度,最大径向晃度处的测点即为最大弯曲点。2.测量弯曲度可以用顶针或放置在轴承室内进行,可以使用多只百分表同时测量,也可以用单只百分表移动测量。3.计算弯曲度时应仔细考虑顶针孔处或轴颈处晃度。图1-3径向跳动量的计算计算方法:例:有一轴的各点晃度如下图所示,先将两顶针孔处晃度标示图上并连成一线,再与各点晃度值相比较,距离最大的地方(图上⑤的地方)为弯曲点,弯曲度为28=4丝图1-4弯曲度计算图表四、端面跳动、端面晃度及瓢偏度(一)端面跳动1.端面跳动是指被测端面在一定的直径圆周上与垂直面之间的跳动值,它主要用于检查零件的加工精度。2.在无特别说明时,端面跳动通常是指在某一端面上的最大外径处的跳动。3.测量时,可将被测表面两端支承在顶针上,百分表垂直指向被测平面的最外圆,将零件旋转一周,百分表最大与最小读数之差即为端面跳动值。图1-5端面跳动的测量(二)端面晃度1.端面晃度通常对某一安装在其它任何部件上的零件的端面而言,它反映该零件的加工误差和安装误差。2.测量方法同端面跳动,也可以在部件本身的轴承上测量,但此时要求采取防止轴向窜动的措施。3.端面晃度测量时,应将被测平面分为8等份,记录每一直径两端的跳动差值,最大的直径两端差值为端面晃度。4.如果某被测零件,主要是由于套装偏歪造成端面晃度,在测量中反映的数据应该是各直径两端跳动值之和基本相等。图1-6端面晃度的测量5.例:最大晃度在1-5方向,晃度值为:40-20=20丝(三)瓢偏度1.端面晃度的一半称为瓢偏度。2.为防止在测取端面跳动时,由于轴向窜动引起的误差,测量瓢偏度常用两只百分表。3.两只百分表对称放置在某一直径的两端,表针垂直指向被测端面,将被测端面分成8等份,盘动转子,分别记录两只百分表在各点的指示值,当转子回到原始位置,若百分表指示值不同,说图1-7瓢偏度的测定明转子有窜动,但若两侧表计的指示值的代数差与原始相等,说明测量准确。4.计算瓢偏度瓢偏度=2)最小的()最大的(BABA例:测得某推力盘各点端面晃度值如下:瓢偏度=32)4(2丝位置编号A表B表A-B1-5505002-65357-43-74952-34-84749-25-14246-46-25355-27-3464428-45558-31-560600五、扬度1.扬度指在一米长度内的倾斜度或称水平度,如汽缸水平、轴颈扬度等,单位mm/M。2.对于能放置水平尺的地方,可以直接将水平尺放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对于有些跨度较大的中空部件,如汽缸水平等,可以使用大平尺搁置在被测物体的表面,再将水平尺放置再大平尺上测量。3.水平尺有多种式样,下面仅以本体使用的合像水平仪为例,说明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该水平仪的精度是0.01毫米/米一格,测量方法如下:(1)抹净被测物体表面及水平仪底部,将水平仪放平,并按动水平尺四角不摇晃。(2)调整刻度头,从上部观看,当水泡与其从棱镜折射的像重合时,即为水泡位于中间位置,记录刻度头读数。(3)将水平仪掉头180°,记录此时水泡偏移方向,该方向即为扬度方向,按第一、第二步将横向气泡调至中央,记录读数。(4)扬度值计算时,取各读数的正值,相加后的平均值。(5)轴颈扬度应分别测量四个方向,使用大平尺测量水平时,大平尺应翻面,掉头,共测8次,取平均值。4.示例:某一轴颈,第一次测得在0°方向上的扬度值为30格,水平仪掉头后气泡向左偏移,调整刻度头,又测得扬度为28格,求该轴颈的扬度值及扬度方向。解:扬度方向:向左侧扬度值=29.001.022830mm/M图1-8扬度的测定六、中心校正(一)校中心前的要求1.马达与水泵或者电机的转子部件、轴承、底座等检修工作应全部结束。2.检查联轴器套装在轴上不松动。3.对于固定式联轴器端面瓢偏度不应超过0.03mm。(二)校中心方法1.对好两联轴器的记号,在联轴器孔内穿好两只专用活动销子。2.百分表架固定在汽机(或水泵)联轴器上,表针指向发电机(或马达)的圆周及平面,表杆与表面垂直,平面两只表互为180°,圆周表在另一个90°位置。3.将各表读数均调为一个合适的初始值,一般为50%刻度处。4.按转动方向同时转动转子,转至90°、180°、270°,再转至360°,记录各位置的百分表读数,检查读数有无变化,如变化过大,应检查原因。(注意:读数时销子应在松开状态,不可憋劲。)图1-9校中心时百分表的位置5.圆周得到四个读数,平面8个读数,分别按方向平均得出四个读数。6.检查测量数据的可靠性T1+T3≈T2+T4,A1+A3≈A2+A4如果误差过大,应检查原因重测。7.根据测得的联轴器偏移值,画成中心草图,表明中心偏移情况。在确定偏移方向时要注意百分表读数的意义。8.调整中心一般以汽机(或水泵)为准,调整电机(或马达)的位置。图1-10校中心的记录9.校中心应在左右大致标准的情况下,先调整好上下,再调左右。10.调整计算法之一(平面调整法),以调整上下为例:(1)先校正平面开口,不论移动哪一只轴承,调整量均为)AA(DL31,其中:图1-11校中心计算数据L——电机两轴承之间距离D——联轴器直径A1-A3——平面上下偏差值,(如调左右开口即为A2-A4)(2)根据上述计算调整好垫片后,重校中心,此时平面偏差应再合格范围之内。(3)根据圆周偏差情况,两只轴承同方向调整。(4)一般情况下,马达底座中心与联轴器直径之比为二比一,而电机两轴承中心与联轴器直径之比为十比一,因此校正水泵中心时平面调整量大约为2(A1-A3),校正汽机中心时,平面调整量大约为10(A1-A3)(具体准确数值随各设备而异)。(5)例:某水泵之电动机两底脚中心距与联轴器直径之比为2:1,测得上张口伪.20mm,同时电机偏高。问:要消除平面张口如何调整?答:马达前底脚应抽去垫片2×0.20=0.40mm,也可以在马达后底脚加上0.40mm垫片,是垫还是抽,要兼顾圆周高低情况。11.调整计算方法之二(一次调整法)电机前瓦调整量2TT)AA(DL13311电机后瓦调整量2TT)AA(DL13312其中:L1是前瓦到联轴器端面距离图1-12一次调整计算数据L2是后瓦到联轴器端面距离D是联轴器直径,A1-A3是上张口偏差值,如果下张口则为负值。T3-T1是电机圆周偏低值,如果电机偏高则为负值。计算结果为正即应加填,计算结果为负则应抽去。例:如某汽机中心测得如下结果(图中为百分表读数)(1)记录。(2)中心偏差情况:发电机圆周偏低0.22mm,平面下张口0.08mm。(3)调整数据:联轴器直径φ655mm,发电机前瓦到联轴器平面距离650mm,发电机后瓦到联轴器平面距离6830mm。图1-13一次调整计算示例(4)调整计算:发电机前瓦调整量31182022)80(655650发电机后瓦调整量7211832022)80(6556830(5)结果发电机前瓦应加3丝,发电机后瓦应抽72丝。例:某水泵找中心用塞尺测得如下结果,马达中心偏高0.22mm,上张口0.10mm,联轴器直径50mm,马达前底脚到联轴器端面距离50mm,马达后底脚到联轴器平面距离120mm。(1)画出偏差示意图。图1-14中心偏差示意图(2)计算:前瓦调整量为1222105050后瓦调整量为2221050120(3)调整:前底脚抽去垫片12丝后底脚加上垫片2丝(三)校中心的注意事项1.校中心时,百分表架应固定牢靠,百分表指针跳动不卡涩,测量前抽动表针数次,读数应无变化。2.使用塞尺测量时,用力应均匀,塞尺不超过三片,塞尺不应有折痕。3.测量前应先盘动转子数圈,连接两联轴器,一起转动,销子应活动无卡涩。4.盘动转子应同转向相同,不冲撞联轴器及百分表架,以免影响读数。5.调整前的数据,应连续测量两次,误差不大时,才可作为调整依据。6.垫片应用钢垫或磷铜皮,表面平整。7.校正中心应以汽机或水泵为准,在左右大致准确的情况下,先调好上下,再细调左右。8.调整以后底脚螺栓应撬紧,再复测一次。七、水泵叶轮静平衡工艺(一)自制的平衡台应符合下列要求1.轨道刀口略呈圆角,并经淬硬,厚度1mm左右,叶轮较大时,可用轴做轨道,轴表面淬硬并磨光。2.轨道长度一般为轴颈的5~6.5倍,即保证叶轮能转动1.5~2圈。3.轨道刀口水平要求在每米长度内不超过0.08mm。(二)显著不平衡重量的静平衡方法(试凑法)1.将叶轮分成8等分,转动放
本文标题:火力发电厂汽轮机设备测量与典型检修工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795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