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现代企业管理第一章企业管理概述第一节企业与企业类型企业的概念通常所说的企业,是指从事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依法成立,自主经营,独立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的法人型或非法人型经济组织。作为一个企业,必须具备以下一些基本的要素:(1)拥有一定数量、一定技术水平的生产设备和资金;(2)具有开展一定生产规模和经营活动的场所;(3)具有一定技能、一定数量的生产者和经营管理者;(4)从事社会商品的生产、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5)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6)生产经营活动的目的是获取利润。二、企业的产生和发展—1.手工业生产时期2.工厂生产时期3.企业生产时期三、企业的类型(一)按企业财产组织形式分类(二)按照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分类(三)按照企业所属产业行业分类(四)按照企业使用的主要资源分类(五)按照企业规模分类(六)按照企业生产力组织形式分类(七)按照企业面向市场范围分类第二节现代企业制度企业制度的概念:企业制度是指以产权为核心的企业组织与管理制度。产权,即财产权。通常产权包括财产的所有权,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置的权利。也可以说,产权是指建立在一定生产资料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的归属权利和经营权利。企业制度的构成企业制度包括企业形态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内容1.企业形态:企业形态是指企业产权关系和反映这种经济内容的法律表现。产权关系是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它规定了投资人的出资方式、对资产的占有状况、权益实现的规则、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如何行使以及企业资产的支配权同出资者的关系。法律表现是指依法确立的企业形态,它确定了企业市场主体资格,这是企业制度的基础。一般包括独资企业、合伙企业和法人制公司企业三种基本法律形式。2.企业管理制度:企业管理制度是指企业领导体制、组织结构以及各项经营管理制度。它是保证企业正常经营的基础。企业领导体制是关于企业领导层的构成、职责分工、权力划分以及相互关系的规定。企业组织结构是关于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以及工作岗位的设置和人员配备的规定。经营管理制度是关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具体规定。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概念:现代企业制度是指以完善的法人财产权为基础,以有限责任为基本特征,以专家为中心的法人治理结构为保证,以公司企业为主要形态的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1.产权清晰。2.权责明确。3.政企分开。4.管理科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公司制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1.股东会。2.董事会。3.以总经理为首的执行机构。4.监事会。第三节经营管理与经营机制企业经营的概念企业经营,是指企业以市场为依托,以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服务和资产交换为内容,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以求得企业生存和发展为目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企业外部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一系列有组织的活动。企业经营的特点1.外向性。2.风险性。3.应变性。4.主体性。5.市场导向性。企业管理的概念:企业管理,是指企业管理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按照科学管理原理,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以及各种经营要素进行的计划、组织和控制,以实现企业经营目标的实践活动。企业管理的任务:1.努力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实现盈利的最大化。2.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发挥人的聪明和才智。3.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国家和社会承担责任。企业管理的基本要求:1.管理组织高效化2.管理方法科学化3.管理手段信息化4.管理人员专业化。企业经营与管理的关系企业经营机制的概念:企业经营机制,就是指企业在一定外部环境下,能引导、激励、推动和约束企业行为,使其适应环境变化,趋向企业目标的内在机理和运作方式。企业经营机制的内容:1.按照企业系统组成划分,可以分为投入机制、转换机制、产出机制和反馈机制。2.按照企业组织职能划分,可以分为权力机制、责任机制和利益机.3.按照企业运转功能划分,可以分为动力机制、激励机制、竞争机制、约束机制、决策机制、应变机制、创新机制、协调机制等。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目标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条件(1)政府转变职能,为所有的企业平等竞争创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2)培育和完善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3)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解决劳动者的后顾之优。(4)实现社会化服务,解决企业“大而全”、“小而全”的问题。第二章企业文化第一节企业文化概述企业文化的概念:企业文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1.狭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并为全体职工共同遵守的,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取向、行为方式、经营作风、企业精神、道德规范、发展目标以及思想意识等因素的总和。2.广义的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创业和发展的过程中所形成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企业文化的内容(一)企业精神文化:1.企业经营哲学2.企业价值观3.企业精神4.企业伦理(二)企业制度文化:1.企业法规2.企业经营制度3.企业的管理制度(三)企业行为文化:1.企业家行为2.企业模范人物行为3.员工行为(四)企业的物质文化:1.企业的产品和服务2.企业的名称和标识3.企业生产设施及环境4.企业广告及文化传播网络企业文化的特征(一)时代性(二)系统性(三)稳定性(四)独特性(五)民族性企业文化的功能1.导向功能2.凝聚功能3.激励功能4.约束功能5.辐射功能第二节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1.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2借鉴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3全员参与与领导者身体力行相结合的原则企业文化建设的目标:1.以人为本,树立精干高效的队伍形象,打造精神文化2.内外并举,塑造品质超群的产品形象,打造物质文化3.目标激励,塑造严明和谐的管理形象,打造制度文化4.寓教于乐,塑造先进典型的模范形象,打造行为文化企业文化建设的内容1.精神文化建设2.制度文化建设3.行为文化建设4.企业物质文化建设企业文化建设的步骤1.分析内外因素,设计出有企业特色的文化2.倡导实践,让员工认同新的企业文3.制度强化,巩固企业文化4.完善提高,充实发展企业文化第三节企业形象企业形象的概念:企业形象是社会公众及企业员工对企业的一切活动及其表现的总体印象和整体评价。企业形象的构成:企业形象由企业的有形要素、无形要素两大类构成。1.企业形象的无形要素(1)企业理念(2)企业制度(3)企业信誉(4)员工素质2.企业形象的有形要素(1)产品形象(2)环境形象(3)业绩形象(4)社会形象(5)员工形象企业形象的特征:1.客观性和主观性2.整体性和层次性3.稳定性与动态性4.对象性和传播性5.独特性与创新性企业树立良好形象的作用(一)在内部管理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企业文化的建设2.有利于增强企业实力3.有利于企业多角化、集团化、国际化经营。(二)在外部经营方面的作用:1.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资源的增长2.有利于获得消费者的认同,扩大产品的销售力3.有利于企业公共关系的处理。企业形象的评价指标1.企业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是评价企业形象的两个常见的也是最为基本的客观指标,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2.知名度是评价企业形象的量的指标,它是一个企业被公众知晓和了解的范围和程度,从中可发现企业社会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它是评价企业名声大小的客观尺度,不涉及公众对企业舆论评价的质的判断。企业知名度高,表示企业外界名声大;企业知名度低,表示企业外界名声小。3.美誉度是评价企业形象的质的指标,它是一个企业被公众信任、赞许和肯定的程度,是评价企业社会影响和社会舆论好坏程度的客观指标。美誉度高,表明企业在外界形象好;美誉度低,表明企业在外界形象差。企业形象设计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orporateidentitysystem,CIS)是指将企业的经营理念与精神文化,运用整体传播系统(特别是视觉传达设计),传达给与企业相关的社会公众,并促使其对企业产生一致的认同感和价值感。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构成:1.企业理念识别2.企业行为识别3.企业视觉识别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策划: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导入2.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设计原则(1)战略性原则。(2)民族化原则。(3)个性化原则。(4)社会化原则。(5)系统性原则。(6)同一性原则。(7)规范性原则。(8)操作性原则。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实施: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传播:1)CIS的对内传播2)CIS的对外传播2.企业形象识别系统实施的控制第三章人力资源管理第一节企业家的培育企业家的概念:不论是否是企业的所有者和创业者,只要是以营利为目的,在从事经济活动中敢于创新、敢于承担风险的成功的企业经营者,就是企业家。企业家的特征:1.企业家不是一个急功近利的目光短浅者,而是一个远见卓识、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善于谋略的战略家。2.企业家能在复杂的经济环境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在于他具有哲学家的思维,即他能对周围一切正在发展变化着的工作,以哲理性的思维方式做出新的概括、归纳、判断和推理,从而获得一种新的观念。3.成功的企业家富有冒险精神,不怕失败,在经营中先行一步,占尽先机。4.企业家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能谙熟各种领导方法、原则和规律,具有非规范化的经验和创造性的领导艺术。5.企业家能把企业各要素科学地结合起来,使各要素发挥较高的效用。6.企业家具有伯乐识马的眼力,能够冲破世俗偏见和陈腐观念,善于选拔人才。7.企业家能灵活地协调各种工作关系。企业家的素质(我国的企业家应具备以下素质)1.心理素质;2.能力素质企业家的培育:(一)企业家产权制度改革(二)优化市场评价机制,建立和完善企业家市场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三)完善激励机制.(四)企业家岗位的职业化(五)坚持政企分开.(六)建立多层次的企业家社团第二节员工队伍建设员工队伍建设的意义员工队伍建设的内容:(一)思想建设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根本(二)作风建设是加强员工队伍建设的前提(三)能力建设是员工队伍建设的关键(四)创新能力建设是员工队伍建设的精髓(五)创造业绩是员工队伍建设的根本目的企业中层管理者的特点1.经济上,他们一般比大部分员工获得更高的薪水,显得相对宽裕。2.知识层次上,他们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水平,在工作中有较强的自主性和独立性。3.从行为目标看,他们并不满足于一定的高薪,对工作环境、成就感和个人发展的需求与其他员工相比相对较强。4.从工作特点看,中层管理者是企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企业中层管理人员的培育1.把培训作为造就高绩效中层管理队伍的重要途径2.建立中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机制3.建立合适的人才选拔机制专业技术人才的特点1.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高的学历、专门的业务知识和专业技能。2.专业技术人才更注重自我价值的实现和事业的发展。3.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4.专业技术人才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学习动力。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培育1.重视人力资源规划工作,优化专业技术人员队伍结构使其持续、良性地发展2.注重青年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职业辅导3.完善专业技术人才培训体系,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和培训4.完善专业技术人才评价体系,充分调动专业技术人才积极性5.对专业技术人才实行多种模式、灵活的薪酬制度企业技术工人队伍建设1.对现有工人人力资源进行规划,并实施终身培训机制2.提升技能鉴定与培训质量3.推广以师带徒活动4.创造有利于优秀工人技师成长的环境第三节企业工资管理工资的含义工资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工资就是薪酬的概念,它包括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福利、社保、分红等,即全部薪酬。狭义的工资是指职工劳动报酬中的基本工资、奖金、津贴(补贴)、加班加点工资以及特殊情况下的工资支付,不包括福利、社保和分红。工资的特征1.工资是劳动者基于劳动关系所获得的劳动报酬2.工资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履行劳动义务的物质补偿3.工资标准必须符合劳动法规和劳动合同的规定4.工资必须以法定方式支付工资管理的原则1.激励原则。2.按劳分配原则。3.公平原则。4.吸引优秀人才原则。5.经济性原则。6.合法性原则。影响工资水平的内在因素(1)劳动者的劳动。(2)技术水平。(3)职务的高低。(4)工作的危险程度。(5)工龄长短。影响工资水平的外在因素(1)生活费用与物价水平。
本文标题:现代企业管理全笔记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879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