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彼得-卒姆托的建筑分析
彼得·卒姆托---作家建筑师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PeterZumthor)1943年4月生于瑞士巴塞尔,建筑设计师,早在80年代就为人熟知了。到了90年代,他的作品更是层出不穷,这些作品有着重建永恒价值的独特视角,令人刮目相看。凯悦基金会主席托马斯·普茨克解释卒姆托获奖原因时说,卒姆托“专注、不妥协且非凡坚定……所有卒姆托作品都呈现一种强烈永恒感。他以旷世才华将清晰、精确的观念与诗意空间融合,作品灵韵涌动。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评论家安德烈.赫劳斯基这样说道:“如果说今天的瑞士代表了现代建筑思想最重要的中心之一,那么彼得·卒姆托的作品就是其中的主要成就。不仅仅由于其作品形式的漂亮及其表现出的精巧的材料知识,而且更在于他对建筑物流露出的最终空间印象的巧妙控制。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生平介绍•1943年4月26日,PeterZumthor出生于瑞士巴塞尔(Basel),他的父亲是一位专门制作家具的木匠,1958年时,Zumthor曾在一位木匠那边以学徒的身份学习木工相关技术,因为有这层关系,一般认为Zumthor从他的父亲身上学习到许多事物以及对于材料的了解等,Zumthor自己也体悟到那种不畏艰难的心裡,认为工匠应该要克服技术上的问题,然后将作品以最完美的形态呈现出来;1963年Zumthor二十岁时进入了巴塞尔艺术与工艺学校(Baselschoolofartsandcrafts)学习设计,其后到了美国纽约的普瑞特学院(PrattInstitute)学习,在那被严格的工艺训练清楚了解到现代主义的想法和感觉。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1968年Zumthor成为建筑师,在瑞士东部的格劳宾登任建筑规划咨询师。12年的古迹保护经历,祖索尔深刻了解到传统城市和古典建筑的精华,他的建筑探讨触觉与空间材料所塑造的感官品质,汲取建筑其潜藏本质的精华,而非拷贝表面的形式。1979年,他在瑞士一个偏远的小镇成立自己的工作室,目前仍和15名员工一起工作。•与那些明星建筑师不同,这位低调的建筑师很少出门,不会在世界各大都市规划高形象项目。他的工作也很少见诸报端,他认为必须是第一手的、有经验的作品才能发表,目前发表的书面文字主要是叙述性的和相关现象。他工作和生活了近30年,常拒绝找上门来的项目,专注于自己心爱的工程。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曾任教于美国洛杉机南加州建筑研究所、德国慕尼黑技术大学、门德里西奥建筑学院、瑞士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1994年,进入德国柏林艺术学会科学院;1996年,成为德国外滩建筑师(汇业银行)的名誉会员。•他并非一位建筑明星,他的名字也并未和知名的音乐厅或博物馆项目相连,不为建筑圈以外所熟知。•他的建筑数量或许还没有国内一个普通建筑师来得多,其中最为有名的是在阿尔卑斯山中的一个温泉Spa。他有30年的时间在一个偏远的瑞士小镇中做着手艺活。但就是这位瑞士建筑师彼得·祖索尔(PeterZumthor)成为普利兹克奖第33位得主,他将获得10万美金的奖金并被授予一枚铜质奖牌。颁奖仪式于2009年5月29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祖索尔在山中隐居数十年,自称“作家建筑师”,喜欢打网球,喜欢雪茄、玛格丽塔鸡尾酒及爵士乐,同他的妻子和三个孩子生活在一起。不太喜欢接商业大单,但对接受的每个设计委托均倾注数年心血,作品数量虽然不多且多数还位置偏僻、规模偏小,但都工艺精致,呈现出“一种朴素的精致”。他的作品类型包括住宅、浴场、教堂、博物馆等,多位于瑞士,也负责过欧洲其他各国的建筑设计,但无一在美国或者英国。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作品列表•1983年ElementaryschoolChurwalden,Churwalden,Graubunden,瑞士•1983年HouseRath,Haldenstein,Graubunden,瑞士•1986年罗马考古基地保护所SheltersforRomanarchaeologicalsite,Chur,Graubunden,瑞士•1986年AtelierZumthor,Haldenstein,Graubunden,瑞士•1989年SaintBenedictChapel教堂(SumvitgChurchinSognBenedetg),Sumvitg,Graubunden,瑞士•1990年ArtMuseumChur,Graubunden,瑞士•1993年Residentialhomefortheelderly,Masans,Chur,Graubunden,瑞士•1994年GugalunHouse,Versam,Graubunden,瑞士•1996年Spittelhofhousing,Biel-Benken,Basel,瑞士作品列表•1996年HotelThermeVals,Vals,Graubunden,瑞士1997年ArtMuseumBregenz,Bregenz,Vorarlberg,奧地利1997年TopographyofTerror,InternationalExhibitionandDocumentationCentre,Berlin,德国1997-2000年瑞士展览馆SwissPavilionEXPO2000,Hannover,德国1997年VillainKusnachtamZurichseeKusnacht,瑞士•1997年LichtforumZumtobelStaff,Zurich,瑞士1997-2000年Kolumba-ErzbischoflichesDiozesanmuseum,Cologne(Koln),德国1999年CloudRockWildernessLodgeMoab2002年LuziHouseJenaz,Graubünden,瑞士2007年BruderKlausKapelle(BruderKlausChapel),德国2007年Cologne美術館(ArtMuseumoftheArchbishopricCologne),德国主要成就•1987AuszeichnungguterBautenimKantonGraubüunden,Switzerland•1989德国汉诺威理工大学海因里希•特森诺金奖•1991Gulam,Europeanwiid-glueprize•1992瑞士新建筑运动国际建筑奖•1993瑞士格劳宾登最佳建筑奖•1995意大利维罗纳国际石建筑奖•1998卡尔斯伯格建筑奖•1999艾维米斯•冯•鲁尔欧洲建筑奖•2006自然木造建筑精神奖•2006弗吉尼亚大学托马斯杰弗逊基金会建筑奖•2008日本艺术协会皇家世界文化奖•2009普利兹克建筑奖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他人评价•“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式。”普利兹克奖的九人委员会这样评价卒姆托,“他发展了建筑伟大的整体性和永恒性——不为一时的潮流和狂热所侵蚀。只有当他感到和这个建筑物之间有着某种契合,他才会接受这个项目,这种使命感在当今的建筑界正在逐渐消逝。而一旦产生了这种使命感,他将全心投入,彻底检视在施工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确保呈现出最完满的效果。”•“就像那些追求完美的手艺人,无论是用雪松制成的墙面板还是磨砂玻璃,在祖索尔灵巧的双手中,这些材料都体现出各自的特质,并一同为建筑的永恒性服务。”•“剥下了建筑的各种虚幻外皮,而裸露出其最本质的、同时也是最高贵的要素,卒姆托重申了一个建筑师在这个脆弱的世界上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为他的每一件作品仔细地思量,寻找到了独特的建造方式。”2009年普利兹克奖得主----彼得·卒姆托卒姆托的设计理念及表现方法卒姆托的作品不多,但都经过长时间的精心设计。他的作品都运用基本的形体,关注对空间的感知、材料特性及材料之间和谐配置。他认为建筑无论大小,都要让人感到亲切、尊严和自由,让人乐于使用。真实整体感知一、真实(Realm)卒姆托关注真实的人和真实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当一个项目确实对人或城市有所裨益时,人才能享受到建筑的乐趣。”他还说:“建筑有它自己的真实性。它与实际生活存在着的物质有一种看得见的特殊的联系。我并不认为建筑是一种信息或象征。它首先是生活的容器和背景,敏感地容纳着地板上脚步的节奏,容纳着工作的专注,容纳着睡眠的寂静。”Part1设计理念他注重建筑的形式的纯粹与建筑空间最后所散发出来的氛围,希望人们能从中找到乐趣。而且,因为人和生活的真实性,建筑也应有真实性,应顺应、承载人的真实生活。Part1设计理念▲设计方案的中心理念倾向于:让建筑看起来成为周围景观的一部分,以退让谦逊的姿态覆盖于同山体一色的草皮之下。建筑如同生长而来位于瑞士山区的瓦尔斯温泉浴场是卒姆托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同时也是他成功处理建筑与场地之间复杂关系的代表作。在对场地地理条件详细分析后,如何呼应有力的地质条件,如何让建筑融入阿尔卑斯山旖旎的自然风光和地形地貌之中,成为卒姆托设计的起始点。▲新建的温泉浴场如同一块巨大的方形岩石般嵌入山体之中,一侧与山体紧密结合,另一侧暴露在外的建筑本体上开着巨大的方形孔洞,仿佛是对山体沉积岩风化形成的深洞的呼应与现代诠释。瓦尔斯温泉浴场正立面面山开窗▲整座浴场的内部材料全部选用瓦尔斯当地的石材,石壁触摸可以让人安心,比起美丽这一点,它以一种更特殊的方式定义了人类的存在感。浴室场内Part1设计理念二、整体性(Wholeness)Part1设计理念“我在一个雨天首次拜访了康斯坦丁湖畔。我所见印象最为深刻的不是这个城镇本身而是沿山路而下时光所产生的奇妙变化。这便让我有了想要创造一个能够将湖畔边笼罩在湖面上并让光线清晰可见的薄雾吸纳进建筑的想法。这作为设计的灵魂一直延续下来。”▲美术馆建筑外皮由切割精良的玻璃构成,固定在金属夹钳上的尺寸完全相同的玻璃板既没有在上面打孔也没有进行额外的切割。布雷根茨美术馆▲布雷根茨美术馆所呈现的建筑内部空间几乎完全被坚实的混凝土墙所围合,墙壁上没有额外的装饰,为观赏者创造出一览无余的整体空间。与外界的联系除了从墙壁与楼板之间涌入的自然光线,便没有任何关系了。三、感知(Sensuousness)Part1设计理念“每个建筑都该为它的地点说些什么,也该为世界说些什么。”他认为一个建筑设计如果仅仅从传统出发并且只反映场所的需要,就缺少了对世界和当代的真正的关心。有什么样的视野就会有什么样的坐标。▲这个由3万根松木有序叠放组成的“瑞士共鸣箱”,使人们建筑本体的观念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奇特感观。游客可以从任何角度不受限制地进入其中,感触木材的肌理,嗅闻木料的清香,倾听瑞士传统乐器演奏的音乐,感知自然的阳光、雨滴、清风以及丰富的自然光线变化。2000年德国汉诺威博览会瑞士馆Part1设计理念任何一个概念都需要有一个恰当的形式来成为载体。他对整体性的理解不会被无关紧要的细部所转移、干扰。每一次的接触、连接、结合点都是为了强化建筑作品的概念。穿行于这样的独特“木制”通道、内院和中庭之中,必须调动起全身各种感官,来体验这个北欧国度所特有的民族风情。木材的搭接光线变化音乐人在演奏Part1设计理念极少主义设计思想Part1设计理念极少主义建筑始于密斯,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集大成于密斯。自从他提出“少就是多”的口号以来,建筑朝着单纯、逻辑的方向发展。并最终形成了现代主义千篇一律的盒子式国际主义建筑。卒姆托的极少主义建筑思想跟密斯的“少就是多”的设计思想是有着本质的区别的。卒姆托认为建筑必须被视为一个联合体,这个联合体中所有的细部都已经被正确定位并且互相之间的关系也是真实的,同时他还强调将内容简化到最真实的状态,而对花费大量力气去刻意寻找特殊形式的建筑表现出极大的厌恶。卒姆托认为从一个过分混乱的环境进入一个十分简单的环境,这样的感受是令人震惊的。卒姆托本身对于现今社会上太过于复杂的现象以及对过去旧有事物的尊重,使得他希望他的建筑
本文标题:彼得-卒姆托的建筑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0993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