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十五章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从精神分析学派到神话原型批评知识要点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的基本思想及精神分析批评的一般概念以弗莱为代表的原型批评的基本理论及弗雷泽的人类学理论和荣格的集体无意识对原型批评形成的影响现代心理学文学理论形式的背景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是伴随着现代西方心理学学科的进步而发展来的。西方心理学文艺理论的产生与西方现代精神危机也有着密切的关系,亦反映着人类对内在世界探寻的热情一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概念辨析: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批评、弗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发展的两个阶段:早期以弗洛伊德理论为核心的传统精神分析学;后期经过埃里希.弗洛姆等重新阐释过的新精神分析学。精神分析批评举起研究对象的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1侧重研究作者的心理和创造活动;2以读者精神反应批评为代表;3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和结构方式去研究文本、语言与读者之间的关系。一传统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A:无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①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就是意识,它属于人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②前意识: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无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潜意识,使潜意识变成可能,同时起着检查作用。③潜意识(又称无意识下意识):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欲望。潜意识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其决定的作用,是人的心灵核心。早期的心理结构被弗洛伊德后来进一步表述为由三部分组成的人格结构即:“本我”:相当于潜意识,它处于心灵最低层,只按照快乐的原则行事“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的行为,按照“现实原则”行动。“超我”:相当于“良心”,按照“至善原则”行动。晚年弗洛伊德把“本我”修正为:生存本能和死亡本能,认为这两者之间处于不停的搏斗之中,共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B:泛性欲说,又称利比多学说弗洛伊德把潜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者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动的巨大的心理能量,即“力比多”,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他把“性”和“性欲”解释为包括一切器官的快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他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力比多”又时会以做梦、笔误、开玩笑等方式间接表现出来,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C:梦的学说——建立在潜意识论和泛性论的基础上梦是一种被压抑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他认为成人的梦多是象征的、经过化妆的。梦的化妆称为梦的显像,而潜藏在梦的意象后面的真实欲望则是梦的隐义。梦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四种:凝缩、移置、意象化、二级加工他用梦的工作方式来解释文艺创作过程(《作家与白日梦》,用梦的解析方法破译文本形式背后的文本意蕴,分析其中隐藏的艺术家的潜意识动机。二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始于20世纪初,有人认为始于《释梦》一书的出版。在传统精神分析批评阶段,由于弗洛伊德主义的广泛传播,作家和批评家打破了维多利亚时代对于性欲问题的沉寂,将注意力集中在人类经验中那些琐细粗俗和平淡无奇的方面:性欲、梦、玩笑、口误等,批评家们试图直接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理论直接应用于文学研究:通过探索作家的创作过程,力图发现作者和文本之间的深层心理关系。这一阶段,精神分析批评是与一系列的弗洛伊德假设联系在一起的:1首先,艺术被看作是一种精神病的表现;艺术家都被视为神经质的、病态的、精神失调的。2其次,文学艺术被看作是与幻想和白日梦相类似的东西,被当作作者的幻想投射,这就是作家精神分析学的产生。3这一阶段另一个重要的精神分析学概念则是俄狄浦斯情结4泛性论对这一时期的文学批评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新精神分析弗洛姆——精神分析社会学拉康——结构主义精神分析二以弗莱为代表的神话原型批评神话原型批评是20世纪50、60年代出现的一种研究文学与神话等原始文化关系的文学批评模式,主要创始人是加拿大学者弗莱。对神话原型批评产生直接影响的是以弗雷泽为代表的文化人类学、荣格的分析心理学以及结构主义语言学,并由此形成了神话原型批评的三个发展阶段,即剑桥学派、荣格学派和弗莱的原型批评体系。1:弗雷泽的《金枝》与剑桥学派:早期的神话原型批评弗雷泽认为,原始人所信奉的交感巫术原理基本上可分为两种:第一:是所谓“同类相生”或称“同果必同因”;第二:是凡接触过的物体在脱离接触以后仍然可以继续相互发生作用。前者称之为:“相似律”,后者则称之为:“触染律”。弗雷泽的《金枝》一书揭示出西方文化(包括文学)起源于巫术仪式,发现了在西方文化和文学中一些极为普遍的原型(如“死而复活”、“替罪羊”等原型),这为神话原型批评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启迪,因此该书成为神话原型批评的奠基之作。剑桥学派:指的是受弗雷泽及其《金枝》的直接影响,以英国剑桥大学为中心的,由一批英国人类学家和古典学家所组成的文学研究团体,其主要代表人物为剑桥大学教授简·赫丽生和牛津大学教授吉·墨雷。赫丽生从原始文化心理的角度,专注于古希腊宗教和艺术的根源研究,提出“艺术与仪式同源”论,代表作:《艺术与仪式》墨雷的神话原型批评主要表现在:《哈姆雷特和俄瑞斯特斯》2: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学派:发展阶段的神话原型批评荣格认为,原始意象或原型对于所有民族,所有时代和所有人都是相通的。集体无意识:是比个人无意识更深一层的、由先天或者说由遗传的来的。主要包括:原型或者原始意象。原型是人类心理活动的基本范型,是一种先天固有的直觉形式,它决定着人类知觉、领悟、情感、想象等心理过程的一致性。原型与人类特定的存在模式或典型情境息息相关。荣格的集体无意识理论及其文艺美学观对现代主义文学有重要影响,把作家艺术家的视野从表现个体日常心理引导到关注社会文化心理,这大约是荣格对文艺的最大贡献,尤其对神话原型批评家们的影响更为直接,在三四十年代,西方批评界出现了一个用原型理论来研究文学创作和欣赏中的内在心理反应的“荣格学派”。3弗莱及其《批评的剖析》:神话原型批评的集大成者弗莱的《批评的剖析》被公认为当代西方最有影响的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著作之一,该书被誉为原始批评的“圣经”。a,文学是“移位的神话”这是弗莱对文学的总的看法。弗莱认为:随着科学的兴起,原始人的欲望、幻想受到压抑,神话趋于消亡,但它移位为文学继续存在。弗莱把包括神话作品在内的整个文学系统分为五种模式:1)主人公在类别上高于我们常人和自然环境,这就是超人的神。2)主人公不是在类别上,而是在程度上高于他人和他所处的环境,这就是童话人物或传奇英雄,自此开始,神话被置换了。3)主人公在程度上高于他人,但并不高于他的环境,也就是他的力量比我们常人强大,但仍要服从自然法则,这就是人间英雄或领袖人物。4)主人公既不高于他人,也不高于环境,而是与我们类似的普通人。5)主人公在体力和智力上都不如我们一般读者,以致我们读者感到自己是在居高俯视一个受束缚,受挫折或荒诞的场面,这便是反讽文学模式。(呈现出越来越重的神话倾向b,原型意象与作品的基本类型弗莱认为文学最基本的共性在于对“原型”的摹写,“原型”就是文学作品中“典型的即反复出现的意象”,也即文学作品中所包含的神话象征。原型作为文学中可传播和交流的单位,是构成人类整体文学经验的一些最基本的因素。原型意象由三大意象群组成:神启的意象:神启意象世界是直接源于神话的未经置换的世界。魔幻的意象:则是一个痛苦,愚昧和堕落的世界,适用于后来的反讽模式。类比意象:类比意象又分为天真类比的意象、自然和理性类比的意象、经验类比的意象。整部西方文学发展史,呈现为这些意象世界和神话原的延续和变化。作品的基本类型:戏剧、传奇、悲剧和反讽。c,神话原:神话的叙述模式神话原是在文学意象世界循环运动中凝成的基本要素,它们是在逻辑上先于体裁的文学叙述程式,叙述结构或叙述模式。弗莱把四种神话原(与叙述模式)与文学的四大类型统一起来,即:1)喜剧是春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诞生和复活,其基本意象为春天、黎明、日出、生命的萌发。2)浪漫传奇是夏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成长,胜利和结婚,其基本意象为夏天、正午、日中、生命的繁盛。3)悲剧是秋天的神话原,讲述神或英雄的末路与死亡,其基本意象是秋天,黄昏,日落,生命的衰亡。4)反讽和讽刺是冬天的神话原,讲述或英雄逝去后的世界,其基本意象为冬天,夜晚,黑暗,生命的解体。弗莱认为,西方文学的发展,是从神话发端的,然后相继转化为喜剧、浪漫传奇、悲剧,然后是处在秋去冬来的季节,属于反讽和讽刺的阶段。d,“向后站”的批评方式弗莱更重视文学传统,惯例及文化语境的作用。弗莱主张用“向后战”的办法远观一部文学作品,从大处着眼,以发现这部文学作品与其他作品的联系,找出其中带普遍性的原型因素。“向后站”主要是整体的观察一部作品,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意义,就像观察一副画一样,可以近视,但离画稍远一些,才能看清构图。神话原型批评在西方文论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神话原型批评对于“新批评”局限于单个作品的琐碎的细读式批评是一个有效的反拨,可以说结束了“新批评”独霸欧美文坛的局面,开创了西方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融合现代学科知识综合发展的新局面。但神话原型批评家企望用原始文化和原始人的思维与现代科技文明和现代理性观念抗衡,表现出一种浪漫主义的怀古心理,这种价值重建的学术取向和学术志向虽然可贵却至今仍未奏效。因为神话原型批评过于强调原型或模式的作用,而忽视了文学的丰富的意识形态内涵,同样暴露出某种形式主义的倾向。思考题以“俄狄浦斯”情结为例,通过探讨这个精神分析学的重要概念是如何进入传统精神分析批评的,厘清精神分析学和作为一种文学理论的精神分析批评的关系。神话原型批评对文学批评的具体影响表现在那些方面?
本文标题:现代心理学文艺理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3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