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财务 >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第6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毕宝德主编柴强李铃周建春副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六章土地可持续利用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第二节土地人口承载力第三节中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一节可持续发展理论概述一、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形成过程第一阶段,萌芽阶段(20世纪50~60年代)第二阶段,形成阶段(20世纪70年代)第三阶段,发展与完善阶段(20世纪80年代)第四阶段,实践阶段(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特点1.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持续性”一词首先是由生态学家提出来的,即所谓“生态持续性”(EcologicalSustainability)。意在说明自然资源与其开发利用程序间的平衡。1991年11月,国际生态学联合会(INTECOL)和国际生物科学联合会(IUBS)联合举行了关于可持续发展问题的专题研讨会。该研讨会的成果发展并深化了可持续发展概念的自然属性,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保护和加强环境系统的生产和更新能力”,其含义为可持续发展是不超越环境系统更新能力的发展。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2.侧重于社会方面的定义1991年,由世界自然保护同盟(INCN)、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和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WWF)共同发表《保护地球——可持续生存战略》(CaringfortheEarth:AStrategyforSustainableLiving),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生存于不超出维持生态系统涵容能力之情况下,改善人类的生活品质”,并提出了人类可持续生存的九条基本原则。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3.侧重于经济方面的定义爱德华·B·巴比尔(EdivardB.Barbier)在其著作《经济、自然资源:不足和发展》中,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在保持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其所提供服务的前提下,使经济发展的净利益增加到最大限度”。皮尔斯(D.Pearce)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今天的使用不应减少未来的实际收入”。“当发展能够保持当代人的福利增加时,也不会使后代的福利减少”。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侧重于科技方面的定义斯帕思(JamesGustareSpath)认为:“可持续发展就是转向更清洁、更有效的技术——尽可能接近‘零排放’或‘密封式’,工艺方法——尽可能减少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的消耗”。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综合性定义《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将“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与此定义相近的还有江泽民同志的定义:“所谓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要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综合性定义1989年“联合国环境发展会议”(UNEP)通过了《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声明》,认为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和战略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含义:(1)走向国家和国际平等。(2)要有一种支援性的国际经济环境。(3)维护、合理使用并提高自然资源基础。(4)在发展计划和政策中纳入对环境的关注和考虑。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5.综合性定义可持续发展就是建立在社会、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的一种发展,其宗旨是既能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能对后代人的发展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具有以下基本特点:(1)以经济增长为前提。(2)以保护自然为基础。(3)以改善和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为目的。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三、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内涵很丰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因此其解释也有所不同。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四、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一)资源稀缺论(二)效率利用论(Neo-classicalEconomicPrinciples)(三)极限增长论(ResourceLimitsandSustainableSociety)(四)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论(CapacityBuilding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五)绿色发展论(GreenDevelopment)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二节土地人口承载力一、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土地人口承载力也叫土地资源的人口承载潜力(或能力),是指一定面积土地的食物生产潜力所能供养的一定消费水平的人口数量。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认为,按照目前的农业水平,中国粮食最大可能生产能力为8300亿公斤,以年人均500公斤的消费水平计算,土地人口承载力为16.6亿。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一)土地资源生产潜力的研究内容1.农作物的单产潜力研究2.农作物的适宜性评价3.种植业生产潜力评定4.畜、禽业生产潜力的估算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的基本内容(二)人口承载潜力研究内容1.人口发展趋势预测2.人口营养水平探讨3.食物总需求量估算4.土地的供给量与人口需求量的匹配5.对策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三、土地人口承载力的研究方法土地人口承载力研究是世界上研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核心课题,而整个研究包含许多关键问题,国内外已提出了许多研究方法。最常用的方法有:农业生态区法、德尔菲法、趋势推导法、多元回归分析法、线性规划法等。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一)农业生态区的概念农业生态区是按气候、土壤、地形、水文等土地自然特征的异同原则而划定的一个区域(亦可称为农业生态单元、土地评价单元、制图单元等)。每个生态区内的土地自然特性基本一致。农业生态区的形成是通过气候图、土壤图、地形图、水文图、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图件的叠加而成。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农业生态区法的内容1.土地资源清查2.农作物最大单产潜力估算3.作物适宜性分析4.土地生产潜力的估算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第三节中国土地的可持续利用一、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含义土地可持续利用是指当前的土地利用不能对后代的持续利用构成危害,换句话说,土地的利用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要影响人类今后的长远发展。具体地讲,土地可持续利用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土地资源本身的高效持续利用;二是土地资源与社会其他资源相配合,共同支撑经济、社会持久发展。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内容(1)在土地资源数量配置上与土地资源的总量稀缺性高度一致。(2)在土地资源的质量组合上与资源禀赋相适应。(3)在土地资源的时间安排上与资源的时序性完全相当。(4)土地资源配置应当考虑各地区差异,反映各地区的特点,诱发地区发展活力。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二、保护耕地是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战略重点保证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包括以下内容:(1)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以人口对食物的持续供需平衡为目标。(2)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应建立在区域平衡的基础上。(3)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有长远性。(4)耕地总量动态平衡要考虑环境的适宜性。(5)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点是追求质量的平衡。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三、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对策中国土地可持续利用的重点是改造中低产田,其作用是:(1)直接提高粮食单产。(2)改善生态环境。(3)解决脱贫问题。(4)从总体上缓解土地短缺压力,促进经济发展。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关键术语土地可持续利用人地关系人口密度人均耕地土地人口承载力土地生产潜力土地多宜性土地经济学(第六版)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复习思考题1.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人类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2.当前有哪些因素威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在中国的具体表现是什么?3.耕地保护在土地可持续利用中有什么特殊意义?中国如何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本文标题:土地经济学-(第六版)-第6章-土地可持续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39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