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姓名:石亮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行政管理指导教师:石丹林20070501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作者:石亮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相似文献(10条)1.期刊论文曹骥赟.吴老二.CAOJi-yun.WULao-er城市圈可接近性与城市经济增长--以珠三角、武汉城市圈为例-开放导报2006,(3)针对我国目前正在兴起的建设城市圈的热潮,本文讨论了城市图形成的一个模型,运用空间计量以及面板数据的方法对我国已经发展较成熟的珠三角城市圈以及正在建设的武汉城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城市圈的可接近性能显著地促进位于城市圈内的城市的经济增长水平.本文还提出了发展边缘城市、实施组团式发展的城市圈发展策略.2.期刊论文雷青青武汉城市圈与三大城市圈的比较及借鉴——基于财税视角-科协论坛(下半月)2009,(3)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起步较晚,较之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三大城市圈,发展还不成熟.因此,本文在分析比较我国的这三大城市圈与武汉城市圈的财政经济状况以及财税政策对经济增长所发挥的作用的基础上,指出其对武汉城市圈建设的借鉴意义.3.期刊论文吴晓琴.陈小立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的联动协调发展-商场现代化2007,(3)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区域经济联动协调成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处于长江流域中游与下游地区,通过两大城市圈的联动发展,有利于推动武汉城市圈的建设,进而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达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4.期刊论文陈贞.CHENZhen城市圈:放大了的企业集群——试论如何利用企业集群经验提升武汉城市圈的功能-黄石理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27(2)武汉城市圈正式启动三年以来,在许多领域已经发挥出了巨大的作用.武汉城市圈就像是一个放大了的企业集群,可以借鉴企业集群的经验,利用集群效应,提升城市圈的整体功能;利用品牌效应,形成城市圈的整体竞争优势.5.期刊论文章茂龙武汉城市圈与中原城市群比较分析-长江论坛2007,(2)为落实中央中部崛起战略,适应我国区域经济增长格局新变化规律,中部地区正着力构建以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长株潭城市群和皖江城市带四大城市群为主体的中部城市圈(群).本文选择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的武汉城市圈与发展势头强劲的中原城市群进行比较研究,从而提出进一步加快武汉城市圈发展政策及建议.6.期刊论文陈林祥.梅跃长.CHENLin-xiang.MEIYue-chang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8,42(6)发展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产业,既是武汉城市圈经济结构调整与发展的战略要求,也是促进旅游产业深度开发、完善旅游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通过实地调研等方法研究了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的资源、条件等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武汉城市圈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目标及战略对策.7.学位论文周坤龙武汉城市圈综合发展评价研究2009城市圈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城市化发展的重要趋势。在我国,随着区域经济高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圈也进入快速发展期,武汉城市圈是中部地区重要的城市圈,对中部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本文研究的“武汉城市圈”是指由湖北省委省政府于2007年5月举办省政府常务会议上讨论通过的《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所提出的概念,指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体系,包括武汉及其周边的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八个城市,俗称武汉“8+1”城市圈,其中包含有一个省级市,五个地级市,三个县级市。武汉城市圈是湖北省产业和经济实力最集中的地区,2006年武汉城市圈以占全省33%的土地,一半以上的人口,国内生产总值4000.25亿元,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的61.7%,是湖北省经济实力最强的区域。本文首先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从《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和最近武汉城市圈以“两型社会”申报新区成功两方面分析了当前武汉城市圈所处的政治背景,总结出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是符合当前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此基础上,指出了论文的研究意义、论文结构和论文思路与框架。第二章为城市圈的理论文献综述。对城市圈及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重点研究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圈这一定义的研究,探讨分析了国内外学者对城市圈理论的发展现状,并对相关城市圈综合发展评价理论进行了综述与分析。在结合前面政治背景和文献综述的前提下,本文从第三章开始进入论文的核心部分。在本部分中,首先对武汉城市圈界定和划分进行了论述,以及从综合资源的经济基础环境、社会发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三个方面发展现状进行了综述,以对武汉城市圈有一个总体的认识。文章的第四章从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基础环境、社会发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三个方面构建指标体系,并用定量的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对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基础环境、社会发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进行评价,然后创造性地将它们进行综合得出综合评价结果。第五章在前文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从武汉城市圈发展阶段方面,利用齐波夫定律对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基础环境、社会发展环境、自然生态环境的各项指标与长三角城市圈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出武汉城市圈综合发展状况,认为武汉城市圈仍处于城市圈发展初期,与长三角城市圈还有很大的差距。文章的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提升武汉城市圈综合实力的建议并总结出本文的结论:结论一:本文提出的指标体系能反映出武汉城市圈的综合发展现状,通过分析可以将武汉城市圈内九个城市划分成三类;第一类地区:武汉、黄石。这两个地区的综合发展环境水平都处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之上,其中武汉远远超过平均水平。第二类地区:鄂州、潜江、孝感、仙桃、黄冈。这一级城市作为湖北重要的城市,发展也尤为迅速,其中潜江作为石油工业基地,对整个武汉城市圈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地位。第三类地区:咸宁和天门。这两个城市相对资源比较缺乏,也没有成型的工业企业,其整体综合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在武汉城市圈的发展中,处于最低的层次。结论二:通过对武汉城市圈与长三角城市圈的发展阶段的对比分析,本文认为武汉城市圈处于城市圈发展的成长阶段,长三角城市圈处于成熟阶段。武汉城市圈的经济基础环境各项指标大多处于弱集中型分布,经济的集聚效益不是很强烈;社会发展环境方面表现出集中趋势明显,处于强集中型分布,社会基础建设以中心城市为主,发展最快;自然生态环境反映绿化条件的指标处于分散型分布,但总量指标的原始值比较小,圈内自然生态环境水平较低。结论三: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各指标值的分析,认为圈内现有1个特大城市,1个重要大城市和7个中等城市,在武汉城市圈中,核心城市武汉经济实力远远处于武汉城市圈平均水平之上,而其他城市都明显低于群内平均水平,表现出集聚效应明显强于辐射效应,说明武汉城市圈形成的以武汉为核心的经济中心、适应现在经济发展的经济体制的经济区域缺乏足够的竞争力,所表现的经济区域的核心辐射能力过于弱,没有带动周边城市的发展。关键词:武汉城市圈齐波夫定律城市圈发展阶段8.期刊论文吴永保.WuYongbao城市圈以大带小发展的作用机理与推进方式——以武汉为例-山东经济2009,25(2)一城独大、小城区大农村,是武汉城市圈的典型特征.在武汉城市圈进行两型社会综合配套改革,有利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推进都市圈发展向高级化演进,促进区域发展与转型,提升中部地区对外开发开放水平,具有重要试验价值.以大带小要做到示范引领、项目支撑、产业带动、市场牵引、服务拓展.实现以大带小应在国家规划层面上明确武汉中部经济中心城市定位,建立健全多样化的区域组织与治理体系,遵循市场规律和市场主体自主选择.9.期刊论文杜辉.DUHui城市圈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思路探讨——以武汉城市圈为例-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9,21(2)城市圈建设不应放松对农业的关注.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与城市圈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休戚相关.文章以武汉城市圈为例,探寻中国城市圈农产品流通体系发展的可行之路,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10.期刊论文刘杨.周奔关于城市圈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构建的探讨——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为例-商场现代化2008,(27)本文首先在分析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内涵的基础上阐明了循环经济与生态城市的关系,再对武汉城市圈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模式进行了探讨,最后结合实际重点论述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的模式.本文链接:授权使用:上海海事大学(wflshyxy),授权号:4bdb97e0-7af8-4dda-a9b4-9e3000c43d5f下载时间:2010年11月16日
本文标题:武汉城市圈发展中的政府行为研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46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