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冶金工业 > 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课件(共47张PPT)
第三章自然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课标要求课标解读1.举例说明非可再生资源耗竭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并说出人类采取的相应措施。2.根据有关资料,说出非可再生资源开发过程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知道:化石燃料的分布、消耗与前景。理解:化石燃料开发利用中的环境问题以及合理开发利用措施。应用:通过实例和示意图掌握主要可再生资源的优势与不足。知识点一化石燃料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情景导入]地球用尽化石燃料会有多可怕美国《大众科学》月刊网站2015年9月12日报道,9月12日发表在美国《科学进展》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发现,如果我们用尽地球上所有剩余的化石燃料,那么南极几乎所有的冰都将融化,这可能导致海平面上升高达61米,足以淹没世界上大多数主要城市。化石燃料被视为不可再生资源,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当燃烧时,它们向大气释放影响巨大的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把来自太阳的热量截留在地球大气中,导致气温上升。思考探究:你认为人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化石燃料资源的耗竭?提示:减少化石燃料浪费,提高化石燃料燃烧的利用率;提高科技,降低单位产值的能耗;寻找可再生能源,作为替代品。[自主学习]1.化石燃料的分布(1)煤炭的分布。①世界: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分布在欧亚大陆、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南半球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煤质较好。②中国煤炭分布:主要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外,均严重缺煤。(2)石油和天然气的分布。①世界:在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在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东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②中国:东部集中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等盆地。2.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1)消耗: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高于发展中国家。我国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2)前景: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非可再生的资源能供人类开采的时间有限。3.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的环境问题(1)开采:破坏地表,堆放占地,废渣自燃;矿山排水造成水土环境污染。(2)运输与存放: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占地,破坏景观。(3)利用:产生的环境问题有空气污染、全球增长、酸雨等。4.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1)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2)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同时投入使用。(3)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4)对化石燃料进行深加工和精加工。(5)实行能源结构改革,在化石燃料中尽可能使用天然气。[合作探究]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据测算,国内生产总值每增加1%,能源消费约增长10%。我国是世界上煤炭产量最高的国家,年产量已超过10亿吨。2000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煤炭约占70%。我国电力生产的80%依靠煤炭作为燃料。材料二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不良影响图片。(1)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煤炭为主,原因是什么?(2)结合图片,分析在煤炭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主要问题?(3)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主要措施。答案:(1)储量丰富,开发利用难度小。(2)矿产资源在开采、运输、存放、加工、利用过程中,都可能对环境产生较显著的不利影响。开采时破坏地表,如露天开采会引发滑坡、崩塌,井下采煤会导致采空区地面塌陷。煤炭堆放要占地,废渣可能会自燃。煤炭在运输和存放过程中可能会污染空气、水与土壤,破坏景观。煤炭在利用过程中输出能量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CO、粉尘等,污染空气;释放大量的CO2,造成全球增温;释放SO2和氮氧化物导致酸雨的形成。(3)解决上述问题的主要措施:采用科学方法开采化石燃料资源;在能源资源开采与使用中,环境保护措施要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在矿区生产中应保护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开采能源资源而扰动、破坏土地,造成地面塌陷时,由采矿者负责进行复垦,恢复到可利用状态;实行能源结构改革等。[反思归纳]1.化石燃料的分布、消耗与前景(1)煤的分布。煤的主要分布地区总体分布规律世界北半球最主要的煤带分布在欧亚大陆上,从我国华北向西经新疆,横贯哈萨克斯坦、俄罗斯、乌克兰、波兰、德国、法国直到英国北半球多于南半球,北半球两个煤带的储量占全球的96%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也有一个煤带南半球煤炭断续分布在澳大利亚和南非中国北方主要分布在华北,其中山西、陕西、内蒙古三省区的储量占全国的64%我国煤炭集中分布在北方,南方除贵州省外,均严重缺煤南方贵州省煤炭丰富(2)石油的分布。主要油田分布带世界东半球从地中海地区经中东到印度尼西亚。其中中东、北非石油最丰富,中东是世界最大的石油出口地区西半球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美国西部、墨西哥和委内瑞拉到哥伦比亚中国东部主要分布在大庆、辽河、大港、中原,胜利等油田和沿海大陆架西部主要分布在塔里木、柴达木、准噶尔三大盆地及吐鲁番-哈密盆地(3)化石燃料的消耗与前景。地区能源的消耗能源(化石燃料)的前景世界发达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高世界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长。按目前全世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速度计算,化石燃料可供人类使用的时间大约还有:煤炭,200~220年;石油,45~50年;天然气,50~60年发展中国家能源消耗普遍较低中国中国的能源消耗总量仅低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还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思维拓展](1)世界煤、石油、天然气的分布:煤炭分布看南北(半球);油气分布看东西(半球)。(2)石油危机应对措施:①贯彻“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方针,适度开发,均衡生产,提高资源利用率。②加强石油资源的勘探,增加可采储量。③充分利用国内外石油资源和石油市场。④建立石油战略储备体系。2.化石燃料开发与利用中出现的环境问题和主要措施(1)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利用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2)化石燃料合理开发与利用的主要措施:[活学巧用]1.内蒙古东部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为了提高能源工业的经济效益,内蒙古加强了能源的加工转换,变输煤为输出电力和输出焦炭。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分析内蒙古当地人在开采煤炭过程中可能导致的环境问题。(2)简述电力输出对当地环境产生的影响。(3)在开发利用煤炭的过程中当地应采取什么环保措施?解析:第(1)题,本题主要考查煤炭开采过程中导致的环境问题,结合图中各煤矿的分布和内蒙古的自然特征可知,开采煤炭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地面塌陷、大量占用土地、污染环境等。第(2)题,电力输出对内蒙古来说,减轻了交通压力,延长了煤炭产业链,经济效益增加,但会导致当地大气污染加剧。第(3)题,煤炭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的环保,既涉及煤炭开采过程中的土地复垦、地表保护,又涉及煤炭利用过程中对大气环境的保护。答案:(1)剥离表层土壤及植被,易导致水土流失;地下采空区,易导致地面塌陷;堆放矿石,会占用大量土地;易污染环境等。(2)造成当地大气污染。(3)实行矿区土地复垦;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建立循环经济模式。知识点二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情景导入]山西最大风力发电基地呼之欲出《经济参考报》2016年3月28日报道,记者从山西省神池县人民政府获悉,近日神池县与山西晋城润宏新能源发电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大严备、小寨、达木河15万千瓦风电项目,标志着神池风电建设进入新阶段。截至2015年底,神池县共有14期风电工程投入运营,风力发电装机容量达到70万千瓦,占到全省总装机容量670万千瓦的1/10,可望成为全省最大的风力发电基地。神池县地处晋西北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600米,风力资源丰富,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的说法。风大曾经是神池的劣势,随着国家新型清洁能源的发展,风大又使神池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之一,给神池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思考探究:我国的哪些地区风能资源丰富?提示:西北地区和东南沿海地区。[自主学习]1.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的必要性(1)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2)原因:人类对能源资源的需求持续增长。化石燃料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由此引发的全球环境问题日益显著。(3)措施:减少对化石燃料的消耗,重视利用可再生能源。2.世界能源的总趋势发展多元化结构的能源系统和高效、清洁的能源技术。3.发展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1)太阳能:优点是能量巨大、无污染、用之不尽。缺点是只能在晴天获得,比较分散。(2)风能:优点是用风力发电,成本较低,不产生空气污染。缺点是不稳定,变化大,风力发电往往存在着储存和输送问题。(3)水能:优点是大坝和电厂建成后,发电成本较低,不产生空气污染。缺点是大坝建设会对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4)潮汐能:干净、无污染,但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5)生物能:传统的生物能利用方式会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沼气是转换生物能的主要利用方式。(6)地热能:优点是成本低廉,缺点是可供开发的地点少,且更新速度较慢。[合作探究]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球状闪电俗称滚地雷,闪电的一种,通常都在雷暴之下发生,就是一个呈圆球形的闪电球。通常一个球状闪电爆炸时释放出的能量,约相当于10kgTNT炸药爆炸时放出的能量,一般会留下烧焦、硫黄或臭氧的气味。材料二全球风电装机容量和发电成本变化图。(1)材料一中所述的球状闪电是不是新能源?为什么?目前新能源主要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问题?为什么?答案:(1)球状闪电不是新能源,因为其还没有被利用,技术上还不成熟;目前利用的新能源主要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生物能、地热能。(2)全球风电装机容量不断上升、发电成本下降。原因:一是技术进步使发电成本下降;二是新能源的大力推广使发电成本下降。[反思归纳]常见新能源的利用与优缺点比较优点缺点利用形式太阳能能量巨大、无污染、可再生较分散,要想获得足够的能量,必须在较大范围内收集,受天气、季节影响大,只能在晴天获得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风能风力发电成本较低,无污染风速稳定的地方少,风力又有季节性和短期变化,而且风力充沛地区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经济发达地区,往往存在储存和输送的问题风力发电水能发电成本较低,无空气污染可能对库区及其周围地区的环境带来不利影响水力发电潮汐能干净,无污染能源密度小,修大坝会阻碍船只和鱼类进出利用潮汐进行发电生物能可再生直接燃烧会导致环境污染,也造成资源浪费比较理想的利用方式是沼气地热能成本低廉可供开发的地点不多,更新速度较慢,地热蒸汽中常含有一些有毒有害物质发电、取暖、建地热温室[思维拓展]1.太阳能的分布太阳能的分布在地区上存在着差异性,从全球范围上看,降水较少的副热带地区、中纬度的大陆内部太阳能丰富。我国太阳能丰富地区位于西北和青藏地区,而东北、东南则相对贫乏。青藏高原是我国太阳能高值中心,四川盆地是我国太阳能低值中心。青藏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大气稀薄而且清洁,透明度好,天气晴朗干燥,日照时间长,又加上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所以太阳能资源丰富。四川盆地地势低,亚热带季风气候,雨多、雾多、晴日少,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贫乏的地区。2.水利资源与水力资源的对比认识水利资源是指被人类控制或基本控制的直接应用于农业灌溉、工业、水能、给水、航运、港口、运输、淡水养殖、城市建设、旅游、生活等方面的用水,包括数量、质量、能量、水域、分布等。水力资源又称水能资源,指河川、海流、潮汐、波浪等天然水体运动所产生的能量。狭义的水能资源指河川水能资源,它属于水利资源。这里我们还要清楚水能资源的丰富与否主要取决于河流是否有足够的径流量,河道是否有足够的落差。河流径流量大,且落差大,水能资源就丰富。[活学巧用]2.下列我国各地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具有明显的地区优势的是()A.黄土高原——地热能B.内蒙古高原——风能C.四川盆地——太阳能D.青藏高原——核能答案:B
本文标题:人教版地理选修六第三章第二节《非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对策》课件(共47张PPT)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610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