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企业文化 > 湘教版必修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猜猜看图中是什么地方?深圳中国第一大城市—上海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从上述两幅图中你得到了什么结论?1.对照上述两幅图,你发现有哪些明显的变化?2.什么是城市化?其主要标志是什么?3.城市化对促进经济发展有何重要作用?1.概念人口乡村向城市地区集聚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一、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指人口和产业活动在空间上集聚、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思考:城市化过程中除了地域转变,还有哪些转变?如:人口转变(由乡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劳动力就业结构的转变(由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2、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城市化最主要的标志:城市化的过程主要是由时间进程带来的城市空间的变化。阅读P37教材图文,思考:2.是什么力量推动了城市化的发展?3.城市化还与哪些进程有关系?1.世界城市化进程有何突出的特点?社会经济发展工业化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城市化水平越来越高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二、城市化动力机制产业影响第一产业随着农业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明显过剩,农业人口向城市大量转移第二产业工业是城市经济的主要支柱,工业化进程为进城的农民从事加工制造、建筑、服务等行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农民工已成为城市劳动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产业经济繁荣的城市,服务业相对发达,能够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进城的农民工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廉价劳动力,也为服务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城市化与三大产业的关系密切发达国家多在75%,有些甚至高达90%。(一)发达国家城市化☆注重营造高质量的人居环境,重视保护城市的历史文化和文物古迹☆发展相对成熟,城市化水平多在75%以上,少数高达90%以上☆一些大城市中心区表现出衰落的迹象☆城市外围地带人口显著增加,出现较多的卫星城和工业区☆市区范围明显加大,城市边缘地带发展较快☆出现高水平的大都市连绵带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逆城市化迁移方向中心城区向郊区城市向乡村、小城镇城市人口增加减少乡村人口减少增加(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城市化水平总体还比较低,2000年仅为39.9%☆近半个世纪以来发展迅速☆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很不平衡(亚洲和非洲的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南美则较高)☆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具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本国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南美洲国家尤为突出☆部分发展中国家表现为“滞后城市化”,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水平,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涌进城市,给城市就业、基础设施建设和城市进一步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工业生产和城市拓展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破坏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差异发达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水平高,20世纪70年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70%,英国已达到90%。但现在城市化速度较慢,许多国家已出现了逆城市化的现象。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比较低;由于城市化与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一些国家有“虚假城市化”的特点(如南美国家)一些国家有“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孟加拉国)。项目起步目前城市化速度目前城市化水平其它特点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填表:高晚放慢加快早出现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低阅读材料:拉丁美洲7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许多国家大城市迅速膨胀,中小城市发展缓慢,人口集聚在少数大城市。比如,墨西哥城的人口占墨西哥总人口的16.8%,布宜诺斯艾利斯的人口约占阿根廷的30%。巴西贫民窟从国家统计局获悉,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表明,2000年我国市镇人口的比重为36.09%,比10年前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目前已接近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其中,上海高居全国榜首,为88.3%。据了解,1998年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为47%;我国城市化一直呈较快增长势头,截至2003年底,全国城镇化率已达40.53%。新农村的别墅群3.城市化的意义项目意义人口转化产业结构工业科技文化、思想、观念城市化有助于提高工业生产效率,工业化使城市化获得持续推进的动力科学技术的进步和信息化的推进,大城市成为主要的科技创新基地和信息交流中心,进而提高区域的整体发展水平城市创造较多就业机会,大量吸收农村剩余人口,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城市化过程能够卓有成效地带动广大农村发展,利于改善地区产业结构城市文化向乡村扩散和渗透,影响着乡村的生产、生活方式,提高乡村的对外开放程度。有利于城乡交流,缩小城乡差距2.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猛,显著拉动了城市化进程。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1987年—2002年,我国城市化水平由17.9%上升到39.1%。我国城市化在地区上存在较大的差异,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水平和密度高于中、西部地区;城市群、城市带逐步形成和扩大。现阶段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城市化速度城市化动力产业结构变动人口流动城市建设环境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关系与工业化的关系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活动解析P391.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大多数城市居民家庭拥有小汽车,先在英国,随后在美国、西欧各国、日本.后来又在北欧各国,相继出现了与城市化相反的人口流动现象,造成了大城市中心区萎缩,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增多。3.发达国家的城市化起步早,城市化发展水平高,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的现象;发展中国家存在城市化推进起步晚,发展快,城市化水平低,城市发展不合理。产生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不同。2.不合理。目前发展中国家存在“虚假城市化”和“滞后城市化”的情况。“虚假城市化”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了本国的经济发展阶段和工业化水平,在南美洲国家比较明显;还有“滞后城市化”的现象,即城市化进程显著落后于相应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工业化进程,在南亚地区比较明显。4.城市化水平与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正常的情况下,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是经济发展水平的结果,而经济发展必将推进城市化水平。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
本文标题:湘教版必修2《城市化过程与特点》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79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