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第二部分名词解释1.临床试验(clinicaltrial):指任何在人体(病人或健康志愿者)进行药物的系统性研究,以证实或揭示试验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或试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目的是确定试验药物的疗效与安全性。2.知情同意(InformedConsent):指向受试者告知一项试验的各方面情况后,受试者自愿确认其同意参加该项临床试验的过程,须以签名和注明日期的知情同意书作为文件证明。3.监查员(Monitor):由申办者任命并对申办者负责的具备相关知识的人员,其任务是监查和报告试验的进行情况和核实数据。4.病例报告表(CaseReportForm,CRF):指按试验方案所规定设计的一种文件,用以记录每一名受试者在试验过程中的数据。5.多中心临床试验(multicenterclinicaltrial):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试验方案在不同地点和单位同时进行的临床试验。各中心同期开始与结束试验。多中心试验由一位主要研究者总负责,并作为临床试验各中心间的协调研究者。6.临床试验标准操作规程(standardoperationprocedure,SOP):有效地实施和完成某一临床试验中每项工作所拟定的标准和详细的书面规程。第三部分简答题一、临床药理学的任务有哪些?临床药理学学科任务1.教学与培训2.新药临床研究与评价3.市场药物的再评价4.药物不良反应监察5.临床药理服务6.技术与咨询服务二、何谓临床药理学?临床药理学(clinica1pharmacology)是以人体为对象,研究药物与机体(包括人体和病原体)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这种相互作用包括药物对机体的作用和机体对药物的作用。临床药理学既是药理学的一个分支,也是临床医学的一个分支。临床药理学涉及到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药学的研究领域,是一门具有广泛学科交叉特点的桥梁学科。临床药理学以药理学和临床医学为基础,其范围涉及临床用药科学研究的各个领域,包括临床药效学、临床药动学、新药临床试验、临床疗效评价、不良反应监测、药物相互作用以及病原体对药物的耐药性等方面。三、何谓确定性变异?指年龄、体重、体表面积、性别、种族、肝肾等主要脏器功能、疾病状况,以及用药史、合并用药、吸烟和饮酒等对药物处置的影响,这些因素又称固定效应(fixedeffects)。四、何谓随机性变异?包括个体间和个体自身变异,指不同病人间、不同实验者、实验方法和病人自身随时间的变异,这些变异又称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五、何谓混合效应模型?确定性变异通过固定效应模型估算,随机性变异由统计学模型确定,将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统一考察,即为混合效应模型。六、群体药代动力学在临床的应用?群体药代动力学(PopulationPharmacokinetics,PPK)即药物代谢动力学的群体分析法,是应用药物代谢动力学基本原理结合统计学方法研究某一群体药物代谢动力学参数的分布特征,即群体典型患者的药物代谢动力学和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性。在临床的应用:1.治疗药物监测2.优化个体化给药方案3.特殊病人群体分析4.生物利用度研究5.合并用药的定量化研究6.新药的临床评价七、治疗药物监测(TDM)?治疗药物监测(therapeuticdrugmonitoring,简称TDM)它是在药代动力学原理指导下,应用先进的分析技术,通过测定血液或其它体液中的药物浓度,从而用于指导临床合理用药,达到提高疗效,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目的。同时,它也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以及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提供重要依据八、治疗药物监测的临床意义(一)个体化给药人体对药物的反应存在着相当大的个体差异,在使用教科书或药品说明书推荐的平均剂量后,并非所有病人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对有些病人无效,而对另一些病人则可能出现了毒性反应。不同的病人对剂量的需求是不同的。例如,氢氯噻嗪、利血平、胍乙啶等抗高血压药的每日剂量在不同病人相差4~50倍。由于对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治疗用药必须遵循“个体化”原则,即所用剂量必须因人而异。只有针对不同病人的具体情况制定出给药方案,才能使药物治疗安全有效(二)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测定血浆药物浓度可为药物过量中毒的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依据,特别是对一些只靠临床观察不易确诊的病例更是必要。(三)判断病人用药的依从性所谓依从性是指病人是否遵医嘱用药。在临床上有时药物治疗效果差并非由于治疗方案不当所致,而是由于病人未按医嘱用药。通过治疗药物监测可及时发现病人在治疗过程中是否停药、减量或超量用药,进而说服病人应按医嘱用药。九、下面哪种关系密切?1、药物作用强度与血药浓度的关系。2、药物作用强度与剂量之间的关系。血液中的药物浓度间接反映了药物在受体部位的浓度。药理作用与血药浓度相关性强于与每日总剂量的相关性。十、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为哪三个范围?根据血药浓度与药效的关系,可将血药浓度划分为三个范围:无效范围、治疗范围与中毒范围十一、何谓治疗范围、中毒范围?治疗范围又称有效血药浓度范围,是指最小有效浓度(minimumeffectconcentration,MEC)与最大耐受浓度(maximumtoleratedconcentration,MTC)之间的范围。代表一个产生预期临床反应概率高而出现严重毒性反应概率低的药物浓度范围。等于或大于最大耐受浓度的范围称为中毒范围。十二、举例说明不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的情况有哪些?在临床上并非所有药物都需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当药物本身具有快速而简便的效应指标时就可不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例如,抗高血压药,血压值是快速而简便的药效指标,测定血压下降的程度,就可知道药物作用强弱并能对剂量进行调整。同样,利尿药(以体重为药效指标)、口服抗凝血药(以凝血酶原时间为药效指标)或降血糖药(以血糖为药效指标)等都不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对于毒性小且有效治疗浓度范围很大的药物,亦无需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十三、哪些情况需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一)治疗指数低的药物(二)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三)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四)肝肾心功能不全(五)合并用药十四、举出治疗指数低药物的例子。如地高辛、奎尼丁、普鲁卡因胺、氨茶碱、氨基苷类抗生素、抗癫痫药、甲氨喋呤等。十五、何谓具有非线性动力学特征的药物?此类药物在体内的消除能力有一定限度,即体内消除药物的能力易为药物用量所饱和。当出现饱和限速时,剂量稍有增加其血药浓度可超比例的增加,半衰期也随着剂量增加而延长,药物易在体内蓄积而发生中毒。如苯妥英钠、水杨酸类、茶碱、保泰松等。十六、举例说明药物治疗监测(TDM)在治疗作用与毒性反应难以区分时的应用。某些药物随治疗目的不同,所需有效血药浓度将发生改变。地高辛对室上性心律失常有治疗作用,但它也可以引起室上性心律失常的毒性反应。测定血浆药物浓度有助于区分该心律失常是由于用药剂量不足或用药过量所致。据文献报道,有两例心房纤颤病人,服用常量地高辛后,心室率仍不减慢。经血药浓度测定发现一人血药浓度为2.9ng/ml,已达到中毒浓度;另一人的血药浓度仅为0.7ng/ml,低于有效血浓度。前一个病人减量,避免了毒性进一步加剧,后一个病人增加剂量,心室律得以控制。十七、解释肝肾心功能不全病人需进行药物治疗监测(TDM)的理由。肝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使用经肝代谢的药物(利多卡因、茶碱等)消除变慢,血浆中药物结合蛋白减少。肾功能不全或衰竭的病人,使用经肾排泄的药物(氨基苷类抗生素等)排泄减少。在这些情况下常需通过测定血药浓度进而对剂量进行反馈调整十八、试说明在某些合并用药时需进行药物治疗监测(TDM)的理由。合并用药常致药物相互作用而使药物的吸收、分布、生物转化和排泄发生改变,可通过测定血药浓度对剂量进行调整。例如奎尼丁与地高辛合用可使地高辛的血药浓度增加2.5倍,应减少地高辛给药剂量以避免药物中毒。长期合并使用肝药酶诱导剂或抑制剂时,导致药物代谢改变,亦可使血药浓度降低或升高。十九、下列那种药物通常不需要进行药物治疗监测(TDM)?苯妥英那、苯巴比妥、丙戊酸钠、乙琥胺、卡马亚平、硝苯地平硝苯地平二十一、影响血药浓度与药效关系的因素有哪些?治疗药物监测中的理论基础是血药浓度与药效直接相关。但应指出,许多因素如活性代谢物、手性药物对映体、效应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等均可影响血药浓度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由于有上述复杂因素的存在,对测得的血药浓度结果作解释时必须慎重。二十二、举例说明靶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的情况有那些?在评价血药浓度时必须重视靶器官(效应器官)对药物反应性的影响。疾病的病理过程或某些治疗措施能够改变靶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这时,即使血药浓度相同,也能可引起不同的药理效应。例如低血钾、高血钙、甲状腺功能低下以及心肌缺血等因素均能增强心肌对地高辛的敏感性。此时,地高辛的血浆浓度虽在治疗范围之内也可出现毒性反应。特殊病人群体如在老年、儿童,靶器官对药物的反应性也可发生改变,这种改变与药代动力学改变无关。二十三、举例说明血药浓度与药效无关或很少相关的情况。血药浓度与药效无关主要指那些与受体呈不可逆性结合的药物以及称之为“打了就跑”(hitandrun)的药物。因为它们的效应持续时间较药物在血中停留时间长,即使它们在血浆中浓度消失,其作用仍能维持较长时间。例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胆碱酯酶抑制剂、利血平以及抗癌药等。炎症时血浆中1-酸性糖蛋白含量增加。许多碱性药物如利多卡因、丙吡胺等主要与1-酸性糖蛋白结合。因此,在炎症状态时这些药物的血浆总浓度增高,这是由于血浆中结合型药物(无药理活性)浓度增高,而游离型药物(有药理活性)浓度并不增加。二十四、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1.特异性特异性(specificity)即专一性,是指所建立的方法必须证明所测定的物质是原形药物或特定的活性代谢物,内源性物质和相应的代谢物不得干扰样品的分析。2.线性范围和标准曲线线性(linearity)是指所测定物质与响应间的相关性。这种相关性用回归分析方法(如用加权最小二乘法)所得的回归方程来评价。标准曲线高低浓度范围为线性范围,在线性范围内的浓度测定结果应能达到试验要求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并应覆盖全部待测浓度,不允许将线性范围外推求算未知样品的浓度3.精密度精密度(precision)又称之为重复性(reproducibility),测得的结果应能够重复。测定方法的精密度用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差(RSD。4.准确度准确度(accuracy)是指测得的生物样品的浓度与真实浓度的符合程度,一个好的测定方法所得结果应与真实值一致或十分接近。准确度可用偏差(bias)或回收率表示。偏差即为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说明与真实值越吻合,即方法越可靠。偏差一般应小于15%。回收率是将药物纯品加到生物样品中,以测得的含量与加入纯品含量相比求出回收率,同样在标准曲线范围内选择低、中、高三个浓度,每个浓度重复5次,一般应高于60%。5.灵敏度灵敏度用最低检测浓度或定量限(limitofquantitation,LOQ)表示,定量限是标准曲线上最低浓度点,表示测定样品中符合准确度和精密度要求的最低药物浓度,一般以ng/ml(g/L)或g/ml(mg/L)表示。多数药物的有效血浓度在ng或g/ml水平,测定方法的最低定量限必须在这一水平内。6.样品稳定性对含药生物样品在室温、冰冻和冻融条件下进行稳定性考查。7.方法学质控在测定血浆或其它生物样品中药物浓度时应进行质量控制:(1)分析方法基本建立后,应由项目负责人提出未知浓度样品管(5~10个),用单盲法具体方法研究者盲)考查其方法的可靠法。(2)在每批样品测定时应同时制备低、中、高3份质控(标准浓度)管或制备标准曲线。二十五、进行治疗药物监测(TDM)时,采血时间与方法如何确定?1.多次给药时应在达稳态浓度时采血一般需4~5个半衰期,以便考查与设定的安全有效血药浓度(目标浓度)的符合程度。若改变给药方案,采血时间也应重新等待4~5个半衰期。对于毒性大的药物也可考虑在连续给药后2个半衰期采血,根据此次血药浓度可对
本文标题:临床药理学重点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916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