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河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姓名:刘瑜申请学位级别:硕士专业: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指导教师:王俊祥20100601摘要I摘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它不仅是实行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变的根本途径,而且是促进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战略措施。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总要的战略意义。河北省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一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8年全国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为45.69%,而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为41.9%,低于全国约3.7个百分点,为改变城市化水平落后的局面,2008年河北省提出了“三年大变样”城市发展战略,将城市化的发展提上了日程。本文在借鉴城市化研究领域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具体,对城市化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分析。首先对城市化的测度方法及人口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阐述;然后研究了河北省人口城市化的变迁及现阶段与其它省份的城市化水平对比,试图找出河北省城市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昀后,利用国际预测法和时间序列模型预测河北省人口城市化的变动趋势。关键词人口城市化河北省联合国法时间序列ARMA模型AbstractIIAbstractUrbanizationisaninevitabletrendofdevelopmentofhumansociety,itisnotonlytheimplementwayofthedualeconomychangingtotheSingleeconomy,butalsousefulinpromotingsustainableeconomicdevelopmentofthestrategiccityofmeasures.Itisimportantandstrategicsignificantinpromotingcoordinatedregionaldevelopment,narrowingtheincomegapbetweenurbanandruralareasandupgradingofindustrialstructure.HebeiProvinceinthelevelofurbanizationhasbeenbelowthenationalaverage.Urbanizationofthepopulationin2008theaveragelevelwas45.69%,whilethelevelofurbanizationofpopulationinHebeiProvincewas41.9%,about3.7percentagepointslowerthanthenationallevelofurbanization.Inordertochangethesituation,TheHebeiProvinceproposedthethreebigchangecitydevelopmentstrategiesin2008andmadethedevelopmentofurbanizationputtingontheagenda.Thisarticlehasmadeasystemanalysisontheurbanizationfromtheuseoftheorytopracticeandfromgeneraltospecificbasedontheresearchresultsofpresenturbanizationresearch.FirstMeasurementofurbanizationandpopulationdynamicmechanismofurbandevelopmentandotherissuesaredescribed;thenitstudiedthechangesintheurbanizationofpopulationinHebeiProvinceandotherprovincesandcitiesatthisstagethelevelofcontrast,tryingtofindtheconstraintswhichbondagedthedevelopmentofthecityofHebeiProvince.Finally,itusetheinternationallawandtimeseriesforecastingmodelstopredictthepopulationtrendsinurbanizationchangeinginHebeiProvince.KeywordsPopulationurbanizationHebeiProvinceTheUnitedNationsLawTimeseriesARMAmodel第1章绪论1第1章绪论1.1问题的提出1980年10月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城市规划工作会议确定按照人口规模划分城市类别,即人口100万为特大城市,50~100万为大城市,20~50万为中等城市,20万位小城市,同时确定了“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积极发展小城市”的城市发展方针。由于城市规模的集聚扩张,1986年9月国家计委国土局曾有人建议修改划分城市类别的标准:“400万为特大城市,100~400万为大城市,30~100万为中等城市,30万为小城市”。并提议“今后城市的发展应当是:努力控制特大城市规模,谨慎地发展大城市,积极发展中小城市。”1989年12月国家又将城市发展方针修改为“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一个重大亮点是把城市化定位为经济发展的持久动力。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加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工业化、城市化是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昀重要的动力。工业化创造供给,城市化主要创造需求。城市化发展,尤其是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和县城的城镇化战略是我国昀大的内需所在,在我国当前经济社会结构发生重要转型的时期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政策的一些变动也能够让我们看出关于中国应选择何种城市发展方针存在着巨大的争议。近些年来,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但与全国的人口城市化平均水平相比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十一五”时期,河北省借助自己所处区域优势,提出了《关于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决定》,指出“完善一线两厢的城镇布局结构。强化以石家庄、保定、廊坊、唐山、秦皇岛为支点的中间一线,完善以中间一线辐射带动南北两厢协调发展的城镇空间结构。”该《决定》明确了河北省城市发展战略的定位,为河北省的人口城市化的良性发展指明了方向。一些相关的文献也涉及到河北省的一些城市发展,比如石家庄市、廊坊市、保定市、唐山市等周围地区,但这些文章选题的角度多是以北京市和天津市为研究重点,周围的这些地级市只是作为资源供给城市,如人才、基本的生活资料等供给。在两个特大城市辐射下,河北省的城市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发展方针,以使自己的劣势变为优势,成为政府工作报告中重要的议题。河北省制定出的“三年大变样”城市战略,能够从侧面反映出政府的决心,试图赶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2上其它省份城市的发展速度,在一定程度上收到了成效。在大拆大建之后是规整的城市街容,城市规模得到进一步的扩张,比如石家庄市区向北延伸到正定,在东部又发展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开发区,保定的城市发展重心也在向其开发区转移,河北省其它的城市也在寻求城市扩张的空间,让城市变得越来越大。转移的过程实际上是新旧城交替的过程,旧城被人们遗弃,新城成为人们追捧的对象,但都同属一个城市,唯一变化的是大量的土地被侵蚀掉,土地的买与卖也就成为一个城市寻求规模发展的血液。似乎进入一个怪圈,城市的规模越大,政府财政越充足,然后再在政策上扶持城市规模化发展的道路,面对如此的境况,如何寻求合理的城市规模以及城市化的发展前景,是本文的初衷。1.2研究目的和意义1.2.1研究目的我国目前已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城市化问题一直学者们关注的问题,因为城市化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一个城市居民生活水平和福利水平。关于省域和区域的城市化方面的研究文献比较多,而对单个省份的城市化研究略显不足,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由于大城市以及城市圈之间的比较可能更具有代表性,如首都圈和上海圈的比较。但本文认为分析个案更有实际意义,因为城市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一般的城市都是从小城镇发展起来的,如果能够从这个过程中把握城市发展的动态,就能够从中吸取加速发展良性城市化的经验,少走弯路。本文以历年河北省人口城市化发展水平为样本,分析影响城市化变化的动因,利用时间序列模型作预测分析,试图把握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变化趋势。1.2.2研究的意义1.2.2.1理论意义(1)深化对人口城市化概念的了解城市化水平的高低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发展水平。每一学科都给出了不同的定义,而罗西在社会科学词典中采用一种综合观点给城市化下的定义是:城市化一词有四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城市中心对农村腹地影响的传播过程;二是全社会人口逐步接受城市文化的过程;三是人口集中的过程,包括集中点的增加和每个集中点的扩大;四是城市人口占全社会人口比例的提高过程[1]。我们据此可以理解人口城市化的概第1章绪论3念,认为人口城市化实际上是农业人口不断向非农业人口转化的动态过程。(2)探讨城市的规模效益关于城市规模效益,在学术界达到了共识,它是由人口聚集和资本集中带来的,只是在城市要发展到多大的规模才是昀优规模,这一点仍旧是学者们普遍争论的焦点。一般将城市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有的学者支持发展大城市的观点,缘由是大城市能够实现规模效益。但当城市发展到一定的规模后,由于各种配套设施的滞后,很容易产生“城市病”,所以也有持反对意见的学者,认为应该顺应地域特征,发展中小城市会比较好,代表人物有费孝通。本文在相关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按照城市规模划分依据,将河北省划分为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和小城镇几个类型,实现城市的适度增长,防止地级市城市规模的盲目扩大。(3)确定反映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关于利用何种指标更好地反映城市化水平一直没有定数,大多数学者一般将反映城市化水平的指标分为两种:单一型指标和复合型指标。其中单一性指标一般认为是人口型指标,而复合型指标囊括了经济、社会、人口、资源、教育等等比较全面的因子,前者使用简单而深受广大学者喜爱,但由于人口变量使得这一指标很不稳定;而后者虽然全面地反映的城市化水平,但由于操作难度大,而且现行统计数据不能满足需求,所以在使用时达不到效果。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比较成熟的修正方法对反映城市化水平的单一指标进行修正,利用修正后的指标比较客观地测度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以及预测该省未来城市化发展趋势等问题。1.2.2.2现实意义(1)为我省人口城市化进程的健康推进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本文在查阅大量关于我国各省各地区城市化水平研究现状的文献基础上,分析河北省城市发展规律,对河北省城市化水平加以计量分析,实时监控,实现城市资源的优化配置,为相关部门制定、实施城市化战略提供客观依据,使得我省的城市化向着健康、有序的方向快速发展。(2)为测度未来河北省城市化水平提供了方法目前一些国内学者提出了一些计算我国城市化实际水平的修正公式,但由于河北省相关数据的混沌,本文仅用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作为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依据,河北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论文4这也是多数学者的观点。与此同时,本文将利用两套数据: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其中非农业人口比例低估了城市化水平,而城镇人口比例则高估了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并利用比较成熟的联合国法和时间序列模型对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进行预测,了解其未来变化趋势,这为整体把握该省的城市化发展方向提供了科学依据。(3)科学分析各个城市的昀优规模,提供城市战略依据在分析中,锁定各个城市的昀优规模,选择合适的城市化战略,实现因地制宜的地区城市化,如石家庄市适宜发展成为中心城市、唐山、保定等地区适合大城市的发展规模,而个别地区适宜发展成为重点镇等,以突出各个城市的地区优势。1.3国内外相关理论研究综述1.
本文标题:河北省人口城市化水平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198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