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油田企业海外业务现状及发展思考
油田企业海外业务现状及发展思考2007-9-28[摘要]介绍了近年来油田企业海外项目取得的成绩,分析了油田企业海外项目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关键词]油田企业,海外业务,机遇,挑战我国加入WTO以来,油田企业加大了海外市场的工作力度,巩固老市场、拓展新市场,经营形式多种多样,经营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逐年提高,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伴随着海外业务的推进,一些新情况、新问题不期而至。如何应对挑战,在新形势下捕捉机遇、塑造形象、提升业绩,实现更大规模的发展,这是需要认真探讨的问题。1、近年来油田企业海外项目业绩情况加入WTO以来,特别是近两三年来,油田企业的海外业务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仅以中原油田为例,作为石油系统最早进入国际市场的企业之一,曾经为中国石油开拓非洲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经过多年的磨砺和积淀,海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业务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飞跃,在非洲、中东、南美和中亚4个区域市场呈现出连片发展的良好态势,实现了“5个持续提升”和“4个大幅增加”。“5个持续提升”,即海外队伍数量持续提升,市场品牌实力持续提升,市场开发层次持续提升,国际贸易能力持续提升,长期发展能力持续提升。“4个大幅增加”,即新签合同额大幅增加,经营收入大幅增加,经济效益大幅增加,资金回收大幅增加。目前,中原油田已成为中国石化开拓海外市场的主力军之一。中原油田在海外市场的地球物理勘探、钻井工程、测井、录井、井下作业、建筑施工、运输等专业化队伍,由“九五”末的22支增加到2006年的90支,是2000年的4.18倍。其中具有竞争实力标志的钻井队由7支增加到47支,是2000年的6.7倍;2006年签订的合同额达5.12亿美元,是2001年的10倍多;海外工程技术服务的总收入折合人民币达31.98亿元,是2000年的10多倍。2007年上半年,中原油田的海外队伍继续扩大,服务领域继续拓展,经济效益继续提高,企业形象继续提升,海外业务呈现方兴未艾的发展态势。2、油田企业海外业务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1、机遇油田企业国际化经营在短短的几年内之所以能快速发展,在国际石油市场占据一席之地,主要得益于以下几方面。1)我国加入WTO,拆除了大量国际贸易壁垒,降低了准入“门槛”,营造了良好的海外经营环境加入WTO后,除了应履行义务外,还可以享受到许多权利,可以更好地运用WTO条款,安排更多的石油队伍在国际市场参与平等竞争和国际合作,更好地吸收国外资金和技术、开拓国外市场、利用国外资源。近几年,中原油田在中东市场连续中标就是很好的例证。2005年,在素有“国际钻井奥林匹克赛场”之称的沙特市场,中原油田创造了一次投标7台钻机、中标7台钻机的纪录。目前,中原油田有17支钻井队在沙特打井,成为沙特境内的第三大钻井承包商沙特阿美公司的优秀合作伙伴。2)石油企业普遍重视国际化经营,具有做大做强国际市场的动力和能力经过数年的打拼,油田企业培育和造就了一大批国际化经营人才,积累了海外业务经验,队伍的技术素养、装备水平、公关能力和经营能力明显提高,基本上渡过了适应期,进入了成长期,形成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在竞争异常激烈的苏丹市场,中原石油勘探局(ZPEB)的物探、钻井屡屡胜出。2004年以来,物探队由2支增加到5支,项目年产值由1.27亿元增长到3。29亿元。在整个非洲市场,巩固了最大综合承包商地位,实现了连片发展。在也门市场,成为挪威石油勘探公司(DNO)等国际知名公司的首选合作伙伴,并签订了长期服务合同。在中亚市场,市场规模快速扩展。在南美的厄瓜多尔市场,物探项目和1+1年钻井项目顺利实施。3)国际油价持续走高,为油田企业的海外经营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由于石油资源的短缺性和政治商品属性,国际油价从2002年的20美元/桶一路飙升。2006年的国际油价基本位于60美元/桶之上的高价位,且部分时间超过了70美元/桶,一度达到77.05美元/桶的历史新高。从2007年的走势来看,国际油价仍会在55~70多美元/桶间波动。未来几年,如果不发生重大突发事件,国际油价尽管潮涨潮落,但只是高位震荡,重新跌回40美元/桶以下的可能性极小。甚至有分析界人士预测,油价涨到100美元/桶已不再是天方夜谭。国际油价总体走势居高不下,而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石油勘探开发成本在6美元/桶左右。高油价、低成本形成的巨大利润空间,大大地刺激了资源国和开发商的投资热情。不少国家和地区正在拿出更多的有利区块进行勘探和开发,一些财团慷慨解囊投资石油。石油热点地区越多,油田企业工程技术服务的市场空间就越大。2.2、挑战1)从客观上分析,我们面临的海外市场环境存有变数特别是在油气勘探开发领域,西方某些国家担心中国的和平崛起,在宣扬“中国威胁论”的同时,大肆宣传“中国企业威胁论”和“掠夺资源”等谎言,西方媒体有关中国“攫取”非洲石油资源、在非洲搞所谓“经济新殖民主义”的鼓噪不绝于耳。甚至借一些地区的争端,向我国政府和企业栽赃,干扰我们的海外业务。受“谎言”的影响,加上国际油价暴涨,有的资源国中的部分人开始产生“合作吃亏感”,“力主单干”的倾向若隐若现;有的资源国通过一段时间的合作,有了一定的资金,掌握了一定的技术,合作的激情开始减退;有的资源国为有效控制资源和国外公司,吸引“多国部队”参与市场竞争。这样的环境加大了开拓国际市场的难度。对油气工程技术服务队伍影响更为严重的是突发“战事”。油田企业的一些海外市场是政治敏感地区,尽管有所在国政府的军队保护,但有时仍会遭遇反政府武装的袭扰,造成人员伤亡和资产损毁。2)从主观上分析,我们的技术装备和员工队伍还不能完全适应海外业务发展的需要就技术装备而言,高油价激发了开发商前所未有的投资热情,创造了更加广阔的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加上中国石油企业在国际工程技术服务市场赢得的信誉,我们中标的工程技术服务合同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投资商专程来中国寻找施工队伍。现在的主要问题不是拿不到工程技术服务合同,而是缺少符合国际市场标准的石油工程技术装备。这些装备生产标准高,周期长,有定单但要排队,是典型的卖方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际化市场拓展的速度和程度。就员工队伍而言,在个人能力方面复合型人才偏少,单一型人才较多,能力和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人才数量方面,能够满足现有市场的需要,开拓未来市场的后备队伍储备不足,而且培养周期较长。在人才的稳定性方面,受价值取向的驱动,油田企业的国际化人才向外国公司流动、向上级企业流动比较普遍,一些人刚刚熟悉了国际化经营,能够胜任国际化工作,就展翅“高飞”了,油田几乎成为义务培养国际化人才的学校。这些问题若不及时解决,可能会成为我们加快海外市场发展的障碍。3、加快油田企业海外业务发展的几点思考面对方兴未艾而又复杂多变的海外石油市场,油田企业应审时度势,把握机遇,正视挑战,乘势乘勇,提质提速,创造更大的竞争优势,不断做大做强海外业务,努力开创海外石油工程技术服务事业的新局面。3.1、加强公关,增进了解,加深友谊,树立真诚、务实、友善的企业形象由于制度不同,价值观不同,中国虽然加入了WTO,但中国企业暂时还得不到国际社会公平竞争的环境,中国企业从观念上、体制上也对全球化趋势准备不足。可以说,中国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遇到的这些问题,是过去从来没有遇到的。要改变这种不公平的环境,不能靠别人的施舍,只能靠中国政府和中国企业自己去努力争取。习惯于做得多说得少的中国石油企业,既要依靠政府帮助疏通关系,提高知名度,又要“做”与“说”结合,学会宣传自我,加大攻关力度,在本本分分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的基础上,加强与所在国政府民众和竞争对手的沟通,创造天时、地利、人和的氛围。对待所在国的各级政府和民众,要尊重其文化和法规,经常与他们交流。能够合作的项目尽可能地合作,共同开拓市场,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实现双赢;可以由本土员工做的工作,尽可能地使用当地民众,帮助他们增加经济收入,提升自身价值;还要尽社会责任,搞一些公益活动,多做善事,扶危济困,帮助当地政府和民众排忧解难,赢得他们的信赖,建立牢不可破的友谊,不断提升中国企业和员工的形象。对待竞争对手,坚持尊重、平等、诚信、友善原则,不搞恶意竞争,不诋毁他人,而且要多看竞争对手的长处,特别注意在同场竞技中学习外国公司的优点,取长补短,完善自我。对于相互之间的误会和成见,要及时沟通,增进了解,消除隔阂。对于恶意攻击,不能保持沉默,可以通过政府、法律和媒体等多种渠道,澄清事实,辨明真相,讨个清白,树立中国企业和员工真诚、友善、不卑、不亢的形象。在国内,许多企业习惯于对媒体沉默,但国际上的公众是无法接受东方式的谦和与沉默,公众会被媒体信息所引导,甚至被视为不屑和傲慢,容易加深公众对我们的不信任感。我们要改变“沉默是金”的思维定势,适度增加媒体“亮相率”,利用大众传媒引导国际公众,形成有利的舆论氛围。这是油田企业海外公关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3.2、坚持以人为本、安全第一,强化国际施工的安保措施,减少或避免人员和资产的重大损失石油勘探开发的热点地区,有不少是政治敏感地区,爆发战事的几率较高。我们在开发新市场时,要进行政治、文化、经济的全面评估,特别是对国家、民族的政治、领土纠纷及“战事”的评估。评估中要坚持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把员工的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优选施工环境好的市场。对正在执行的国际工程项目,也要重新进行评估,安全保障不足的项目坚决停工。政治环境和安保措施较好的国际施工项目,也应建立必要的预案,以便有效应对“不测之风云”。比如,在井场挖一段战壕、修几个简易的掩体,一旦有事可以避一避;中国员工的标识可以更清楚一些,以减少因当地民族纠纷给我们造成的损失。还要加强信息管理,通过互联网、本土员工等多种渠道,提前获取相关信息,确信将要发生战事时,及时采取必要的撤离或防护措施,避免人员重大伤亡和财产的重大损失。与此同时,要全面做好国际施工队伍的保险,特别是人身和贵重资产不能漏保,争取把企业的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3.3、更新国内装备,为拓展国际市场做好技术储备我国队伍在国际市场上的不俗表现,受到国际石油开发商的青睐,这是我们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的最佳人脉。而要用好这个机遇,必须有足够的实力和后劲。国际市场对石油工程技术服务装备的要求非常苛刻,标准由开发商定,关口由开发商亲自把。从国内现有装备来看,真正能用到国际市场的设备为数不多。如果有了国际项目,适应国际市场需求的唯一途径是要超前思维,超前订货,超前演练,在国内市场逐步增加一些国际化的装备。这样做,对微利、甚至是保本经营的国内队伍来说,无疑要加大投入、增加成本,可能会降低盈利水平。但从国际市场的长远发展来看,从国际市场和国内市场的总体效益来看,利大于弊。在这方面,我们要具备“三性”:“战略性”,把眼光放远一些,不满足眼前的一得之利;“全局性”,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视为“一盘棋”,不计较国内市场的得失;“预见性”,科学地把握国际市场的脉搏,瞄准需求,超前工作,适时适度地投入资金,做好拓展国际市场的技术准备。3.4、培养人才、留住人才,为做大做强海外市场提供人才支撑人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拓展国际市场的先锋。油田企业要在国际市场上有更大的作为,必须下大力气开发和培养人才,用好人才资源,充分发挥人才资源的效能。在人才开发方面,既要放宽视野,采用灵活多样的用工方式,面向国内外吸引和选拔国际化人才,整合优秀的人才资源,为我所用,又要眼睛向内,加大国际化人才培养的力度,实行补差培训,突出语言和能力的训练。语言训练可将语言能力较差的人员,与外国雇员结成“一帮一”口语培训对子,既提高外语交流能力,又加强与外国雇员的相互理解。技能训练要坚持“把课堂搬到现场,把现场变成课堂”,在培训学校设立教学模拟现场,实施仿真培训,组织学员模拟境外施工操作演练,全面提高其理论水平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注重发挥国际化人才的“种子”作用,有计划地选派部分国际化人才到国内市场的关键岗位任职,严格按照国际标准组织施工,实现管理国际化,既增强国内队伍的市场竞争力,又为国际市场的开发储备队伍。要选聘国际化人才担任培训老师,采取集中办班、专题讲座等形式,传授
本文标题:油田企业海外业务现状及发展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