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史鉴】华北油田发展史
【史鉴】华北油田发展史华北油田即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华北油田分公司,包括50多个大小不等的油田,其中任丘油田不仅开发最早产量最高,而且由于华北石油管理局驻在任丘,人们习惯上又把华北油田称为任丘油田。华北油田的开发是从1975年开始的,1975年4月石化部为了加强冀中地区石油勘探工作,在北京召开了“冀中石油及天然气地质勘探座谈会”,提出重点勘探任丘、霸县(现霸州市)等七个有含油气地区的方案。1975年7月3日,勘探二部3269钻井队在任丘构造带南高点的任4井完成,发现了任丘震旦亚界碳酸盐岩高产油田,打开了古潜山油田的大门,揭开了在冀中地区寻找古潜山油气藏的序幕。紧接着石化部研究调整冀中地区勘探部署,决定收缩西线勘探队伍,集中钻机加速任丘至辛中驿构造的钻探,并提出了“占山头、探边底、整体解剖任丘构造”的方案。按照这个方案,除任4井外,再沿任丘构造打5口新井。其中任6、任7、任9、任11四口井各占一个山顶,任13井担任探边任务,这个方案很快得到实施。7月19日仍由3269队负责的任6井开钻。8月11日,由32343队负责的任13井开钻。8月25日,由32168队负责的任7井开钻。10月,由32349队负责的任11井开钻。11月中旬,由32127队负责的任9井开钻。到1976年1月下旬,新打的五口油井先后完工。其中任7井日初产达4600多吨,任9井日初产5400吨以上,成为任丘油田初产量最高的一口井。1976年1月28日,石化部向国务院呈报《关于组织冀中地区石油会战的报告》,1月30日国务院批准了这个报告。成立华北油田会战指挥部,会战队伍以华北石油会战指挥部(后改为大港油田指挥部)为主,井由山东胜利油田、吉林石油会战指挥部、陕甘宁长庆油田、湖北汉江油田等单位派出队伍参加,共计3万多人。所有参加会战的队伍都成建制,携带设备,指挥机关和后勤辅助力量也都配套。各路会战大军一到任丘地区即投入战斗。其任务,一方面是开发建设任丘油田,继续打一批油井,并建成相应的集输管网,泵站和注水站工程;另一方面是对任丘古潜山周围的河间、留路、武强、霸县、固安和武清、高阳、蠡县、肃宁、深泽等十多个潜山进行勘探,以准备新的战场。会战过程中捷报频传。在任丘,新的高产井一口接一口地投产。原油日产量到1976年4月就突破一万吨,6月达到了二万吨,国庆节前夕达到三万吨,创造了中国石油工业史上前所未有的高速度。我国第一个古潜山式的高产大油田-任丘油田宣告建成。与此同时,一些配套工程也以最快的速度建成投产。如长达120公里的任丘至北京长输管线,仅用了三个月即在“七一”前建成投产。继任丘油田之后,在十年中,冀中平原上又陆续开发了任丘地区的南马庄、八里庄、郑州、雁翎以及霸县南孟、龙虎庄、顾辛庄;永清的别古庄;固安的柳泉、中岔口;武清的河西务;廊坊的万庄、凤河营;河间、留路、深泽、何庄、束鹿、荆丘等27个油气田。这些油气田基本上分布在冀中平原地区,于是也有人把这些油田统称为冀中油田。1984年,二连石油勘探公司成立,由于内蒙古属于华北地区,此后,所有这些油田统称为华北油田。华北油田规模在我国各大油田中仅次于大庆油田和胜利油田,曾经是我国第三大油田。从1976年任丘油田投产到1985年,共有正常生产的油井960多口,每天产油28000多吨。自1977年起,连续9年稳定原油一千万吨以上。到1985年底,华北油田累计生产原油12367万吨,向国家上缴利税54.3亿元。在此期间,还相继建成了南大站和任丘至沧州的输油管线以及北大站和任丘至北京的输油管线。1999年10月,按照国务院对石油石化企业进行重组改制的总体要求和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的统一部署,原华北石油管理局重组为上市和未上市两部分,上市部分隶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简称为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公司。2000年至2004年,华北油田公司生产原油2212万吨,天然气26.99亿立方米,实现了储量替换率大于1的目标;公司累计取得科技成果558项,其中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59项,获国家专利31项。连续五年纳税在河北省排名首位,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先后被河北省评为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工业行业综合实力优强企业、厂务公开工作先进企业和思想政治工作先进企业等先进单位。
本文标题:【史鉴】华北油田发展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221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