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浅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发展
浅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发展[摘要]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情感联系。在客观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求每个公民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主观上,良好的人际关系也促进大学生的发展。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影响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因素日趋多元化,并且呈现出新的特征和趋势。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就需要了解人际关系交往的模式,掌握人际交往的方式,擅用各种交际手段,克服社会知觉中的偏差,塑造自身良好的个人形象。[关键词]人际关系;和谐;调查;特征;方法大学生的人际关系较之于中学更为复杂、更为广泛、独立性更强、社会性更强,个体开始独立地步入了准社会群体的交际圈。当代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渴求尊重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他们心理正常发展、需求层次得到满足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交往中,大学生存在诸多困惑,诸如人际关系的淡漠、郁闷、不和谐、甚至敌对。本文旨在分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列出其特征和发展趋势,提出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的系列方法。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性2007年1月,课题研究小组对郑州市高等院校的在校大学生进行了随机调查。87%的学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非常重要,13%的学生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重要性一般,在调查中没有任何人选择“不重要”。另据,美国卡内基工业大学对个案记录进行分析,结果发现:“智慧”、“专门技术”和“经验”只占成功因素的15%,其余的85%取决于良好的人际关系。因此,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起着重要作用。从数据上显示可知人际交往对大学生成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追根溯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谐社会导论》一书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要在社会中营造诗意的栖居环境,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友好亲善、互帮互助、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光明磊落、以诚相待。一个家庭、一个单位、一个社会,做到了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就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创造力,为各项工作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就无所谓社会的和谐。在人类所遇到的矛盾中,其实不过两大类,一是人与自然的矛盾,一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人与人之间建立和谐的关系,不仅减少乃至消除人际之间的纷争,而且由于人们同心协力,将能更好地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同乡之间,以及个人与班级、学校之间的关系和谐进而推动和谐校园的建设,再由和谐校园到和谐社会,形成一股“和谐链条”。主观上,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显现自身魅力,是自我实现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个人社会化进程;开拓视野、健全人格。大学生人际关系的模式所谓人际关系模式是指交往主体之间在交往中构成的态度和形式。1、传统人际关系模式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爱利克?伯奈依据个体对自己和他人所采取基本生产,提出了四种人际关系模式: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自卑、恐慌)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性、理解、宽容、接纳)我不好――你好,我不行――你行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指出,人在生命的初始是依赖于周围的人而生存的,与周围的成人相比,儿童常常感到自己的无能,因而从小就有自卑感,因而在潜意识中形成了“我不行――你行”的心理模式。人的成长过程也就是逐渐克服这种心态的过程。有的同学由于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尚未完全摆脱儿时形成的这种心理行为模式,因而在人际交往中常常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自卑和恐慌,最为极端的表现是社交恐惧症。我不好――你也不好,我不行――你也不行不喜欢自己也不喜欢别人,既看不起自己也看不起别人,既不会去爱人也不能体验和接受他人的人。我好――你不好,我行――你不行常常表现为充满优越感,骄傲自大,自以为是,总以为自己是对的,别人是错的,自己对别人好而别人对自己不好,并为此感到愤愤不平,把人际交往失败的原因都归咎于他人的责任。这三种关系模式都会阻碍人际交往,并且不利于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成熟的、健康的应该是“我好――你也好,我行――你也行”(理性、理解、宽容、接纳)。具有这种心态的人能充分体会到自己向上扔胡种强大的理性能力,相信自己也相信他人、爱自己也爱他人。这种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人,却能客观地悦纳自己和他人,正视现实,并努力去改变自己能改变的事物,善于发现自己、别人和外部世界的光明面,从而使自己保持一种积极的、乐观的、进取的、和谐的精神状态。2、新型人际关系模式熟悉型又称一般型,是指交往主体之间感情一般,处于认识阶段,相互还不太了解。交往双方在现实生活中常表现为见面打招呼,简单问候,这种模式在大学生交往中比较普遍,也正是他们交际面广、主动性增强的表现。相似型是指交往主体之间的个性特征(外貌、性格、年龄、兴趣、价值观等)相同或相似。在日常生活中,我我们常会说“志同道合”、“物以类聚”就是这个道理。大学校园里有各种社团,诸如书法协会、武术协会、文学社等这类组织中的人际交往就属于相似型人际。除社团外,交往主体如果存在共同的经历、遭遇等,也能在一定时机成为相似型人际。互补型是指交往主体之间的某个或多个特征正好互相补充促进,即所谓的“取长补短”。研究表明,当交往双方的需要和满足途径正好成为互补关系时,双方之间的喜欢程度也会增加。大学生中,外向型的人喜欢与内倾性性格的人友好相处,相互欣赏;家庭经济条件优越的学生会欣赏那些克服困难求学的学生、依赖性强的人更愿意与独立性强的人交朋友等等。还有一种情况是,补偿作用(compensation)如一个看重成绩而自己成绩又不很理想的学生,更看重成绩优秀的学生。喜欢型人际关系又分单向喜欢型和双向喜欢型。单向喜欢型是指交往主体的某一方因为喜欢对方而进行的交往;双向喜欢型是指交往主体双方互为喜欢而进行的交往。单向喜欢型常表现为一方对另一方“赞同、欣赏、崇拜”,交往的对象通常是在学校相貌、能力、才华等出众的佼佼者。双向喜欢型由于主体互相“喜欢、欣赏”,行为上常表现为“亲密、团结”。在学校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情侣”。功利型人际关系是指交往主体为实现自身或共同利益而建立的短暂联系。这种类型在大学中很少,因为校园里不存在直接的经济利益。即使建立“功利型”关系也大都由于集体活动需要。比如班长为搞活动,与其它班长的交往与合作。敌对型人际关系是指交往主体之间由于某种利益、立场等产生冲突而形成的对立状态。由于大学生受过高等教育、综合素质较高,不容易产生人际矛盾冲突,即使对于已产生的矛盾冲突也易于化解。在实际生活当中,这几种人际关系类型常常交叉出现,不断发展和转化。在校园里,提倡“熟悉型”、“相似型”、“互补型”、“喜欢型”和利于集体的“功利型”;反对有损集体的“功利型”和“敌对型”。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征1、往排斥政治,2、更侧重于亲情性交往在大学校园里,几乎很难见学生聚在一起谈论政治话题。他们更愿意谈与自己紧密相关的话题,比如理想、家庭、往事。在宿舍几个同学就像一个家庭的几个孩子一样,按大小排序,谁是大哥、大姐,谁是小弟、小妹,分得很清楚。同学间平时的称呼,也不叫名字,而是叫老大老二、姐姐妹妹之类。校园里,常常可以看到三三两两的大学生结伴而行,有的女同学之间还手挽着手,显得十分亲热。几个同学一起逛街、逛公园、吃饭、看电影、下棋打牌,更是经常的事。大学生十分重视同学之间的情谊,希望感受彼此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照顾、相互倾诉的学友情谊。即使个别同学之间出现了某种隔阂,大家也注意“着眼长远、面向未来”,有意去弥补。同学之间的称呼,也随和化,称兄弟姐妹,或者叫“雅号”、“绰号”。同学之间遇到内部矛盾时,大家可以用“弟兄们好说”、“大家都是朋友嘛”来化解。这些都反映出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有排斥政治文化,更侧重个人亲情性交往的倾向。2、网络人际交往呈上升趋势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网络人际交往给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作为年轻一代的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网络无疑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也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CQ(网络寻呼)、IR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为同学们缓解现实生活的压力,寻求解脱或满足好奇心,寻求一种角色转换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空间。但由于网络社交的虚拟性,可靠程度不高,因此学生在交往过程中缺乏真实的感情交流,交往的层次也过于肤浅。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一是交往角色的虚拟性。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RC或是BBS的注册表或者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二是交往主体的平等性。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名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三是交往心理的隐密性。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真意”。四是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3、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异性效应”表现明显我们都有过这种体验:有异性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我们一般会感到更愉快,活动的积极性会更高,往往玩得更起劲,干得更出色。这就是心理学上的“异性效应”。调查显示,67%的学生认为自己和异性同学相处时,很自然、很开心;18%的学生认为感觉不自然、无话可说;15%的学生选择“几乎没有这种情况”。在走访中,调查小组发现男女比例相当的班级要比男女比例失衡的班级活跃。在校园中经常出现“男女宿舍联谊”、“男女混合球赛”,篮球赛场上加油声最大的是女生等。在网络中,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成了“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是男的,还是女的”,这是他们交流的开始。4、大学生人际交往需要有限性我们在探讨了人际交往的重要性后,也不能不重视另一个命题的存在,即人际交往需要的有限性。研究结果表明,当人们感到孤独,缺乏感情依赖和理解时,没有足够的人际关系支持时,会为人际关系的缺乏而烦恼;当人们交往过多时,难于把精力集中在学习时上,人们又会为过多的交往与复杂的人际关系感到不安。一方面,人需要获得明确的自我价值感和安全感,需要进行社会比较,另一方面,人也需要内省的经验,有无拘无束、自由表现自己的机会,因此又需要暂时远离和逃避别人。任何与我们交往的人都会对自己构成一种评价压力,与此同时,个体必须对社交生活的行为进行检点,这也意味着某种限制。因此,维持交往需要与独处需要的平衡,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必要前提。大学生人际关系也呈现这个规律,新生之间团队意识较强,都是一个宿舍集体行动,到二年级以后,通过人际关系的调整与整合后,出现了亲疏,逐渐成为三三两两,进而形成较为稳定的交往群体。5、大学生人际交往面广,但缺乏深度在大学生人际交往过程中,就交际圈而言,他们比中
本文标题:浅析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现状及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2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