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隆西行地理篇:丝绸之路—青藏之行11098765432第一站兰州•兰州,甘肃省省会,中国西北地区重要的工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西陇海兰新经济带重要支点,[1]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和物流中心,是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五大中心城市之一,西北第二大城市.•兰州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早在5000年前,人类就在这里繁衍生息。“黄河母亲”雕塑,位于兰州市黄河南岸的滨河路中段、小西湖公园北侧,是目前全国诸多表现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的雕塑艺术品中最漂亮的一尊。雕塑由甘肃著名的雕塑家何鄂女士创作,整体造型是一位神态娴雅的母亲侧卧黄河岸边,看护着怀抱中游泳的幼儿的情景。分别象征了哺育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挠的黄河母亲,和快乐幸福、茁壮成长的华夏子孙。黄河母亲秀发飘拂,神态慈祥,身躯颀长匀称,曲线优美,微微含笑,抬头微曲右臂,仰卧于波涛之上,右侧依偎着一裸身男婴,头微左顾,举首憨笑,显得顽皮可爱。雕塑构图洗练,寓意深刻,雕塑下基座上刻有水波纹和鱼纹图案,源自甘肃古老彩陶的原始图案。该雕塑构图简洁,寓意深刻,反映了甘肃悠远的历史文化。。中山桥(铁桥)中山桥[1],位于甘肃省兰州市城关区的一座跨黄河铁桥,建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初名“兰州黄河铁桥”,后改称“中山桥”。全部建桥材料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从德国走海运到天津,再由甘肃洋务总局从天津转运至兰州。建桥的工程师是美国人满宝本和德国人德罗,施工负责人为天津人刘永起。施工人员以德商聘来的69名洋工华匠为主。历时3年建成。造价白银三十万六千余两。有“天下黄河第一桥”[2]之称。中山桥长234米,宽7.5米,在旧中国,与济南道口铁桥、郑州铁桥同列为黄河上三大桥梁。1942年为纪念孙中山先生而改称中山桥,沿用至今。中山桥是国务院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黄河上修建最早和唯一保存至今的近现代钢架梁桥,中山桥已集使用、历史和文物价值于一身。为了彰显百年老桥的沧桑和突出中山桥在兰州市城市建筑中的重要影响,2004年再次对中山桥进行了维修,对中山桥进行了新的灯光亮化,并在桥的两头修建了南、北两个广场。中山桥终于结束了近百年的通车历史,光荣地退出了其承担的交通枢纽使命,正式变为步行桥。甘肃省博物馆1973年,中国西部甘肃省的几位农民在挖掘沙土时,忽然发现一段洁白的象牙。他们立即向当地政府报告,后来在当地政府的指挥挖掘下,化石终于全部露出:这是一头大象的骨架,它斜斜地插在沙土里,脚踩着石头。据推测,在300万年前,甘肃地区不像现在这样干燥,到处有河流和湖泊。有一天,一只剑齿象在河边饮水时,失足陷入泥潭之中,逐渐被泥沙掩埋,随着时间的推移,泥沙堆积的越来越厚,因而它的的骨骼得以完整地保存。而经过复杂的地质演变,这一地区被抬升为高原,黄河象得以重见天日。铜奔马(马踏飞燕)东汉,武威市雷台汉墓出土,通高34.5厘米,长45厘米,宽13.1厘米,重7.3千克。造型矫健精美,作昂首嘶鸣、疾足奔驰状。塑造者摄取了奔马三足腾空、一足超越飞鸟的刹那瞬间。牛肉拉面兰州牛肉面,又称兰州清汤牛肉面,是“中国十大面条”之一,是甘肃省兰州地区的风味小吃。它以“汤镜者清,肉烂者香,面细者精”的独特风味和“一清二白三红四绿五黄”,一清(汤清)、二白(萝卜白)、三红(辣椒油红)、四绿(香菜、蒜苗绿)、五黄(面条黄亮),赢得了国内乃至全世界顾客的好评。并被中国烹饪协会评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誉“中华第一面”。第二站门源门源回族自治县位于中国青海省东北部,属海北藏族自治州管辖,在海北藏族自治州东部,东部和北部与甘肃省相邻。距省会西宁150公里,距海北州州府驻地海晏县250公里。总面积6896平方公里。民族以回族为主,占总人口的40%左右,还有汉、藏、土、蒙古、撒拉等民族。总人口15.58万人(2013年)。门源县原名“亹源”(亹,mén),因“亹”字书写起来太过复杂,后统一简化为同音字“门”。油菜花和青稞油菜花原产地在欧洲与中亚一带,植物学上属于一年生草本植物,十字花科。我国第一大食用植物油原料易栽培农作物种子含油量可达50%油菜花植株笔直丛生,茎绿花黄,基生叶呈旋叠状生长,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直径大多在0.1-0.8厘米之间,多分枝,茎杆较软;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花为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植株笔直丛生,茎绿花黄,基生叶呈旋叠状生长,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直径大多在0.1-0.8厘米之间,多分枝,茎杆较软;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花为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植株笔直丛生,茎绿花黄,基生叶呈旋叠状生长,茎生叶,一般是互生,没有托叶。花两性,辐射对称,花瓣4枚,呈十字形排列,花片质如宣纸,嫩黄微薄。雄蕊通常6枚,4长2短,通常称为“四强雄蕊”,雌蕊由二心皮构成,子房位置靠上。茎圆柱形,直径大多在0.1-0.8厘米之间,多分枝,茎杆较软;叶互生,叶大,浓绿色,无叶柄及托。三、四月间,茎梢着花,花为总状花序,花萼片四片,黄绿色,花冠四瓣,黄色,呈十字形。果实为长角果,到夏季,成熟时开裂散出种子,紫黑色,也有黄色。第三站祁连“祁连”系匈奴语,匈奴呼天为“祁连”,祁连山即“天山”之意。祁连县因地处祁连山中段腹地而得名,隶属于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北邻古丝绸之路的首要通道甘肃河西走廊,故有青海“北大门”之称祁连县国土面积1.4万平方公里,占全州国土总面积的41%。辖4乡3镇45个行政村,截止2013年,总人口5万人,有汉、藏、蒙、回等15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79.2%。境内平均海拔3169米,县城海拔2787米,年平均气温1℃,年降水量约在420毫米之间,属典型的高原大陆性气候祁连县境内生长着茂密的原始森林,以青海云杉、圆柏、杨树、沙棘为主的林业用地面积314.57万亩,占土地面积的15.1%,森林覆盖率为13.5%,其中乔木林24.7万亩,占总面积的11.84%;灌木林257.93万亩,占81.99%;疏林地1.02万亩,占0.32%,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23.7万亩,占林业用地面积的7.54%;全部为原始林,属国有水源涵养林,蓄积量218.71万立方米。在森林树类中青海云杉、杨树和圆柏分别占90.95%、4.03%、5.02%。山地牧场卓尔山属于丹霞地貌,由红色砂岩、砾岩组成。藏语称为宗穆玛釉玛,意为美丽的红润皇后。卓尔山景区项目建设地位于青海省祁连县八宝镇,紧靠八宝河与藏区神山阿咪东索(牛心山)隔河相望。站在卓儿山顶视野极度开阔,四周没有任何遮拦,山对面是一山尽览四季景色的牛心山,左右两侧分别是拉洞峡和白杨沟风景区,背面是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山脚下滔滔八宝河像一条白色的哈达环绕在县城周边。处处美景,宛如仙境,令人心旷神怡。第四站张掖张掖,甘肃省省辖市。以“张国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位于中国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古称“甘州”,即甘肃省名“甘”字由来地,素有“桑麻之地”、鱼米之乡之美称。盛产小麦、玉米、水稻、豆类、油料、瓜果、蔬菜,工业有煤炭、机械、纺织、酿造等10余个部门。土特产品有元葱、苹果梨、乌江米、红枣、发菜、丝路春酒等。张掖市面积40874平方千米,人口131万。辖甘州区、临泽县、高台县、山丹县、民乐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六个县区。2011年末全市常住人口120.46万人,其中城镇人口43.34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8%。有汉、回、藏、裕固等38个民族,其中裕固族是中国唯一集中居住在张掖的一个少数民族。是古丝绸之路重镇,是新亚欧大陆桥的要道,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和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第二大内陆河黑河贯穿全境,是甘肃省商品粮基地,自古有金张掖、银武威”美誉。张掖拥有亚洲最大的军马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国家级湿地保护区,以及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的张掖国家地质公园。自然气候张掖属大陆性气候,气候特点是干燥,年平均气温6℃,一月份最冷,7月份最热。每年6月至9月,是全年最佳旅游季节。什么是温带大陆性气候?:“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张掖丹霞地处祁连山北麓,临泽、肃南县境内,分布面积约510平方公里省级地质公园、省级风景名胜区,东距张掖市区30公里,北距临泽县城20公里。是国内唯一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景观复合区。2005年11月在中国地理杂志社与全国34家大型媒体联合举办的“中国最美的地方”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之一;2009年被极具权威和导向性的《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图说天下》编委会评为“奇险灵秀美如画中国最美的6处奇异地貌”之一,2011年又被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评为“世界十大神奇地理奇观”,,张掖丹霞地貌群,俗称“张掖丹霞”,由“七彩丹霞”和“冰沟丹霞”组成。如用文字来表达,仅有两个字震撼。其气势之磅礴、场面之壮观、造型之奇特、色彩之斑斓,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令人惊叹。她不仅具有一般丹霞的奇、险,而且更美的在于色。在方圆1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随处可见有红、黄、橙、绿、白、青灰、灰黑、灰白等多种鲜艳的色彩,把无数沟、山丘装点得绚丽多姿。张掖丹霞地貌以她那层理交错的线条、色彩斑斓的色调、灿烂夺目的壮美画图,形一个彩色童话世界。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的悬崖峭壁、峰林石柱的奇、险、美,还兼有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于一体。[2]这里的丹霞地貌发育于距今约200万年的前侏罗纪至第三纪有陡崖的陆相红层地貌称为丹霞地貌(Danxialandform)。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中国、美国西部、中欧和澳大利亚等地,以中国分布最广。1928年,冯景兰等在粤北仁化县发现丹霞地貌,并把形成丹霞地貌的红色砂砾岩层命名为丹霞层,此后又有多人对其概念进行阐述。[2]如诗似画的丹霞地貌是如何形成的?科学地说,它是漫长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产物,是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丹霞地质构造是岩石堆积形成的,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加之特殊的地质结构、气候变化以及风力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张掖祁连山丹霞主要由红色砾石、砂岩和泥岩组成,有明显的干旱、半干旱气候的印迹,以交错层理、四壁陡峭、垂直节理、色彩斑斓而示奇,它是一个以自然风光为主的自然风景区,集广东丹霞山的雄、险、奇、幽、美于一身,揽新疆五彩城的色彩斑斓为一体。[2]第五站嘉峪关嘉峪关,位于河西走廊中西结合部(中部偏西),距今已有645年(明洪武年)的历史。嘉峪关比山海关早建九年。在万里长城沿线上分布着许多关隘。其中规模最大的有两座:一座是东端的山海关,另一座就是西端的嘉峪关。后者较前者犹有过之,所以嘉峪关是长城上的最大的关隘,也是中国规模最大的关隘。嘉峪关是古“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又是明代万里长城的西端起点。在这里,两千多年前开辟的中国与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的“丝绸古道”及历代兵家征战的“古战场”烽燧依稀可见。这里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素有“河西重镇”、边陲锁钥“之称。嘉峪关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了一种文明和精神的象征,不过每每站在嘉峪关下看着那雄阔的山关却总是内心澎湃不已。嘉峪关所在地是甘肃省西部的河西走廊最西一处隘口(河西走廊继续向西延伸)。甘肃西
本文标题:陇西行-演示文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29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