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浙江民营经济发展主讲:王曙光教授中国亚太经济高级研究员浙江省浙商研究会执行会长浙江大学MPA教授英国皇家管理院士□应邀出席2006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作《中国企业面临八项注意》专题学术演讲,首次提出“企业气象学”理论;□应邀出席2008年中国经济社会论坛,作《世界金融危机下的中国企业突围十大要素》专题学术演讲,提出“应对坐标”理论,接受人民政协报首席记者专访;□2009年应邀赴新加坡“通商中国”论坛作个人专场学术报告,提出“国家恒力”理论,新加坡《联合早报》经济版头条报道,亚洲电视新闻报道;□应邀出席《中国民营经济60年》高层研讨会,成思危、吴敬琏等出席,本人作《经济本来就姓“民”》学术演讲,相关文章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第一言论;□应邀出席2010新加坡企业家大会,并作专题学术演讲,新加坡2200名企业家出席听讲,本人对世界经济危机提出新的独立判断“警惕世界经济也许没有见底”。□2011年,评论《角度第一,速度第二》《政策表情变脸与误读》《全球遭遇经济模式大考》发表在人民日报人民论坛“第一言论”,对社会管理创新及经济发展在方法论上提出重要的哲学思考。浙江拥有土地十万平方公里,人口五千万,七山一水二分田,既缺资源也缺能源。但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浙江人依靠自己敢为人先、创新创业的精神,使民营经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连续九年,浙江的民营经济综合实力排名全国第一。浙江已与全球230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全省进出口总额30年间增长超过2500倍;浙江民营经济迅速发展,离不开浙商这支主力部队。序:浙江简介浙江经济气象浙江发展战略:创业富民,创新强省。充分尊重和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制度创新,优化环境,接轨国际。浙江经济的特色: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经济。政府评价:民营经济发达是浙江的品牌和优势,民营企业家是浙江的宝贵财富。浙江民营经济占全省GDP的70%以上。在过去的近30年,浙江经济总量在全国的位次从第12位上升到第4位,人均GDP排名各省区第一位,从“资源小省”迅速发展成为“经济大省”,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浙江民营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第一。浙江民营企业不论是总户数、注册资本总额、销售额、总产值、社会零售总额,还是在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比重,都位列全国第一。从出生的争议到今天,浙江民营经济与人的成长一样经历了发育阶段。相对来说,浙江的“成长成本”少一些,关键是一句话起到的作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第一部分浙商解读“再造浙江”今天的浙江,约有600万浙商在全国和世界各地创业经商。他们创造的财富总量,与浙江每年的GDP相仿,相当于分别在省外、国外再造一个浙江。作为中国第一商人群体,600万浙商在中国乃至全球创业,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经济和人文现象。“世界上只要有灯光的地方就有浙商;世界上没有灯光的地方,浙商也会让它亮起灯光”。原来是“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浙商”,现在是“有浙商的地方就有市场”,以前被称为“鱼米之乡”的浙江已经被誉为“老板之乡”。“一代勤劳人,画出浙商脸谱;两只万能手,垒起半壁江山”。浙商在中国乃至全球创造了无数财富神话。第一阶段:“苦力挣钱”30多年前,中国开始改革开放,敏锐而大胆的浙江人率先推开门缝,在公有制经济以外试探经商空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激活了浙江人的经商意识。初期的“浙商”出生贫寒,大多是“弱势群体”,他们中不少人游走四方:弹棉花,擦皮鞋,换鸡毛,收破烂……为了谋生,他们往往干别人不愿干的活,即使这样,他们依然坚定不移“走四方”。第二阶段:“大胆赚钱”浙商从来没有说自己只干什么并且只能怎么干,哪里的雨露和阳光多,就到哪里去发展。别人没干的,浙商提前干了;别人在干的,浙商尽可能干得更好;别人也来干了,浙商又换别的活干了。无论做生意还是经营人生,浙商的行动力全国一流。第三阶段:“快速来钱”发展于科技和文化力经济科技型企业开始大量迅速浮出水面:中国IT领域的知名人士,如阿里巴巴的马云,网易的丁磊;盛大的陈天桥;网盛的孙德良;分众传媒的江南春;金山的求伯君等等,在美国或香港上市的IT企业,1/3是浙商。新经济特征在浙江显山露水。浙商突出表现是“一遇雨露就发芽,一遇阳光就灿烂”,优秀的生长基因是它的最大特点。从与时俱进的观点来看,“不确定性”就是浙江民营经济发展的确定性。浙商是“变”出来的,穷则思变。善变是浙商永远的不变——应时而变,应运而变,应变而变。绿色生产,品牌战略,社会责任……经济与文化的融合——“品质浙商”成为他们的内在追求。第二部分浙江民营经济特征浙江民营经济特征——块状经济以制造业为主的块状经济已占该省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但是,块状经济长期发展过程中累积的一些素质性、结构性矛盾,尤其是产业层次低下、创新能力不强、规划引导缺失、平台支撑不力、转型升级缓慢。浙江个私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出口创汇额等已连续9年居全国第一。中国500强民营企业中,浙江占203席,总量居全国第一。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中,浙江占23席;民营企业品牌最具竞争潜力100家企业中,浙江占37个席位。在打火机、服装、鞋袜、小家电、低压电气、眼镜、纽扣这些市场上,浙江商人甚至能决定全世界的风向。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浙江部分制造企业)万向集团公司(中国最大汽车配件企业,产品获世界名牌称号,现研发零排放电动汽车)飞跃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缝制设备生产出口基地)华立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的电度表生产企业)雅戈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服装生产企业)纳爱斯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最大洗涤用品企业)星星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最大冷柜生产基地)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低压电器生产企业)德力西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最大低压电器生产企业)罗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最大西服生产销售企业)浙江日月首饰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铂金首饰生产商)全国民营企业品牌竞争力50强(浙江部分制造企业)喜临门集团有限公司(亚洲最大床垫企业)浙江苏泊尔炊具股份有限公司(中国最大炊具研发、制造商,行业首家上市公司)海亮集团有限公司(全球最大的合金铜管生产企业)金洲集团有限公司(全国最大的管道生产及科研基地之一)海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目前最大的塑料机械生产基地)人民电器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电器最大产销企业之一,世界机械500强前列)吉利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最早、最大的民营汽车生产企业)义乌:小商品(世界最大)绍兴:轻纺(亚洲最大);海宁:皮革(亚洲最大)嵊州:领带(世界最大);余姚:塑料(中国最大)永康:五金(中国最大);桐庐:制笔(世界最大)温州:皮鞋(世界鞋都)、打火机(世界最大)低压电器(亚洲最大)桐乡:羊毛衫(亚洲最大)诸暨:珍珠,袜业(世界最大)……世界瞩目的浙江市场现象通向世界的产业和供应链依托浙江商人把产品送达全世界,从而构成了浙江→全国→全世界以及工厂→浙商→贸易商→用户的广阔地域市场和较长的供应链。西方有上百年的工业文明史中国的企业仅仅用了30年便开始敢于向全球500强发起挑战,并已经与他们同台竞技,成为全球产业链上的一员。浙商的创业是在没有基础的地方起步的,这已经是一个奇迹。第三部分浙江经济的转型升级“弯道理论”的提出必须跨越的障碍:粗放,低、小、散,块状“小狗经济”的第二特征制造业的环境压力与内部困惑投资与投机的诱惑金融危机的冲击“浙江模式”的凤凰涅磐在前所未有的金融经济危机冲击下,浙江“草根经济”的韧性、生命力经受了比初创时期更严峻的考验。“小狗经济”如何转向为“大象经济”?块状经济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提升;单纯外贸模式向企业产业新模式转变;城乡一体化和公共资源均等化。“标本兼治、保稳促调”浙江块状经济特点还是处于同质竞争、比较粗放的“小狗”形态,产业集群垂直分工协作体系构建滞后。即使没有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长期累积问题的集中暴露也不可避免。出路:把国际金融危机作为“倒逼”产业转型升级难得的机遇和动力,着力化解自身内部长期累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推动块状经济加速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21个块状经济转型升级带路浙江要求把金融危机作为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借势推动全省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的解决。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确定杭州装备制造、乐清电器、嵊州领带等21个块状经济作为试点,探索转型升级的新路子。按照省政府制定的目标到2012年,浙江将形成10个左右销售收入超1000亿元、20个左右300亿元~1000亿元、60个左右100亿元~300亿元的产业集群。块状经济向现代产业集群转型升级:一是提升制造业的过程;二是全新的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互动发展的过程。转型升级是浙商走向未来的第一次全面提升。从打工——研发;从贴牌——自主创新;从传统制造——先进制造;从单纯制造——生产服务业。技术跨越战略;品牌战略;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技术创新;产业创新;市场创新;管理创新。培育新兴产业,提升传统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重大成套技术装备,高性能轻工装备,数控机床,汽车制造,石化、钢铁、船舶);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节能环保—聚焦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炭经济);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现代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服务,服务外包,文化创意,研发设计等;生活性服务:休闲旅游,社区服务等)。展望在经济形势极为复杂的现阶段,浙江人将继续解放思想,以更成熟的理性思维和敢为人先的创造精神实践“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以新的姿态实践“十二五”规划。
本文标题:浙江民营经济发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