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质量控制/管理 > 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现状分析中国动画从1926年至今已经历经了82载春秋,曾经取得过辉煌的成就,在世界动画影坛上享有“中国学派”之誉。然而,80年代末至今,中国动画影坛上虽然也出现过不少优秀的动画作品,但与先前的辉煌时期相比,无论在艺术性上,还是民族风格上,都无法超越前者。随着外来动画文化对中国动画市场的冲击,中国的动画人越来越深刻地感受到发展民族动画的紧迫使命,国家对动画产业的扶持,也加速了有关动画研究的发展。近年来面对中国动画业无论在创作上,还是动画产业各个方面存在的严峻问题,有关动画史、动画理论的研究也越来越得到了各界人士的重视,相关书籍文章也陆续出版发表,本文通过对近些年来国内对于中国动画史、动画理论方面研究状况、主要问题、主要观点的分析整理,试图能为中国动画史、动画理论研究领域的发展提出一些新的想法。有关中国动画史的研究1.中国动画史研究概况2002年,张慧临的《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发行,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本有关中国动画史的专著。“在当时中国动画理论研究氛围比较冷落、学术著作比较匮乏的状态下,此书的出版,对于中国动画史学的进一步研究,对于中国动画艺术理论的深入发展,都将是一种促进。”这种促进作用在此后的几年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仅从数量上来说,2002年至今,短短的6年时间里国内出版的有关动画史的著作就多达10余本,其中除了论述中国动画发展史的著作外还包括介绍世界各国动画发展史的发展情况,以及介绍非主流动画发展的状况的著作。《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无疑为中国动画史研究著作开了一个好头,然而在查阅之后出版的有关中国动画史的著作时,除了在各个动画历史时期阶段的时间起讫上略有差别以及增加了21世纪初几年的动画发展状况外,在论述中国动画史从内容到形式上基本沿袭了《二十世纪中国动画艺术史》的写作方法,并未体现出对中国动画史更深层次的解读。“如关于动画起源的引证上,几部动画史均无一例外的选用阿尔塔米拉洞穴的壁画动物和马家窑文化类型的舞蹈纹彩陶盆作为例子。”这样的例证的极度相似性,显露出中国动画史研究中出现的问题,即缺乏认真搜集、研究史料的态度。但是同时,一些视角独特、内容全面的论及动画史的著作也应该引起我们的注意。《读动画――中国动画黄金80年》脱离了一般史书的编写形式,以一种更具娱乐性的方式让读者在浏览精彩动画作品的同时能够普及到画史的知识,同时又避免了学习历史时的枯燥与乏味,使阅读过程充满娱乐性。但娱乐性加大的同时使对史料的分析内容减少,内容缺乏连贯性,不能作为一部全面的动画史来阅读。祝普文编著的《世界动画史》(上下册),作为国内第一本出版的介绍世界动画史的书籍,其中的中国部分对中国动画史做了较为全面的解读,除了论及动画发展的历程外,还对中国动画教育、中国动画理论研究做了较全面的整理。此外,这本书还增补了关于香港、台湾动画的发展历程的介绍。《亚太动画》是一本译作,其中的中国动画部分,不仅客观的描述和分析了中国动画的历史,还通过对20世纪中国动画代表人物的采访记录展现了中国动画人的探索与思考。《非主流动画电影》通过对各国非主流动画的发展历程、代表人物和作品的分析,试图促进当今动画人对于实验动画的探索,及通过其对动画语言及表现形式的开发来更好的促进主流动画的发展。2.中国动画史研究中的问题与思考回顾历史、研究历史,对于建构和研究具体的学科、解决学科面临的具体问题,无疑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纵观近些年对于中国动画史的研究,尽管相关书籍文章是如火如荼的出版发表,但火热的现象背后出现的诸多问题仍然亟待解决。一方面,对于动画史发展历程的叙述模式化,多为直接介绍、全盘叙述,缺少对动画发展中一些问题的深入分析与思考。这也暴露了中国动画界对于动画史史料搜索不足,分析不够全面的问题。另一方面,动画史研究成果与目前动画制作联系不够紧密。即动画史的研究成果不能很好的指导动画制作等实践内容。面对这些问题的出现,动画史研究者应该加强对于动画史料的搜集与整理分析能力,积极的参与到动画创作、教育等的各个阶段中去,加强与动画制作者的交流与合作。通过总结与思考动画史中的问题,为动画目前面临的问提与未来的发展提出建设性的意见、起到指导性的作用。有关动画理论的研究:1936年,万氏兄弟在《明星月刊》发表了一篇名为《谈谈卡通片》的文章。这篇文章可以被看作是中国动画理论的开山之作。1956年,俄国人瓦诺关于动画理论的书《动画电影》被介绍到中国,这是第一本被介绍到中国的外文动画理论书籍。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国动画的繁荣,动画的理论得到了建设性的发展。1980年出版了建国以来我国第一本自己的理论专集《美术电影剧本创作》;1981年出版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优秀导演严定宪的著作《美术电影动画技法》,这是新时期第一本关于动画技法的专著;1983年出版的《美术电影创作研究》,对美术电影的特性、剧本创作、导演方法等理论问题全面探索和总结。至今,中国动画发展的80余年历程中,理论的不断创新与发展影响着动画创作的各个方面。目前有关动画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以下几个方面:1.动画的形象、风格研究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中国动画在对待传统、民族性的态度上,经历了从抛弃到回归的转变。面对近20年来中国动画风格形象的美国、日本化,中国的动画人无不感到要发展民族动画的紧迫感。大量出版的关于探求中国动画民族风格的书籍及报刊评论,体现出中国动画人对于寻求民族动画的热情,这是对于探求民族风格的回归。然而,这种回归并非只是一味的怀古或是时尚化的民族传统的模仿和抄袭,这种回归应该是在21世纪的审美语境下的传统的回归。正如《中国动画的民族性与现代化》一文中所说:只有将民族的精神与时代的内涵相结合,在现代语境下探索展现民族特质的新道路,探索时代条件下民族新的动画话语,中国动画才有振兴的希望。近几年,关于如何发展富有民族特色的动画形象及风格的问题逐渐成为动画界讨论的中心问题。研究的方法主要是:a.通过对中国传统动画的研究,来探讨中国动画民族化的意义与方法。在《论中国学派的动画电影》一文中,作者深入探讨了中国动画对于意象化与教化功能的重视。认为中国动画的动作设计和情境设计以带有意象化的特征,运用动画电影手段创造了情景交融、意境悠远的意境。曾经使中国动画跻身于世界动画前列的“中国学派”成功经验的总结,对于面对今天中国动画创作中语境的迷失,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b.通过对日本、美国动画形象风格的研究和对中外动画风格形象的对比研究的方法。美国、日本动画作为世界动画的超级大国,在发展动画产业中选择了两条不同的道路,都取得了成功。在寻找中国动画之路时,认真研究、借鉴国外优秀的动画经验对于寻找我国的动画发展之路至关重要。《关于动画创作中的民族化、国际化和人性化的思考》一文中,作者就认为不仅应注意动画创作中的民族化的特征,民族化、国际化、人性化三者的结合才是中国动画创作因该努力的方向。要用本民族的语言,尽可能国际化的语言来讲述人性化的故事,即把“中国精神”与“世界语言”相结合。2.动画的电影语言(思维)“美术片”作为中国动画早期的称谓,体现出了中国动画对于美术风格的重视。同时,这一称谓也反映出中国动画对于电影语言的欠缺。早年对于动画是“会动的画”还是“画出来的运动”的争论,反映出中国动画人对于动画的两个重要元素“美术思维”与“电影思维”的认识不清。正如尹岩在《“中国学派”的发展》中所指出:“中国丰厚的绘画遗产,为‘中国学派’提供了纷繁多样的美术风格。……但这一优势也给‘中国学派’带来了一个明显的弱点:美术思维大大胜于动画电影思维。”“如果不使动画电影思维在创作中居于主导的地位,让美术思维膨胀到不应该有的限度,就会有本末倒置之嫌,从而使动画艺术变成绘画艺术的‘动画化’。”近年来,关于探讨动画电影语言的书籍逐渐呈现细分的现象,如突破了以往忽视或一笔带过的态度,而是转向如动画剧本、场景设置、镜头、视听语言等方面的深入探讨。《动画的视听语言》一书全面介绍了电影剧本构思完成到视听语言的结构构成形式,通过例举一些原创作品中的具体镜头的运用、特点等,循序渐进、步步深入的系统解读了电影视听语言在具体应用上的创作思路和步骤。并且在应用篇部分通过对经典大片视听语言的分析解读,使读者能够更好的了解和运用动画的视听语言知识。《中国动画向何处去?》中,作者认为动画究其本质是作为独立个体存在的,即“动画电影”。动画电影是本体、是龙头,它包含了动画作为独立存在所必需具备的最精锐的原创核心部分和制作系统,其他都是谁之派生,因此,攻克并掌握这个实例核心和系统,其他的一切就会举重若轻。近几年对于动画电影语言的深入讨论,无疑会丰富动画电影的视听觉感受,丰富动画电影的创作思维。3.动画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问题:纵观整个动画的发展历程,从最初的二维手绘动画到现今主流的三维动画,动画艺术的发展史其实也正是动画技术的发展史。从最初的原始时期的萌芽状态到光学镜头、照相技术的产生,直至20世纪9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伴随着动画技术的不断前进,极大的扩展了动画艺术的表现手段和表现形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技术促进了动画的诞生、发展与变革。动画所具有的两层含义:一种艺术形式和一种技术手段,也深刻的体现出了技术对于动画发展的重要性。《动画得数字时代》中作者就通过对动画技术的发展史的回顾,讨论了技术对于动画发展的极大促进作用。三维动画可以说是计算机科学迄今为止在动画领域最大的贡献。三维动画形式出现后,使导演能够更加自由的表达其意图,刺激了导演创意的产生。但是,动画从本质上来说,是赋予鲜活而且气韵生动的生命。这使得动画脱离了简单的论技术的层面,朝着更具艺术精神的生命本体发展。然而,人类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数字技术的飞跃发展使一些人开始过多的依赖技术、迷信技术,认为技术手段的提升必然会创找出更高水平的动画作品。在动画的理论界,关于动画创作中的技术与艺术的关系成为目前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小结艺术史学家潘诺夫斯基在论述历史、理论和实践彼此间的关系时,曾作了这样的比喻:有人认为,假如理论得不到经验学科的迎候,便会像魔鬼一样,从烟囱入室,搞乱家具,这种说法不无道理。同样,假如历史得不到处理同类现象的理论学科的迎候,便会像一群耗子,潜入地窖,钻洞毁基。这个比喻很生动的说明了历史研究与理论研究相符相承的关系;以及理论与实践应密切结合的问题。这个结论同样适用于处理年轻的动画史学与理论研究,及其与动画实践之间的关系问题。近些年,有关动画史、动画理论的研究虽然得到了各界人士的关注,但其中暴露的一些问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除了上文提到的诸多问题外,动画理论研究与动画实践创作过程相分离,动画理论知识不能很好的指导动画实践的问题比较严重。针对这个问题,一方面应该加大对动画史史料的研究,并结合目前动画实践中的相关问题,展开深入细致的分析,努力寻求其解决方式,以便更好的发挥史学的价值;另一方面,动画史、理论研究者应该积极地参加到动画创作中去,加强与创作者间的沟通交流,在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加强理论与实践间的融合,以探索适合中国动画发展之路。作者简介:何静,(1984-),女,艺术设计学硕士研究生。
本文标题:中国动画理论研究现状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547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