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客观题错因归纳ppt课件
12【考试说明】•能力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典诗歌。•具体要求:•1.古典诗歌内容的理解和作者情感的体察。•(写了什么?为什么写?)•2.古典诗歌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怎样写的?)(what.why.how)3古诗鉴赏难在哪儿?——现存问题分析•问题之一•——读不懂诗•问题之二•——只懂大概,阅读粗糙不仔细•问题之三•——答题不具体,缺少翻译与分析客观题丢分4方法指导•设题方向:在翻译、概括和手法上设置问题•解题策略:•1.先审清题干,弄清单选还是多选,正确还是错误。•2.寻找敏感点。圈出明显的敏感点,带问题去比对排除•好处:可以不用浪费太多时间纠结内容,在审题过程中你已经大概了解诗歌内容了,剩下的问题就是按解读诗歌的方法去比对排除了。祝你掌握方法么么哒!接下来我们一起快乐的诗歌之旅吧56奉陪郑驸马韦曲杜甫韦曲花无赖,家家恼煞人。绿樽须尽日,白发好禁春。石角钩衣破,藤梢刺眼新。何时占丛竹,头戴小乌巾。①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句和辛弃疾的“最喜小儿无赖”,两处“无赖”都传达了作者的喜爱之情。B三四句意谓韦曲的满眼春色,让自感老去的诗人也觉得应借酒释怀,消受春光。C五六句通过“石角钩衣”、“藤梢刺眼”的细致描写,状写韦曲春去夏来的美景。D此诗运用了“反言”,如“恼煞人”,实际是爱煞人,正话反说,有相反相成之趣。•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的第一句写出了考场肃穆而又怡人的环境,衬托出作者的喜悦心情。•B.第三句重点在表现考生们奋勇争先、一往无前,所以把他们比作战士。•C.参加礼部考试的考生都由各地选送而来,道德品行是选送的首要依据。•D.朝廷对考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成长为国家的栋梁之才。•E.作者承认自己体弱多病的事实,表示选材工作要依靠其他考官来完成。一、2017【新课标I卷】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4~15题。礼部贡院阅进士就试欧阳修紫案焚香暖吹轻,广庭清晓席群英。无哗战士衔枚勇,下笔春蚕食叶声。乡里献贤先德行,朝廷列爵待公卿。自惭衰病心神耗,赖有群公鉴裁精。以上圈红色文字真的是这样吗7•14.BE•14.试题分析:B项说法错误。E项全诗透露出一种惜才爱才的真挚感情,也表达了要为国选出真才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89错因归类•一、词句翻译不准,内容理解有误。•关注选项中的“意谓”、“状写”、“描绘”、“写出”等词。•回归文本,从整体上把握写作对象。•关注景物描写的时节、地点、特点,•关注事件、人物、动作或评价。10E、这首诗语言深沉隽永,雄伟壮阔,纤巧与粗放兼而有之。这个选项对吗?酒楼秋望华岳①西风吹客上阑干,万里无云宇宙宽。秋水碧连天一片,暮霞红映日三竿。花摇舞帽枝尤软,酒入诗肠句不寒。古往今来恨多少,一时收拾付杯盘。[注]①华岳,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把握诗歌语言风格深刻隽永的风格是指深沉幽远、意味深长。雄伟壮阔的风格指气势磅礴,意境雄伟语言风格错误11C、夜猿的啼声与望去深不可测的潭水表现出武陵之夜的壮阔美好。宿武陵即事(唐)孟浩然(1)川暗夕阳尽,孤舟泊岸初。岭猿相叫啸,潭影似空虚。就枕灭明烛,扣船闻夜渔。鸡鸣问何处,人物是秦余(2)。注释:(1)孟浩然,仕途比较困顿。(2)人物是秦余:桃花源记中的典故。解题攻略:把握意象特点,关注意象的空间、色彩、声响、冷暖等词(比对)意境分析不当。应该是“幽静冷僻”意境分析错误12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题目中的“早夏”点明此诗写的是早夏之景,同时从诗中的“花尽”“夏衣”两处也能够看出。B.首句中的“芳菲”描写了早夏的美景,作者借景抒发自己因年老而一事无成的伤感之情。C.“高竹林居接翠微”是说种着高大竹子的居所紧挨着青翠的山峰,写出了居所环境的清幽。D.“绿岸草深虫入遍”一句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因草深看不到虫子的踪影,却听到虫鸣的情形。E.“玉柄摇风满夏衣”中的“满”字,将扇子摇出的无形凉爽的风化为有形,写出了风入衣襟之态。早夏寄元校书司空曙独游野径送芳菲,高竹林居接翠微。绿岸草深虫入遍,青丛花尽蝶来稀。珠荷荐果香寒簟,玉柄摇风满夏衣。蓬荜永无车马到,更当斋夜忆玄晖①。注:①玄晖:南朝谢眺,字玄晖,善为诗,后常以此指有文采的人,此处借指元校书。B芳草描写早夏美景,诗人借景抒情抒发自己对居室清幽得意,无人造访的孤独伤感。D并没有听到虫鸣声,反而见到虫子到处穿。情感错误13错因归类•二、概况有误。对诗歌语言风格、意境、情感分析不到位。关注选项中的“语言”、“”“表达”、“抒发”等词。•关注对意境、氛围、基调的判定,•要探究诗人写作意图,抓准情感。•注意结合注释分析。14(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落日苍茫”既点明了离别的时间,也给离别的宴席涂上了一层凄苦的色彩;“暮云凝碧”再次写到暮色,照应开头,情含景中,形象鲜明。B、上片的景物描写有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的特点,其中实景是眼前的苍茫落日、一叶孤舟,虚景是记忆中的水光山色。C、“眉来眼去”写山水的美好,词人使用拟人的手法把无生命的山水写得有生命有感情,以乐景写哀情,表达了浓重的离愁别绪。D、“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中,“倦客”是对罢职者的委婉说法,此处是指陈季陵;而此时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E、本词除了在景物描写上独具匠心外,还大量使用了议论的写作手法,如上片中“风才定、片帆无力”,下片中的“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就是议论句。满江红·赣州席上呈太守陈季陵侍郎[注]辛弃疾落日苍茫,风才定、片帆无力。还记得、眉来眼去,水光山色。倦客不知身远近,佳人已卜归消息。便归来、只是赋行云,襄王客。些个事,如何得?知有恨,休重忆。但楚天特地,暮云凝碧。过眼不如人意事,十常八九今头白。笑江州、司马太多情,青衫湿。【注】陈季陵罢职辞行,辛弃疾在宴席上作此词赠之。以上圈红色文字真的是这样吗15•(1)B3分、D2分、E1分•B项“动静结合”错误,上片的景物描写没有使用这种手法。•D项“佳人也离开词人,二人均有难言的悲情”错误,应该是佳人离陈季陵而去,使之痛苦不堪。•E项上片中“风才定、片帆无力”不是议论句。16错因归类•三、手法判断失误,效果分析不准。•关注选项中手法的判定。1718(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分析,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句写无边的青草直漫向天涯,透露的是生机,奠定昂扬的基调。B、“鸿雁”这一意象不仅点出深秋季节,也暗示出旅人的思归。C、上片结句暗用典故,与“庄生晓梦迷蝴蝶”如出一辙,蝴蝶正是诗人梦中之物。D、枫叶红似春花,却无人怜,遇清露而自凋,这“枫叶”正是孤高诗人的写照。E、全诗明写秋实写“感事”,所以是一首伤时失意的寓托之作,词风婉约。浪淘沙感事明刘基天际草离离,鸿雁南归,冷烟凝恨锁斜晖。蝴蝶不知身是梦,飞上寒枝。惆怅倚阑时,总是伤悲,绝怜红叶似芳菲。清露自凋枫自落,没个人知。【注】这首词写与元末乱世,避难于江湖时期。(1)答B3分、E2分、D1分(A、奠定飘零凄凉的感情基调;C、是推陈出新,蝴蝶是实有之物,如在梦中寻觅花枝而栖,却只能飞上寒枝。D、“孤高”判断无据。)以上圈红色文字真的是这样吗19•咏史(其二)•【晋】左思•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②。冯公③岂不伟,白首不见招。•【注】①金:指汉代金日䃅(dī),他家自汉武帝到汉平帝,七代为内侍。张:指汉代张汤,他家自汉宣帝以后,有十余人为侍中、中常侍。②七叶:七代。珥汉貂:汉代侍中、中常侍的帽子上皆插貂尾。珥,插。③冯公:指汉代冯唐,他直到年老还在做中郎署长的小官。20•咏史(其二)【晋】左思•(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前两句是说松树高大却长在低处,小草低矮却长在高山上。•B、诗歌通过“涧底松”和“山上苗”的对比引出了对人世间的不公的描写。•C、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D、全诗前四句起兴,后四句“咏史”,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之情。•E、诗人认为冯唐是很有才能的,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未能做高官。以上圈红色文字真的是这样吗21•(1)C3分、E2分、D1分•C项“诗人认为社会中的不公平现象没法改变,体现了诗人消极的思想”错误,从诗歌中看不出诗人有这种想法和思想。•D“表达诗人怀才不遇之情”错,表达的情感抒发了对世族庸碌子弟窃踞高位而出身寒微的贤才屈沉下位这一社会不公现象的愤懑不平和悲叹•E项“但因为金张两家的压制来能做高官”分析错误,此处用典是为了证明“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冯唐与金张两家不在同一时期。22•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曹彦约②•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③,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注①舒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皖河上游。岁旦:一年的第一天。②曹彦约:南宋大臣、诗人,江西人。③吴门:指苏州或苏州一带,即诗题中的“平江门外”。岁时:每年一定的季节或时间,此指春节。23•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①•曹彦约②•(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诗歌标题中的“冬至”交代了诗人写这首诗的时间,“留滞舒州”点明了这首诗的写作地点及缘由。•B、诗歌第三、四句写诗人回忆去年在吴门时,城门早早关闭,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的情景。•C、诗歌第五句中的“再拜”是古代一种隆重的礼节,是指拜两次,诗中表达的是诗人对兄长的敬意。•D、最后两句写诗人想到自己身在异乡,又处于贫寒之中,无暇思念故乡,冬至时思念之情顿起,写下了这首诗。•E、这首诗采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对往事的回忆和现实的担忧融为一体,扩大了诗歌的内涵。以上圈红色文字真的是这样吗24•(1)B3分、D2分、E1分•B项“回忆去年在吴门时”说法错误,三、四两句写的是眼前“滞留舒州”的景象,诗人担心江面结冰,回家的行程被延误。•D项“又处于贫寒之中”望文生义,“穷年”指一整年。•E“化虚为实”应为“虚实结合”。25•诗歌鉴赏选择题常见设误方法•1.语言语风类错误:或故意译错实词虚词;或对诗歌的语言风格判断错误。•2.意境意象类错误:对诗歌的意象的含义判断错误;或对意境的概括错误。•3.技巧手法类错误:对诗歌运用的写作技巧的类型或作用判断错误。•4.思想情感类错误:拔高情感(对诗歌中描写的情感故意妄加引申,添上某种光圈);或转移情感。•5.观点内容类错误:扩大范围(把作家的某一具体作品风格用其整体作品风格来代替)2627
本文标题:2018年高考古诗鉴赏客观题错因归纳ppt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750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