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深入贯测落实科学发展观
1莆田十七中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十八大进课堂主讲教师:黄祖彪2012年12月2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3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作出“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的科学定位,实现了党在指导思想上的又一次与时俱进,(党的七大把毛泽东思想,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4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明确了科学发展观作为科学理论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定位,作为重要指导方针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的定位,这是十八大报告的最大亮点和最突出的历史贡献。5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6(一)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同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一、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7科学发展观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8它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根据新的实践和时代发展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发展观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三个紧密联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统一的科学体系。说一脉相承,是因为它们面对着共同的时代课题,面临着共同的历史任务,9都贯穿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主题,都坚持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说与时俱进,是因为科学发展观用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是对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创造性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创新成果,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勃勃生机。10(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11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靠发展来巩固、在发展中推进的。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进入了发展关键期、改革攻坚期、矛盾凸显期。我们具备非常有利的发展条件,但也存在很多这样那样矛盾和问题,如何解决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12保持我国发展的良好势头,成为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的问题,作出一系列新的理论概括,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13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出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提出坚持统筹兼顾,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关系;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14这些重大战略思想,准确把握我国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科学总结实践新创造,深入回答时代新课题,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基本观点,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取得的新成果,使我们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达到新高度,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推进到新境界。15(三)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引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历史性成就,在实践中显示了科学理论的强大真理力量16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制定一系列战略部署,实施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一系列新的历史性成就。我国经济总量从世界第六位跃升到第二位,社会生产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迈上一个大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社会保障水平迈上一个大台阶,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国际影响力迈上一个大台阶,国家面貌发生新的历史性变化。17我们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和上海世博会,战胜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夺取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等严重自然灾害和灾后恢复重建重大胜利,妥善处置一系列重大突发事件,巩固和发展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大局,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18增强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和凝聚力。这些历史性成的取得,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实践充分证明,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理论,是我们经受考验、化危为机、赢得主动的精神支柱。19二、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意义(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90多年奋斗的根本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之所以能快速发展起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之所以能快速提高起来,就是因为我们成功开创和不断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和现实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21在新的时代条件下要进一步发展中国、造福人民、振兴中华,就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与时俱进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22科学发展观深入总结党的十六大以来的新鲜经验,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一系列新概括新阐述,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我们破解改革发展难题、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进一步提供了理论指导。23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切实增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增强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中牢牢掌握发展的主动权,扎扎实实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24(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5党的十八大在党的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基础上,明确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要努力实现的新要求,强调要使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26应该说,党的十八大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集中体现了科学发展的理念和原则,体现了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各领域的总体要求。27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才能准确领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内涵和新要求,准确领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和基本思路,准确领会党的十八大关于党和国家各方面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政策举措,为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打下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基础。28(三)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必须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29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把党的十八大的部署真正落到实处,关键也在党。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了有力政治保障。30新形势下党所处历史方位和执政条件、党员队伍组成结构都发生了重大变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同党肩负的使命还不完全适应,党员、干部队伍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是长期的、复杂的,31科学发展观把加强党的建设同推动科学发展贯通起来,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提出了一系列重要新思想新要求,是新的时代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科学指南。只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把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同党领导的伟大事业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32坚持以科学的理论、方法和制度推进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使党的各项工作更好地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不断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实现党的执政使命,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33三、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面向未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我国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作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做到以下几个方面:34(一)必须更加自觉地把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35学校要致力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质量是学校立身之本,学校的荣誉、地位,最终要由育人的质量来决定。学校要实现科学发展,提高教育质量是关键。要致力于突出特色。有特色才能上水平,有特色才有生命力。我们必须坚持发展特色,促进学校的发展更上一个台阶。我们教师立足本职工作,提高自身的职业道德业务水平,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尽自己的力量。我们学生要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以优异的成绩为学校争光。36(二)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37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学校的服务对象有两个,首先是学生,其次是教师。因此,学校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的办学思想,就是一切以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为核心,给师生提供良好的发展平台,创造良好的发展条件,实现师生最大和最好的发展可能。38教育是人性化的,我们心中应时刻关注学生的需求,把孩子的事放在最重要的位置,需他们所需,急他们所急,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本,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做到面向全体、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享受最优质的教育,办群众满意的教育。我们教师要有责任心,充满爱心,心中装满学生,关心学生的心理、学习、思想等情况,促进学生健康发展。39(三)必须更加自觉地把全面协调可持续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401、坚持民主办学,想方设法调动管理主体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全体教职员工的主人翁精神。2、落实全面发展观,坚持落实德、智、体、美、劳、心理素质、实践操作能力、创新精神等全面协调发展的思想观念,始终把德育放在首位。41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落实可持续发展观。教育大计,以教师为本。人才是第一资源,教学质量的高低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成败,从根本上讲,均取决于教师队伍的素质。4、创造性地开展师德建设,为学校持续发展注入动力源泉。42各位老师、同学: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但蓝图的实现需要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艰苦奋斗,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为十七中更好的发展,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43
本文标题:深入贯测落实科学发展观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27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