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1环境化学辅导2012年4月到6月第一章1以下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A.热岛效应;B.温室效应;C.土壤的盐碱化;D.噪声2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ABD)A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B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归;C污染物的控制技术;D污染物的生态效应3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最重要的迁移方式是(B)A.机械迁移;B.物理-化学迁移;C.生物迁移;D.多介质迁移转化4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称为污染物的迁移。5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污染物/化学污染物。P126污染物在环境中迁移的方式有三种,其中物理-化学迁移是最重要的迁移形式。7环境化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学转化和效应。P58有机污染物可通过生物体的吸收、代谢、生长、死亡等过程实现迁移。对于某些污染物可通过食物链传递产生放大积累作用,这是生物迁移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P149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和归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P1610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_C___。A.50--60%;B.30---40%;C.80-90%;D.90-100%;11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效应与危害包括(ABCDEFG)A.毒性;B.腐蚀;C.氧化反应性;D.耗氧性;E.富营养化;F.破坏生态平衡;G.三致效应.12.环境问题: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就叫环境问题。13.环境污染:是指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生产和生活)的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态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量或生物体,其数量和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们的健康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的物质产生有害影响者。P214.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2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P415化学污染物:是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P1116环境效应: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发生变化。P1317.广义的环境化学和狭义的环境化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答: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它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广义:还包括用化学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分析、监测和治理控制环境污染:分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近年)四个方面。18.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P4,P5答: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而是被确认为污染物质的那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实质是由污染物及环境背景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①多组分、多介质和多变的复杂开放体系②化学污染物质的浓度偏低(ppm,ppb,ppt)③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来阐明宏观的环境问题,从深层的机制去理解和解决问题。④综合性强,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领域⑤应用性强,涉及的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19.请举例说明各个环境单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答:水体—①有害金属(如Cd,Cr,Cu,Hg,Pb,Zn)②有害阴离子(CN-,F-,Cl-,Br-,S2-,SO42-等)③营养物质(NH4+,NO2-,NO3-,PO43-等④有机物(酚、醛、农药、表面活性剂、多氯联苯、脂肪酸,有机卤化物等)⑤放射性物质(3H,32P,90Sr,131I,144Ce,232Th,238U)大气—SO2,NOx,CO,Pb化物,悬浮物等土壤—农药、重金属20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有哪些?P10答: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地的污染等。P10国际动向21判断题: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3第二章1以下关于海陆风空气流向说法正确的是(AC)A白天,冷空气由海洋吹向近地面的陆地,形成海风;B白天,热空气由海洋吹向近地面的陆地,形成海风;C夜晚,近地面的冷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D夜晚,近地面的热空气由陆地吹向海洋,形成陆风;2在光化学烟雾中,由汽车尾气中碳氢化合物转化而成的化合物有(AC)P95A.过氧酰基硝酸酯;B.O3;C.醛类化合物;D.烯烃化合物;E.NO2.3在光化学烟雾中,以下的成分中会随时间出现锋值后再下降的是(C)P93A.烃类;B.NO;C.NO2;D.PAN;4以下物质会造成臭氧耗竭的物质包括(ABC)A.NOX;B.氯氟烃;C.哈龙;D.SO2.5硫酸烟雾中可导致SO2转化的反应有(ACD)A.SO2的自由基氧化;B.微生物氧化;C.SO2的液相氧化在颗粒物表面的催化氧化.;D.SO2的直接光氧化6我国酸雨中关键性离子组分是(ABCD)A.SO42-;B.NO3-;C.Ca2+;D.NH4+;7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80-90%。P1308积聚模多为二次污染物,其中硫酸盐占80%以上。P1329不论雨除或冲刷,对半径为2μm左右的颗粒物都没有明显的去除作用。P13010只有被体系吸收的光,且波长在100-700nm范围的光才可引起光化学反应。11雨除对半径1μm的颗粒物的去除效率较高。12气温变暖在全球不同地域有明显的差异,北半球高纬度和极地地区的温度上升的幅度比较大。P12213辐射逆温——在平静而晴朗的夜晚,因为地面因强烈辐射而冷却,使近地面空气的温度自下而上逐渐降低,上面的空气比下面的空气冷却慢所形成。P48414积聚模——Dp在0.05-2μm范围内,主来源于爱根核膜的凝聚,燃烧过程所产生蒸汽冷凝、凝聚,以及由大气化学反应所产生的各种气体分子转化成的二次气溶胶等。P13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主要的去除途径是扩散。这两种膜合称为细粒子。15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O3、PAN,硝酸等),这些反应物(一次污染物)和产物(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称为光化学烟雾。P9116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又有哪些,举出一些自由基形成的反应式?答: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有:NO2,HNO2,HNO3,RC(O)H,H2CO,O3。大气中常见的自由基有:HO、HO2、R、R0O、RCOOO等。OH的来源:1)O3+hv(λ320nm)→O2+O(1D)(φ=0.88-1.00)10%O(1D)+H2O→2OH2)HONO+hv(λ400nm)→OH+NO(φ=0.88-1.00)H2O2+hv(λ360nm)→OH+OHHO2的来源:HCHO+hv(λ370nm)→H+HCO(φ=0.00-0.78)H+O2→HO2HCO+O2→HO2+COROOR’+hν→RO·+R’O·17请比较光化学烟雾与硫酸烟雾的不同之处。P1081.特征2.二氧化硫污染类型3.光化学烟雾污染类型4.首次记录5.20世纪前6.20世纪40年代中7.一次污染物8.SO2,煤烟颗粒9.有机物,NOX10.二次污染物11.H2SO4,气溶胶,硫酸盐,亚硫酸等12.O3,过氧乙酰硝酸酯,HNO3,醛类,颗粒物,硝酸盐,硫酸盐等13.温度14.冷15.热16.相对湿度17.高,通常多雾18.低,通常热和干燥19.转化类型20.发散21.下沉22.污染锋值时间23.早晨24.中午18请用化学反应式表示臭氧消耗的原因,及其主要的催化物及其来源。P123-125请用化学反应式表示臭氧消耗的原因,及其主要的催化物及其来源。答:臭氧损耗的化学反应通式:Y+O3→YO+O2(1)YO+O(O3)→Y+O2(2)(限速步骤)O(O3)+O3→O2+O2(3)5Y=NOX(NO,NO2)、HOX(H,OH)、ClOX(Cl,ClO),BrOX,Y由各种不溶于水且寿命长的分子(如CH3Cl,N2O,CFCl3(CFC-11),CF2Cl2(CFC-12),甲烷CH4等)输送进入平流层后再释放出来。具体说来,HOX主要是由CH4,H2O(g)或H2与O反应生成。NOX(x=1,2)主要来源是土壤中发生的N2O升至上空后与O反应的产物,其次是高空超音速飞机排气。CFC和Halons在对流层难降解,可以进入平流层发生光解。19请结合反应式或图示论述酸雨的主要成分、形成机理与过程,并解释重庆地区酸雨频率高,而北京酸雨频率低的原因。P130,P117-119答:1)SO2通过各种途径被氧化成SO3:SO2与O2、O、O3直接光气相氧化,O3-NO2同时存在时SO2的气相氧化,SO2的间接光氧化—自由基氧化;SO2的液相氧化;SO2在颗粒物表面被金属离子催化氧化;SO2被强氧化剂(O3,H2O2,NO2和HONO)氧化。SO3溶于水形成H2SO4。2)NO被HO2氧化成NO2,NO和NO2被OH氧化或溶于水成HNO3。3)所形成的酸性物质参与了成云过程,作为云滴的凝结核,或者在云层下部被雨水捕集等途径形成酸性降水迁移到地表的过程。4)影响降水酸度的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大气中的氨和颗粒物的酸碱性,天气形势的影响。5)西南地区煤中含硫量高,并且很少经脱硫处理;西南地区大气中NH3含量相对较少的地区;西南地区的颗粒物偏酸性,而北京地区的颗粒物偏碱性;西南地区潮湿多雨和多山的地形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1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62.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3.当ΓΓ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4随高度升高气温的降低率称为大气垂直递减率(Γ),对于逆温气层的大气垂直递减率C。a.Γ﹥0b.Γ=0c.Γ﹤05.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6.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多环芳烃;7.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为NO2、链终止;8.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9.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10.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11.当降水的pH值5.0时,称为酸雨。12.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μm的颗粒物;13.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14根据Whittby三模态模型,粒径小于Aum的粒子称为爱根核膜。a.0.05b.0.1c.1d.215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D)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积聚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D.爱根核膜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膜的粒径为0.05~2μm,粗粒子膜的粒径为大于2μm;16造成大气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ABC)A.地球旋转作用;B.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C,臭氧层的存在;D.全球变暖;E.环境污染.17Pasquill根据(ABC)把大气稳定度分为6类,即强不稳定A、不稳定B、弱不稳定C、中性D、较稳定E和稳定F。A.风速;P51B.日照量;C.云量;云状D.风向.18、积聚模主要由核膜凝聚或通过热蒸汽冷凝再凝聚而长大,这些颗粒物多为二次污染物,其中硫酸盐占80%以上。19、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__和___空燃比_____有关。P29720、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N2O_、_C
本文标题:环境化学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456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