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创业/孵化 >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从国家政策支持和企业积极参与的外部环境建设、校园文化的内部环境建设,创新创业课程体系建设,创新创业师资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对当前高校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几点思考和建议,旨在能够尽快加强和规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过程,提高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效果,为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型人才。关键词:创新创业;大学生;教育当前,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建设急需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创业已成为青年人参与社会经济建设,推动社会不断发展的重要途径。高等院校作为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传承等职能的特殊部门,为社会各行业培养具有开拓创新精神和创业创造能力的专业人才也必然是其义不容辞的责任。大学生正处在人生的思维活跃期,他们精力旺盛,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对专业知识有着较为强烈的学习愿望,具有非常好的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基础和条件。但大学生群体也存在思想不成熟,社会经验欠缺,易受外部环境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约束,缺乏自力更生、吃苦耐劳的品质,承受压力能力较差等特点。当前大学生群体的这些特点,决定了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党和国家关于创新型国家建设的精神实质和总体要求,切实履行高校的社会职能,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充分利用政策资源,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创新型创业教育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近几年,各级政府相继出台了多项鼓励创新,扶持创业的政策,制定了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机制和资金支持政策,比如有些地方为了帮助大学生筹集创业资金,给大学生提供低息甚至是无息小额贷款,设立大学生创业基金。有些地方政府还通过建设创新企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大学生创业者提供免费创业场所,周到的行政服务以及继续创新的技术支持。但在目前阶段,我国对于大学生创业还未形成一整套鼓励机制,政策普遍停留在初始阶段,如提供税收优惠等,对于能够增强大学生创业倾向的长效机制的提供明显不足,大多数大学毕业生由于缺乏“安全”保证,而最终没有迈出创业的步伐。所以,政府不光要提供税收等优惠政策,更要在创业服务上下足功夫。各级政府应该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特征不断地推出符合经济发展规律和广大青年创业者需求的创新创业政策,不断提高服务意识,创造良好的创业环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者更要认真学习研究国家和地方政府支持鼓励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相关政策和优惠条件,并不断向在校学生积极宣传,让这些政策落地生根,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创新意识,鼓足创业勇气,形成积极活跃的创业氛围。与此同时,企业也应承担一定的创新创业扶持的社会职能。企业可以派专家与高校共同制定教育培养方案,也可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基地,企业家们也可以走进校园现身说法,和青年大学生分享当年自己创业时的酸甜苦辣,唤醒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激情。大学生创新团队也可以走进企业边实践边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创新项目。二、建设以“崇尚创新,鼓励创造”为主题的校园文化环境高校应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和专业特色,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创新创业的氛围营造,从各个角度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热情。高校应成立专门机构负责协调和保障学生创新创业工作的顺利开展。可以结合校友工作,大力宣传成功创业的校友,让学生感觉到创业就在身边并不遥远。还应该大力扶持,表奖表彰极参与创新创业,并取得重要成果或成绩的大学生,对他们的事迹进行广泛的宣传报道。开展创新创业讲座,并且使之长期化、制度化。通过讲座对学生开展政策宣讲教育,弥补学生社会经验的不足。组织学生开展创新实践和竞赛活动,让学生在竞赛中得到系统化的锻炼,以此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通过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和工作室的方式,将创新活动项目化、市场化,为学生提供逼真的市场环境,让学生的创业项目在校内就开始进入孵化阶段,让创业生存期能够平稳过渡到创业成长期。大学生普遍对于新鲜事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因此高校通过营造良好的校园创业氛围,来不断熏陶和启发大学生们的创业意识必然会获得较好的收效。三、建立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需要掌握许多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知识,非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在正常的教学计划中很难系统地学习这些。我国很多高校的创业教育才刚刚起步,在创业教育方面只是开设了一些创业相关课程。创业教育还远远无法达到激励创业、支持创业的目的。这就要求高校在教学大纲的制定和教学计划的编制中应该有针对性地加入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建立一套规范完整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选定或编写符合专业特点的创新创业教材和实践指导书,合理安排实践环节,保证教学质量。比如,有的学校将创业学、创业心理学、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课程列入公共基础课,还有的学校开设了法律、管理、财务、经济学、财政、金融、理财等多门公共选修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建立,是高校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保障,能够有效地解决大学生在创业时存在的知识结构不平衡的问题。另一方面,这些课程的开设,也使大学生在入学伊始就能接触到创新思维和创业意识,对他们更好地规划大学生活,规划职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四、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教师是关键。高校如何建设一支合格的创新创业教师队伍,成为摆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工作面前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高校教师学历层次较高,专业理论知识掌握较为系统扎实,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但有些教师社会经验欠缺,毕业即到学校任教,没有工程实践背景和创业经历,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高校教师开展创新创业指导的效果。因此,建设一支合格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就必须要一方面充分发挥高校教师的优点,同时补齐短板。定期派遣老师参加各类创新创业教育培训,深入行业企业调查研究,参加岗位工程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经验和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聘请成功企业家和企业高级管理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充实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实际经验更好地指导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活动。参考文献[1]郝春东,孙烨,朱楠.金融专业大学生创业胜任力模型研究[J].黑龙江社会科学,2013(2).[2]艾军,邹金成,邹婷媛.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思考与探索[J].中国大学教育,2014(10).[3]周炳.高校创新创业前瞻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4(10).
本文标题: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几点思考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89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