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 戏答元珍(欧阳修)分析
戏答元珍欧阳修广西财经学院林凤春制作“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表现的是诗人的乐观还是自嘲心态?•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卒谥文忠,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人。•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和杰出的文学家。•除了参与政治,欧阳修还涉猎史学、经学、文学、金石学、目录学等领域,具有多方面的学识和才华。•文学方面建树卓著,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军人物。开创宋诗议论化、散文化之路,被推为“一代文宗”。•文笔平易疏朗,语言明白晓畅。•著有《欧阳文忠公集》、《六一词》。题解•本篇选自《欧阳文忠公文集》卷十一。•宋仁宗景佑三年(1036)五月,欧阳修为支持范仲淹的政治改革以及对守旧派的斗争,写信痛斥谏官高若讷,因而被贬为峡州夷陵(今湖北宜昌市)县令。次年,朋友丁宝臣(时任峡州军事判官)写了一首题为《花时久雨》的诗给他,欧阳修便写了此诗作答,诗题一作《花时久雨之什》,所以诗以“花”起结,但主要是抒写诗人被贬后的寂寞失落和自我慰藉情怀。题解戏答元珍↓戏:“随便”的意思。古人常常故意把反映其真实思想的严肃作品称为“戏作”。“戏”字,是声明此篇不过是游戏之作,其实则是欧阳修受贬后政治上失意的掩饰和自嘲。→欧阳修的好友,名叫丁宝臣,子元珍。诗句解读•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言被贬地之僻远。表达上先问后答,上句先以疑问方式说出诗人的感受和猜想,下句再回答说明引起感受、猜想的原因,表达曲折而句意连贯流畅。•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描绘了被贬地的景象,道出被贬时节正值万物生辉的春天•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尾联言野花开得虽晚,但毕竟有花可赏,不必嗟叹。表现了诗人以乐观的态度解开愁思,对前途依然充满了信心。•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听到大雁回家的声音,诗人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病中看新年之热闹,春色之美好,更添愁思,反衬出诗人的凄凉。欧阳修的诗风格流丽畅达,意境开阔。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亦是欧阳修的代表作之一。写景方面,于料峭春寒中见出盎然春意,颇富生机。抒情方面,于寂寞愁闷里怀着向上的希望,不觉低沉。艺术特色艺术特色1、以小孕大,怨而不怒诗人借“春风”与“花”的关系来寄喻君臣、君民关系。在封建朝政中,君臣更多的是一种人身依附、政治依附的关系,臣民要做到真正的人生自主与自择是非常痛苦的,所以他也只能以“戏赠”“戏答”的方式表达一下他的怨刺而已,他所秉承的也是中国古典诗歌的“怨而不怒”的风雅传统。2、构思精巧,章法独特诗人用倒装手法,先写疑的主观感受,再写造成疑的原因,先情后景,新颖别致。首联两句之间一疑一答,首联与颔联之间又成转折关系。后两联主要抒情,由眼前景想到昔日之景,由眼前的无花想到昔日洛阳的有花,今昔对比,有从到无,表达了自已政治失意后乐观与旷达的情怀,产生了一种振聋发聩的美学效果。3、写景抒情,颇有特色写景,紧扣“春寒”,描绘出料峭春寒中的盎然生机;抒情,在写出诗人贬官后沉重郁闷的心情的同时,表现出诗人旷达的胸襟和洒脱的性格。全诗既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渴求和追求,又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的执着态度和积极进取精神,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本诗中,首联先问后答,表达曲折而句意连贯流畅。诗人在《笔说·峡州诗说》中说:“若无下句,则上句何堪?既见下句,则上句颇工”,可见这是诗人较为得意的一首诗。诗中虽表达了诗人对山城偏远春来晚的无奈,闻雁声而思乡的悲苦,病入新年而叹万物美好的感伤情愫,但并非一味地陷入愁苦之中,尾联“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使全诗情绪陡然回转,柳暗花明又一村,足见诗人对待人生态度之豁达与乐观,大大提升了诗的艺术境界。一、课外阅读元珍写给欧阳修的《花时久雨》,结合本诗,体味作者在本诗中表达的情感二、诗中表现出的乐观一面对你有何启发?谢谢!
本文标题:戏答元珍(欧阳修)分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3920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