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公司方案 >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gaidong)
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赵晶12(1.保定高级技工学校河北保定071000;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河北保定071000)摘要:在课堂教学管理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行为。如果处理不当,不仅容易引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冲突和课堂纪律问题,影响课堂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甚至伤及学生人格的发展。然而,本人作为一名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师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发现,只要认真而细致地观察和分析课堂问题行为,就可以对其予以正确的归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策略,减少或控制问题行为,确保课堂活动有序而有效地开展。关键词: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对策课堂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生活的地方,是教育和培养人才的主阵地,它是由教师、学生和环境组成的复杂的社会体系。教师和学生在课堂环境中,受一定刺激所引起的违反课堂规范,程度不等地妨碍及干扰课堂活动的正常进行或影响教学效率的行为,称之为“课堂问题行为”。近年来,由于一些高职高专院校的扩招和地方职教学校竞争等原因,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门槛逐年降低,导致生源质量逐渐下降,随之出现一系列的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一直困扰着中职教师,同时影响到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声誉。那么,我们应如何看待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职生的课堂问题行为进行了分析: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表现目前中职生的课堂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两类:一是外向型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无故旷课、迟到、早退、随意进出教室、吃零食、高声喧哗、打手机、起哄等行为。二是内向型行为问题。主要表现为:玩手机、上课心不在焉、睡觉、害怕提问、听歌、做其他科的作业、看课外读物等行为。外向型行为问题容易被觉察,它直接干扰课堂纪律,影响正常教学活动的进行;而内向性问题行为虽不直接威胁课堂秩序.不直接影响他人学习,但对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质量的影响很大,对学生个人的人格发展也有较大的危害。二、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特征(一)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具有普遍性中职学生大部分是“中考”的失败者,在初中这些学生的文化基础就较差,到了中职学校,这些学生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也还较差,表现在课堂上的问题行为还是很普遍。有调查显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曾有过课堂问题行为,不管是班级干部还是成绩优秀的学生都有过一些问题行为。只不过优秀的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相对较少,而其他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出现较多。(二)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以轻度为主。心理学家瑞格(E.Wragg)等人曾作过研究,从1020个课堂片段分析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表现,其中最普遍的问题及其比例为:大声说话(13%)、思想开小差(24%)、讲废话(23%)、不恰当地使用教材或设备(2%)、吃零食(3.5%)、随便走动(6%)、小动作(13%)、故意大笑(4%)、打架(3%)、不听从教师(7%)、侮辱同学(1.5%)。我国对中小学课堂违纪行为的调查资料也显示,轻度的占84%,比较严重的占14%,非常严重的仅占2%。可见,无论中外,课堂问题行为都主要表现为轻度问题行为。和以前相比,现在课堂上出现较多的问题行为仍是以说话、玩手机、吃零食、睡觉等轻度问题行为为主。三、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很多教师都将学生的课堂问题行为归咎于学生本人,但事实上,导致学生出现课堂问题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学生自身的因素,也有教师、学校、家庭及社会环境的因素,并且通常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在对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原因调查分析中,笔者共列出了自身因素、教师因素、家庭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4个方面的因素。(一)学生自身的因素学生自身的因素是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调查显示,学生课堂问题行为中有将近60%的问题属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种情况:1.学习动机不明确,有厌学情绪。在关于“你为什么来此校就读”的调查中,学生的回答不一:有的是父母让来的,说年龄还小,在学校再上两年学;有的是同学带过来的,来这就为了找个伴一起玩;有的初中毕业两三年,在社会上呆过一段时间,又回来学技术;有的初中没毕业就直接上技校。总之,大多数学生的学习动机不明确。而且,他们认为,上技校就是进行手把手的技能学习,不用上文化理论课。到了学校学习一段时间后,觉得现实与自己的期望反差太大,再加上初中文化知识基础不扎实,不能及时适应学校的节奏,自由散漫,学习不努力,产生厌学情绪。这些学生在课堂上表现为无所事事,从而出现各种课堂问题行为。2.缺乏自信心,有自卑心理。与普高学生相比,中职生大多由于学习成绩不佳而心态失衡,带着失落与自卑的心理进入中职学校。加上来到陌生的环境,当生活中无人理解与关怀时会感到自卑和无奈。原本自我管理能力就比较差的学生,稍微遇到教师的说教,就会产生自卑,因而更加感到孤独与焦虑,甚至产生恐惧的心理,从而产生“心事重重,注意力分散、敏感多疑,过度焦虑、情绪不稳定,暴躁”等课堂问题行为。3.独立意识强,行为习惯和自控能力差。中职学生的年龄大多在15~18岁之间,正处于一个生理、心理都发生巨大转变的关键时期,特别是离开家庭进入了拥有一定社会氛围的中职校园后,自我意识及成人感迅速增强,他们渴望走向独立生活,强烈要求社会承认他们的成人资格,自信心、自尊心、独立意识都有很大提高。同时,中职校园环境也比以往自己的生活环境赋予个人更多的独立与自由空间。然而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中职学生一方面有着强烈的独立意识;另一方面又有着显著的依赖行为。这种依赖性与迅速发展的独立性之间,产生了一种现实的矛盾冲突。他们常凭个人意志判断,在行为举止上表现出明显的冲动性,自控能力较差,极易爆发,稍遇刺激就会出现偏激行为;对家长、教师表现出较普遍的逆反心理和行为。(二)教师的因素教师在课堂中缺乏适当的管理,也是引发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1、教学内容及方法不符合学生实际教师在课堂内容的讲授上内容单调,陈旧,缺乏新意或难度较大,学生就会厌学。同时,教师教学方法是否灵活,也影响着课堂的管理。以前的教学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老师教学生学,而现在教学则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因此,教师应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因势利导,从而减少课堂问题行为的发生。2、课堂管理应变能力差。在课堂教学中,有些教师不能采用化弊为利、因势利导的教育方法,灵活、善意地对学生的问题行为做出引导、处置。他们总是机械、刻板地批评学生,或者不管学生问题行为的轻重程度,一律将学生交给班主任或学校处置。教师这种动辄让学生停课检讨的处罚方式,不但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后续学习,也于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治毫无益处。3、接受相关培训有限。教师在教学管理方面接受的培训非常有限,在处理学生问题行为通常是根据本人对事物的一般认识和个人经验而不是严密的系统教育。中职学生的现状已经向传统的课堂教学和管理提出挑战,中职教师自身的素质及管理能力又得不到及时的提升,就使中职校的课堂管理形成了一种恶性循环,更加剧了中职课堂管理的艰巨性。(三)家庭的因素家庭是学生生活的重要环境,家庭因素是学生产生课堂问题行为的重要相关因素,家长的教育态度和教育观念也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强烈影响。如有的家长忙于自己的事情而对孩子不闻不问,放任自流,孩子由于缺乏关注而表现出焦虑、烦恼、厌学、自控力差、甚至对抗性的行为。有的家长对孩子娇惯溺爱、纵容放性、百依百顺,易使孩子养成自我中心、骄横跋扈、自私任性的品行。因此,家庭因素也是影响学生课堂行为问题的重要因素。(四)社会环境因素在当今信息化时代,社会各种信息通过信息传媒大量地涌入学校,大众传媒成为成长中的青少年强有力的教育者,是青少年接受有关政治、伦理、职业、消费等各种观念和行为方式的发布源,为青少年提供了各种角色模式。据统计,青少年知识总量约有一半来自学校以外的大众传媒。但这些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有积极向上的内容,也有许多如暴力、色情、凶杀以及享乐主义、颓废主义、道德败坏等庸俗的低级趣味的内容。这些内容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内心世界,为其提供了模仿和尝试的范式并激发其追逐的激情,甚至推延到课堂上,诱发课堂问题行为,成为课堂问题行为的强有力的环境性诱因。三、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的管理策略(一)加强学生就业教育学习没有目标,就如同失去了方向的航船。学校应该对中职生加强就业教育,要创造条件为中职生培训扎实的技术本领,使中职生有一技之长。让学生有一种强烈的就业意识与愿望,树立有技术才能有工作岗位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只有让他们意识到自已的优势所在,他们才会觉得有希望,才会重塑信心。那些因文化基础较差不能进高中学习的学生,恰好是社会急需的高素质技术工人。明确了自已的位置,又学到了过硬的专业技术本领,中职生的课堂题行为才会相应减少。(二)提高教师素质教师应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观念。我们的教师多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略课堂的管理或不知怎样管理。教师不仅要做知识的传授者,还要做一个好的课堂管理者。笔者认为教师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教师要树立全新的教育观,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的人格和个别差异,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第二,教师要具有课堂管理的技能和技巧。在面对课堂问题行为时,“见风使舵”,随时察言观色,运用自己的智慧敏捷而恰当地进行调控。第三,教师要熟悉学生的心理和生理发展规律,充分地考虑学生的心理和生理需要,善于“发现他人”,并积极地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建构一种民主开放的管理风格。(三)提倡家校合作家庭是孩子接受教育最早的地方,学校是进行系统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作为父母应积极配合学校做好德育工作,应善于主动地同学校沟通联系,主动地多与老师交流情况。既要关心孩子的学习,更要关心其在学校的表现;既要掌握其优点、长处和进步,更要掌握其缺点和错误。只有家庭和学校齐抓共管,我们的教育管理工作才能落到实处,才能卓见成效。(四)发挥社会环境在德育过程中的感染作用。社会是孩子成长的大环境,社会教育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延伸与拓展,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孩子良好品行的形成具有很强的感染作用。因此,必须大力净化社会环境,主要是学校周围环境和社区环境。综上所述,面对中职生经常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教师应该结合其时代特征不断地总结分析,探索其管理对策,以便积极应对,做到有的放矢。参考文献:[1]陈时见课堂管理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2]吴志宏教育管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5[3]佟恒敏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管理策略探究,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J].2010,27(2):28-29作者简介:赵晶(1979-),女,河北保定人,本科,就职于保定高级技工学校,河北大学在读教育硕士。
本文标题:中职生课堂问题行为分析及对策(gaidong)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10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