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 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优质课件
隋唐五代文学隋唐五代文学发展概况隋唐五代的历史起讫•隋朝(581-618)37年•唐朝(618-907)289年•五代(907-960)53年本编文学的历史起讫隋唐五代十国宋581618907960一、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1.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1)唐代国力的强大:军事,东突厥、吐谷浑、高昌,西突厥。政治,势力强大,天可汗的实际存在,达120余年之久经济,唐朝建立不久迅速发展了经济,天宝中达于顶点。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2)唐代的文化政策唐朝的立国者,对外来文化采取兼容政策,“华夷如一”的政策为后继者所继承。“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3)开放的文化环境中外文化的交融唐代,中外文化广泛交融,广泛接受外来文化影响。从文学艺术到生活趣味、风俗习惯,均杂取中西。唐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行为也较不受约束。中外文化交融造成的较为开放的风气,对文学题材的拓广,文学趣味、文学风格的多样化,都有重要意义。唐·张籍《昆仑儿》昆仑家住海中州,蛮客将来汉地游。言语解教秦吉了,波涛初过郁林洲。金环欲落曾穿耳,螺髻长卷不裹头。自爱肌肤黑如漆,行时半脱木绵裘。唐传奇《昆仑奴》:金庸认为《昆仑奴》是中国最早的武侠小说之一。2.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1)唐代士人的人生态度唐代士人对人生普遍持一种积极的、进取的态度。a.国力的强大,为士人展开了一条宽阔的人生道路。b.由于国力的强大,唐代士人有着更为恢宏的胸怀、气度、抱负与强烈的进取精神。(2)唐代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唐代文化全而繁荣,史学及艺术的书法、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都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发展影响很大。史学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唐初设立史馆,史学上的求实与文学上的求真,同是崇实思想的产物。史家对文学问题的论述,更直接影响着文学的走向。如《隋书•文学传论》、《北齐书•文苑传赞》、《周书•王褒庾信传论》和各史中的作家传、传论中精彩的文学见解,与初唐诗风朝着合南北文学之两长,旨深、调远、辞巧、声律风骨兼备的方向发展不无关系。书法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唐书法名家辈出,形成我国书法史的又一高峰,如颜柳欧。最能体现唐代士人精神风貌的是张旭和怀素等人的草书。书法中的这种自由纵恣的气象,与盛唐诗人,特别是李白歌诗的精神风貌,甚为相似。绘画、雕塑对文学的影响•画塑的高度成就,也影响着文学。如唐人咏画、题画诗,《全唐诗》中著录有189首,许多重要诗人如李白、杜甫、王维等都有这类作品。画论诗论交融渗透、相互影响。绘画不仅成为诗的题材,也影响诗的艺术表现技巧。唐诗中色彩表现的丰富细腻,意境的画意,传神的技巧,都与绘画、雕塑艺术高度发展有关系。音乐舞蹈对文学的影响•音乐舞蹈的繁荣,与文学发展也有密切的关系。唐代燕乐的发展,产生了诗歌的新形式:词。诗与乐,向来关系密切,在唐代更加发展。唐代乐舞的高度繁荣为唐诗表现领域的拓展,带来了十分深刻的影响。二、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1.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幕府生活与文学a.漫游唐代士人在入仕之前多有漫游的经历b.入幕唐代不少士人都有过幕府生活的经历2.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李白:大匡山;岑参:嵩阳;孟郊:嵩山;杜牧、温庭筠、杜荀鹤:庐山;3.贬谪生活对文学的影响:三、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a.唐代近三百年间,思想取兼容态度。以儒为主,兼取百家。立国之本是儒学,在思想领域,则儒、释、道并存。b.儒、释、道思想的交融,是唐代思想的基本特点。在政权运作、人材选用方面,儒家思想占统治地位。在人生信仰、社会思潮、生活情趣与生活方式方面,则时时杂入释、道。这些极大影响了唐文学的发展。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1)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孟浩然:“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李颀“如觉浮生无住著,顿令心地欲皈依”。白居易“有起皆有灭,无暌不暂同”。王维:“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b.禅趣,一点禅机。这是一种更深层的影响,也是一种更为重要的影响。它给唐诗带来一种新的品质。唐诗中空寂的境界,明净和平的趣味,淡泊而又深厚的含蕴,就是从这里来的。这是佛教对唐文学的积极的影响。•人闲桂花落,月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c.佛教对唐文学更为直接的影响,是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这些僧人的诗,有佛教义理诗、劝善诗、偈颂,但更多的是一般篇咏,如游历、与士人交往、赠答等等。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d.士人与佛教的广泛联系,与僧人的广泛交往,也大量地反映到诗中来。此类诗加僧人诗作,在《全唐诗》中有5056首,约占总数的百分之十点三。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e.佛教在唐代的广泛影响,还表现在直接拓广了文学体裁。俗讲与变文,就是这时出现的新文体,主要特征为有说有唱,形式则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俗讲:唐代寺院讲经中的一种通俗讲唱,变文:转变组成部分。转变=变文+变相。•变文:讲唱故事的底本。•变相:配合变文所展示的佛教图画。3.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a.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有广泛的影响,道家思想对于唐代文人来说,主要是使他们返归自然,生一份对自然的亲和力。唐人写了许多以《逍遥游》为母题的赋,于无为中求有为,从无为走向进取。3.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b.道教对唐人人生信仰的影响更大些。这主要表现在神仙思想的影响上,唐诗里有许多神仙世界的描写。•c.神仙思想还极大地丰富了唐传奇的想象力,使其情节更富于浪漫色彩。•在唐代作家中,大多儒释道思想都有,少有单独受一种影响的。儒家的影响,给唐文学带来了进取精神,佛教的影响丰富了唐诗心境的表现,道教的影响则丰富了唐诗的想象。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1.唐文学的繁荣.a.唐文学繁荣的客观条件唐国力最强盛,思想的兼容并包,士人的进取精神、开阔胸怀、恢宏气度,极大地丰富了文学的创造力,也给文学带来了昂扬的精神风貌。大繁荣与大破坏,然后是力图中兴而始终未能的振作。这样多彩的生活,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为文学家提供了极为丰富的题材,扩大了他们的视野,给了他们激情,让他们不得不歌咏。1.唐文学的繁荣•b.唐文学繁荣的自身原因•唐文学的繁荣是魏晋南北朝文学发展的必然结果。魏晋南北朝文学已经为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全新的阶段作好了一切准备。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唐人迎来了一个诗的辉煌的时代。1.唐文学的繁荣c.唐文学繁荣的表现•唐文学的繁荣,表现在诗、文、小说、词的全面发展上。诗的发展最早,在唐文学中有最为重要的地位。•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大师辈出上。《全唐文》收作者3035人,《全唐诗》收作者2200余人,据统计,唐人小说尚存二百二三十种。唐代出现的杰出诗人数量之多,为我国诗歌史上所仅见2.唐诗的发展轨迹•“五唐说”和“四唐说”•五唐说最早始于宋代的严羽。他在《沧浪诗话·诗体》中说,“以诗而论,则有......唐初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唐体”2.唐诗的发展轨迹•“四唐说”便为历代诗论家论唐诗流变所遵循。现在一般所说的初盛中晚的时限大致是:初唐:高祖武德元年(618)―玄宗开元初(713)约为百年盛唐:玄宗开元元年(713)―代宗大历元年(766)约五十年。中唐:代宗大历元年(766)―文宗开成元年(836)约七十年。晚唐:文宗开成元年(836)―昭宣帝天祐四年(907)约七十年。(1)初唐↗齐梁文风虞世南、上官仪、沈宋→艺术形式↘两股文风→情思格调↘反齐梁文风王绩、王梵志、四杰、陈子昂→题材内容↗•诗歌形式:四声二元化;解决了粘的问题。律句-律联-构成律篇。——齐梁诗风。•诗歌题材扩大,作者队伍扩充。——反齐梁文风。•情思格调:有风骨又开朗明丽的境界——两股文学思潮斗争融合的产物。(2)盛唐↗山水田园:王孟盛唐:→边塞诗派:高岑↘双子星座:李杜•王昌龄、李颀、崔颢、王之涣。(3)中唐↗韩孟诗派:奇崛、散文化大历诗人→↘元白诗派:通俗易懂(4)晚唐•晚唐:小李杜•皮日休、陆龟豪、聂夷中、杜荀鹤。3.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散文新变:政治功利的动机。•李华、萧颖士、独孤及、梁肃、柳冕•韩柳古文运动:文以致用。虽言复古而实为创新。•晚唐:皮日休、陆龟蒙、罗隐4.传奇小说、词、变文等产生发展•(1)传奇:不同于六朝作意;较为完整的情节结构;较为完整的人不同于六朝物塑造。标志着文言小说成熟。•(2)词:燕乐。•(3)俗讲和变文。5.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文学是艺术经验充分积累后的一次大繁荣,又为文学进一步发展开拓出新的领域,为下一次繁荣作了准备。唐文学的最高成就唐诗,达到了难以企及的高峰,是难以模仿,无法代替的。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沈宋横驰翰墨场,风流初不废齐梁。论功若准平吴例,合著黄金铸子昂。——元好问《论诗绝句三十首》这首诗评论了初唐诗人沈佺期、宋之问、陈子昂。初唐诗坛基本是南朝形式主义文学的延续,宫体诗充斥诗坛,文风绮靡纤弱。沈佺期、宋之问总结了六朝以来声律方面的创作经验,确立了律诗的形式,驰名一时,对唐代近体诗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元好问肯定了他们的贡献和影响(“横驰翰墨场”),但也批评了他们在诗歌创作上仍然没有摆脱齐梁诗风。元好问认为,开唐诗一代新风的诗人是陈子昂。陈子昂复归风雅兴寄,高倡汉魏风骨,上接建安传统,以其诗歌理论和创作实践,终于廓清了初唐半个时纪齐梁余风的影响,迎来了以“风骨”、“气象”著称的盛唐诗歌创作高潮。他的“兴寄”、“风骨”理论成为后人反对形式主义柔靡诗风的理论武器。因此,元好问充分肯定了陈子昂的历史功绩,并将其革新文风与范蠡的平吴事业相提并论,认为也应为陈子昂铸像,以表其功。•隋文帝:开皇581—604(隋灭陈589)•隋炀帝:大业605—618•唐高祖:武德618—626•唐太宗:贞观627—649•唐高宗:永徽650—656;显庆657—679;永隆680—683•武则天当政:683—705(中宗,睿宗,建周朝)•中宗复位:705—710;李旦复位710—712隋代文学(581---618)•隋代诗坛的总特征南北文风同时并存,相互影响却又合而未融,虽有发展却艰于创新,齐梁文风在新朝继续沿袭,整个文坛仍处于过渡阶段。隋代文学的作者•一部分北齐、北周旧臣,有薛道衡、卢思道、杨素等,他们是北朝诗风的代表•另一部分由梁、陈入隋的文人,有江总、虞世基等,他们把南朝诗风带入隋朝。所以,隋代可以看作是南北文学合流并向唐过渡的最初阶段。•另有隋炀帝薛道衡•隋最著名的诗人。•薛道衡(539—609),字玄卿,河东汾阴(今山西荣河县北人),曾官至襄州总管、播州刺史,后因忤逆炀帝被杀。受南方文学的影响,诗语骈偶工丽。《人日思归》、《昔昔盐》是他的代表作。昔昔盐薛道衡垂柳复金堤,蘼芜叶复齐。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溪。采桑秦氏女,织绵窦家妻。关山别荡子,风月守空闺。恒敛千金笑,长垂双玉啼。盘龙随镜隐,彩凤逐帷低。飞魂同夜鹊,倦寝忆晨鸡。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前年过代北,今岁往辽西。一去无消息,那能惜马蹄。卢思道•卢思道(约530-582),今传辑本《卢武阳集》一卷。主要生活在北朝。•他有一些诗如《采莲曲》偏于齐梁风格,但他的《从军行》则体现了北方文人重“气质”的特点,是他的代表作。杨素•隋朝开国重臣,亲历征战,对军旅生活体验尤深。《出塞》二首为代表作。•《山斋独坐赠薛内史》二首,格调清远,“转似出世高人”(沈德潜)。•《赠薛播州诗十四章》也是佳作。《隋书·杨素传》:“词气宏拔,风韵秀上,亦为一时盛作”。虞世基《出塞》霜烽暗无色,霜旗冻不翻。耿介倚长剑,日落风尘昏。隋炀帝春江花月夜春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野望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魂。初唐诗坛唐初诗坛特征•宫廷诗充斥诗坛的时代。•从创作思想上看,以唐太宗李世民为首的诗人对南北文风的差异有较为清醒的认识,对南朝齐梁文风有所批判,提出了融合南北文风,各去所短,合其两长的文学主张。•在创作上,仍承袭着南朝诗歌的绮靡诗风。宫廷诗与宫体诗的区别•宫廷诗:
本文标题:中国古代文学史隋唐五代文学教学优质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30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