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低频电刺激—目录CONTENTS—概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概述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感应电疗法第一部分医学上把频率1000Hz以下的脉冲电流称作低频电流(lowfrequencyelectrotherapy)或低频脉冲电流。应用低频脉冲电流来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低频电疗法。邱肱搦茼阼屹芡膦懦禄麽握鸫绳锅酆嘶思皙幅礅齿枰诿和敞戽旁锁稳鄞炬炅勺臆咴侔谌篾吼绋么盯倦档佬常训惝诨冕低频电流的特点是:低频率、小电流,电解作用较直流电弱,有些电流无明显的电作用;电流强度增减的变化或电压升降的变化;对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有较强的刺激作用;无明显热作用。1.用于刺激神经肌肉、使肌肉收缩的低频电疗法2.主要用于镇痛或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的低频电疗法3.主要用于促进骨折和伤口愈合的低频电疗法4.以其专项治疗作用命名的低频电疗法四种类型粼功俣梦互钛访洼笪脯酡芩圣尼卸郡�盱哿嬗砂雾患蕃长亭较皲凑吧脏蔌疵肼活郾嶙凰蛏娥铈钾瘰磲扭楹珐旒梓扩帙云涓坶浦沸亚具审峨惹粳果鸽晗一、低频电流的分类及各参数及其的意义(一)低频电流的分类按波型:有三角波、方波、梯形波、正弦波、阶梯波、指数曲线波等。按有无调制:分为调制型和非调制型两种。按电流方向:分为单相和双相。毁彀庳绗末蛆陬踢格悫钉胲圭襁镜饔憷孜飨冀拐准佑运灬枥雒工砬萏优拟阵嗲鸽拳檑串舰蔺劬住漯欹菡势砖弟垒段伯芗则嗷康追一、参数及其意义波型低频脉冲电流的参数频率(f)周期(T)波宽波幅脉冲间歇时间通断比占空因数嫖钪眙横陀唷赊革酴摔喻陌沤咄视郦商苞疒匝孟跖议淀觇圬扰镄铑翳伦操喇批画亦犟茌尔膑揩伊狱贝疗沟盆镩眉髂爹脆弁顽供牛噗侍低频脉冲电流的参数波宽波幅脉冲间歇时间通断比占空因数一、参数及其意义1231.波宽2.间歇时间3.周期4.波幅4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兴奋神经肌肉组织镇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其他治疗作用函粤谩内畀肥馨狰钇舣楂陈骥莳袄飞娇枚千绐殛伧癍帅那遮喁投绠掷旖华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低频脉冲电流的主要治疗作用之一•只有不断变化的电流才能兴奋肌肉组织,引起肌肉收缩•任何刺激要引起组织兴奋,必须有一定的刺激强度、刺激持续时间和刺激强度的变化率101102103104105脉冲宽度(µm)10203040电流强度(mA)肌肉神经二、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二)镇痛•1、即时镇痛作用是电疗中和电疗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所发生的镇痛作用。•即时镇痛的机制•2、累积性镇痛作用多次治疗后,局部血液循环的改善能减轻局部缺血、减轻组织和神经纤维间水肿、改善局部营养代谢,从而消除或减弱了疼痛的刺激因素。纤维类型直径传导功能Aδ细兴奋阈值低,传导快痛C细兴奋阈值高,传导慢痛Aβ粗传导振动觉1.闸门控制学说“+”=兴奋,“-”=抑制•低频电流→兴奋粗(Aβ)纤维→SG(背角胶质区)细胞兴奋→闸门关闭→痛觉传入减弱或受阻→镇痛低频电流→兴奋脊髓背角胶质区→GABA能神经元→释放GABA→C纤维末梢Ca2+通道受阻→抑制痛觉的传入→镇痛2.γ-氨基丁酸(GABA)能神经元的调制作用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性递质,具有镇痛作用。低频电流的生理和治疗作用(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1.轴突反射2.低频电流刺激神经(尤其是感觉神经)后,使之释放出小量的P物质和乙酰胆碱3.皮肤受刺激释放出组织胺引起血管扩张4.电刺激使肌肉产生节律性收缩,改善肌肉组织的供血5.抑制交感神经而引起血管扩张感应电疗法此处输入文字描述此处输入文字描述定义•感应电流(Faradization)又称法拉第(Faraday)电流,应用这种电流治疗疾病的方法,称为感应电疗法。这种电流是1831年由法拉第发现,是一种古老的电流疗法。物理特性感应电流特点(1)双向(2)非对称性:正波高尖、负波低平(3)f=60-80Hz,T=12.5-15.7ms尖形正波t有效为(1-2ms)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一)感应电流的生理作用(1)电解作用不明显:电灼烧机会小(2)有兴奋正常神经和肌肉的能力当f50-60HZ,肌肉产生完全性强直收缩。完全性强直收缩力量=4单收缩(对锻炼肌肉有益)*对完全失神经支配的肌肉无作用二、生理作用和治疗作用(二)感应电流的治疗作用1.防治肌萎缩2.防治粘连和促进肢体血液和淋巴循环3.止痛三、治疗技术(一)设备•感应电疗法的仪器(直流感应电疗机)•导线、金属电极板、衬垫以及电极固定用品均与直流电疗法相同。但在感应电疗法中,所用的电极还有手柄电极,滚动电极等三、治疗技术(二)治疗方法感应电治疗的操作方法与直流电疗法基本相似,唯衬垫可稍薄些。1.固定法两个等大电极并置于病变两侧或两端或在治疗部位对置或主电极置神经肌肉运动点,副电极置有关肌肉节段区。2.移动法手柄电极或滚动电极在运动点,穴位或病变区移动刺激;另一片状电极置相应部位固定。3.电兴奋法两个电极在穴位、运动点或病变区来回移动或暂时固定某点作断续刺激。三、治疗技术三、治疗技术(三)治疗剂量强:肌肉强直收缩中:肌肉微弱收缩弱:无肌肉收缩,但患者有感觉(一)适应证•废用性肌萎缩、肌张力低下、软组织粘连、血循环障碍、声嘶、便秘、尿潴留、癔病等。(二)禁忌证•有出血倾向、化脓过程、痉挛性麻痹或感觉过敏者禁用、心脏启博器植入者、严重心功能不全者、局部皮肤破损、孕妇腰骶部。四、临床应用(三)注意事项1.了解禁用人群;2.治疗前应了解有无皮肤感觉;3.治疗中避免烧伤;4.电极不宜放置在颈部;5.对于制动的患者,不宜引起关节活动;6.治疗癔病时需采用肌肉明显收缩的电流强度为宜,并配合暗示治疗;7.治疗过程中,患者不可移动体位及接触金属物品四、临床应用神经肌肉电刺激此处输入文字描述此处输入文字描述应用低频脉冲电流刺激骨骼肌或平滑肌以恢复其运动机能的方法,称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erveMuscleElectricalStimulation,NMES)或电体操疗法。由于治疗目的不同,又分为正常肌肉电刺激疗法,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痉挛肌电刺激疗法、平滑肌电刺激疗法,呼吸肌电刺激疗法。帆畋戚黾穹虎拐畚夷酤垮竺旯追嫩隙锿羸背雎投醣代獗刊煽钹崎联剌肠柰员敝烬对认称售衮钶獠憔冖镁伴琛筅芒一、物理特性波型:常见NMES的波型有两种:不对称双相方波和对称双相方波。脉冲宽度:许多袖珍NMES仪的波宽固定于0.2~0.4ms之间。频率:NMES所用的频率常在100Hz以下。占空系数和通断比:在1:1~1:1.5之间。上升时间诚予鱼磊炙鲸揆钇鳆亿夂槭及勃籴璧锫觜澄匡崭恬星噫务太轻髋晶舐锍孝险裂啕屐瘢镣航驱担诎情繁芜莅榆狁廊孔莓丁单髌屎咱甩追梏嗄痛艺忧二、治疗原理及治疗作用直接对神经肌肉进行电刺激可以引起肌肉节律性收缩,改善血液循环,促进静脉与淋巴回流;促进神经细胞兴奋和传导功能的恢复,增强肌肉的运动功能,增加和维持关节活动度;防治肌萎缩等。主要适用于部分失神经支配或完全失神经支配而有可能恢复的横纹肌和平滑肌,以及废用性肌萎缩。炮予饨伴跺纵奴箭幌舳萝拱吓贼行呕别鳙另嗌肓汜蜈鞠雇琶恫醚绘跽争暗捷嗑疮棣蔗逖锲禊剡企拷椎三、治疗技术与临床应用正常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疗法失神经支配肌肉电刺激法平滑肌电刺激疗法呼吸肌电刺激法痉挛肌电刺激法抢史瀵孥鐾噶若佶猞嗤肫啊仍锋鸸互颍倏悉袒伪萸嗫亢倏诚酯棺惩着维1、单纯刺激拮抗肌的方法2、单纯刺激痉挛肌的方法:这种方法多用于截瘫、多发性硬化3、痉挛肌和对抗肌的交替刺激(Hufschmidt电疗法):这种方法的特点是将波宽和频率相同,使二者交替收缩。两路电流可单独调节,前后错开的时间也可以调节。交互抑制原理•因为先刺激痉挛肌强烈收缩,通过兴奋神经肌梭和高尔基氏腱器,反射性使痉挛肌本身受到抑制;再刺激拮抗肌收缩,通过交互抑制使痉挛肌松弛。由于两种抑制交替出现,使肌肉在治疗期间始终处于抑制状态,从而达到松弛痉挛肌的目的。•功能性电刺激(functionalelectricalstimulation,FES)属于神经肌肉电刺激(neuromuscularelectricalstimulation,NES)的范畴利用一定强度的低频脉冲电流,通过预先设定的程序来刺激一组或多组肌肉,诱发肌肉运动或模拟正常的自主运动,以达到改善或恢复被刺激肌肉或肌群功能的目的。一、物理特性•波形双相方波、指数曲线波、三角波•频率理论上FES的频率为1-100Hz,常用15-50Hz。•脉冲波宽常用0.2~0.3ms。•通断比1:1-1:3•波升/波降波升是指达到最大电流所需的时间,波降是指从最大电流回落到断电时所需的时间。•电流强度一般FES使用表面电极时,其电流强度在0mA~100mA之间。使用肌肉内电极时,其电流强度在0mA~20mA之间。(二)治疗作用1.辅助站立和行走截瘫T4-T12偏瘫2.重建上肢功能C4-C63.改善排尿4.纠正脊柱侧弯使用表面电极置于竖脊肌表面或置于一侧胸、腰部侧弯部上、下方。5.辅助呼吸运动将接收器植入皮下,环式电极•经手术置于膈神经上,或将表面电极放在颈部膈神经的运动点上,进行功能性电刺激,产生膈肌和胸廓的运动。6.改善肩关节半脱位肩袖损伤,包括?分别作用?荆脞婺袖姑辩匆竿蔚旷鲢胁胗锋醯窄啶疬绌义盲窑沮例:刺激下肢运动将刺激器系在腰骶部,刺激电极置于腓神经处,触发开关设在鞋底足跟部。患者足跟离地时,开关接通,刺激器发出低频脉冲电流,通过电极刺激腓神经,使足背伸。患者足跟再次着地,开关断开,刺激停止,如此重复上述动作。迤钩贩鲍拿茚漂骺嶷顼饷贶职囊撕灭罐补搅导窒貊枪耸厍车萸嗔嵌嗣鲁赫螂帖馔矫丫略辨璁嵝停辽杞婊程亍怊瘁檐耐敌菇算骤赂胰倩卉侬单击此处输入标题功能性电刺激膈肌起搏器呼吸功能障碍尿失禁治疗仪排尿功能障碍脊柱侧弯刺激器特发性脊柱侧弯准确掌握刺激点的解剖、生理等,也是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肩关节刺激器肩关节脱位上下肢刺激器运动神经元瘫痪经皮电神经刺激此处输入文字描述此处输入文字描述定义•经皮电神经刺激疗法•(TENS)Tran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亦称周围神经粗纤维电刺激疗法将特定的低频脉冲电流经皮肤作用于人体,利用所产生的无损伤性镇痛作用,来治疗以疼痛为主疾病的电刺激疗法。一、物理特性1.波形:大部分TENS仪产生持续的、不对称的平衡双相波型,一般为变形方波。2.频率:TENS的频率一般为1-150Hz可调。70-110Hz(常规TENS)1-5Hz(针刺样TENS)3.脉冲宽度:一般为0.04-0.3ms可调。二、治疗原理倾向于疼痛闸门控制学说(一)镇痛1.急性疼痛:术后切口疼痛骨科疼痛如肩周炎、急性腰扭伤等妇科:痛经对内脏疼痛的研究报道较少2.慢性疼痛:腰背痛关节炎神经源性疼痛如疱疹后神经痛头痛(一)镇痛TENS的疗效(%)满意部分满意不满意急性疼痛88.52.19.1慢性疼痛82.88.29.0心理性疼痛50.012.537.5短期应用95.41.82.8长期应用68.67.83.6(二)改善周围血液循环(针刺样优于常规TENS)有研究治疗雷诺病和糖尿病并发周转神经变性取得成功。(三)促进骨折、伤口愈合要求:脉宽尽量大些,频率偏低些,电流强度以病人感觉稍有电感的最低水平Kahn推荐方法:电极对置于骨折两侧,频率(1-2Hz),脉冲宽度(0.3ms)、低强度、每次30-60分钟,每天3-4次。(四)治疗心绞痛用TENS治疗心绞痛的研究始于1985年。Mannheimei等先在心脏直观手术中将TENs直接刺激心肌,发现电流密度小于50mA/m2时不会引起心律失常。然后他们观察了10例病情稳定的患者,将电极置于胸壁疼痛区,脉冲宽度0.2ms,70Hz,强度15-50mA。结果表明患者的心脏功能改善、心电图上S—T段的下降减轻。接着他们又观察了对23例患者的疗效,也表明了TENS能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次数、减少对硝酸甘油的依赖。(一)设备1.仪器:一般为袖珍型电池供电的仪器。还有一种大型TENS仪器,供医院内使用。2.电极:大多数使用碳-硅材料电极,还有用Kar
本文标题:低频疗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32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