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人教版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知识网络知识网络·人教版化学方程式书写依据质量守恒定律内容解释应用客观事实书写步骤意义应用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1质量守恒定律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__总和。2.解释:由于化学反应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__重新组合生成其他物质的过程,因此在反应的前后,原子的________没有改变,原子的________没有增减,原子的________也没有改变,所以物质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在反应前后均保持不变。质量质量原子种类数目质量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人教版3.应用:(1)解释有关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变化现象;(2)确定某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3)求算化学反应中某种物质或元素的质量;(4)判断化学反应的类型。[注意]①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体积不一定不变;②在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会发生改变,分子的个数不一定相等;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对象是化学变化,对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人教版考点2化学方程式1.概念:用__________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2.书写(1)原则:①必须以______________为依据,绝不能凭空臆造;②遵守________________,即化学方程式两边各种原子的总数要相等。(2)步骤:“写、配、等、注”。即正确写出反应物、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中间用等号连接→注明反应条件和生成物状态。3.意义(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2)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3)表示各物质粒子之间的数目比。化学式客观事实质量守恒定律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人教版4.配平方法(1)最小公倍数法:即将反应式两边各元素的原子,用最小公倍数的方法使其数目相等。适用于较为简单的化学反应方程式。(2)观察法:一般适用于含有原子团的反应。若反应前后原子团没有发生变化,可将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配平。如:NaOH+AlCl3—NaCl+Al(OH)3配平步骤:①观察“OH”数:左→1,右→3②使反应式两边“OH”数相等:3NaOH+AlCl3—NaCl+Al(OH)3③配平其他元素的原子,并将反应式写完整:3NaOH+AlCl3===3NaCl+Al(OH)3↓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人教版[说明]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较多,但总体应注意两个原则:a.单质中所含元素的原子个数最后配,即单质的化学计量数最后配。例如,配平化学反应:FeS2+O2――→点燃Fe2O3+SO2时,可先用观察法配平Fe和S的原子个数,最后再调整O2的化学计量数,使氧原子个数也对应相等;b.反应前后若原子团没有变化,则把原子团当作一个整体看待。例如,配平化学反应:Fe2O3+H2SO4―→Fe2(SO4)3+H2O时,不要把Fe2O3和H2SO4中的氧原子混到一起,而要把H2SO4和Fe2(SO4)3中的硫酸根离子当作一个整体处理,配平时就方便多了。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考点聚焦·人教版[注意]①当反应物中有气体或固体时,生成物中的气体或沉淀就不要标“↑”或“↓”。②物质发生燃烧时,在反应条件上要写成“点燃”。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一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考查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探究能力。例1[2010·陕西]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B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解析]选项A中镁条燃烧有氧气参与,且生成的氧化镁有一部分变成白烟扩散到空气中去了;选项C中两种物质不能发生化学反应;选项D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它们都不能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变式题[2011·泸州]在图3-2的装置中,当两种溶液发生反应后,天平不再保持平衡,指针向右偏转。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在反应后仍然保持平衡,你认为对装置的改进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逸出Na2CO3+2HCl===2NaCl+CO2↑+H2O把烧杯换成锥形瓶,在锥形瓶口系一个气球(其他合理答案也可)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进行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时,一要注意所选物质要能发生化学变化;二是要注意是否有空气中的物质参与进去或是否有产物逸散到空气中去,如果有此情况,必须使反应在密闭容器内进行,如果没有此情况,反应可以在敞口容器内进行。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解析]稀硫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天平不平衡;若反应物不变,要使天平仍保持平衡,就必须使装置保持密闭,以防止气体扩散到空气中去,可以将烧杯换成锥形瓶,并在瓶口系上气球。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二根据化学方程式推断化学式命题角度:考查学生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并学会用于判断物质的化学式。例2[2011·福州]二甲醚(CH3OCH3)可由一氧化碳和物质X在一定的条件下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4X=====一定条件下CH3OCH3+H2O,则X的化学式为()A.C2H5OHB.H2O2C.C2H4D.H2D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方法点拨]运用质量守恒定律推测某种物质的组成或化学式,关键是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保持不变。解题时,要注意分辨清楚反应物或生成物中含有哪些原子,数目是多少,对于用图示表示的反应,一般是用不同的图形来表示不同的原子,以方便判断。[解析]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变,可推测反应物X中每个分子中含有2个氢原子,据此不难判断正确答案是D。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三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命题角度:判断化学方程式的正误或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例3[2010·广东]下列化学方程式与事实相符且正确的是()A.治疗胃酸过多:Mg(OH)2+H2SO4===MgSO4+2H2OB.用铁和硫酸铜溶液反应制备铜:Fe+CuSO4===Cu+FeSO4C.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炼铁:Fe2O3+CO=====高温2Fe+CO2D.洗去试管壁上附着的铜:Cu+H2SO4===CuSO4+H2↑[解析]选项A中胃酸的成分是盐酸,治疗的药品是氢氧化铝或小苏打;选项C的反应式没有配平;选项D中铜不能与硫酸发生置换反应。B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变式题[2011·宜昌]按下列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1)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在440℃和高压条件下,利用金属钠与二氧化碳作用得到金刚石和碳酸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特别容易出错,如写错化学式、遗漏反应条件、忘记配平等。因此书写化学方程式时,要准确找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并按照化学方程式书写步骤准确完成书写,在写好后养成检查的习惯。3Fe+2O2=====点燃Fe3O4CaCO3=====高温CaO+CO2↑4Na+3CO2=====440℃,高压C+2Na2CO3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解析]细铁丝在纯氧中燃烧生成物是四氧化三铁;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在高温下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第三个反应的反应物和产物均已告知,书写时要注意配平和反应的条件。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类型四理解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命题角度:考查学生对化学方程式意义的理解。例4[2010·江西]图3-3是转化汽车尾气中有害气体的微观示意图。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1)反应前的图示中含有________种分子;(2)图中所示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从图中你还能获取的信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点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很丰富,这方面的题目往往具有开放性,解答时可以从宏观方面的物质变化和质量关系、微观方面的粒子变化和个数关系、反应的条件、反应类型等方面进行答题。22CO+2NO=====催化剂N2+2CO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或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了氮气和二氧化碳(答案合理均可)版中考一轮复习精品课件│归类示例·人教版[解析](1)反应物只有两种不同的分子,易错误地看作5种分子;(3)化学方程式宏观上可以表示:①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②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微观上可以表示:各粒子之间的个数比。本题从图中还可以看出: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不能再分。从微观、宏观上解释合理即可。
本文标题:【免费】2012版中考一轮复习化学精品课件(含2011中考真题)第3课时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2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45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