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学案
《桃花源记》复习课教学案课题:《桃花源记》课型:复习课课时:一课时主备人:李茹审核人:初四语文组复习目标:1、积累有关陶渊明的有关常识。2、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3、会背诵、默写、翻译课文。4、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5、链接一些中考题,巩固所学内容。复习重点:1、积累文中重点的字、词、句,2、会背诵、默写、翻译课文。3、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复习难点:1、理解文章的内容与写法。复习方法:1、个人识记,过好整理关2、强化背诵,过好名句默写关3、小组合作,过好语句翻译关4、教师点拨,过好赏析评价关5、适当延伸,过好课外拓展关复习过程:一、学生围绕目标自主复习,然后同桌之间互相提问或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提问。二、学生结合教师制作的课件,进行过关复习检查。三、文学常识积累本文选自《》,作者:,又名:,字:,浔阳柴桑人,著名诗人,我们学过他的文章有《》,诗有《》、《》答案:《陶渊明集》陶渊明潜元亮东晋《五柳先生传》《饮酒》《归园田居》四、字词句积累(一)、看拼音定汉字或看汉字写拼音huò()然开朗屋舍()俨然()便舍船()阡陌交通()()黄发垂tiáo()yí然自乐()便要还家()与外人间隔()此中人语云()yì太守()刘子骥()答案:豁shèyǎnshěqiānmò髫怡yāojiànyù诣jì(二)、重点字词积累1、缘溪行()2、落英缤纷()3、渔人甚异之()4、仿佛若有光()5、才通人()6、屋舍俨然()7、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8、阡陌交通()9、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10、具答之()11、咸来问讯悉如外人()()1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13、无论魏晋()14、皆叹惋()15、此中人语云()16、便扶向路17、诣太守()18、寻向所志()19、欣然规往()20、寻病终()21、后遂无问津者()答案:1、沿着2、繁多的样子3、以-----为异4、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5、仅6、整齐的样子7、类8、田间小路9、一起10、详细11、都;全,都12、妻子和儿女;与人世隔绝的地方13、不要说14、感叹、惋惜15、告诉16、从前的、旧的17、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18、寻找19、计划20、不久21、渡口(三)、重点句子翻译1、渔人甚异之2、林尽水源3、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4、阡陌交通,鸡犬相闻5、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6、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7、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0、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11、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答案:1、渔人很惊异这种美景2、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没有了3、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4、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5、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6、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写出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从这里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7、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8、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招待。9、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10、回到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11、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病死了。后来就没有探访的人了。(四)、一词多义1、为:武陵人捕鱼为业()不足为外人道也()仅有“敌船”为炎所焚()《观潮》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核舟记》2、舍:便舍船()屋舍俨然()3、属: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属引凄异()《三峡》属予作文以记之()《岳阳楼记》4、寻:寻向所志()寻病终()飞来山上千寻塔()《登飞来峰》5、志:寻向所志()处处志之()6、向:便扶向路()向吾不为斯矣()《捕蛇者说》7、之:忘路之远近()渔人甚异之()具答之()闻之,欣然规往()答案:1、作为;对、向;被;是;雕刻2、离开;房屋3、类;连接;同“嘱”,嘱咐4、寻找;不久;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5、标记;做标记6、从前的、旧的;假如7、的,助词;代词,眼前的景象;代词,指村民们;代词,这件事(五)、古今异义词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2、阡陌交通3、无论魏晋4、诣太守,说如此5、不足为外人道也6、芳草鲜美7、问所从来答案:1、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男子的配偶。绝境:古义:与世隔绝的地方。今义:山穷水尽的地步。2、交通:古义:交错相通。今义:各种运输及邮电事业的总称。3、无论:古义:不要说,更不必说。今义:表条件关系的关联词。4、如此:古义:像这样今义:这样5、不足:古义:不值得。今义:不充足,不够。6、鲜美:古义:鲜艳美丽。今义:食物味道好。7、从来:古义:从哪里来今义:从过去到现在(六)、词类活用渔人甚异之: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译为:以-----为异(七)、通假字。便要还家:通译为:答案:“要”通“邀”,解释为:邀请。(八)、成语积累1、世外桃源。意思: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2、豁然开朗。意思:形容由狭窄昏暗一下子变而为开阔敞亮。也比喻对某个道理长期思索不解后突然明白。3、无人问津。意思:比喻没有人过问或尝试。表示“全、都”的词有:悉并咸具皆(九)、文言句式1、省略句式:(1)、“便舍船,从口入”等于“(渔人)便舍船,从口入”。译为:(渔人)就丢下小船,从洞口进去。(2)、“初极狭,才通人”等于“(小口)初极狭,才通人”。译为:小口开始很狭小,仅容一个人通过。(3、)“其中往来种作”等于“其中(人们)往来种作”。译为: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4)、“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等于“(村中人)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译为:桃源中人看见渔人,于是很惊奇,问渔人从哪里来。(5)、“具答之”等于“(渔人)具答之”。译为:(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等于“(村中人)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译为:(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等于“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村中人)皆叹惋”。译为:这渔人一件件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惊讶。2、判断句式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翻译:南阳的刘子骥,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十)、理解性默写1、描写桃花林优美景色的句子是:2、描写桃花源内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3、表现桃源人精神风貌的句子是:4、表现桃源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的句子是:答案:1、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2、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3、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便要还家4、,设酒杀鸡作食和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五、内容及写法理解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为顺序,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它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意愿。六、中考链接(2009年)广东省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4题。桃花源记陶渊明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2分)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但再来寻找时还是“□□□□”。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3分)答案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2、答:欲穷其林怡然自乐处处志之不复得路(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2009年)广东省茂名市阅读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桃花源记(节选)陶渊明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2分)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B.悉如外人(熟悉)C.便要还家(邀请)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2分)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B.阡陌交通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3、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D.本文表达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答案1、B解析:悉:全,都。2、A解析:A.豁然:开阔或通达。8.交通:古:错杂相通;今:运输事业。C.绝境:古:与世隔绝的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D.无论:古:更不要说;今: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3、C解析:这两句话不能表现桃花源人害怕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2009年)四川省眉山市比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14分)【甲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乙文】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丙文】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其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融然。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素琴一张,弦徽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节选自《晋书》)【注释】①〖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②〖畜〗同“蓄”。③〖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弦即琴弦音位的标
本文标题:《桃花源记》复习课教学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513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