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1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福建省植物保护学会一、引言植物保护学是研究植物病、虫、草、鼠害等有害生物的生物学特性,发生危害规律及其防治理论和防治技术的学科。植保学科属农学门类中的一级学科。主要由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学、农药学、杂草学、鼠害学、农业生物安全学、植物检疫学等多学科组成的综合性学科。并与基础学科的数理化、生物学、生态学、生理学、以及生化学、信息学、环境学、遗传学、气候学、土壤学、栽培学、育种学、园艺学等学科都有密切相关。植物保护的功能主要是防御和控制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和危害,确保农业生物的安全,减少灾害损失。植保工作范畴主要有四个方面:即灾害预警、检验检疫、综合防控、农药与药械。随着农业生产发展,外来入侵生物、转基因生物也进入植保学科的范畴。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主要涉及部门单位有:福建省、市、县(区)植保植检站、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福建省农科院植保研究所、省、市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以及福建省森林保护和检疫的科研、技术推广单位等。植保学科的发展是农学门类学科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农业生产发展的各个历史阶段,植物保护工作都发挥了重要2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新时期农业的发展,植保工作对我国农业生产、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农民增收、社会和谐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为了深入贯彻全国科技大会精神和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与我省农业发展,我学会组织一批植保专家、教授,在调查、文献研究和探讨基础上,撰写出福建省植保学科发展报告。比较客观、全面地回顾总结和科学地评价我省植保学科的发展现状,包括植保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农业有害生物监测、防控、检疫、农药械等技术发展,以及重大农业有害生物的研究进展。结合省情,综合分析学科发展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出福建省植保学科进一步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以及今后发展的关键技术和对策等。二、我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现状(-)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采取了多层次、多方位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已形成比较完整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涵盖了对本科生、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博土研究生、农业(植保)推广硕士研究生、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的人才培养。在多年开设植物保护专业培养本科生的基础上,1964年建立硕士点并开始招收昆虫学研究生,1978年恢复招收昆虫学硕士研究生,1986年开始招收植3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1984年建立昆虫学博士点并开始招生昆虫学博士研究生,1986年获植物病理学硕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获植物病理学博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被批准为农学博士后流动站,1998年获植物保护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999年获准设立植物保护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目前拥有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植物病理学、农药学、生物防治、植物检疫、生态安全、植保经济、经济昆虫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和相应的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2001—2006年,已培养博士89名、硕士322名和博士后9名,其中国外博士后1人。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十分重视科研实验平台的建设,大大改善了科研与人才培养的条件,有力促进了学科的发展。经过多年的努力和开拓,学科建有4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生物农药与化学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学重点实验室、福建省植物病毒工程研究中心、福建省昆虫生态公共实验室。同时,“植物病理学”为国家重点学科和农业部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与昆虫学”为福建省“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植物病理学”、“农业昆虫与害虫防治”、“农药学”为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学科。省、市农业部门,植保科研、教学单位都高度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探索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每年都通过多层次、多形式开展有关植保法规、病虫监测、防治控制、植物检疫、科学用药、农药管理、信息网络、科技创新等专题的研讨和培训,提高全省基层4植保人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水平,提高科技服务技能与科技创新能力。(二)植保体系建设现状植保体系建设是植保学科和植保工作发展的基础。50多年来,我省植保体系从无到有,日臻完善。上世纪五十年代,在农业部、省政府的重视支持下,我省建立了省级及部分市、县植保植检站或农作物病虫测报站。同期,福建农学院和农科院也恢复设立植保系和植保研究所等机构。“文革”期间,各级植保机构大多被撤销,植保人员被下放,植保工作基本处于瘫痪状态。改革开放后,农业部恢复了植保局,我省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设立了植保植检机构,省植保教学、科研机构也相继得到恢复、发展。全省植保人员得以扩充。后来,有些机构虽有调整,但国家加大了植保工作的投资力度,加强了植保法制建设、基础设施建设、人才队伍培养和体制改革等。“十五”、“十一五”期间,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植保工作,植保工作及植保体系改革逐步纳入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我省根据2006年4月农业部在全国植保工作会议上决定要围绕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按照“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理念加强构建新型植保体系。省农业厅、省植保植检站重点加强福建省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分中心和38个县级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监控区域站、福建省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及福建省植物检验检疫机构建设等。县级以上农业部门都经当地编委批准成立了植物检疫5机构,配备2名以上专职植检人员,全省专职植检人员达四百余名,还聘请兼职植检员1000多名。并在全省粮食、经济作物主产区建设一批重大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综防基地、重大检疫性病虫监控基地、高效低毒新农药试验、示范基地。福建农林大学植保学院也设立植保系、制药工程系、生物安全系、病毒研究所、生物防治研究所、益虫研究室及一批教育部、福建省重点实验室。福建省农科院植保所下设植病、昆虫、农药等研究室,建设了开放式公共实验室及科研示范基地。全省植保教学、科研、推广技术人员约800余人,其中具高级技术职称以上有200余名。初步形成了与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植保教学、科研体系、病虫测报体系、病虫防控体系、植物检疫体系、农药检定体系及社会化服务体系。(三)农业有害生物监测技术的发展现状1、加快设施建设,提升监测能力。“十五”至“十一五”期间,中央财政、省财政、省发改委加大投资力度,从2004至2007年分批投资建设省重大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中心及一批县级区域站,完善基础设施,配备先进设备,健全信息交流和传输网络,配置500盏高效能虫情测报灯等改善装备手段,提升对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的监测能力。2、改进测报技术,提高预报准确率。制定了《福建省农作物病虫区域站管理办法》,认真按全国农业部所制定的《农作物主要病虫测报办法》、《农作物有害生物测报技术手册》及稻瘟病、6稻飞虱等15种病虫测报调查的标准开展病虫测报。并大力研究、推广先进、科学的测报技术。全省病虫测报在应用指标预测法、数理统计预测法等技术基础上,近年又将系统模拟模型和专家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及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病虫监测和预报研究中开发应用。同时,积极研究推广植保新成果、新技术,对重大迁飞性害虫和流行性病害进行发生危害预测,使农作物主要病虫中短期预报准确率达85%以上,为防治决策提供科学依据。3、加强信息传递,提高测报时效性。80—90年代,普遍采用农业部编制《全国农业病虫测报电码》、测报专用“模式电报”等进行病虫信息的传递。并用编印“病虫情报”等形式,发布病虫信息。近年开发了“病虫测报计算机网络系统(pest-net)”,省站与9个设区市和大部分市、县区域站以电子邮件形式传输病虫监控数据,省级所有发布的《病虫情报》及电视预报图文影像资料及时在《福建植保信息网》发布,省、市、县充分利用电视、广播等现代传媒发布病虫信息。提高病虫信息和防控技术时效性和覆盖率。(四)农业有害生物防控技术发展现状1、农业生态调控进展迅速从“九五”至“十一五”期间,我省农林重大病虫灾害生态调控技术取得显著进展。从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出发,利用生物多样性,针对不同生态区农业生产水平和特点,生物群落和病虫草鼠的种群结构差异,建立以优化作物种类、调整品种布局、7轮作换茬种养结合、水肥管理、草膜覆盖等生态调控措施为核心,以有效压低虫口密度,降低菌源基数等为目标,制定了相关技术规程,在水稻、蔬菜、柑桔、茶树等重大病虫害综合治理中有效发挥了农田生态系统和农作物自然控害作用,达到减灾增产环保效果。2、生物防治技术广泛应用(1)天敌保护利用效果良好:80年代开始组织全省性天敌资源调查,初步查明稻田、果树、蔬菜、茶树等作物主要害虫的天敌种类及其优势种,较系统开展了天敌保护利用研究,并在农业生产中应用,如保护利用稻田蜘蛛等天敌控制稻飞虱。同时,天敌昆虫人工繁殖应用发展较快。如用柞蚕卵大量繁殖赤眼蜂防治玉米螟、稻纵卷叶螟等;繁殖平腹小蜂成功防治荔枝蝽象、利用人工饲料大量繁殖捕食螨控制柑桔等果树害螨。(2)生物农药推广初具规模:近年我省生物农药的研究生产及引进、推广有较大突破。如阿维菌素、8010、井岗霉素、白僵菌、Bt、农抗120、昆虫性信息素、昆虫病毒中多菌体病毒等生物农药在水稻、蔬菜、果树、茶树病虫防治中大面积推广应用,效果良好,又无公害。其中井岗霉素是防治水稻纹枯病等特效生物制剂,每年全省应用面积达40万公顷次。(3)性信息素应用逐步扩大:利用昆虫性信息素(性诱剂)诱杀害虫正成为控制害虫新手段。近年巳大面积应用性诱剂成功诱杀如甘薯小象甲、桔小实蝇、小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84、物理防治技术正在崛起:应用杀虫灯、防虫网、黄色板等措施控制害虫,由于效果好,又不污染环境,目前推广步伐加大。如频振式杀虫灯正大量装设在蔬菜基地、果园、茶园、稻田等有效诱杀害虫。5、综合防治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50年代前期,我省病虫防治以农业防治和人工捕捉为主,如人工捕捉蝗虫,冬春耕翻,掘毁稻根、拔枯心苗等治稻螟虫。50年代末至70年代前期,随着农药生产发展,出现了逐步走向单纯依靠化学农药倾向,对粮、果、蔬等主要病虫开展药治试验、示范,如用“六六六”治螟,使螟害率大为下降。对稻瘟病防治已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施肥、辅以用赛力散等药剂进行防治。由于大量、连续和单一使用农药结果,导致有些害虫、病菌产生抗药性,农药污染环境等。1975年国家确定了“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我省通过对综合防治的认识与实践,使综合防治的理论与技术不断完善,综合防治的研究与应用不断深入。从“六五”期间以单个病虫为对象综合防治,“七五”到“九五”期间发展以每种作物的重要病虫害群体为对象,到“十五”“十一五”期间发展到按特定生态区、围绕特定作物组建多病虫的综合防治体系。改进传统的防治病虫为中心为保护作物安全生长与环境安全为中心,进一步协调了自然控制(种植抗病虫品种、改进栽培制度和保护利用天敌)和人为防治(制订科学的防治指标、准确预报、合理用药预防及治理害虫抗性等)。植保工作适应农业发展新阶段的9要求,逐步由侧重于粮食有害生物防控向粮食作物与经济作物有害生物统筹兼防转变,由侧重于保障农产品数量向数量安全与质量安全并重转变,由侧重于临时应急向源头防控、综合治理长效机制转变,由侧重技术措施向技术保障和政府行为相结合转变,促进了农业的持续、快速、稳定发展。近年全省每年组织开展水稻、柑桔、蔬菜、茶树、甘薯、荔枝、龙眼等重大农作物主要病虫综合防治示范推广面积达100万公顷,有效控制病虫危害,农药用量下降10%—20%,农产品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大幅度减少。(五)植物检疫技术加发展现状1、配套完善植物检疫规章制度。在国务院《植物检疫条例》和农业部《条例实施细则》基础上,我省制定了一系列的规范性文件。特别是1997年省政府发布了《福建省农业植物检疫实施办法》,为全面开展检疫工作提供了法律依据,2001年由省农业厅等下发了《关于加强福建省农业植物和植物产品运输检疫工作的通知》和《福建省农作物种子标签检疫证明编号管理暂行规定》。加大了农业植物调运、种子市场植物检疫工作的执法力度,促进了农作物种子产地检疫工作。使我省种子检疫带证率明显提高,达80%。2、开展疫情普查
本文标题:福建省植物保护学科发展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52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