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务院关于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批复(国函〔2007〕6号)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办:你们《关于报送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的请示》(发改规划〔2006〕2940号)收悉。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二、《规划》实施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战略思想,不断总结经验,巩固成果,完善政策,稳步推进。“十一五”时期西部大开发的目标是,努力实现西部地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持续稳定提高,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重点区域和重点产业的发展达到新水平,教育、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取得新成效,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迈出扎实步伐。三、进一步加强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之间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共同推进《规划》实施。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转换观念,加快改革开放步伐,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发挥各地区比较优势,鼓励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进行产业转移,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形成互惠互利格局,促进东中西部地区良性互动。四、国务院有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分工,加强对《规划》实施的指导、支持和督促检查。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西部大开发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和财政转移支付力度,推动建立长期稳定的西部开发资金渠道,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长效机制。五、发展改革委、西部开发办要加强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监督,组织开展《规划》实施中期评估,加强与国家总体规划和相关专项规划的衔接,切实保证《规划》的有效实施。西部大开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进,艰苦奋斗,将西部大开发不断推向前进。国务院二○○七年一月二十三日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目录一、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二)主要目标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二)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三)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四)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四、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一)完善综合交通运输网络(二)加强水利设施建设(三)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四)改善重点区域基础设施五、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一)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二)集约发展优势矿产资源开采及加工业(三)大力发展特色农牧产品加工业(四)着力振兴装备制造业(五)积极发展高技术产业(六)加快发展旅游产业六、引导重点区域加快发展(一)推进重点经济区率先发展(二)鼓励城市圈集聚发展(三)引导资源富集地区集约发展(四)推动重点边境口岸城镇跨越发展(五)扶持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七、坚持抓好生态保护和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一)巩固发展生态保护和建设成果(二)加大环境保护力度(三)强化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四)推进形成主体功能区八、着力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一)优先发展教育(二)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三)增强科技支撑能力(四)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五)提高人民生活保障水平九、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一)优化人才开发体制环境(二)加大高层次人才开发力度(三)强化农村和社区人才队伍建设(四)鼓励支持人才交流和合理流动(五)加强各类人才培训十、积极扩大对内对外开放(一)促进东中西区域协调互动(二)正确引导外商投资方向(三)构筑参与国际区域经济合作的新平台(四)用好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五)转变外贸增长方式十一、建立健全西部大开发保障机制(一)国家政策扶持机制(二)金融服务支持机制(三)企业发展激励机制(四)资源合理开发机制(五)政府协调服务机制(六)规划有效实施机制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一、西部大开发进入新阶段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在各地区、各部门特别是西部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下,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得到显著改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可喜成效,重点城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呈现良好势头,社会事业薄弱环节得到加强,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加快。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了东中西互动,为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2000至2005年,西部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6%,地方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5.7%。累计新开工70个重大建设工程,投资总规模约1万亿元。新增公路通车里程22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6853公里),新增铁路营运里程近5000公里,新增电力装机4552万千瓦,新增民航运输机场10个,青藏铁路、西电东送和西气东输等重大建设工程相继建成。宁夏沙坡头、广西百色、四川紫坪铺等水利枢纽工程开工建设,塔里木河、黑河等专项治理工程进展顺利。西部地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600万公顷,实施生态自然修复面积2800万公顷,累计完成退耕地还林526万公顷,荒山荒地造林765万公顷,退牧还草1933万公顷,易地扶贫搬迁120万人。油路到县、送电到乡、广播电视到村、村村通电话、农村能源、人畜饮水、节水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两基”攻坚计划全面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医疗救治体系和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进展顺利。科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逐步增强。人才开发工作得到加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十五”时期,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最快,发展效益最好,综合实力提高最为显著,城乡居民得到实惠最多,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奠定了重要物质基础和良好发展环境。“十一五”时期,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面临难得的机遇。一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两大战略思想,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指明了方向,有利于西部地区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二是国民经济持续平稳较快发展,综合国力不断提高,国家将继续加大建设资金投入、财政转移支付等政策扶持力度,有利于加强西部地区薄弱环节,改善基本公共服务。三是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步伐加快,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加速升级,有利于推进西部地区能源矿产等资源优势向产业优势转化,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四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形成和实施,区域协调互动机制不断完善,有利于推动西部地区与东中部地区良性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五是改革向纵深推进,加快解决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有利于西部地区以改革促发展,增强动力和活力。六是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的实施,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有利于西部地区更好地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拓展与周边国家、地区经贸合作的领域和空间。西部地区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西部地区与其他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发展差距还在扩大。基础设施依然滞后,尤其是西南地区交通条件亟待改善,西北地区水资源严重缺乏。生态环境建设任务十分繁重,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占国土面积比重高,生态补偿机制还不健全。自我发展能力特别是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链条不长,影响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三农”问题和城乡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扶贫开发工作十分艰巨。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偏低,人才不足和人才流失现象严重。西部地区幅员辽阔,人口分散,承担着守土戍边的重任,进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行政成本很高。改革攻坚难度大,国有企业改革滞后,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缓慢,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比重仅占全国的3%左右,发展观念和体制机制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实施西部大开发在资金投入、人才开发、法制保障等方面的长效机制还不完善。西部大开发事关全局,任重道远。必须充分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长期性、艰巨性和复杂性,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以更大的决心,采取更有力的措施,抓住机遇,坚定信心,迎难而进,艰苦奋斗,将西部大开发不断推向前进。专栏1“十五”西部地区发展主要指标指标2000年2005年“十五”年均增长(%)西部全国西部全国西部全国年末总人口(亿人)3.6212.673.6013.06[-0.6][3.1]耕地保有量(万公顷)484612824450312208[-7.1][-4.8]GDP(亿元)16655972093349319778911.311.9人均GDP(元)4624776691801538614.714.7进出口贸易总额(亿美元)17247434511421921.324.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549062808783104939.910.8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16902250237932557.17.7铁路营业里程(公里)22109586562759475438[24.8][28.6]公路里程(公里)55387414026987803391930543[40.9][37.6]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公里)367716314105304100523.420.2民航运输机场数量(个)5812166142[13.8][17.4]固定电话用户(万户)26231448370303504521.819.3移动电话用户(万户)1382845380123934142.136.0普通中学在校学生数(万人)18347369235485815.13.1医疗机构床位数(万张)83.0317.787.7335.1[5.7][5.5]注:1、表中“西部”一栏为西部地区各省区市加总量,为保证数据可比性,“全国”一栏为全国各省区市加总量,故表中数据与统计局发布的全国数据不同2、[]内为“十五”期间累计增幅3、绝对数为当年价,除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三项指标外其他指标增长率均为可比价二、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改革开放步伐,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发展质量,通过国家支持、自身努力和区域合作,不断增强自我发展能力,不断提高广大城乡居民物质文化水平,开创西部大开发的新局面。——坚持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突出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以发展为第一要务,在发展中逐步解决西部地区面临的重大矛盾和问题。着力转变增长方式,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调整结构,合理布局,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推进西部地区切实步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轨道。——坚持夯实长远发展基础,突出基础设施建设、生态环境建设和科技教育发展。立足当前、放眼长远,继续开工建设一批基础设施重点工程和项目;巩固成果、稳步推进,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更加重视发展科技教育,提高全民素质,大力开发人力资源。——坚持增强自我发展能力,突出重点地区优先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发挥资源和劳动力等优势,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整体技术水平、综合竞争力和经济实力。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重点经济带、重点城市率先发展、集聚发展。加快培育和发展有资源、有市场、有效益的特色优势产业。——坚持统筹城乡发展,突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加工增值能力。继续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稳定提高农民非农产业收入,加快特殊困难地区人口脱贫致富步伐。加强农村劳动力就业创业培训,合理引导人口有序转移,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稳定农村低生育水平。加快破除城乡分割的体制障碍。——坚持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突出解决好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把公共财政配置重点转到为全体人民提供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大力提高西部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坚持协调发展,加强社会事业建设,更加注重加强科技、教育、卫生、文化和人才开发等社会发展薄弱环节,更加注重稳定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体系,加强公共安全。——坚持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突出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着力建设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加大国有经济改革力度,大力鼓励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加快发展,加快形成有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机制。进一步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创造有利于加强东中西部区域合作和发展对外经济
本文标题: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53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