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LOGO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主要内容几个基本概念一贫困地区的类型二三四五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一、几个基本概念是经济、社会、文化贫困落后现象的总称。1、贫困一、几个基本概念是指一定时期内经济发展相对迟缓,未能参加一个国家经济的全面增长过程,有着庞大的闲置资源特别是人力资源,而且人民生活文化水平都较低下的地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理解。2、贫困地区一、几个基本概念No.1既是一种经济范畴,同时也是一种社会范畴、文化范畴。No.2既是一个绝对的概念,又是一个相对的概念。No.3既是一种过程,也是一种实体形态。No.4既可以从静态上理解,又可以从动态上理解。2、贫困地区一、几个基本概念是指在一定时间和技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3、资源一、几个基本概念(1)有形资源主要指物质资源,尤其指自然资源,主要包括土地资源、能源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气候资源、生物资源等。按其形态分为(2)无形资源指的是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在一定时期内为其所有权者提供特定权益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文化资源、环境资源、区位资源、管理资源、技术资源等。3、资源一、几个基本概念3、资源现实优势:只要进行少量投资和短时期的经营,就能转化为商品优势、产生经济效益的资源。近期优势:具有资源优势,经一定数量的投资和五至7年的经营后,可以转化为商品优势、产生可观经济效益。潜在优势:具有丰富的可利用的资源,但需要进行大量的投资和长期的经营,才能转化为商品优势、产生经济效益。优势资源二、贫困地区的类型1、按照自然资源状况不同分类自然资源贫乏的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一般的贫困地区这类贫困地区,地下无矿产资源,地上无旅游资源,落后的生产力水平与低层次单一的种植业相对称,工业基础薄弱.缺乏造血功能,科教落后,人的素质差,经济发展缓慢。这类贫困地区有一定数量的资源,但并不丰富。这类贫困地区既有丰丰富的地下资源,又有丰富的地上资源,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开发或开采效率不高,资源优势转化不成产品优势和经济优势,故一直处于贫困状态之中。自然资源丰富的贫困地区二、贫困地区的类型2、按照地域分布规律和特点分类6大贫困类型西南喀斯特山区贫困类型东西部平原与山地接壤地带贫困类型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贫困类型蒙新干旱区贫困类型青藏高原贫困类型东部丘陵山区贫困类型二、贫困地区的类型3、按照环境特点分类中部山地高原环境脆弱贫困带西部沙漠高寒山原环境恶劣贫困带东部平原山丘环境危急及革命根据地孤岛型贫困带蒙古高原东南边缘风蚀沙化贫困区、黄土高原沟壑水土严重流失贫困区、秦巴山地生态恶化贫因区、喀斯特高原丘陵环境危急贫困区、横断山脉高山峡各封闭型贫困区等.新疆、青海及西藏三省区的沙漠地区及青藏高原高寒区等类型.东北沿边地区、华北平原低洼盐碱地区;东部岛状分布的丘陵山区革命根据地贫困区.二、贫困地区的类型4、按照区域分类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革命老根据地贫困地区这类地区是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建立了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开展武装斗争,发动群众建立工农政权半年以上,或建立抗日政权一年以上的地区。由于战争的创伤,老区的生产发展比较缓慢,目前群众生活仍比校困难。如川渝鄂陕交界的秦岭——大巴山地区,湘黔渝接壤的武陵山地区,川渝滇黔交界的乌蒙山区,辽、冀和内蒙古交界的努鲁儿虎山地区,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地区等。省际接壤贫困地区如西藏、青海、新疆、内蒙古、甘肃、宁夏、云南、贵州、重庆、川西等少数民族贫困地区。这些地区由于区位不佳,自然环境恶劣,交通运输条件差,文化教育落后,经济水平低,某些自然资源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因而处于贫困状态。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资源开发生产力水平产业结构资金流动经济循环系统五个方面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1、资源开发的恶性循环贫困地区,虽然在相当多的区域内资源丰富,资源开发的可供量和拥有量大,但是,由于其自然环境恶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导致了开发的难度大,加之,资金短缺,社会环境不利以及科技水平较差,决定了资源开发只能采取低层次粗放式的平面垦殖,而低层次粗放式的平面垦殖与开发又造成了生态环境的破坏,生态环境的破坏又必然使得资源可供量减少。交通运输破坏。但为了生存,又必然采取低层次、粗放式的开发形式,依次循环,从而使得贫困地区的资源开发始终呈现出恶性循环往复。如下图所示: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从上图可以看出,贫困地区由于采取了低层次粗放式的开发方式,引起了一系列不良后果。主要表现在:①生态环境破坏。②水土流失严害。③自然灾频繁。资源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森林破坏沟壑发展水土流失(气候干旱)林产减少收入降低木料不足砍树当柴烧耕作粗放三跑田增加草场破坏道路破坏交通困难好地减少地力下降村庄迁移吃水困难牧地减少畜力不足燃料不足农业产量低而不稳粮食不足肥料不足饲料不足牲口减少毁林开荒开荒种地广种薄收毁草开荒铲草皮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2、产业结构的落后性与低层次的循环贫困地区在产业转换替代过程中却呈现出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农村产业结构中,仍以农业为主,非农产业比重小;②农业内部结构中种植业比重高;③种植业内部,粮食比例大大高于经济作物比例。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3、生产力低水平的恶性循环(如下图)贫困地区生产力低水平、不发达的落后性,其静态呈现的特征是生产工具的落后性和停滞性。在广大的贫困地区,生产工具主要是人力、畜力和简单手工工具。很少使用机械设备、电力以及化肥等农用性生产资料,从而使得劳动者的生活条件差,生活水平具有极大的贫困性,这主要表现在三方面:一是农民人均收入和职工人均收入水平低;二是非农业劳动者的物质福利水平低;三是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低。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低投入低需求低积蓄资金不足实际收入水平低资源开发不够基础结构不良生产水平低下生产力水平低食物不足健康不良低产低收基础结构不良贫困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4、资金运行的间断性恶性循环1)内部资金积累基础薄弱,积累无法保证。因为贫困地区的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率水平低,生产力落后,收入水平和产品产出率低,有些地方甚至根本不能满足其最基本的生活温饱需求,更无法有剩余的再投入和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因此,资金积累很少甚至不可能。2)我国贫困地区分布面广、人口多,而且特困户的比例相当大,扶贫资金或者银行贷款的绝大部分是用来补充贫困人口的吃穿等最基本的生活需求,国家还不可能拿出大量的资金进行生产补救,仅仅是生活上的救济。这样内外两方面共同作用,使得贫困地区资金供给与需求之间经常处于非连续的间断性波动变化的恶性循环之中。如下图所示。资金短缺生产力水平低生产投入少银行信贷有限财政拨款不足资金无剩余并呈短缺改善生产工具资金不足产出量少基础建设投入少自然环境改善资金不足企业改造投入少科技文化教育投入少新兴产业开发投入少扩大再生产投入少土地改良投入少收入水平低效益差资金回收率小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5、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封闭性。这主要表现在:①生产只是仅仅为了自身的需求,商品率很低。②贫困地区经济循环封闭性。三、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特点起点低贫穷落后封闭效益差收益少资金短缺结构单一滞后、保守僵化、惰性缺乏创新穷于应付行为短期化坐失良机贫困地区经济运行的基本特征贫困地区资源开发的低层次恶性循环资金流转的间断性恶性循环生产力低水平的恶性循环产业结构的落后性与低层次的循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性。贫困叠加经济空间狭小四、贫困地区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No.1开发合理性差,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No.2开发程度低,资源利用率不高。No.3开发层次浅,生产结构单一,不能充分发挥贫困地区自然资源优势,经济发展缓慢。No.4少数贫困地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急于富县富民,盲目大规模地开发资源,产品优势不能转化为商品优势。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基本指导思想“以优势资源为起点,以市场为导向,以技术为依托,以系统为指导,寻求资源开发的最佳综合效益。”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2、基本原则坚持市场导向性原则坚持资源开发与保护并举的原则坚持公开性与共同性原则坚持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相结合的原则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3、基本研究内容优势资源开发现状及优势分析优势资源开发中的主要问题及诊断系列开发利用的设想、规划主要对策与措施资源存量:包括主要品种、种养面积、分布区域、产量、结构特征及资源的优势度分析等。加工现状:包括加工规模、加工产品的品种结构、层次、加工效益等。种养中问题:包括种养技术水平、基地建设、服务体系、生态及环境问题等。加工中问题:包括加工技术、设备状况、加工人员素质等。市场问题:包括销售渠道、效益合理性等政策问题优势资源开发的市场结构与态势:包括目前资源利用的主要市场及开发的产品种类、层次结构与效益、资源市场开发的动态趋势分析预测等种养规划加工开发规划包括技术来源、市场、资金、服务体系、人员培训、政策等方面问题的探讨。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①开发和利用长期荒废资源如荒山、荒水、荒坡、荒滩等,发展种植业、林果业、畜牧业及水产业;②开发矿产资源,提供工业原料;③开发野生动、植物,有的可开发出作药材,有的可作食品工业原料,有的可作为其他加工业的原料,某些名优土特稀产品,还是外贸出口的重要物资;④开发历来被忽视的空坪隙地,发展庭院经济和主体农业;⑤综合治理和开发小流域,发展林果业、畜牧业及种植业,既可取得经济效益,也可取得生态效益;⑥开发二次资源,如农业废弃物、秸秆等。自然资源开发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对于繁殖系数高,很快可以形成生产规模,市场能直接消化的初级产品,首先从组织加工和销售入手,实行逆向开发。自然资源开发方式对于生产周期长、难度高、繁殖系数低的生产项目,首先要组织好生产,实行顺向开发,采取优惠政策、资金扶持、系列化服务等措施。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农户单独承包开发。由于受家庭资金、技术和劳动力限制,只适宜小且分散的自然资源开发,是自然资源开发的低级形式。自然资源开发组织形式联合开发。是自然资源开发的高级形式,也是主要形式。包括农户联合、集体与农户联合、集体与集体联合、农工商联合、城乡联合、技术联合、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的联合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应注意的几点:No.1正确处理开发利用与管理保护的关系。No.2正确认识自己的自然资源优势。No.3集中连片,规模开发,提高经济效益。No.4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文化资源开发在一些自然风景优美、人文资源丰富、民俗文化和艺术又富有特点的方,并不一定要发展与当地不适宜的工业,而应建成一个天然的生态博物馆,将一些珍贵的文化遗产尽可能地原地保存和保护在其所属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让旅游者在参观这些文化遗产的同时,能在这些文化遗产所产生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体验到其中的内涵,并还能看到由这些文化流传并发展下来的现在的当地文化,这是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活的文化。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应处理好以下2个关系:历史文化的保护与开发;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开发。五、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4、开发与利用人力资源开发树立全新的人力资源观念,高度重视优秀人才的突出作用拓宽系统的人才培养渠道,努力改善人力资本的整体结构健全完善的人力资源开发机制,积极创造人才辈出的良好环境利用反常机遇吸引外地人才,建立学习型组织,推动终身教育LOGO
本文标题:贫困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661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