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
1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谈“十一五”规划与党的宗旨中共无锡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党校陈南进(本文由课件转换而成,保持了原来的分段。原课件插有图片,所占容量太大,难以在网上发布,需要者可自带优盘到学前街27号教工委党校下载。)提要一、中国人的感觉越来越好二、发展还是硬道理三、“杀富济贫”不可取四、纠正发展的异化五、目标与指标六、党的良苦用心七、用好的心境看世界八、危机意识不可无2005年10月8日——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为中国的“十一五”规划提出了指导性意见。今天,我们从党的“为人民服务”这一建党宗旨的角度,就这个指导性意见,谈谈我们的学习理解,以进一步加深我们对党的宗旨的认识。一、中国人的感觉越来越好最近外国人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随着中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中国人对自己以及世界的感觉也在变得越来越好。总部设在华盛顿的皮尤研究中心是一家独立的民意研究调查机构。该组织11月15日公布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过去5年以来,很多中国人认为他们取得了实质性的进步,认为在未来5年内他们的生活将会变的更加美好,同时他们对国家的现状感到满意。这次调查是今年5月下旬在中国大陆多个城市展开的。在调查中,76%的受访者对未来5年内生活质量将会提高持乐观态度。2这一比例也使得中国位列调查覆盖的17个国家之首。在紧随其后的印度,75%的印度人认为他们的生活条件将会得到改善。相比之下,只有48%的美国人认为未来的生活将会比现在好,这个数字比2002年夏天进行的调查结果下降了13个百分点。当然这些并不表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总体上已经超过了美国。外国人的调查结果基本上符合中国人的感觉,“九五”和“十五”期间,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确实变化很大。从十四大开始,中共历届五中全会的主题均定位于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讨论和研究。“九五”计划、“十五”计划的制定思路,便分别来自1995年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2000年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很自然,2005年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意义同样十分重大。因为它是我们党在现阶段一以贯之落实党的建党宗旨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举措,是我们党提升自己的执政能力的重要实践。这次全会通过的新五年规划建议,与以往的五年计划比较,概括地说有三个“第一次”:是国家在提出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及确定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谐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的新现代化目标背景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国家在确定了科学发展观后着手制定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也是我国全面加入世贸组织后的第一个五年规划。一句话:时代的背景与以往比有许多新的特点。“十五”计划的制定完成于2000年,而正式加入WTO开始于2001年,“全面小康社会”的提出在2002年11月的十六大;“科学发展观”形成于2003年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四位一体”目标的确立是2004年的十六届四中全会。上述重要理念、理论的形成,以及中国加入WTO这一重要事件的发生,对我国当前及未来五年发展的影响是全面而深远的,未来五年的发展,既在“全面小康”目标的框架内,也必须始终贯穿“科学发展观”的理念,同时规划还必须置于WTO的“后过渡期”的全球视野之下。2000年—2020年是我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整个世界经济克服了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出现的困难,从本世纪初开始出现了一个新的经济发展周期。根据以往世界经济变化的周期,一般情况可以延续20年左右的时间。如果我们把2006年—2010年中国的“十一五”规3划放到这样的一个大战略背景下去认识,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它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更具有能不能牢牢把握住机遇的意义。抓历史机遇,是中国共产党坚持与时俱进的一个重要标志。中国共产党始终不逾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不断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它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系统的工作,要靠党的敏锐的分析和判断,要靠不失时机把握住机遇,还要靠尽心尽力安排好实际政策的操作。党曾经因为“左”的思想的干扰,失去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战略发展机遇。实际上中国在25年前刚刚实行改革开放政策时,前面最佳的战略发展周期已经过去,到九十年代中后期,出现亚洲金融风暴,美国的网络经济泡沫破裂,世界经济发展遇到了困难。如果不是党中央审时度势处理好各种问题,中国就不会有今天这样的发展态势。“十五”期间的发展成就与存在问题有哪些?成就可以归纳为三点:一是宏观经济既稳又快,宏观调控能力日趋增强;二是对外开放和基础设施建设突飞猛进、国民经济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农业生产走出低谷;三是人民生活稳步改善,社会保障逐渐完善,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再次得到体现。这些经验都可以成为“十一五”的宝贵财富和启示。存在的问题有四点: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偏离了原定目标,二产增长迅速,三产吸纳缓慢,产业结构失衡更加严重;二是就业结构调整没有达到预期,二产资本深化排斥劳动力的同时,三产吸纳就业能力减弱,高增长低就业问题更加突出;三是能源需求增长过快,能源供需矛盾更加突出;四是主要污染物排放先降后升,环境问题更加突出。此外,经济增长方式和体制改革也距预期目标有一定的差距。“十一五”期间中国将面临的挑战是:资源和环境压力日益加剧;盲目投资和低水平扩张的体制性根源日益显现;社会事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日益严峻;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因素日益增强。上述问题和挑战,无疑将成为“十一五”规划的主攻方向和工作重心。二、发展还是硬道理4“十一五”期间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因为环境问题的突出,有的人提出中国的发展是否太快了。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应该这样看:首先,中国的发展没有一定的速度行不通。这是因为中国的底子薄,人口基数大,一方面每年有1000万的新增人口,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初露端倪,每年GDP中3—5%的新增长率用于改善现有人口的生活需求,还有2—3%的新增长率要用于新增加的人口,合起来没有7%以上的增长率就不行。党的宗旨决定了发展依然是硬道理。其次增长过快对环境破坏太大,同样会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所以党的宗旨又决定中国必须注重解决好发展与环境的矛盾,决定我们党必须遵循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节约型社会。再次,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讲效率不能排斥公平,讲公平又不能排斥效率。过去党的文件讲“效率优先,兼顾公平”,那是在改革开放初期效率问题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的条件下,形成的一种提法。但十六大以后当大家感到分配问题上的矛盾突出了,改为强调“兼顾公平和效率”,这同样是由党的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决定的。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正确的政绩观、效率公平观、建设和谐社会观等一系列政策主张,都基于中国共产党的建党宗旨。我们不能丢掉了效率讲公平,应该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调整分配关系,这样才能达到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党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建党宗旨是一个统一体,建党宗旨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落脚点和归宿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建党宗旨的重要体现和思想保证。三、“杀富济贫”不可取讲发展生产力不能不讲生产关系。这个命题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之一。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正视经济利益的分配。由于历史的原因,目前中国的基尼系数已经达0.45。有数据显示,在城市里,最富裕阶层和最贫困阶层的收入差距已经达到11.8倍,1996年只有4.16倍。10%的穷困家庭只拥有1.4%的财富,而10%的富贵5家庭则占据着45%的财富。2003年中国城乡人均收入差距是3.3倍,西部农民与东部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更是天然之别。虽然我国的贫困发生率已经降低到了3%以下,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贫困人口的绝对量依然很大。到2004年底,全国农村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还有2610万。如果按照低收入现行标准,即人均年收入低于882元(仅相当于全国农民平均收入的1/3),目前还有8517万人口也属于贫困人口。如果按照世界上公认的人均1天1美元以下就属于贫困的标准,我国目前还有2.1亿贫困人口。目前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大多分布在生产生活条件更差的地区,解决这部分贫困人口的难度越来越大。据调查,连年没有解决温饱的贫困农户76%生活在山区,有46%的农户人均耕地不足1亩。目前还有700万左右的贫困人口居住在生存条件、生态环境极其恶劣的地区。数据显示,我国减少贫困人口的速度明显趋缓。上个世纪80年代,全国农村贫困人口年均减少1370万;90年代年均减少620万,进入本世纪年均只有150万。一条重要原因是,初步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抵御自然灾害和防范风险的能力很弱。那些刚刚脱贫的家庭没有积蓄,稍有变故就很容易返贫。近几年贫困人口还是在刚刚脱贫不久的近1亿人口的群体中波动性出现。在贫困人口逐渐减少的同时,我们必须正视,目前我国贫困人口与其他人群收入的差距在迅速扩大,贫困群体的相对弱势地位更为突出。1992年贫困农民的收入上限与普通农民之比为1:2.45,2003年为1:4.12,2004年扩大到1:4.39。如何辨证地看待贫富差距问题?这里有个思想方法问题。上个世纪70年代末80年年代初国家刚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的时候,党和政府倡导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主要考虑到当时人民总体上很贫穷,与其说捆在一起过贫困的生活,倒不如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这样可以起到示范效应,增强社会竞争的活力,提高社会主义生产的效率。当时的政策倾向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而且写入了党的文件。社会主义的中国正是在党的富民政策指引下,逐步摆脱了“左”的思想影响,社会的生产和生活逐渐充满了活力,尤其在后来正式实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更使社会主义的经济活力喷薄6而出。由于受当时人们认识的限制,理论界的一些同志把“效率”与“公平”两个不同范畴的概念放在一起来讨论,引发了一些误解。实际上,“效率”的概念是生产力范畴里的概念,而“公平”的概念是社会分配范畴里的概念,两者放到同一个范畴里来讲谁更应该优先或靠后并不科学。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同时生产关系又反作用于生产力。从事经济工作的人重视经济效益,本来无可非议,但如果仅仅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生产上,在追求利润和政绩的时候,忽略分配问题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反作用力,则有可能使社会产生动荡,最终会阻断社会的进步。最近一些时候,理论界开始重新关注这些问题,值得赞同。值得一提的是,有资料显示,虽然中国的经济总量远落后于日本,但中国贫富分化的程度却超过了日本。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而且人口多、底子薄。日本实行的是资本主义,但由于法制完备,税控调节手段用得比较好,中产阶级的比重大,虽然有大资产阶级,但绝对贫困的人口比重小。在中国共产党成为执政党的条件下,要解决贫富分化问题,我们不能采用“杀富济贫”的方法,那样做会自乱阵脚。我们应该用发展的办法解决发展中的矛盾,更多地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采用“借富济贫”的办法,以政府来运作,将富人的钱从银行里借出来建设诸如廉租房,实行真正意义上的义务教育,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广开就业门路等。这些都是党的宗旨所要求的,更是“十一五”规划必须直面的问题。四、纠正发展的异化怎样的发展才是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的完整表述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符合事物发展规律为科学。那么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简而言之,发展的规律就是符合人的发展要求。这是因为:一是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人的发展,其他的问题都是由此而出发。如果发展的结果是物不是人,就是本末倒置,是发展的异化。7二是人发展的基础是人的需求的满足,而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只有着眼于满足人的多方面、多层次需求从而全面的发展,才是符合人类发展规律的科学发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要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满足健康需求,要保证有病能医;满足知识需求,就要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满足娱乐需求,就要有相应的设施,如此等等。相反,顾此失彼或单纯追求某一方面满足的发展,就不是科学发展。尽管党中央一贯强调“两个文明”一起抓,但可能是因为我们以往物质供应太少的原因,我国以往发展的一个偏差,就是过于偏重满足人的物质需求,把发展片面化为GDP增长,忽视了人的各种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本文标题:科学发展观的行动纲领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67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