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经营企划 >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素质教育
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素质教育郑州市电子信息工程学校张冬梅摘要:作为一种全新的执政理念,科学发展观正在引起社会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素质教育作为教育改革的一种有效尝试方兴未艾。以科学发展观审视当前的素质教育,会发现它还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不断加强和改进素质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已成为一个迫切的任务。关键词:科学发展观,素质教育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树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落实这一科学的发展观,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教育事业的发展被摆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素质教育作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一项成果,一种科学的发展观,开始于80年代末90年代初,到目前为止,历时十多年时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存在不少有待解决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提出为正处于教育改革征程中的素质教育提供了明确而有力的理论依据。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素质教育一定能取得辉煌的成绩。一、素质教育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素质教育和科学发展观的关系是个性与共性、个别与一般的关系。作为一种全新的理论,科学发展观存在于素质教育中,而素质教育则是科学发展观在教育改革中的具体体现。(一)、以人为本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以人为本是中西方哲学所共同关注的问题,它是相对于以物为本,以神为本的价值取向而提出的。在科学发展观中,“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①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要面对的是全体学生,以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与以往的应试教育相比,它更注重人的潜能、价值、尊严,而不是把注意力集中在单纯的分数上。由此,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更是素质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二)、人的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最终目标。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最高历史形态和最理想的形式。它包括人的劳动及其它活动的能力的充分而全面的发展,人的社会关系的高度丰富和全面完善,人的需要的全面发展和充分满足等。”②也就是人的本质力量和本质关系的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在科学发展观中有两层涵义,其一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③其二就是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同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在这里人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是统一的。素质教育中的全面发展具体指人在德、智、体、美、劳等各方面的发展。科学发展观主要从社会角度,素质教育主要从人自身发展的角度揭示出人的全面发展是我们所追求的最终目标。(三)、各方协调发展是素质教育的根本要求。科学发展观要求在经济发展的同时,要统筹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④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真正科学地发展。素质教育要想实现也要处理好诸如课程设置上德、智、体、美、劳,教学过程中的教与学,教育环境构成中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关系,以及由于经济原因所造成的城乡、经济先进和落后地区之间的关系,学校设置上的大、中、小学、成人、职业等各级各类学校的比例关系等等。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联系和发展是事物的两个总特征,任何事物都是联系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既然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一事物的变化、发展必然引起与之联系的它事物的相应变化。因此,当我们把目标定格在某事物的发展时,一定要注意与之联系的它事物的变化,也就是要协调好它们的关系,这样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四)、人的可持续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和潜在必然。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最早源于环境保护,1980年第一次提出此概念,1987年以战略思想提出。这一思想认为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发展不仅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还应考虑后代人的需要;今天的人类不应以牺牲今后几代人的幸福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其核心思想是: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持续进行下去。⑤科学发展观中的可持续发展主要指的此义,进而我们可以推出国家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才能持续下去,且必定会持续下去。素质教育的目标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不是高分低能,使人的发展有潜力,有后劲,即实现人的发展的可持续性。因此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关于创新素质的培养。二、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素质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素质教育是教育领域的一种科学的发展观,但就目前的实施情况来看,它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与科学的发展观是背道而驰的。因此,我们必须顺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一)、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关注学生主体。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和主体的,学生被动地接受的“灌输式”的“听话”的教育。按照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基本上没有受教育者的地位,或者他们总是处于从属的、被动的地位。这种不平等泯灭了孩子们的个性,扼杀了他们的创造性。例如《说文解字》对教育的解释,“教,上所施下所效。”,“育,养子使作善。”;《辞海》中讲教育是“按一定的目的和要求,对受教育者的德育、智育、体育诸方面施以影响的一种有计划的活动。”;韩愈在他的《师说》一文中也谈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等等这些描述都明显规定了教育的单向性。教育者授予,受教育者被动地接受,不管他们有没有兴趣,愿意不愿意,他们没有任何主观能动性。因此,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把听话的学生变为主体性充分发展的学生是当前素质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所谓主体性是指学生受教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主体性的确立,必须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关系。首先,师生在人格上要互敬互爱。尊师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关于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但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因为这是单向的要求,师生之间应该互相尊敬,互相爱护。那种传统的“师道尊严”使很多教师带有“家长制”作风,不尊重学生的意愿,扼杀学生的自主性,学生对老师只能服从,不能反对(无论老师是对还是错)。学生对老师总有一种畏惧、戒备、冷漠的心理,师生之间有着厚厚的隔膜,学生的主体性被老师压制的荡然无存,因此,和谐的师生关系是主体性确立的前提。其次,师生在教学中要民主平等。常言道“尊其师,则信其道”,师生之间的互敬互爱体现在教学中可以为学生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快乐友爱的享受,充分发扬教学民主,积极营造一种具有真诚、热爱、理解为特征的课堂气氛,使学生能自由表达,自由参与,充分认识到自身的存在和价值。(其实,现在的孩子在很多方面并不比作为教育者的老师、家长差。)另外,老师还可通过表扬、激励等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其主体意识。教育要以人为本,学生的成长和进步才是教育的本质和核心。(二)、健全考试评价体系,凸显人的整体素质。素质教育作为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模式已成为我国教育界的共识,但在具体的推行过程中却困难重重。究其原因是短期内看不到明显的效果,也考不出理想的成绩。于是人们在反思现行教育的成功与失败时,将现行教育中种种与素质教育不相适应的弊端归咎于升学考试。于是乎就有人高呼“都是考试惹的祸”。果真如此吗?非也。教育学理论告诉我们,考试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教育活动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手段,是应试教育的一个特征,但不是专利,任何教育模式都不能缺少考试。当考试的评价内容与方法是科学的和全面的并与教育目标相一致时,考试作为一种教育手段,引导着教学双方朝着教育目标前进。反之,为了追求好的考试评价,教学双方不得不牺牲受教育者的发展,而去追求片面的考试评价,这时的考试由手段异化为目的,严重的妨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而成为教育过程中的异己力量。因此,健全考试评价体系,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建立科学的素质教育考试评价体系应体现以下原则:1、导向性原则,就是要依据党和国家制定的教育方针、文件、法规以及中小学的性质和任务确定素质教育的评价目标。2、科学性原则。就是通过考试诊断教学过程中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改正,考试应是手段而不应是目的。3、全面性的原则。就是对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素质作综合的考查和评价。4、系统化的原则,就是要求我们既要注意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整体性,又要注意其层次结构,明确规定各阶段各步骤的内容、目标、责任及任务,实现各阶段各步骤工作的整体优化。5、可行性原则,就是要考虑素质教育评价模式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就评价的方式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评价主体可由老师、学生、家长共同担当。2、评价客体应该包括德、智、体、美、劳等各个方面。3、评价考试除了书面测试外,还可通过口头、动手能力来进行。4、评价时间可采用期评、月评、单元评等方式。无论怎样评,最终的目的是能给学生一个比较真实、全面的评价。(三)、加强创新素质的培养,使人的发展可持续。在今天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就个人的发展来说,卓越的创新能力充分体现了一个人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和善于把握机会的敏锐性。这样的人能够勇敢地面对困难,在激烈的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而一步步地完善自己。而目前我们的素质教育关于创新思维的培养口号喊得挺响,实际操作方面却有些欠缺。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最直接的原因在教师。教师首先必须具有勇于创新的品质,那些教死书、死教书、整天拘泥于考试大纲和教科书的教师将逐步被淘汰。要彻底改变“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就要求教师必须敢于打破常规,不断探索出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教学活动真正成为活跃学生思维、启发学生思维和激发学生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变为学生探求知识的引路人,以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为己任,这是创新教育对教师素质和角色的新的理解,只有创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学生。教师具体应从以下四方面对学生进行创新素质的培养和训练:首先,创新意识的培养,也就是推崇创新、追求创新、以创新为荣的观念和意识的培养。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意识引导下,人们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其次,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指发明或发现一种新方式用以处理某种事物的思维过程。再次,创新技能的培养,这是一个实践的过程,是一个具体的能力训练过程。最后,创新情感和创新人格的培养。创新情感包括远大的理想、坚强的信念以及强烈的创新激情等,创新人格则包括勇敢、幽默感、独立性强、有恒心等。以上四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的,意识是前提,思维是基础,能力是关键,情感是动力,人格是保证。他们相互作用,才能培养出创新素质的人才。(四)、形成社会合力,共创素质教育的和谐环境。素质教育任重而道远,它需要政府、家庭、社会、学校的密切配合。政府必须进行教育评价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招生考试制度等的改革,从而形成有效的素质教育导向机制、制约机制、科学的评估机制和正确的激励机制。这是大前提,指挥棒的方向不改变,素质教育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作为学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努力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的校园环境。比如对原有教师要进行培训,还要加强对人才的引进。素质教育的关键在教师,而目前教师的素质是良莠不齐的,其中很大一部分教师不能适应目前教育发展的需要。虽然教育的指导思想在变,教学课程在变,但有些教师以不变应万变——教学方法没有任何改变,素质教育对于他们来说是换汤不换药。同时学校还要加强课改的力度,因为素质教育的落实最终要体现在课改中。家庭是孩子成长的一个很重要的环境,父母的言行举止都将影响到孩子的成长,搞好家庭教育,首先必须转变家长的观念,提高家长自身的素质。社会是个大舞台,也是个大染缸,一个人的成长主要决定于他的内因,但有时外因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家、社会也要尽量营造一个好的社会环境。经验证明,教育的真正成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教育的协调发展、良性互动,只有这样我们的素质教育才能紧张有序地、富有成效地开展下去。参考文献:1、①③④《充分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意义——
本文标题:科学发展观视域下的素质教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6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