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知识的传播不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需求,一种渴求,这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州龙文教育训导部常州龙文教育个性化辅导教学案教师:学生:年级:二学科:数学日期:2011-星期:六时段:一、课题除法复习二二、教学目标1、体会乘法和除法的关系,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2、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被除数小于36的表内除法算式的商,培养联想、推理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难点:能正确地用乘法口诀求商,并解决实际问题。四、教学课时第7课时,需时2小时五、教学方法讲解法,练习法,操作法六、教学过程一课前热身1、口算8÷4=12÷3=4÷2=30+14=12÷4=9÷3=10÷5=6÷2=65+4=5÷1=3×6=5×5=6×4=76-20=6×5=12÷2=3÷3=12÷6=28+7=36÷6=30÷5=20÷4=15÷3=5÷5=32-6=二、知识点一例一1平均分圈一圈除法式子:()口诀:()可以组成()个,还剩()个.归纳小结:在计算16÷2时,可以先看除数是2,就想2几十六,这样利用乘法口诀可以很快的求出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鸡妈妈带16只小鸡出去郊游,你会把16只小鸡平均分成两组吗?(用代表小鸡)知识的传播不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需求,一种渴求,这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州龙文教育训导部教学过程2(1)12个面包,每盒放()个,可以放()盒。□÷□=□口诀()(3)每盒放()个面包,可以放()盒,一共有()个。□÷□=□口诀()例二、拓展提高1找规律填数(除法上乘法口诀的运用)2把算式和对应的口诀用线连起来。(乘法口诀在除法中的应用)2×()=6一六得六9÷3=()6÷1=()三三得九6÷3=()3×()=9二三得六1×()=63巩固练习: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1)二()得八一()得四四()二十()四十二()五二十三()得九()六三十一()得一二()十二(2)6×()=12()×2=105×()=10()×5=156×()=6()×2=83×()=3()×2=62×()=42×6=()5×2=()12÷2=()10÷2=()12÷6=()10÷5=()口诀:()口诀:()3.在○里填上“>”、“<”或“=”。(要细心哦!)16÷4○3×420+5○20÷547-38○3×329+4○6×612÷4○6÷26×1○6÷320456318612知识的传播不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需求,一种渴求,这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州龙文教育训导部36÷6○560○93-325÷1○5+16÷6○6三、知识点三:操作题说说下面用七巧板拼成的是几边形?填一填。注意:(先观察一下是由几个图形拼成的,分别是什么图形)()边形()边形()边形.四、解决实际问题1、例三有36棵树,每行栽6棵树。可以栽多少行?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平均每行栽6棵树,就是将36平均分成6份。解决这道题你用的乘法口诀是。2、一把香蕉有4根,6把香蕉够20个小朋友每人一根吗?提示:先求6把香蕉一共有多少根,再与20比较大小。3、小红看一本书,已经看了54页,还有28页没看,这本书有多少页?4、小黄小灰小白(1)小灰摘了多少个?(2)小白比小黄少摘多少个?我摘了42个松果。我比小黄少摘24个我摘了25个松果。知识的传播不再是一种给予而是一种需求,一种渴求,这是课堂追求的最高境界!常州龙文教育训导部5、在跳绳比赛中,小亮跳了64下,小军跳了58下,问:⑴小军比小亮少跳多少下?⑵小强跳的比小亮少,比小军多,小强最少跳()下,最多跳()下。(注意划横线的部分)七、课后练习1、6元?元4元(1)小明带的钱正好可以买2个,小明带了多少钱?(2)小芳带了16元,可以买几只?提示:(平均分)(3)一辆比一只贵17元,一辆多少元?(4)你会提出一个用除法计算的问题并计算吗?提出的问题:八、学生对本次课的评价⊙特别满意⊙满意⊙一般⊙差学生签字:九、教学小结(100~150字)教师签字:教务主任签字:
本文标题:小学二年级除法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72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