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中国现当代诗歌中国现代文学一、20年代文学(1917.1——1927.12)二、30年代文学(1928.1——1937.7)三、40年代文学(1937.7——1949.7)中国当代文学一、17年文学(1949——1966)二、“文革”时期文学(1966——1976)三、新时期(1976——)现代诗歌第一、20年代诗歌(1917.1——1927.12)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和古、近代文学的分水岭,“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文学领域的革命是从新诗开始的。一、“尝试”中的新诗创作初期的白话诗主要发表在《新青年》、《新潮》、《少年中国》、《星期评论》、《觉悟》等报刊。第一批白话诗人胡适、刘半农、周作人、沈尹默、俞平伯、康白情都是新文化运动的骨干,连鲁迅、陈独秀、李大钊也写过新诗。1921年朱自清、叶绍钧、俞平伯、刘延陵等组织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新诗社团——中国新诗社,出版第一本诗歌刊物《诗》月刊(后算作文学研究会刊物)。在这些白话诗人中,胡适无疑是第一“白话诗人”。这些人以其理论实践着自己的追求,产生了一批优秀的作品。其中,俞平伯(1900——1990)的《冬夜》、康白情(1896—1958)的《草儿》是当时最有影响的诗集。1920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的胡适虽然首开新诗革命,但是他的诗只是用白话翻作的旧诗,反而是周作人的《小河》(1919.1)摆脱了旧诗的体制,被胡适评为“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胡适在1917年2月的《新青年》上,率先发表了《白话诗八首》,其中《朋友》(后改题《蝴蝶》)一诗创作于1916年8月间,诗中写道: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这首诗是中国新文学革命发动后发表的第一首白话新诗。(一)湖畔诗人是指汪静之、应修人、冯雪峰、潘漠华等人。他们于1921年左右开始写诗,1922年春在杭州成立湖畔诗社,1922年4月出版诗合集《湖畔》,因此得名。他们的诗,表述男女青年在恋爱上的欲望和要求,毫无拘束地歌唱自己的青春与爱情,倾吐和展露五四青年不受传统道德观念束缚的内心深处的自由向往和个性解放的要求,表现出一种蔑视旧礼教的叛逆姿态和对婚姻、对自由的如火如荼的热切向往,真正地显示出要求个性解放的时代主题。(二)小诗小诗的形成受到周作人所译的日本短歌、俳句和郑振铎译的泰戈尔的《飞鸟集》的影响。最早的小诗作者有朱自清、刘半农等,但对诗坛形成重大影响的是冰心1923年出版的《繁星》、《春水》以及宗白华1923年的《流云》。小诗是一种即兴式的短诗,一般以三、五行为一首,表现作者刹那间的感兴,寄寓一种人生哲理和美的情思。稍后的抒情诗人冯至表现出的精深的抒情艺术为人赞叹,被鲁迅称为“中国最为杰出的抒情诗人”。(三)郭沫若与诗集《女神》:P64而最能代表“五四”精神、彻底颠覆了旧体诗词格局的是郭沫若的诗集《女神》,从主体精神上对新诗进行大胆的改革,是白话诗历史上一个崭新的里程碑。(四)前期新月诗派的诗歌理论探求随着郭沫若自由体新诗的兴起,诗歌句式散漫不加节制的特点越来越显著,同时期的“新月派”诗人开始对新诗的规范化提出要求,闻一多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三美”理论,朱湘的沉静蕴藉和徐志摩的飞动飘逸则充分实践了新月派“理智节制情感”的美学原则.成为新月派的代表诗人。(五)早期象征派诗歌早期象征诗派是指以1925年李金发的诗集《微雨》为起点的,活跃在20年代中后期的诗派,它的代表人物是李金发,后期创造社三诗人穆木天、冯乃超、王独清以及姚蓬子、胡也频等,其诗歌观念多受法国象征派诗人瓦雷里、魏尔伦等人的影响。除了内容、句式的拓展,新诗受西方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啊,对诗歌的抒情方式和意境创造都有积极的探索,李金发的诗歌大量采用暗示、想象等手法,扑朔晦涩,开辟了中国象征主义诗歌的门径。而穆木天强调诗的暗示和朦胧,在新诗语言上的实验也具有开拓性。第二、30年代诗歌(1928.1——1937.7)中国现代新诗经历了第一个十年的理论探讨与艺术实践,逐渐形成了“大众化”与“纯诗化’’两种不同的发展趋向。在30年代的诗坛,有三个诗歌流派实践着这两种倾向,即以殷夫为前驱、蒲风为代表的中国诗歌会诗人群,以徐志摩、陈梦家为代表的后期新月诗派及以戴望舒为代表的“现代派”诗人群。一、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左联领导下的中国诗歌会(也称“新诗歌”派)成立于上海。它是我国第一个有组织,有纲领的革命诗歌团体。发起人有蒲风、穆木天、杨骚、森堡(任钧)、王亚平、柳倩等,1933年2月创办《新诗歌》旬刊。后来,中国诗歌会在会员不断增多的情况下,还在北平、广州、青岛等地成立分会。从1934年春天开始,白色恐怖日益严重,中国诗歌会遭到国民党反动政府的破坏。1937年4月,为了扩大组织,适应抗日斗争需要,由全国9个诗歌团体、70多位诗人发起组织中国诗人协会,中国诗歌会成员大多参加这一组织,中国诗歌会遂告解体。中国诗歌会受苏联的革命现实主义和左翼文艺运动的影响,注重诗歌的现实性,其创作的诗歌大多采取直接描摹现实的方式,以歌谣化为主要表现形式,强调诗歌的社会功能,殷夫和蒲风是重要的代表。但由于过分强调诗歌语言的通俗、浅显、易懂,造成了不少诗作的苍白浅露。与中国诗歌会诗人同时登上诗坛并有重要创作的还有艾青、田间和臧克家。二、后期“新月诗派”后期“新月诗派”是以1928年创刊的《新月》月刊新诗栏和1930年创刊的《诗刊》季刊为主要阵地形成的诗人群。其基本成员除前期新月派的徐志摩、饶孟侃、林徽因等人以外,又增加了陈梦家、方玮德、孙大雨、叶公超、卞之琳等人。后期新月诗派与前期相比有了一些新的变化,这主要体现在:重新探索“本质纯正”的自由体诗,强调抒情诗的创造,徐志摩这一时期写出了他的抒发别愁的抒情名篇《再别康桥》(1928)。三、现代派诗歌30年代的现代派诗歌是由后期新月派与20年代末的象征诗派演变而成的。“现代派”得名于《现代》这一文学刊物。《现代》由施蛰存、戴望舒、杜衡等人创办于1932年5月。现代派应包括新感觉派小说和现代派诗歌。他们的诗歌主张逐渐被理解和接受之后,涌现出了一批有才华的诗人:戴望舒、何其芳、卞之琳、林庚等。他们创作出不少艺术性强的优秀诗歌,从此便有了“现代派”诗的称谓。其中,因何其芳、卞之琳、李广田于1936年出版了三人诗作合集《汉园集》,所以,文学史上将他们称为“汉园三诗人”。四、臧克家抗战爆发后,国破家亡的社会现实对诗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诗人臧克家也把目光转向现实,关注底层百姓的挣扎和死亡,透出坚忍的气质。第三、40年代诗歌(1937.7——1949.7)在20世纪40年代因为中日战争的关系,所有的文学创作都打上了战时的时代烙印,表达时代的情绪和心声。在各类形式的文学创作中,诗歌的反应最为迅捷。抗战爆发初期,几乎所有的诗人都一同唱起了民族解放的战歌,诗歌领域呈现出的面貌是:同声歌唱。30年代形成的各种诗歌流派的对峙仿佛一下子就消失了,几乎所有的诗人都抱着一种为抗战尽一份力的目的。产生了“墙头诗”、“枪杆诗”、“传单诗”等新形式,推动了1938年前后在武汉、重庆等地兴起的“诗朗诵”运动和“街头诗”运动的高潮。一、田间(1916—1985)是抗战初期最受欢迎的诗人之一,1937年12月创作了著名的抒情长诗《给战斗者》,以鼓点式的诗行,跳跃式的、急驰的节奏,唱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救亡的情绪,饱含着对祖国、对人民深沉的爱,对日本侵略者刻骨的恨。曾被闻一多称为“时代的鼓手”。二、艾青:P74诗人艾青在继承中国诗歌会忠于现实的传统的同时吸取现代派诗人所取得的成果,进一步发展新诗艺术,成为整个40年代最有代表性的诗人。在他的影响下,以胡风为中心,青年诗人绿原、鲁藜等人提倡革命现实主义和自由体诗,形成了当时影响最大的诗派——七月诗派。三、七月诗派七月诗派,因《七月》杂志而得名,主要代表诗人有鲁藜、绿原、牛汉等,他们追随艾青,提倡诗歌的散文美。四、九叶诗人在相对宁静的校园,以穆旦、郑敏、杜云燮等为代表的青年学生集结在冯至、闻一多、卞之琳等前辈诗人的周围,又深受世界诗歌潮流的熏陶,开始追求诗性哲学和生命感性融为一体的诗歌创作,即“沉思的诗”。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出现于国统区的一个诗歌流派。成员有辛笛、穆旦等9位年轻诗人。1981年江苏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们的诗选《九叶集》后,就有“九叶派”之称。最能体现“九叶诗派”创作特点的是它的主要诗人代表穆旦。五、冯至与《十四行诗集》冯至(1905—1993),是在20年代成名诗坛的一位风格独特的诗人,1927年出版第一部诗集《昨日之歌》。鲁迅颇推崇冯至的抒情诗,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朱自清则更看重冯至的“堪称独步”的叙事诗。1942年5月出版的由27首诗组成的有现代主义诗风的《十四行诗集》是中国新诗史上“最集中、最充分地表现生命主题的一部诗集,它是一部生命沉思者的歌”。六、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同一时期,敌后根据地的诗人注重汲取民间歌谣的特质,歌谣化成为新诗主要的发展方向,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结合陕北民歌信天游的形式,成为最有代表性的作品。当代诗歌一、17年诗歌(1949——1966)新中国成立后,诗人个人的风格在时代的歌唱中渐渐模糊,叙事诗和政治抒情诗成为当时的诗坛主旋律,贺敬之和郭小川则是50年代影响最大的诗人。二、“文革”诗歌(1966——1976)在“文化大革命”这十年中,文学艺术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大批作家、诗人被迫停笔,无法进行创作,大批作品被打成”毒草”,文学艺术园地一片荒芜。在这一时期文学有两种存在形态:一种是主流文学,一种是非主流文学。主流文学:主流文学大多贯彻执行“三突出”创作原则,公式化、概念化的痕迹太过明显。(三突出指:1.在所有人物中突出正面人物;2.在正面人物中突出英雄人物;3.在英雄人物中突出主要英雄人物)非主流文学(地下文学):这是“文革”时期以特殊的方式在读者中流传的文学。由于这些文学与主流文学要求之间的巨大冲突,使它无法公开发表,只能以手抄本的方式在读者中流传。比较有代表性的小说有张扬的《第二次握手》、地下诗歌的代表作有郭路生(食指)的《相信未来》、舒婷的《赠》等。从事写作的地下诗人还有芒克、多多、岳重、依群、赵振开(北岛)等。天安门诗歌是“文革”时期最具批判性的诗歌写作,作为政治斗争的手段却开启了一个新的文学时代。“文化大革命”其间,很多知青的诗歌创作并不公开,却渐渐形成一定规模,他们中的很多人成为80年代“朦胧诗”的中坚。三、新时期(1976——)(一)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恢复新时期文学开始后,最早出现的一批诗歌就是以批判“四人帮”,怀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主题的,代表作有贺敬之的《中国的十月》、艾青的《在浪尖上》、光未然的《盛大的节日》、李瑛的《一月的哀思》、柯岩的《周总理,你在哪里》等。上述诗歌作品大体上还没有走出政治抒情诗的框子,属于“伤痕”诗歌。真正使诗歌创作中曾经遭到破坏的现实主义传统得到恢复的诗出现在思想解放运动之后。思想解放运动促使诗人们对以往的诗歌写作进行了反思,从而发出了“诗人要讲真话”(艾青),同“瞒和骗”的艺术决裂(公刘等)的呼唤。出现了像毕朔望的《只因》、白桦的《复活节》、公刘的《呼喊》、雷抒雁的《小草》、边国政的《对一座大山的询问》等干预现实生活的作品,迈出了当代现实主义诗歌发展的关键一步。(二)“归来的诗”新时期诗歌最感人的篇章是由一批归来的诗人唱出的。所谓归来的诗人/诗派,指的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在20世纪50年代从诗坛隐失,在80年代相继重返诗坛的诗人/诗派,主要包括由于受胡风案件牵连而从文坛消失的七月诗人(绿原、曾卓、彭燕郊、鲁藜、罗洛等),由于审美追求与时代要求之间产生冲突而不得不辍笔的九叶诗人(辛笛、陈敬容、杜运燮、郑敏、唐浞等),在“反右”斗争中被打成右派的“右派”诗人(艾青、公刘、流沙河、昌耀、邵燕祥、白桦等)
本文标题:中国现当代诗歌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759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