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工程监理 > 5、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1-1.编制说明本工程为山西潞安一体化示范项目煤气化装置I、II系列气化框架(含磨煤框架)工程。毎个系列分别由气化框架和磨煤框架两个框架组成。本工程基础结构为独立承台结构。基础、基础短柱及框架柱最小截面均大于1m,混凝土量较大,根据GB50496-2009《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故本方案为基础、基础短柱(承台顶--0.5m)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2.编制依据2.1煤气化装置I、II系列气化框架(含磨煤框架)工程施工图;2.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范》(GB50496-2009);2.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2.4《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2.5《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2.6《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11);2.7《工程测量规范》(GBJ50026-2007);2.8《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03);2.9《建筑工程冬期施工规程》(JGJ/T104一2011);2.10业主、总承包商相关管理规定及本单位相关规定;2.11国家、行业现行规范及标准。3.工程概况3.1I、II系列大体积砼构件如下:-2-I系列:序号构件基础特性砼尺寸B×L×H个数其他设计说明1磨煤CT-1C405×5×22水灰比为0.5,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2磨煤CT-26.4×6.4×223磨煤CT-35×1×314磨煤CT-45×8×2.515磨煤CT-5、CT-65.3×4.6×236磨煤CT-72×5×427气化CT-12×5×318气化CT-25.8×5×3.529气化CT-35×5×4.5110气化CT-45.5×9×4.5111气化CT-56.4×6.4×4.5112气化CT-6、CT-75.5×8×5.8413气化CT-8、CT-98×8×5.8514气化CT-108.3×5×4.3115气化CT-11、CT-1210.8×6.4×5216磨煤DZ-13.2×3.2×2517磨煤DZ-23.4×3.4×1.5118磨煤DZ-32.6×2.6×2219磨煤KZ-1、2、31.6×1.6520磨煤KZ-41.7×1.7121磨煤KZ-51.2×1.2222磨煤KZ-6、71.4×1.4323气化KZ-21.3×1.3124气化KZ-31.4×1.4725气化KZ-41.5×1.5526气化KZ-51.6×1.6127气化KZ-61.2×1.21-3-II系列:序号构件基础特性砼尺寸B×L×H个数其他设计说明1磨煤J-1C404.5×4.5×21水灰比为0.5,石子最大粒径不宜大于402磨煤J-1a4.5×5×213磨煤J-25×5.5×224磨煤J-35×8×315磨煤J-45×6×2.516磨煤J-5、74×4×1.547磨煤J-64.5×4.5×1.518气化J-13.8×3.8×239气化J-25.4×5.4×3.5110气化J-35.8×5.8×3.5511气化J-47×7×3.5412气化J-56.1×6.1×3.5113气化J-67.5×7.5×3.5114气化J-78.2×4×3.5115气化J-88.4×5×3.5216磨煤DZ-13.2×3.2×2.5517磨煤DZ-23.4×3.4×1.5118磨煤DZ-32.6×2.6×3219磨煤DZ-41.8×1.8×3320磨煤KZ-1、2、31.6×1.6521磨煤KZ-41.7×1.7122磨煤KZ-51.2×1.2223磨煤KZ-6、71.4×1.4324气化KZ-21.3×1.3125气化KZ-31.4×1.4726气化KZ-41.5×1.5527气化KZ-51.6×1.6128气化KZ-61.2×1.213.1工程特点:3.1.1承台基础单个面积较大,个数多,两个系列约58个承台基础,每个承台高度超厚,最大浇筑厚约5.8米,单次浇筑混凝土的厚度超过3.5米;3.1.2由于本工程为设备安装建筑,对标高.轴线位置.表面平整度.竖向重直度质量、混凝土施工质量要求高。-4-3.1.3承台基础面积较大,厚度超厚,施工的难度在于控制混凝土内外温差,避免由于内外温差过大而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减小内外温度差可采用低水化热的混凝土配合比和用冷却循环水降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考虑到承台基础施工时外部温度极低,必须同时进行外部保温才能有效地减小混凝土的内外温差。4.施工部署4.1施工准备4.1.1施工器具耙子、扫把、白线、铝合金刮杠、尖锹、平锹、插人式振捣器、平板振捣器、配电箱、手动振捣棒、水泵等、发电机等。4.1.2技术准备A.混凝土申请:浇筑混凝土前,预先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办理预拌混凝土委托单及浇灌申请,委托单的内容包括:混凝土强度等级、方量、坍落度、初凝终凝时间、是否加外加剂以及浇筑时间等。B.浇筑混凝土前所有机具均进行检查,确保机具运行正常,同时配备专职技工,随时检修。C.在混凝土浇筑期间,要保证水、电、照明不中断。为了防备临时停水停电,现场砌筑储水池两个,发电机一台,并在现场准备人工振捣用工具,以防出现意外施工缝。D.根据施工方案准备必要的塑料布、保温材料及测温用具等。4.2作业条件4.2.1各种专业预埋件已埋设完毕,钢筋隐检、模板共检已完成;4.2.2施工人员的通道架设、泵车及罐车通道均已具备条件;4.2.3材料、机械设备调试正常及有备用设备。详见下表-5-主要机(器)具安排:序号机械、设备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出厂时间备注1平板式振捣器380V台82011年完好2插入式振捣器380V台202011年完好3发电机380V台22011年完好4电焊机BX-350台12010年完好5自吸泵台22011年完好措施材料主措施材料计划:序号材料名称型号、规格单位数量备注1薄膜0.02mm平方60002毡毯1cm平方60003棉被2m*1.5m块2004胶带卷1505测温器械个1804.2.4放料处与浇筑点的联络信号已准备就绪;-6-4.2.5劳动力安排已妥当,名单如下:序号工种名称人员数量主要人员名单备注1现场总指挥1人李雷刚2现场技术指挥1人裴建亮3混凝土浇筑队长1人张海洲4混凝土浇筑小队长2人李兴旺5混凝土供货验收2人武亚伟、渠惠敏6浇筑点放料8人浇筑工换班7振捣手10人浇筑振捣手换班8找平、抹光、压实10人泥工换班9护模4人木工换班10护筋4人钢筋工换班11电工2人薛长顺等12泵管移动4人泵工13泵管紧急修理机工4人维修工14商品混凝土厂家配备2人调度、泵车司机换班15试验员1人武亚伟16测温孔布置及施工员2人崔勇、杨志刚总人数58人浇筑连续进行施工,施工过程中的间歇时间不得超过30min,以防止混凝土施工冷缝出现。-7-4.2.6与混凝土供应单位及总包单位相关部门协调好,装置外道路畅通,确保混凝土的顺利浇筑;4.2.7复查基础插筋位置、数量,地脚螺栓的位置、数量,模板接缝是否严密,模板隔离剂涂刷情况、支撑系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是否存在作业性破坏现象,如有,则进行恢复;4.2.8复查混凝土保护层垫块是否有脱落,混凝土浇筑标高是否清晰等;4.2.9复查模板内是否清理干净,如铁丝、木屑、铁钉、焊渣等。5.质量控制5.1原材料控制5.1.1水泥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水泥3天水化热不宜大于240KJ/kg,7天水化热不宜大于270KJ/kg;5.1.2混凝土中最大水灰比为0.5;5.1.3混凝土中最小水泥用量范围为300~400kg/m3;5.1.4选用非碱活性集料,石子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每立方米混凝土掺30~50kg粉煤灰;5.1.5所用水泥在搅拌站的入机温度不能大于60度,且水泥的安定性符合《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GB175的相关规定;5.2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混凝土配合比除了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规定:5.2.1混凝土塌落度不低于160mm;5.2.2混凝土拌和用水不大于175kg/m3;5.2.3混凝土泌水量不大于10L/m3;5.3混凝土制备、运输-8-5.3.1混凝土拌制除符合国家现行标准《预拌混凝土》GB/T14902-2003的规定外,尚应满足施工工艺对塌落度损失、入模塌落度、入模温度等的技术要求;5.3.2混凝土拌合物的运输应采用混凝土搅拌运输车,运输车应具有防风、防晒、防雨、和防寒设施;5.3.3搅拌运输车在装料前应将罐内的积水排尽;5.3.4搅拌运输车的数量应满足混凝土浇筑的供应要求Q1=Qmax×α×Ƞ式中: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Qmax---每台混凝土泵的最大输出量(m3/h);α---配管条件系数,可取0.8~0.9;Ƞ---作业效率,根据混凝土搅拌运输车向混凝土泵供料的间断时间、拆装混凝土输出管和布料停歇等情况,可取0.5~0.7;混凝土输出量=60m3/h×0.85×0.6=30.6m3由此得出混凝土泵车实际平均输出量为每小时30.6m3。N=Q1/V×(L/S+Tt)式中:N---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台数(台);Q1---每台混凝土泵的实际平均输出量(m3/h);V---每台混凝土搅拌车的容量(m3);S---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平均行车速度(km/h);L---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往返距离(km);Tt---每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的总计停歇时间(h)N=30.6m3/10m3×(3km/20km+2h)=6.58台车-9-由此得出每台混凝土泵车需配备7台混凝土搅拌运输车。5.3.5当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或使用外加剂进行调整时,搅拌运输车应进行快速搅拌,搅拌时间不小于120S;5.3.6运输过程中禁止向拌合物中加水;5.3.7运输过程中,塌落度损失或离析严重,经补充外加剂或快速搅拌已无法恢复混凝土拌合物的工艺性能时,不得浇筑入模。5.4混凝土入模温度由于目前气温在5度~26度之间,混凝土浇筑条件较好,混凝土在运至现场入模前需要对拌合物温度进行测量,要求混凝土入模温度不低于5度,可采用热水拌和、加热骨料等提高混凝土原材料温度的措施,来保证入模温度;6.施工工艺6.1本工程采用两台47米泵车及14台搅拌运输车连续进行浇筑,浇筑如有间隔,其间隔时间宜缩短,并应在前层砼凝结之前,将次层砼浇筑完毕,砼运输、浇筑及间隔时的全部时间不得超过下表规定。砼强度等级气温(℃)≤25≥25≥C30180min150min6.2混凝土的浇筑:6.2.1混凝土浇筑时采用循序推进、全面分层、连续浇筑的方法,混凝土浇筑应满足整体连续性的要求,初凝时间按2h控制,由专人统一指挥布料,避免出现施工冷缝。依据布料顺序分区分层振捣混凝土,并由专人根据布料统一指挥振捣,责任到人,避免混凝土的冷缝和振-10-捣不密实,保证质量。在浇筑的过程中随着混凝土内部温度的上升,混凝土的水化加快,凝结时间缩短,需要进一步加大浇筑速度,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暴露面初凝前,覆盖上新浇混凝土,避免出现冷缝。6.3泵送:浇筑顺序采用一台车泵-个基础承台浇筑完,才浇筑另-个基础承台,两台车泵同时进行每层虚铺混凝土厚度不超过500mm厚,砼推进宽度必须保证在已浇筑的混凝土暴露面初凝前,覆盖上新浇混凝土,避免出现冷缝。6.4混凝土振捣依据布料顺序分层振捣混凝土,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钢筋密集区采用加长插式振捣器振捣。底板与基础插筋由于不宜直接从上部下料,只有通过振捣器往交叉点部位送料,通过四周分层挤压出料方能把交叉点挤密实。混凝土振捣时振动棒直上直下,快插慢拔,插点距离不超过0.5m,振动上层混凝土时,振动棒必须插入下层50mm—100mm,以确保上下层混凝土结合处的密实度,振捣混凝土时间以15—20秒为宜,不得欠振或超振。每台泵车配备三台振动器,一台-11-振捣源头处混凝土,控制浇筑厚度,两台在后细致振捣,特别应加强两台泵浇灌面相接处的混凝土振捣,防止漏振。振捣以表面水平为准,不再下降,不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6.5砼的泌水处理及表面处理大流动性砼在浇筑、振捣过程中,上涌的泌水和浮浆顺砼坡面下流到坑底,故在砼垫层施
本文标题:5、大体积混凝土专项施工方案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5447950 .html